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难民之源

隋朝的棋局 第五百四十九章 难民之源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房玄龄苦笑一声道:“除了宿怨外,其他所有矛盾的根源都是争夺资源产生的,其中八成是住宿矛盾,帐篷都是两家人合用一顶,中间拉一块布,两家住在一起,各种小心思就会出现,然后就越闹越大,最后两家人大打出手。

我们现在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缩短每户人家在大营内停留时间,以前需要停留五天,现在已经缩短到三天,这样很多矛盾来不及产生,或者来不及矛盾激化,大家就分手了。”

萧夏点点头,“三天时间,这个效率不错!”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房玄龄一看便知,不由叹口气,怎么这个时候又闹矛盾了?

他连忙告罪一声,匆匆赶了过去,萧夏颇有兴趣,也跟了过去。

只见两家人正在打架,扭成一团,士兵连忙冲上去把他们强行分开。

一名秃头老者大骂道:“姓王的,你欺人太甚,我与你没完!”

另一个中年男子怒道:“到底是谁欺人太甚,炉子是合用的,你们一家霸占,帐篷一家一半,你们却占去六成,我忍了你两天了!”

“我忍了你二十年了。”

一名官员开始准备给他们调换帐篷,房玄龄对萧夏道:“这两人原本是二十年的老邻居,都是平原郡人,两天前一起来江北大营,要求住在一起,我们就给他们分配到一个帐内,结果才两天,两家人就反目成仇了。”

萧夏笑道:“去打听一下,怎么会反目成仇?”

房玄龄匆匆去了,不多时,两家人都收拾东西被士兵送走了,房玄龄也回来了。

“殿下,卑职打听了一下,其实他们两家矛盾很深,秃头家姓赵,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原本和王家之子定亲了,后来刘霸道的匪徒来抢掠粮食,把大女儿糟蹋了,王家嫌弃,便解除了婚约,赵家大女儿受不了刺激,便跳河自尽了,两家由此结下仇怨,不过赵家粮食被抢走,王家又接济他们不少粮食,赵家便看在粮食的份上不追究女儿自杀的事情。

两家人一起逃到江南后,开始安定下来,王家又想替儿子娶赵家的小女儿,这次被赵家一口回绝,王家恼羞成怒,说话就难听了,说赵家小女儿肯定也被糟蹋了,他们家不嫌弃,赵家有什么资格拒绝?一下子就把赵家大女儿的事情扯出来了,新仇加旧恨,赵家就先动手了。”

萧夏哼了一声道:“说到底还是刘霸道的盗贼作恶,要是他们在江南,我非把他们斩尽杀绝不可!”

刘文静也叹息一声,“他们两家的矛盾不可调和,你打算怎么安排?”

“我会把赵家安排在丹阳郡,把王家安排在永嘉郡,相隔千里,两家就不会再有瓜葛了,今天就安排,明天一早送走。”

萧夏乘坐马车离开大营,在大营门口正好看见刚才打架的一家三口,姓赵的秃头老者,一家三口拎着几个大包站在路边。

“停车!”

马车停下,萧夏走下马车来到老者面前,老者吓得连忙跪下。

萧夏笑道:“老丈请起,我心里有几个疑问,想问问老丈!”

“小人一定如实相告!”

这时,士兵拿来几个胡凳,萧夏招呼他们一家坐下。

萧夏笑问道:“你是平原郡人?”

老者点点头,“小人是平原郡平昌县人,家里原本有三十亩地,以前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平昌距离豆子岗太近了!”

说到这,老者的眼睛慢慢红了,萧夏心中很理解,说农民起义军不抢掠百姓,怎么可能呢?就算他们可以自己种地,但从播种到收获至少要半年以上,如果季节不对,等待的时间还要更长,那这段时间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官府他们不敢招惹,那么只能去抢比他们更弱的百姓,所以从古至今的农民起义,不管正面怎么宣扬,都无法解释他们吃的粮喝的酒从哪里来?就算自己耕种,那么从播种到收获的八个月间他们吃什么?

刘霸道造反时聚集十几万人,一天一人一斤米,十几万人一天就要一千石米,十天呢?一百天呢?

说到底就是去抢,不敢抢县城,就去抢周围的农村,这个老者就是不幸的代表,粮食被抢光,大女儿被糟蹋,最后跳河自尽。

“老丈从平原郡是怎么过来的,路上没有遇到贼人吗?”

这是萧夏最大的疑问,江淮百姓逃来还可以理解,比较近,但从河北逃来江南,一路上穿州过府,在盗贼多如牛毛的中原,这些难民就是肥羊,盗贼乱匪怎么可能不对他们下手?

“回禀官爷,我们逃来江南是有人组织的,每人交三贯钱,他们负责保证路上安全,驾船送我们来江都。”

“是什么人组织?”

“是瓦岗寨的人,小人把家里的地都贱卖了,带着老妻和小女儿,还邻居一家人,我们来黄河边的鹿角关,这边就有人做生意,一个人三贯钱,然后坐上大船,一路上吃喝都要问他们买,坐在船上昏昏沉沉过了十几天,好不容易才到江都,身上的钱也花光了。”

“所有河北和中原逃来的人,都是瓦岗寨接送的?”

老者点点头,“我认识的人都是!”

旁边刘文静笑道:“瓦岗寨很有生意头脑啊!这几年恐怕赚了大钱。”

萧夏缓缓道:“利用官府害怕难民的心理,他们才敢肆无忌惮,但我认为瓦岗寨想不到这个赚钱之道,也没有这么大的大手笔,背后一定有势力在操纵,瓦岗寨只是替他们做事而已。”

“关陇贵族?”刘文静反应过来。

萧夏点点头,“这几年他们看起来很安静,其实不然,他们还在继续挖隋朝的墙角,只是更隐蔽了。”

这时,有官员来接他们一家三口,他们被安置在丹阳郡,萧夏嘱咐官员几句,让他们好好善待这家人。

萧夏又来到了码头,正好几艘大型渡船靠岸,只见每艘渡船都有数百人下船,拖家带口,拿着大包小包,都是从北方逃来的民众。

萧夏着实有些头大了,隋末战乱还没有爆发,就已经有这么多难民,一旦北方大乱,不知还会有多少难民涌来?

看来他们得未雨绸缪,早早准备了。

刘文静忧心忡忡对萧夏道:“这样下去,难民会越来越多,会超过我们的接受能力。”

萧夏缓缓摇头,“百姓要的就是安全,希望全家平安,他们信任江南道,也就是信任我,我怎么忍心把他们拒之门外?”

一旁魏征叹息道:“卑职说话或许有点不敬,但天子确实没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但凡他能稍微像殿下一样怜惜百姓,就不会有这么百姓逃难来江南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