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白衣规培记 > 第五十四章

白衣规培记 第五十四章

作者:李瞑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3:01: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被老爷子夸得天花乱坠,一时都快找不到北了。他夸完我,又开始夸他自己。夸他们家以前世代经商,积累了很多财富。说自己如何家大业大,人脉广阔。夸了好一阵子,老爷子还提起叶卡捷琳娜大帝来。正好我看过那个电视剧,我们便热火朝天地聊起来。他说,优秀的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所肯定,也会把自己宝贵的价值传承下去,就像叶卡大帝非常想拥有一个优秀的继承者一样。最后临走时,还讨论起女性生育年龄。我这才意识到他这是通过认同我的价值而间接激励我赶紧结婚生育!他这一招实在是高明,不把生育作为年轻人的责任义务,而是认同年轻人的价值,将其作为一种传承!面对这样的说辞,我才觉得自己不是生育的机器,不是老有所养的备胎。就像我还有那些祖祖辈辈热爱中医一样,我们不仅热爱,还希望能够把它传承下去。而传承,需要后代,就需要年轻人的生育来实现!我们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努力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休渔、休猎,令其繁衍不息。

从动物的本性而言,幼崽到了独立捕食的时候,母亲就会独自离去,所以生育从不是为了老有所养,而是顺应自然。人类作为更高级的动物,除了顺应自然,还有比“老有所养”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爱。新一代的年轻人出生在生活比较优渥的时代,他们的情感更加细腻,当听到老人讲“不生孩子,老了谁养”的时候,他们自然是反感的,甚至有些抵触,可能还会觉得自己的出生的意义是不是就是就只是为了赡养老人。有些纯真的年轻人面对跌倒在马路边的、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宁愿冒着被诬陷的罪名也要施以援手,跟何况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当一对情侣出现感情危机时,他们是断然不会生下宝宝的。可见一个宝宝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还代表了爱,一份我们对自己、对下一代、对世界的爱。抗美援朝时期,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呐喊:“我们这一代不打,下一代就得打!”上一代不仅给了我们机会来到这个世界,还用血的代价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时代,我们也该给下一代一个机会,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看一看。

老爷子走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女性四十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等到最后,可能再想一个宝宝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还不想生,万一以后想了呢?三十五岁以后就算高龄初产妇,到时候孕检连唐筛都做不了,还得做羊水穿刺。到时候年纪大了,染色体组合异常,再生个唐氏儿、鸟面综合症可就麻烦了。万一再来个卵巢早衰,还没到怀孕,就先绝经了。晚婚晚育,不婚不育还能增加内膜癌的风险。怀胎十月期间,卵巢停止排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养。排除医学因素不说,万一以后我成为一代名医,流芳百世,却没有后代可以传承,岂不是太亏了?

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不知不觉就进入午睡中。在梦里,我看到自己躺在手术台上,面色苍白,嘴唇没有一丝血色。医护人员在喊:“羊水栓塞!赶紧给主任打电话,联系家属,下病危通知书!”不一会儿,我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哭声越来越远,我努力睁开眼睛,却没有一丝力气。再转眼,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坐在李磊的腿上,她挺着孕肚冲着我狂笑。她笑着笑着,突然羊水破了,躺在地上就开始肚子疼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要生了。顾不上情敌的因素,我立马就开始原地准备接生。那女孩儿用脚踹我,不断地挣扎,让我赶紧走开。我冲着她就是一耳光,让她闭嘴,告诉她我就是医生,想母子平安就得听我的话!我回忆着在产房跟助产的时候,学着她们的手法开始接生。婴儿突然大哭一声,冲着我的手咬了一口……

我突然从梦中惊醒,吓得出了一身汗。我思考再三,心有余悸地拨通了李磊的电话:“我们订婚吧……”

订婚仪式如期举行,结婚日期订在了春节后。订婚场地安排在了乡下,之后我就顺便留在了家里度假。

乡下的空气就是新鲜,鸟语花香,虫蝶嬉戏,就是一院子的豆角令人忧心。刚开始吃了几天还很新鲜,慢慢地就有点倒胃口了。

几场大雨过后,村边的池塘里注满了水,一到晚上就能听到成片的蛙鸣声。偶尔在院子里会碰到几只蹦蹦跳跳的蛤蟆,一时兴起,可以拿个小棍子冲着它的后背敲一敲,它就会变得气鼓鼓的,所以,大家也叫它气蛤蟆。

