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 第七章:贾迎春(正册七)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第七章:贾迎春(正册七)

作者:财富之家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迎春

花困红楼不自由

招来恶根上床头

香消玉殒谁之过

包办婚姻引祸愁

在那繁华如梦、锦绣成堆的大观园中,众多女子如春花绽放,各有其艳丽风姿与独特韵味。而贾迎春,恰似那角落里悄然生长的一朵雏菊,温婉而又脆弱,安静却难掩悲凉。

贾迎春,贾府的二小姐,身为贾赦之女,却似乎在这侯门深宅中被命运遗忘。她初登场时,给人的印象便是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她的容貌并非倾国倾城,却也有一番别样的清秀之美。肌肤如雪,眉似远黛,眼眸中总是带着几分朦胧与迷茫,仿佛对这世间的纷繁复杂尚未完全理解。

她的身姿娇小而柔弱,行动间如弱柳扶风,却少了几分灵动与活泼。迎春常穿着素雅的衣裳,颜色多为淡蓝、浅绿,不似王熙凤那般华丽张扬,也不如林黛玉那般飘逸出尘,只是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温婉气质。她的发式简单,只簪着几支素雅的珠花,更显得她低调而内敛。

迎春的性格,如同她的诨名“二木头”一般,木讷寡言,逆来顺受。她总是默默地居于众人之后,不与人争风头,不与人论是非。面对他人的欺凌与不公,她选择了忍气吞声,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与人发生冲突。这种懦弱的性格,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贾赦,作为迎春的父亲,是一个荒淫无耻、贪婪自私之人。他对迎春的成长几乎不闻不问,没有给予她应有的父爱与关怀。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迎春感受不到温暖与依靠,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她学会了将自己隐藏起来,避免引起父亲的注意,以免遭受更多的冷落与责骂。

而邢夫人,这位名义上的继母,对迎春也没有丝毫的真心关爱。她只是一味地在迎春面前抱怨指责,埋怨迎春不能为她争得面子,不能讨得贾赦的欢心。迎春在邢夫人的冷言冷语中,越发觉得自己卑微渺小,毫无价值。

迎春自幼缺乏亲情的滋养,在这复杂的贾府中,也没有真正可以倾诉心声的知己好友。她的姐妹们,虽然同处大观园,但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追求。王熙凤精明能干,左右逢源;薛宝钗理智稳重,圆滑世故;林黛玉才情出众,敏感细腻。而迎春,在这些性格鲜明的姐妹中,显得格外平淡无奇。她不懂得如何与人交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因此常常被众人忽视。

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勾心斗角的环境中,迎春的懦弱成为了她最大的弱点。那些下人们看准了她的好脾气,纷纷偷懒耍滑,甚至偷拿她的东西。司棋为她出头,她却反而劝司棋息事宁人。当她的累金凤被下人拿去典当,她也只是默默流泪,不敢声张。这种软弱的态度,不仅让她失去了尊严,也让她在贾府中的地位越发低下。

然而,迎春并非一无是处。她有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从不曾有害人之心。她对待姐妹们总是真诚友善,虽然不善于用言语表达,但会用实际行动关心她们。在姐妹们一起作诗填词时,她虽然才华不高,但也会尽力参与,享受那片刻的欢乐与温馨。

迎春最大的爱好便是下棋。在那黑白棋子的世界里,她能够找到一丝宁静与安慰。每当她坐在棋盘前,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每一步棋的走法,仿佛忘却了外界的一切烦恼与纷争。下棋时的她,眼神中会流露出难得的专注与坚定,那是她在这纷繁世界中唯一能够掌控的小小天地。

然而,命运对迎春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怜悯。她的婚姻成为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噩梦。贾赦为了五千两银子,将她许配给了中山狼孙绍祖。孙绍祖此人,相貌粗俗,性情残暴,道德败坏。迎春嫁入孙家后,受尽了折磨与虐待。孙绍祖不仅对她拳打脚踢,还肆意辱骂,将她视为可有可无的玩物。迎春在这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痛苦不堪,却又无处可逃。

她曾试图向娘家求助,但贾赦对她的遭遇漠不关心,邢夫人更是冷嘲热讽。贾府中的其他人,虽然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却也无能为力。在这绝望的境地中,迎春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她原本就脆弱的心灵,彻底破碎。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最终在痛苦中含恨而逝。

迎春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子们没有自主选择婚姻和命运的权利。她们如同笼中的鸟儿,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樊笼中,无法自由飞翔。迎春的命运,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也是对人性冷漠的深刻揭示。

回顾迎春的一生,我们不禁为她感到悲哀与惋惜。她本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女子,却在这黑暗的世界中被无情地摧残。她的生命如同一朵过早凋零的花朵,还未来得及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便已悄然消逝。

然而,迎春的故事也让我们深思。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应该珍惜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们不能像迎春那样逆来顺受,而是要学会抗争,学会保护自己。同时,我们也应该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他人,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与阳光。

贾迎春,这个在红楼梦中匆匆走过的女子,她的悲剧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