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 484 人心将散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484 人心将散

作者:白色的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2:4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另一边,朱元璋第五子朱橚(su四声)正在磨着第四子朱棣。

“四哥,好四哥,你就和俺说说,你当初是怎么见到神女,又是怎么和神女说话的吧!”

朱橚双眼炯炯,双手合十:“求求你了,四哥,俺现在特别需要你!俺想要向神女借一些医药书籍来看……”

“医药书籍?神女之前不是给太医院那边……”

“我知道!那些俺都看完啦!”

“全都看完?一本没落下?”

朱棣张大嘴巴:“你哪来那么多时间?”

朱橚不好意思地笑笑:“俺最近没怎么背书。”

朱棣瞪大眼睛:“你把心力都花在医书上面,如果被爹知道……”yhugu

朱橚满不在乎:“不被爹知道就好啦,俺悄悄看。至于功课跟不上也好解释,俺笨嘛。”

毕竟是同母弟弟,两人年岁又相近,时常在一起打闹玩耍,朱棣也不忍心拒绝,“啧”了一声,细细叮咛:“那你一定要小心,被爹发现要被藤条抽的。神女那边……俺之前是直接过去找,你也直接过去找就行,不管成不成,一定不能骗神女,要老老实实说原因。神女能看透人心,俺们最好不要在神女面前玩那些鬼蜮伎俩。”

朱橚有些紧张地扯扯领子:“好,俺记住了,直接过去,还要诚实……一定要诚实……”

他就一路念叨着这话过去,还不忘拉上自己四哥。

一个人去,怕!

但他们没找到神女。

神女一向不设禁制,谁来请见,若大门开着,直接走进去便是。

这次大门是开着,他们却没见着神女身影,也不敢乱跑,等了大半日也没见着神。

“哥……”

“再等等,再等等。”

一边说着,朱棣一边观察殿中环境,企图找出神女离开的原因。

他发现宫殿里新挂了一张图。走过去一看,图上有很多红色和蓝色柱子模样的东西。

图上还有字。

“曲化……年千五……中……”

中国五千年气温变化曲线。

但朱棣不认得里面一些字,他只认得这种:中國五千年氣溫變化曲線。

朱橚大声说:“不对不对,四哥,神女的书一直都是从左往右读。所以是中……五千年……化曲……”

但其他几个字他们就不认得了。

朱棣想了想,双手合十,开始祈祷:“神女,我们能把这幅图抄录下来,拿回去给爹娘他们看吗?”

朱橚小声:“这样神女能听到吗?”

朱棣重重点头:“能的,神女无所不能。快点,你也来!”

“哦,好。”

然后,两个小光头就一起双掌合十,闭上眼睛,开始祈祷:“神女……”

神女……还真能听见。

祂现在耳力特别灵敏,尤其是那些口中诵读,句子里带有“神女”二字,祂听得一清二楚。

那副图本就是青霓故意挂在那里,可惜朱元璋来这边好几次都没注意到。这次倒是误打误撞让朱棣发现了。

青霓松一口气,让神女的声音响在朱棣和朱橚脑中。“随意。”

“谢神女!”

“谢神女!”

朱棣和朱橚连忙让宫人找来纸笔和颜料,把那副图原原本本复刻下来,该蓝的蓝,该红的红,该黑的黑。

朱元璋拿到图后也十分重视,找来一帮子重臣,开始研究这幅图。其中就有历史上本该在第二日辞官,却被这件事情拖住的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李善长认真看着这幅图:“上位,臣认为这幅图兴许和朝廷文治有关,你瞧,红蓝柱子下方有文字,文景之治时,柱子是红色,昭宣之治时,柱子也是红色,明章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更不必说。史书上有名的治世,大多数都处于红色柱子下方。只有这个——”

李善长指着“万历中兴”:“它是在蓝色柱子下。”

纵然是李善长,也没办法把它们和自己认识的“萬曆中興”几个字联系在一起。

但没关系,他们认得“万历中兴”柱子条上面,一个硕大“明”字,再结合前面隋、唐、南宋之类字眼,就知“明”就是大明朝,而“万历中兴”,是他们明朝的治世。

而且,他们还根据这个,推断出神文里这个字:“汉”。应对着凡间文字:“漢”。

朱元璋点点头:“既然如此,这些又红又蓝的柱子是什么意思?”

