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 442 二帝番外(二)

边境。

八字军首领王彦长期驻扎在此地。

听到这消息后,他怔愣一下,然后……

毫不犹豫下令——

严守关卡,谨防生人。

也没说是为什么,但八字军出勤的几率比起以往足足多出倍。

傅选与张显也同样在边关镇守。

张显稀罕极了:“怪哉,他这是个甚么意思?找生人……是想保护,还是想除掉?”

傅选说:“后者。”

张显:“咦?为何这般说,他不是对大宋天子忠心耿耿么?”

傅选:“太上皇被送回,直接说迎接太上皇便是,为何要语焉不详说甚么‘谨防生人’?若是平时下达这个指令,只是正常守关排查,可在金人大张旗鼓这当口……”

说是大张旗鼓,但也只是口头上大声宣布我要把你们太上皇送回来了,实际上金人并没有联系宋国约定好相会地点,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希望能借太上皇恶心一把大宋,若更阴暗一些,便是希望太上皇能平安归宋,挑起内斗。

张显一歪脑袋:“我本以为他是个迂腐性子,没想到临到头来,他居然能那么快下定决心。”

这几乎是一有消息传来,他就立刻派兵严查。

“倒是可敬。”张显说。

傅选却不意外:“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收复河山,谁想自己心血被人破坏?若是官家还要挣扎挣扎,可太上皇……”

太上皇和皇帝可不是一个含金量,李纲还劝赵构学刘邦,如果金国要拿二帝威胁他,不要在意二帝死活呢。

张显显然也不是什么优柔寡断的人,直接开口:“我们要不要也派兵去排查。”

“这是自然!”

赵佶和赵桓所坐马车由名宋人在护持,这些宋人在辽宋战争时就流落到辽地,后来,金灭辽,他们流落金地,都学过宋官话,却更认同自己辽人/金人身份,这几日外出购置东西都是由他们进行。

这一日,有宋人外出采买归来,迟疑数息,对赵佶说:“官人,我见那城中有百甲士盘问生人,似乎是在找人。”

赵佶睁大眼睛:“一定是宋军在找朕,他们接到消息后,要来将朕迎回。”

赵桓一副兴奋模样:“我们快过去,让他们快快迎接他们的太上皇!”

……

“你们不是他们的太上皇么?”

那些宋人奴仆会些拳脚功夫,护着赵佶与赵桓四处逃窜,身后是一嗖又一嗖箭矢,甲士面色冷漠,得知他们是太上皇后,弯弓射箭射得果敢坚决,若非那些奴仆拼死相护,赵佶与赵桓就得交代在此地。

——倒不是他们有多忠心,但亲人还在国都,他们不敢不完成任务,将二帝送回大宋国都。

奴仆等人推着赵佶与赵桓地轮椅,经过半个时辰狼狈逃窜,总算是摆脱身后追兵。

赵佶咬牙:“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

他们难道不应该是恭迎他这个太上皇回京吗?绝对不是赵构干的,赵构可以把他接回去,找机会病逝,却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父。

是谁?

谁不想他们回来?

赵桓干巴巴地说:“是不是大蛇军?他们要造反,若我们死了,他们就可以将罪名盖在老九头上。”

“不管是不是,城是不能进了。”

赵佶与赵桓过上野人生活,不敢进城,只在碰到乡镇时隐姓埋名进去休息,怕断腿暴露他们身份,还是由宋人奴仆用软榻把他们抬进去,平时绝不下榻出门。

这日子过得和五国城时没差多少。

但他们心里还有希望。

“听说宗泽就在大蛇军中。”

“李纲也在!”

“宗卿与李卿是国之忠臣,只要能见到他们,他们定然会狠狠惩戒那些反贼!”

甲士四处搜寻二帝,搜寻不得,报往浚州城。

宗泽二话不说,画了二帝人像,让人迅速临摹,张贴各城。

李纲站起来:“我见过太上皇,我亲自领兵去搜。”

曾统道:“我曾是起居郎,也见过靖康帝容颜,我也去。”

赵嬛嬛从门外闯进来,干脆利落地说:“我也去!”

她心情十分糟糕,双唇便也在说完话后,抿得平直。

天下几乎太平,恩公他们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回来做什么!

回来再卖一次国,再来一次靖康耻,让大蛇军心血毁于一旦么!

