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四百二十四章 登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不仅要考虑怎样赚钱,更要考虑怎样花钱,毕竟每天的吃喝拉撒,每名家庭成员的需求,必要的人情走动,还有突发性开支,这都是建立在你的家庭能否和睦上,能否平稳向上,这世上有九成九的矛盾,皆是出在钱上,剩下的则是需要更多的钱上!

一个小家尚且如此,那更大层次的国家,就必须要考虑的更多,如果敢有任何一项没有考虑到,考虑好,就不是激化矛盾那样简单,闹不好啊,起冲突,出乱子,现战争都是必然会经历的。

所以这就极其考验大管家的能力与水平了。

“国库的储银是不宽裕,但是还没有到两位说的那种地步!”在道道注视下,萧靖的神情自若,言语间没有丝毫慌乱。

“地方出现灾情,是谁都不愿碰到的,赈灾赈好了,没有谁会叫好,反倒会认为这是国朝必须做好的,毕竟缴税了!!”

“赋税征收,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实际上呢,国朝该征收的赋税,真就都征收上来了?!”

萧靖,你是真敢讲啊。

萧靖这话一出,刘谌的表情微变,心里是真佩服萧靖,适才齐盛、温绍所讲,刘谌听出言外之意了。

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为何会这样,还不是利的驱使。

赈灾,这里面学问大了。

在灾情下,人能活着,别扎堆,别生怨气,这就足够了,毕竟这样一来,地方就不会出现大乱子。

可给灾民喝稀粥,喝稠粥,这就看具体负责赈灾的人心情了。

而要更进一步,是用陈粮,还是新粮,那同样是颇为讲究的。

新粮贵,陈粮贱。

尤其是掺杂的陈粮,那就更贱了。

这也是为何萧靖说赈灾赈好了,不会有人叫好的原因。

因为真实的赈灾,稍微动点心思,苦一苦灾民,那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萧大人这是何意?”

齐盛双眼微眯,盯着萧靖道:“当着陛下的面,当着朝中重臣的面,萧大人在此说赋税有缺,难道是意有所指吗?”

你这老贼!!

听到齐盛这极具针对的话,萧靖这还没有反应呢,楚徽就有些忍不了了,因为齐盛这话里有话。

这意有所指,指的是什么?

不还是三后吗?

而最主要针对的是谁?

还不是太皇太后!

因为在过去三载的动荡下,不少重大决策是太皇太后拍板的,这就包括加征,加派,不这样搞,国库根本就支撑不住。

由此也必然导致中枢财政烂账不少。

直到现在,楚徽这才弄清楚,为何自家皇兄在取得些成效后,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选择暂告一段落了。

因为有些事一旦做了,那就会陷到无尽扯皮之中,这由此引发的麻烦更大。

“本官从没有意有所指,而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在此等态势下,萧靖面色平静的盯着齐盛。

“如果连这些话,本官身为户部尚书,都不能当着陛下的面,当着朝中重臣的面讲出来,那本官就不理解一件事。”

“理解什么?”

楚徽听到这话,看向萧靖道。

“不理解国朝设立户部,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萧靖掷地有声的说道。

“你!!”

齐盛脸色难看的盯着萧靖。

“说的好!”

而当萧靖话音刚落,徐黜出声道:“国库要将能征的赋税,全都征收上来,那当初太皇太后就不会钦定加征,加派之事,这点道理,你齐盛难道会不明白?”

齐盛难以置信的看向徐黜。

而殿内所聚诸臣,有不少亦露出诧异之色。

“加征,加派之事,本就是权宜之计。”

反观徐黜,则神情冷漠道:“这是为解决国朝动荡时局,避免国朝出现更大的乱子,所以才临时性进行的。”

“陛下废除加征加派,减免赋税,就是为减轻百姓的压力,如果不这样做,你们不会觉得这次多地出现灾情,地方不会出现别的事吧?”

讲到这里,徐黜冷峻的眼眸,扫向了温绍。

这一扫,叫温绍眼神躲闪起来。

还真是稀奇啊,徐黜居然会帮着萧靖说话?