李善长道:“此事需要臣等去翻阅史书,于文景、昭宣、明章等等时期找寻相似之处,或许就可破解此图奥秘。”

朱元璋也知道这事急不来,只能耐心等待。

不过,这些大臣都是人中龙凤,以前没考虑过国祚和气候之间的联系,如今,这幅图给他们撕开一道口子,很快,整件事情就明朗了。

数日之后,重臣们再一次齐聚朱元璋面前。

“上位,有结果了。”

李善长抱着一堆书过来。

“上位来瞧,这是《晋书》其中写了凉州刺史张轨课农桑,桑便是桑树,由此得知,在晋时,凉州仍能种桑养蚕。此处亦有记载,永宁初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其治理凉州达十三年之久。”

“永宁初年……”

朱元璋连忙在那张气候图上找。

“是蓝柱子。”

“上位应当知晓,我们现在养蚕需得在南方养,只因南方温暖。但在晋时,西北凉州,竟也能养蚕。”西北都能暖到养蚕,那在当时,中原又有多暖?

“你的意思是,蓝柱子代表着温暖?”

“不,恰恰相反,蓝柱子是寒冷,红柱子才是温暖。”

朱元璋满脸疑惑。

李善长又道:“史书上言,草原因寒冷而向中原进犯,草原蛮夷逐水草迁徙,唯有暖湿之时,他们才能自给自足,寒冷之时,他们便要为生计南下劫掠。上位,晋时……五胡乱华啊。”

朱元璋心头一跳,连忙去看图,果不其然,五胡乱华时,柱子是蓝色,而晋到隋初这段分裂时期,亦是蓝柱子。

唐灭亡到宋开国,这段乱世也是蓝柱子。

靖康之耻,蓝柱子。

元末明初,蓝柱子。

明……在洪宣盛世之后,大多数是蓝柱子。明灭亡时也是蓝柱子。蓝柱子,代表着温度变冷。只不过这个冷是慢慢下降的,比如晋时,北方纵使变冷,也还能养蚕。到明时就不行了。

朱元璋种过田,他知道,天气寒冷不仅影响水草,还影响田地耕种。再看寒冷时几乎没出现过治世,便知这影响有多大了。

李善长:“只是如今不知这洪宣盛世是……”

“宣是宣宗,在朱祁镇前面。洪……要么是洪武,要么是后面有哪个皇帝年号也有‘洪’,但无论如何,都是在大明前期。”

至于后面,真是触目惊心一片蓝。

“大明这是触犯天条了吗!”

朱元璋恨得牙痒痒。

他大明招谁惹谁了,除去乱世,其他朝代要么全红,要么红蓝各半或者红多蓝少,只有大明,蓝多红少!

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看这张图,至少有两百年是气候寒冷时候吧!

他朱元璋就算是累死在案桌上,也积攒不够两百年粮食啊!

要不是神女好心,泄露天机,他根本连知道这等秘事的资格都没有!

“上位,我们这……这可如何是好?”

朝臣们皱着眉头。

若是正常天灾,他们也敢争一争,可连着两百年天灾,他们便是有心,也无力去使啊。

想到此处,他们或多或少,脸上不免浮现出苦笑。

与天争?怎么争?

朱元璋气得抽出墙上悬挂的那柄宝剑,将桌子劈成两半。

倒不是完全气什么触犯天条了,就算没有触犯,两百年……整整两百年啊!光是想到这个数目,朱元璋便烦躁得不行。

桌子砰地裂开倒地,几片碎块迸得有近有远,砚台一下子砸到稍近大臣脚上,大臣吃痛却不敢吭声。朱元璋把剑往地上一竖,靠在剑上,气得呼吸响动都越来越大,大出“呼——哧——”声。

朱标反而没有他爹那么心焦。

不是他不在乎大明,而是他爹从无到有,一步步与天争,与人争,走上巅峰,最受不了自己重新碰到无能为力的情况,因此,才一时之间失了分寸。

举个例子就是,以前的朱重八多能忍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现在的朱元璋——忍?忍什么忍!杀光了再换一批新的上来。

“父皇陛下,臣有一想法。”

朱标用询问的语气说:“既然父皇陛下疑心是大明犯了天条,为何不建造大祭坛,在明面上求见神女,询问神女?是与不是,也好让我等心里有个底。”

朱元璋疑心病起了:“神女当真会愿意告知?”

朱标:“可若是不试一试,臣子们心底总有根刺,不敢去全力一拼。”

朱元璋扫了一眼这些大臣,惊觉他们脸上确实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

正常天灾,他们愿意全力去救灾,可若是被神仙针对,就得掂量掂量到底要出多少分力,才不会被神仙记恨上了。

朱元璋明白过来。

是该问清楚,不问清楚,人心将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