夜里,我跟母亲在桌前一边练字,一边喝茶。突然,一只虫扑棱扑棱地飞过来,母亲眼疾手快,抓起桌上的镇尺像打乒乓球似的将虫子拍到了地上。我俯身定睛一看,原来是蝼蛄!这小东西被拍晕了,趴在地上一时动弹不得。细看之下,蝼蛄还蛮可爱的。下半身像蝈蝈身子,尾端顶着两根刺,背上还有翅膀。头部像小龙虾,就是前爪短了点,跟个矮胖墩儿一样。父亲瞅了一眼,说道:“别小看它,蝼蛄还是利水、消肿、解毒的好药材呢。”

不知不觉快到凌晨,熄了灯准备美美地睡一觉。月光洒进来,屋子像沉浸在清酒中,氤氲着醉人的光晕。窗前的翠竹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曳。院子里偶尔传来几声嘶哑的知了声,还有行人路过门口的犬吠声。我抱着枕头惬意地享受着这曼妙的夏夜,就在即将入睡时,桌子方向忽然传来几声咔哒咔哒的声音。我惊得立马睁开了眼睛,坐起来仔细听了听,没有动静后又躺了下来。咔哒咔哒的声音越来越密,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按开灯,下床去寻找声源。万一电路有问题,可就麻烦了。我在桌下仔细看了看,只有一只小黑虫在爬行。小黑虫一边爬,一边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这就是常说的“磕头虫。”小时候经常两三成群,到处去抓这种虫子。用手指捏住虫子下半身,它就会做出“磕头”的动作,并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说磕头虫磕出水来就预示雨天,没有水就是晴天。现在想来,要么是虫子磕头过于频繁而受伤流出的液体,要么就是当时大人们的随口一句玩笑话。小时候晚上不睡觉,大人就经常用“三癞猫子六只眼”来吓唬人,说那种怪物会把不睡觉的小孩儿拖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幼稚,三只猫本来不就是有六只眼睛么。

村口的池塘边上有一棵歪脖子柳树,小时候还经常骑在大树的歪脖上玩耍。现如今,树龄太大了,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没有人敢再骑上去。偶尔能遇到个老婆婆蹲在池塘边拿着木槌敲打衣服,本以为是个独居老人,无人照顾。后来得知,老人家里条件很不错,各种电器齐全,就是用不惯,就喜欢在池塘边敲敲打打。听人们说,以前还有两个老婆婆也在池塘边洗衣服,他们三个就像是为了见面解闷才去的,每次一洗一下午。聊够了,衣服也洗完了。不过后来那两个婆婆都相继去世了,只剩了她自己。虽然只有她一个人,她洗衣服却总是自言自语,好像有人在回应她一般。

邻居的家的一个男孩儿跟着一位老中医学习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医师证。像这种没有学历背景的,是很难考证的。他的母亲来串门时,聊起这个话题就愁得不行。我当初为了增加中医的执业范围,也没少四处打听。像这种从师自学的,是可以通过师承政策来考证的。就是时间相对漫长一些。师承需要三年,毕业通过后,试用期满一年考助理医师,然后再五年才能考执业医师。如果中间每次考试都能顺利通过,需要九年才能真正拥有处方权。虽然年限长,但对于从小就开始跟师学习又没读大学的比较合适。这位阿姨听到我讲的师承后,简直乐开了花,立马回去就要带着他的儿子去公证。

过了几天,我在直饮水旁接水时,又碰到了那位阿姨。我问起师承的事情时,阿姨却直摇头。县里的卫健委跟他们说没收到过这样的通知,没法办理。我觉得很奇怪,这个政策已经实行很多年了,怎么会不能办理呢。我建议她再往上一级卫健委打电话咨询一下。阿姨说自己不懂,让我帮忙给问一下。果不其然,当我接通市里卫健委电话时,那边说的确有这个政策。可能地方办理的少,不懂,他们会打电话亲自核实。

没过多久,县里的卫健委又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确从来没办理过这种。为了这件事,他们一行人员又特地跑了趟市里去学习了解。最后,阿姨的儿子成功备案,在跟师过程中也更加努力了。看来小县城里与城市不仅有着经济上的差距,也有着很多信息差,稍不注意,就会在安逸的生活里沉溺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