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两难决策

隋朝的棋局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两难决策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夏又对裴矩道:“高昌国之事,朕会好好考虑,另外,朕之前制定的铁勒制度变革推进如何了?“

说到铁勒各部制度变革,裴矩着实佩服天子的深谋远虑,天子推出了三项制度改革,一是在各部建立元老会,推行元老共议制,人数不能少于七人,就是把各部大酋长的权力分走一部分给部落元老,比如对外发动战争这种重大决策就不再是大酋长一人说了算,而必须由元老会决定。

第二个制度就是酋长分级制,酋长最多可以分为五级,所有酋长无论大小,都一律由朝廷册封,确定其合法性,而且酋长所有子嗣都有土地继承权。

第三个制度就是在大隋安北城建立铁勒共议会制度,由铁勒各部派长子出任代表,共同商议草原大计。

这里面一环扣一环,其中第二个制度最狠,就是草原的分封制,本质是削藩,部落下面再分部落,小酋长下面再设小小酋长,朝廷一律承认,这样部落大酋长想出征打仗,以前只要召集十几个部落就行了,现在得召集几百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私心,光利益分配就要吵上几年。

第三个制度就是对前两个制度的保证,比如仆骨部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雄主,他嫌元老会严重阻碍自己的雄心壮志,便废除了元老会。

铁勒共议会就会立刻指责仆骨部可汗违法,大家就会纷纷出兵,在隋军的带领下攻打仆骨部,顺便可以合法抢掠仆骨部的财产,重新建立仆骨元老会,选出一个新可汗,那个雄心勃勃的可汗只有死路一条。

裴矩躬身道:“回禀陛下,已经在顺利推行了,虽然各部可汗有点抵触元老会,但各部的元老们却积极支持,内部在激烈博弈,我们在外面施压推进,应该能成功。”

“另外两项制度呢?”萧夏又追问道。

“回禀陛下,另外两项制度实施非常顺利,受到了草原各部的热烈欢迎,他们不懂西汉的削藩历史,只想到子孙利益得到保证。”

萧夏点点头,“再让理藩院通知草原各部落,朝廷准备攻打薛延陀和葛逻禄,参加者都有利益分配,但必须由元老会决议,如果不成立元老会,那就没有资格跟随隋军出征。”

“陛下睿智,微臣这就去通告!”

理藩院和枢密院、御史台一样,都是独立于六部外的朝廷机构,负责管理大隋的各个藩属国,包括西域、漠北和安南各国。

有了理藩院最大的好处,就是朝廷能够精细掌握各个藩属国的动向,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一家坐大,防止出现强大的外敌。

比如云南洱海地区有六诏,就是六个部落,有了理藩院,朝廷就能掌握洱海地区各民族的动向,六诏必须和睦相处,蒙舍诏不能吞并其他五诏,否则朝廷就会联合其他五诏来削弱你,这样一来,南诏国就没有机会形成了。

裴矩告退走了,萧夏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裴矩建议借西突厥之手灭高昌,虽然有失仁义,但也说到了关键点上。

北庭和安西不一样,安西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它对隋朝的战略意义就是维护丝绸之路,所以中原王朝采用的策略就是驻军和藩属国制,从汉朝以来就是这样,建立鄯善郡也是因为从吐谷浑手中夺取这片土地,隋朝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缘。

但北庭不一样,北庭草原广袤,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大量汉人生活在高昌和伊吾,所以历史上隋唐两朝统治者都是直接在北庭建州郡,建立了伊州、西州和庭州,直接把北庭收入囊中,唐朝甚至直接灭了高昌国。

萧夏不仅是想在北庭建郡县,更想把整个伊丽河谷和金山南路纳入朝廷直辖,这是萧夏战略计划,也获得了朝廷的支持。

但这个计划最大的阻碍并不是西突厥,而是高昌国和伊吾国,它们毕竟出兵帮助朝廷收复河西走廊,有这份人情在里面,但如果顾及这份人情,他的战略计划就休想实施了。

但使用裴矩的策略,任由西突厥灭了高昌国和伊吾国,这样也不妥,这样会导致高昌国的数十万汉人悉数逃回中原,这恰恰是萧夏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萧夏得想一个万全之策,萧夏便想到了‘杯酒释兵权’这个典故,大军兵临城下,逼迫高昌国自己解散军队,象征性保留王室,甚至可以让高昌王世世代代生活在洛阳。

仁义最终还是得给王朝战略让步。

想到这,萧夏终于下定了决心,当即下令道:“速宣李靖来见朕!”

不多时,李靖匆匆赶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萧夏微微笑道:“对薛延陀和葛逻禄的不断挑衅,李爱卿有什么看法?”

“回禀陛下,薛延陀和葛逻禄的背后是西突厥,它们之前一直受漠北突厥的打压,所以还算老实,不敢有非分之念,现在漠北突厥被灭,加上西突厥开始东扩,作为西突厥忠实的小弟,薛延陀和葛逻禄肯定会蠢蠢欲动,不过请陛下不用担心,有苏将军的三万大军,还有草原铁勒各部协助,我们能够灭了薛延陀和葛逻禄。”

萧夏点点头,“现在朕最担心的是西突厥,西突厥开始东扩,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朕西域战略实施,必须要灭了西突厥,这个艰巨的任务朕打算交给你。”

李靖毫不犹豫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萧夏满意地点点头,“这一次你是兵部尚书的身份去指挥大战,所以不光是做武将的事情,还有几件重要之事需要你去做,第一,设伊吾郡、高昌郡和瀚海郡,伊吾国和高昌国可以继续存在,但他们皇族只能生活在长安或者洛阳,明白朕的意思吗?”

“微臣明白,名义上存在,但实质上消亡。”

“一点没错!”

萧夏赞许地点点头,又叹息道:“事实上,高昌国和伊吾国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还对我们有恩,但为了大隋的百年大计,我们只能割舍这份仁义,所以尽量对他们态度好一点,一路护卫他们来长安或者洛阳。”

“微臣遵令!”

李靖想了想又道:“微臣还有一方案,是否可以用置换土地的方式,比如用若羌县置换高昌城,请高昌王迁徙去若羌为国王,把伊吾王迁去且末县,这样一来,我们道义上就不会有负担了!”

李靖的这个思路不错,萧夏欣然道:“这个方案可以实施,让他们自己选,愿意来洛阳生活我们欢迎,愿意去若羌复国,我们可以帮助,总之,选择权在他们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