而这一幕,让楚徽、刘谌皆有惊疑的盯着徐黜,即便是这些话该说,但也不该是出自徐黜之口啊。

毕竟萧靖得了户部尚书之位,这对中枢格局起了极大影响,关键是陈坚被抓,这对徐黜的打击可不小。

即便势力上不提,但名声上不能不提啊。

‘政客的心,果真是铁打的。’

楚徽、刘谌的细微变化,皆落入楚凌的眼底,而后,楚凌的目光定格在徐黜身上,看似表面没有变化,实则心底却生出感慨。

徐黜可没有那么好的心。

真要那样好,当初在两宫选秀诏一事上,还是在他第一次颁诏开大朝时,徐黜选择抛弃徐贞,而尊奉凌华宫之诏了。

这件事,对徐贞的打击可不小。

而在大婚筹备之际,为了达成一些目的,即便是会叫徐云遭受质疑,也选择做出休妻这等决断。

徐黜的心,那不是一般的冷。

“赈灾拨付三百万,够吗?”

在这等态势下,楚凌向前探探身,没有理会徐黜,反倒是看向萧靖道。

“禀陛下,不够。”

萧靖抬手作揖道。

“也就是说,中枢拨付三百万,并无法确保地方安稳?”

楚凌眉头微挑道。

“是的。”

萧靖如实回道:“这也是臣为何进谏,从中枢选派大臣,奔赴各地赈灾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臣才能确保从国库所拨赈灾银,一厘一毫皆用在赈灾上。”

“可你呈递的奏疏,所荐的大臣名单,多数皆是户部的官员。”楚凌拿起那份奏疏,笑着看向萧靖道。

“难道你就不怕有人说,你萧靖是想趁此大灾之际,趁势罗织党羽,大发国难财?”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的脸色皆有变化。

而楚徽更是惊诧的看向萧靖。

这就对上了!!

这话一说,反倒将萧靖从旋涡下摘出了。

“赈灾,涉及最多的就是钱粮调拨。”

萧靖面不改色,保持作揖姿势道:“而在中枢之中,没有哪个有司,能比户部更清楚这些。”

“臣忝为户部尚书,理应站在赈灾的角度,想着如何从快的解决赈灾,在确保受灾百姓安稳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使国库减少不必要开支。”

“说到底,还是钱闹的啊。”

楚凌苦笑着摇起头来,“国库要真充盈的话,也不会有这些事了。”

楚凌意有所指的话,让一些人低下了头。

谁都没有想到天子居然这样冷静,冷静到即便听到一些意有所指的话,也没有做出动怒的举止来。

无能狂怒,这种事楚凌不会做。

吼叫能解决问题,发怒能解决问题,那楚凌干脆什么都别做,一个劲儿的如此就行了。

“陛下,臣有谏言,或许能纾解国库之忧。”

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楚凌嘴角微微上扬,看着从人群中走出的刘谌,一些人惊疑的目光皆在楚凌眼下。

这其中就包括萧靖!

他没有想到,在这等氛围下,刘谌会主动站出来。

“自六扇门被查出走私,特别是此案还牵连到很多,臣就在想一件事,国朝单方面废除边关榷事,真的有利于国朝安稳吗?”

在道道注视下,刘谌组织着语言,语气平缓道:“如果只是表面禁除,但实际上在私下却依旧存有榷事之实,那国朝废除边关榷事的目的,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姑父这是何意?”

而刘谌话音刚落,楚徽面露疑惑道:“难道姑父是想奏请皇兄重开边榷?可这似乎远水解不了近渴吧?”

“殿下英明。”

刘谌抬手朝楚徽一礼,“臣就是想奏请陛下重开边榷,至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其实殿下多虑了。”

“过去国朝废除边关榷事,是因为有太多人打着边榷的名号,肆无忌惮的朝边关输送违禁品,如北虏急缺的铁、粮、盐等物,我朝幅员辽阔,所以产出就比其他几国丰富,有些人为了利益,那是什么都敢做。”

“臣是想奏请陛下重开边榷,以此来纾解国库之忧,但是重开的边榷,却不能像过去那样了。”

“哦?”

楚徽眉头微挑道:“不像过去那样,那该是怎样的?”

“竞拍边榷员额!”

刘谌掷地有声道。

而这句话讲出,叫不少人脸色大变,绕到这里,他们才算明白刘谌何意了,这是要控制住参与边榷的规模。

“真真是一派胡言!!”

“边榷关停,持续已经很久了,现在贸然重开,你可知会出现多大问题吗?”

“竞拍边榷员额,亏武安驸马讲的出来,此事真要传开,这叫天下怎样看待中枢?”

“陛下,此风断不可开啊!!”

一些人义愤填膺的指摘起来。

可对于这些指摘,刘谌自始至终都没有理会,甚至心里冷笑起来,这些话对天子讲,屁用没有,因为真正想开边榷的正是天子,甚至连榷关总署都有了,只是你们还不知道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