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 517 没有深意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517 没有深意

作者:白色的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2:4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治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轻视刘阿斗,在他身上覆车。

“雉奴啊……”李世民难得喊一声未来儿子的小字,怜爱地拍拍他肩膀:“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人,须知西楚霸王逃命时,也因为小视田父,轻信其所指之路,陷于大泽中,方被汉军追上,最后乌江自刎。”

李治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抿了抿唇,轻轻“嗯”一声。

另外一边。

刘禅高高兴兴地跑去找姜维和诸葛瞻:“伯约!思远!朕赢了!!!果然,只要听相父的话,就能赢!”

姜维的脸扭曲着。

陛下,有没有一种可能……丞相并不想要你赢?

不过……

姜维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着柔和:“陛下所作所为也很厉害,若非陛下一直坚持,最后也不能策反明朝二人。”

刘禅原地蹦起来,高兴地像个二百斤的孩子。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科举考官只觉得他们吵闹。

因为科举考官在埋头批卷子。

本来需要干十天的活,经过三天的努力——最主要是比起过往,他们增加了一个营的批卷人数,再日夜不歇,终于用最短时间排出名次。

然后,依着这些名次,呈给神女,由神女揭开糊名,排好榜单。

水幕突然分屏了,一边是单人赛进程,另外一边是一个长长的榜单在滚动,上面写有人名。

文科成绩出来了!!!

“孔夫子呢!前十名为什么不是孔夫子!”

“李白的诗词赏析为什么会那么差!”

“终于碰到一个真实的了,满分六十分,韩信的政事(政斗 实事)分才十分,我笑得像只打鸣的鸡——”

韩信又惊又怒,盯着主考官宋濂一定要要个说法:“我的政事水平,有那么差劲吗!”

宋濂满脸绝望,想解释,但又尴尬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说真的,兵仙啊,你真没发现你政事水平和你的军事水平完全成了对比吗,你军事有多厉害,政事上就有多烂啊。

刘邦还在打仗呢,你就要挟刘邦封你做代理齐王,不然就不领兵过去,你要是有和楚汉三分天下的决心,以此做跳板,要挟也就要挟了,可你拿了齐王位置后,还真的安心给刘邦当将领,哪家皇帝能容忍下属这么拥兵自重,要挟自己啊。

刘邦手下外交官郦食其人在齐国当说客,本来已经说服齐王和刘邦结盟,合围项羽,你的谋士建议韩信以刘邦并未发诏退军为由,攻打齐国,不要把功劳让给郦食其,你居然就趁齐国毫无防备,直接发兵了?!以一己之力让齐国和汉军的联盟破裂,让郦食其一脸懵逼地被愤怒的齐王烹杀,让齐国转而去和项羽结盟,直接让刘邦战线崩溃,从优势掉到劣势,主力不得已去对战齐国,导致荥阳兵力不足,被项羽攻破,守将周珂、纵公战死!

都把刘邦坑这么大了,你!居!然!还能放心当老刘家的王!

打赢项羽后,收留项羽手下大将钟离眛没问题,做了就做了,要么把事情做绝,要么瞒死了别让朝廷知道,但是在朝廷那边发现并且追责后,又想发兵造反,又想拿着钟离眛人头去见刘邦平息刘邦的怒火,左右摇摆,瞻前顾后,这个时候真的半点不见其在军事上的果断。

宋濂:“……”

好难啊,我不解释,感觉要被兵仙打死,我要是解释,感觉还是要被兵仙打死。

随着韩信一步步逼近,场面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刘邦突然大笑出声,他无礼地箕坐在席上,此刻一手指天上水幕,丝毫不顾儒家颜面:“孔子才得了丙上,换成神女的分数就是二十二分,你们可真给祖师爷面子哈哈哈哈哈哈哈!乃公生平头一遭碰到这般稀奇事!”

韩信神色微妙,盯着宋濂看两眼,转身拂袖而去,却也不为难宋濂了。

宋濂正正衣冠,向刘邦走过去:“多……”

谢字未曾出口,被刘邦嫌弃地挥苍蝇一样:“别挡着乃公看热闹!”

宋濂神色复杂地站到一旁,只有意无意将视线投向刘邦。

热闹是有,但暂时还不是孔子的,先是李白的。

李白一众迷弟迷妹比他还激动,强烈要求公开李白的卷子,他们要亲眼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凭什么给作者打低分!

宋濂向神女申请,卷子便投屏那样投在了水幕上。

大家清楚看到——

问:李白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一句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答:想喝酒,看到地上影子,随口吟了一句。

考官认为的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即可):李白因自身才能没有受到重用,孤独、愤慨、借酒消愁,因此得诗。

其他人不自觉的看向本人。

李白:“……”

李白无力地说:“没有的事,我真的只是喝酒的时候正好看到地上有三个影子,有感而发。”

再看另一道题——

问:“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句有何深意?

答:就字面意义。

考官认为的答案:回答需与乐景衬哀情相关。

李白:“?”

李白:“被友人热情款待,那些日子我们相处得都很开心,我就不能高高兴兴和友人道别,再约下次相见?怎么还规定人离别时必须难过?”

考官们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

他们其实是有打算过问作者本人的想法,作为参考答案,但是神女不许,一定要他们自己想,他们就只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去猜想和推测作者写诗词时的心情了。

“也罢。”

李白举起酒葫芦吃了一大口酒,洒脱一笑:“白所言确实不能作为参考答案,便按尔等想法来吧,连孔子都逃不脱死后著作被解读他意之事,何况白呢。”

对了,孔子!!!

这回轮到了儒家子弟,向着考官发难了。

“凭什么圣人的卷子分数那么低!尔等欺师灭祖之徒!”

考官抹汗:“我们是糊名,我们不知哪一份是夫子考卷啊。”

“那你们就是恶意解读夫子著作!无耻!异端!”

考官招架不住,连连请求神女把孔子的考卷放出来。

神女没有把孔子的考卷放出来,反而放的是三张排名在前头的卷子,还把其中一题的答案放出来。

这一题是询问考生《春秋》一书,第一年中:“元年,春,王正月。”此段,蕴含着孔夫子何等深意。

看考生一所答:春秋其余篇章皆有“元年春,公即位”字样,而“元年,春,王正月”此段,不曾有写“公即位”,便是因为鲁隐公为摄政,非即位。

考生二,更是洋洋洒洒地写:为何夫子先写“王”,后写“正月”,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确立的正月”,是为了表明大一统,天下皆行王令。为何是写为“元年”而非“一年”……巴拉巴拉……为何“春”在“王”前……巴拉巴拉……为何“正月”排在“王”的后面……巴拉巴拉……

哦,考生一用的是《左传》的思路,考生二用的是《公羊传》的思路,阅读理解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有。

而考生三,是明朝人张以宁,此人专门为了这六个字写了一本书,名为《春王正月考》,以此来证明孔子这么写,必有深意!而这些,他也写在了考卷上。

那孔子是怎么答的呢?

孔子:想多了,没有深意,《春秋》是本史书,孔丘就是想把这事发生的时间记载一下。

这个回答,被考官用朱砂笔重重划掉,上面还有考官愤怒至极的回复:一派胡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