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半岛归一

隋朝的棋局 第八百一十八章 半岛归一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句丽投降了,按照协议,隋军收缴了高句丽士兵的全部兵器,将他们全部遣返回乡,罗士信下令封刀,和平接管了汉阳城。

就在这时,辽东都督李鹿鸣来到了汉阳城。

大帐内,罗士信很客气地请李鹿鸣坐下,他颇有有点敬畏这位长期执掌内卫的传奇中年女人。

李鹿鸣坐下便开门见山问道:“罗将军打算怎么处置这些新罗王公贵族?”

罗士信叹息一声道:“我虽然和他们签署了协议,但我还是考虑把他们处决掉,以绝后患。”

李鹿鸣点点头,“在处理这件事上绝不能有半点妇人之仁,罗将军的决定是对的,但不要蛮干,要采取一些策略,既能达到目的,又能让那些腐儒们找不到挑剔之处,比如之前新罗船队遇到暴风雨沉没就是很好的思路嘛!”

“卑职也是这样考虑的,夏天多风暴,如果再遇到两次呢?”

李鹿鸣摆摆手,“一次就够了,再来就是画蛇添足,反而没有了可信度。”

罗士信知道李鹿鸣很有手段,连忙道:“恳请李都督指教!”

李鹿鸣微微笑道:“将军知道历朝历代为什么都要把反叛者发配边疆吗?”

罗士信摇摇头,“请李都督明示!”

“因为距离!”

李鹿鸣缓缓道:“边疆足够遥远,可以死无对证,没有人会跋涉几千里去边疆求证这些反叛者是否还活着,所以反叛者基本上都会被处死,但也不会对外说他们已经死了,只是不提而已,时间久了就被人遗忘了,偶然再想起也是几十年和百年后的事情,这些反叛者早已成为尘土,谁又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

罗士信若有所悟,“李都督的意思是,让我把他们发配到极为遥远的地方吗?”

李鹿鸣冷笑道:“只是对朝廷这样说而已,发配到万里之外,难道谁还会去求证不成?”

“多谢李都督指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鹿鸣淡淡道:“只是为了堵一些腐儒的嘴罢了,我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汉民族千年的利益!”

………

三天后,两千多名高句丽的王公贵族以及他们的妻儿分别乘坐十艘大船前往平壤,他们的财物也由另外十几艘大船单独运输,跟在十艘大船后面。

虽然很多贵族反对这样安排,要求和自己财物呆在一起,但这种事情由不得他们,隋军士兵将他们赶上船后,财物都放在其他大船上。

船队在一阵号角声中起航了,按照正常的航程,三到五天就能抵达平壤,但三天后,只有运输财物的十几艘大船抵达平壤。

十艘满载着高句丽统治者的大船从此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隋朝时代远没有后世那样信息灵通,距离是隔绝信息最好的手段,对于半岛三国百姓而言,都以为他们的王公贵族被送去了大隋,而对大隋朝廷而言,也以为三国贵族被剥夺为平民。

罗士信的述职报告中也只是简单提了几句,运送新罗贵族的船队在归途遭遇狂风暴雨,全服沉没,仅十余老人幸存。

考虑到渡海危险,隋军便改为在极北之地筑两国城,安置百济和高句丽两国贵族。

至于这些王公贵族最后的命运,只是在两年后的《京都早报》上提到了一则消息,天降暴雪,半月不止,积雪深达数丈,极北之地的两国城被暴雪吞没,再无生灵。

但这时,已经没有人关心这些王公贵族的死活,它们便彻底消泯在历史上的长河之中。

天子萧夏随即下旨,在半岛重设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等四郡,恢复汉朝以来的失地。

《京都早报》也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恢复大汉四郡的消息,消息传开,天下士子无不欢欣鼓舞,而百姓也为之沸腾,朝廷又传达了天子旨意,用三年时间,从江南各地向半岛四郡移民三万户,凡无地流民皆在可选范围之内。

七月初,罗士信返回洛阳述职。

政事堂内,罗士信对一众阁老和相国们道:“除了新罗外,百济和高句丽都是投降,但他们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甚至强硬派还占据上风,只是因为士兵不不愿意再战,他们才不得不投降。

这些贵族有影响力,有能力,有手段,只是屈服于实力不足才暂时隐忍,一旦大隋从半岛撤军,他们必然会再挑起叛乱,杀戮汉民和官员,所以我再三考虑,才决定把他们送去极北之地筑两国城,安置他们。”

“一共有多少人?”高颎问道。

“大概五千余人,包括百济和高句丽的贵族?”

“新罗贵族呢?”阁老苏威问道。

这时,天子萧夏缓缓道:“运送新罗贵族的船队在归途时遭遇风暴,十几艘大船全部沉没,所以朕考虑安全,就不再要求把百济和高句丽的贵族送来大隋,而是采用异地安置的办法。”

房玄龄也道:“考虑当年北齐的教训,政事堂也一致认为,如果处理不好,一定会导致半岛长期战乱反抗,最好的办法还是把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隔绝,罗将军把他们送去极北之地筑两国城安置,确实是明智之举。”

苏威又追问道:“两国城在哪里?”

罗士信道:“回禀苏阁老,极北之地也有一座半岛,地域广阔,岛上荒芜人烟,距离洛阳有万里之遥,来回一趟须三年时间,如果阁老想去看看,卑职可以安排士兵护送。”

苏威尴尬笑道:“我只是随口问问,并不打算去看。”

这时,天子萧夏缓缓道:“大家商讨一下,四郡百姓怎么治理,用什么有效力的措施将三国百姓彻底变成大隋子民!”

………..

下午,萧夏单独接见了罗士信,萧夏有些不悦道:“筑两国城是谁的主意,为什么不先向朕汇报?”

罗士信连忙道:“回禀陛下,这是微臣和李都督商量的办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两国城,只是说说而已。”

萧夏的脸色稍稍缓和,点点头,“都干掉了?”

“保证没有一人漏网!”

这还差不多,萧夏还以为罗士信真搞出一个两国城关押两国的王公贵族,一旦被靺鞨人抢到这些人质,后患无穷!

萧夏负手走了几步道:“朕确实需要你在遥远的极北之处建一座军城,不管叫两国城还是别的名字都可以,囤积大量的粮食、腌肉、煤炭、药物等补给品,留一百士兵看守!”

“微臣遵令,请问陛下军城建在哪里?”

萧夏取出一卷地图,铺开对罗士信道:“明年朕要派遣一支船队去遥远深海探险,但它们会沿着海岸线一直走,最北面有一座很大的半岛,叫勘察加半岛,朕考虑在半岛最南面的角上建造一座补给军城,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朕就交给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