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定案(2)

“累坏了吧?”

虞宫。

长乐宫。

孙黎倚着软垫,心疼的打量着楚凌,看着她的孙儿,坐在锦凳上吃着东西,孙黎的眼眶微红起来。

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孙儿没觉得累。”

感受到自家祖母的情绪,楚凌嚼着咽下嘴里的东西,露出淡笑道:“孙儿这些时日啊,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呵呵~”

听楚凌这样讲,孙黎笑了起来。

只是她却知道,这是在宽她的心罢了。

处在那等风波下,牵扯到那么多人,涉及到那么多事,在风波没有停下前,如何会放松警惕呢?

尤其是这次借着科贡泄密案逮捕了这么多人,这其中要是敢有丝毫的纰漏,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科贡一案快结案了吧?”

想到这里,孙黎看向楚凌道。

“是。”

楚凌放下碗筷,拿起手边茶盏,“自徐彬奉旨前去移交名录,以萧靖为首的诸臣,都各司其职的加紧审讯。”

“朝中的不少大臣,虽说仍关注着此案,不过却没有人敢暗中算计什么,孙儿估摸着就这几日了吧,这桩沸沸扬扬的要案就有结果了。”

“徐彬你打算怎样安置?”

孙黎想了想,对楚凌询问道:“毕竟在这一要案下,他是有功的,要不是这样的话,恐此案还要拉扯许久。”

“孙儿打算叫其去南军任职。”

楚凌喝了口茶,放下手中茶盏,起身朝凤榻走去,“当然,去南军的非他一人,孙贲、宗织、昌封、李斌、董衡这帮勋贵子弟,都会跟着一起去南军任职。”

“在这次要案中,南军有不少牵扯进来了,出现了不少空缺,除了他们以外,孙儿有意从北军调一批将校去南军赴任。”

“毕竟不管怎样讲,南军是负责外城安稳的,即便南军受到了波及,但还是要尽快叫南军安稳起来。”

孙黎露出赞许的神情。

南军的重要程度,怎样讲都不过分,有计划有针对的向南军掺沙子,叫一批忠诚可靠的人赴任南军,比安插任何人在中枢任职都要重要。

南军比北军要复杂的多。

所以适合北军的掌控方式,并不一定适合用在南军。

孙黎知道,叫一帮勋贵子弟前去南军,目的是为转移某些关注,继而使北军调去的将校,能够在新的位置上尽快站稳脚跟。

能被调去的北军将校,必然是忠于天子的存在!

“你就不怕徐彬去了南军,会在私下做些什么?”孙黎收敛心神,看向楚凌道:“毕竟人家才是亲父子。”

“祖母,您觉得不调徐彬去南军,就一切万事大吉了?”

楚凌撩袍坐下,笑着对自家祖母道:“如果他想做什么,即便孙儿再怎样提防,那都是没用的。”

“与其瞻前顾后,倒不如顺势而为。”

“再者言,去南军的又不止他一人,李斌这些勋贵子弟也去了,南军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处新的历练地。”

“如果他们能历练出来,孙儿不介意重用他们,但要是一个个是中看不中用的酒囊饭袋,那他们就混吃等死吧,毕竟大虞还有很多事要做。”

讲到这里时,楚凌眼神凌厉起来。

针对南军的谋划,今下的决断与先前所谋是有一定差别的,最初在楚凌的心底,是没有想叫勋贵子弟进南军的,要进南军的,是以端木玉为首的那帮将校。

他们在进了南军后,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还有情谊,紧密的抱在一起,继而在南军内插进一颗钉子。

不过因为徐彬做出的选择,不仅使得徐彬本人牵扯进来,更使勋卫、宗卫牵扯进科贡泄密案中。

这个时候能被调往南军任职的勋贵子弟,跟留在勋卫任职的,他们的处境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这掌权啊,从不是颁几道诏,讲几句话,就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权,给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了。”

孙黎略显感触道:“真正的掌权,是人来凝聚势的,势形成了,权也就掌了,而势是怎样凝聚的?”

“靠的就是提拔与制衡。”

“这点,你做的比哀家要好,对待很多事,你都有足够的耐心,让一些变化,去产生更多的影响,继而叫对应的有司,在新变的局面下,去一点点的倾斜到你预想的变化中。”

“这看似是很慢的,实则却是最快的。”

“尤其是今下大虞的国情,想要的从不是大开大合的变化,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稳一点比什么都要重要。”

对自家孙儿的表现,孙黎非常满意。

不知不觉间,自家孙儿在中枢的集权已经推动不少了,关键是还掌控了不少主动,像北军掌握在手,今下又在南军掺沙子,这使得虞都大局牢掌在其手,而锦衣卫、兵马司、巡捕营持续发威,则间接震慑到了中枢。

对于天子而言,想要掌控大局,就必须要学会制衡之道。

唯有制衡,方能安稳。

而在中枢及虞都起风波下,在很多人毫无准备下,京畿道的大局,正在逐步被自家孙儿掌控。

孙黎要没猜错的话,等到科贡泄密案结束,推延的科贡如期开始,萧靖所提的商税谋改,就会如期在京畿道推行了。

中枢反对声很多又怎样?

只要京畿道刺史愿意奉行此改。

那就够了!!

“祖母,有件事,孙儿想问问您的意见。”在孙黎思虑之际,楚凌想了想,讲出了心中所想。

“礼部尚书人选?”

孙黎眉头微挑道。

“祖母英明。”

楚凌微微一笑道。

“鸿胪卿熊严。”

孙黎沉吟刹那,伸手道:“此人有大才,明是非,关键是此人是庶族出身,让其就任礼部尚书,于朝而言是有象征意义的。”

“祖母所讲,与孙儿想的一样。”

楚凌回道:“让此人出任此职,礼部左右侍郎就要换换了。”

“换吧。”

孙黎平静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今下的中枢格局,谁要是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趁早让贤,别占着位置不作为。”

“祖母这样说,孙儿心中就有数了。”

楚凌咧嘴笑了起来。

“不过鸿胪卿这个位置,你要选好人才行。”孙黎皱眉道:“当初擢熊严任此职,就是哀家看重其品性才叫其担任的。”

“祖母觉得金山驸马怎样?”

楚凌保持笑意道。

“尹玉?”

孙黎双眼微眯。

“正是。”

楚凌点点头。

金山驸马尹玉,在太祖这一系驸马中,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与金山公主的感情很深,二人都不是张扬的人。

说起来,在了解一些事后,楚凌才发现自家祖父,这眼是真毒辣,给自家女儿挑选的驸马,那都是精挑细选的。

像武安长公主,脾性火爆些,但却是刀子嘴豆腐心,而刘谌呢,对家是很看重的,且这厮喜欢藏拙,两者是互补的。

“可以。”

孙黎沉默刹那,才开口道:“尹氏一族在宗庆道的底蕴还是有的,尹玉这个人,见谁都乐呵呵的,不过哀家能看出来,他是有想法的。”

“你祖父当初挑选驸马,是为了遏制大族势力,不叫他们涉政也是基于这点,但你所处的环境,跟你祖父所处的不一样。”

“皇亲国戚,的确不能一味地打压,这样朝中制衡就缺了一环,这天下是你的,一切按你所想来办即可。”

“孙儿领命。”

楚凌起身作揖道。

“呵呵~”

见楚凌如此,孙黎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

见孙黎笑了,楚凌也跟着笑了。

特擢金山驸马尹玉就任鸿胪卿,楚凌是有想法的,除了尹玉自身外,楚凌还想以此作为媒介,来针对东吁做些什么。

宗庆道紧挨着东吁,此道的情况很复杂。

榷关总署的特设,绝非是开边榷,收榷税那样简单,这是在明面上的,而在看不到的地方,楚凌想针对诸国发起商贸渗透,而最容易受到影响的,那就是东吁了,毕竟在几国之中,东吁是势力最小的。

过去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大虞没有能收复东吁,但在正统一朝,楚凌必须要将这块地域给收复回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处在楚凌这个位置,不管是做任何事,任何决断,都必须要提前进行谋划才行,不能脑袋一热就决定做什么,这要是成了还行,这要是败了,那对楚凌的影响太大了,楚凌绝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