玩家们:“那我们也……”

众人异口同声:“不行!!!”

玩家们:“诶?”

陆宰先拱手下拜,说:“主公不能动,弑君这事,主公万万不能沾染上。”

“太上皇也是君?”

“是!太上皇能自称朕,便是君。”宗泽说:“主公若要天下人信服,弑君万万不可。这事留给宗某,宗某已是七十五高龄,能让他们意外身亡就意外身亡,若不慎走漏风声,主公便斥责某是乱臣贼子,将某退出去斩首示众,便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不管二帝如何废物,如何惹人厌烦,他们身份摆在那里,可以暗杀,但不能明杀,当众杀天子会造成礼崩乐坏,这个罪名……大蛇军众官吏早已下定决心,不能让主公沾染半分。

陆宰负责看住主公们,其他认识二帝的人快马加鞭往边境赶。

他们不得不草木皆兵,有喜欢玩家们的人,就有讨厌玩家们的人,如果让那些人提前迎回二帝,再讨来个二帝手谕,对大蛇军开战,这天下又得乱了。

赵佶与赵桓啃着馍馍,充满期待地望向浚州城方向。

只要潜进去找到宗泽或者李纲,他们就有救了!

然而,二帝并不清楚,他们人嫌狗厌到哪怕是曾经的忠臣,也只希望能请太上皇为社稷自尽,不要再祸害他们重建起来的国家。

举世皆敌,不外如是。

路上,几人商议要怎么抓住二帝。

宗泽说:“赏!重赏!把二位上皇画像贴在城门处,告诉百姓,发现此二人踪迹,重重有赏。”

曾统道:“若是不说明这二人是上皇,托说是江洋大盗如何?如此便不至于有损皇家威仪……”

李纲径直笑出声,几乎要捧腹大笑,眼中却是冷冽:“大宋还有甚皇家威

仪?而且,江北百姓谁认皇家?倒不如直说是太上皇,百姓可是恨惨了他们。”

四年下来,李纲越抗金,越看尽河北狼藉,就越痛恨这两位太上皇。

死了那么多将士百姓,他们怎么还有脸活着!

曾统突然面色古怪:“倘若拿出太上皇画像,百姓该不会连奖赏都不要,也要私底下杀掉太上皇吧?”

曾统不知,自己一语成谶。

当画像传遍各路,并且昭告天下这是赵佶与赵桓时,不知多少百姓咬牙切齿,拿上武器——或是刀剑,或是农具,钻进山林里进行地毯式搜索。

原来历史上,靖康之耻后,金兀术带领十万金兵搜山检海,想要抓住刚登基为帝的赵构。兜兜转转,在这条历史线上,搜山检海再次出现,然而,不同的是,搜检的人是大宋官员与百姓,相同的是,被搜检的是大宋国君。

在大蛇军有丞相之实的陆宰颁发命令,必定要找到太上皇。

年迈的宗留守辗转各地,调动各地守军,每地五百士卒在附近搜寻。

写文书的小吏,守仓库大门的士卒,倒夜香的奴仆都没闲着,奇异的团结。

岳家军、韩家军、宗家军、八字军……各抽调一千骑兵,三千步卒,去甲脱盔,用最轻便的身体,力图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流落在外的太上皇。

不能让这种祸害了全国的人还能好生生回宫当太上皇!

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向小官人下手!

百姓出力,富豪出粮,百万人齐心,实在是空前绝后之盛景。

这一调动,吓得金国边境守军连连后退三十里,人心惶惶,都说是不是宋国要打过来了。

以前打仗动员都没有这样的场面!

赵佶与赵桓躲在一个小村子里,并不知道外面关于他们的画像已经张贴地到处都是。

宋人奴仆因他们要求,也不曾再入城,生怕露了马脚。

这是一个平常日子,有个农人回家时看到有两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和个站着的人在鬼鬼祟祟偷他们家挂在院子竿上的鱼,再绕过去一看正脸,嚯,那张脸好眼熟啊,这不是太上皇吗?

再一看,农人乐了。

那些站着的男人全在解鱼钩,没人围在那两个太上皇身边。

农人走过去,随手拿起一块大石头,用尖端对着太上皇额角就是一砸。

赵佶直接被一石头砸死

死时满脸都是懵逼。

赵桓还没反应过来,农人对着他的额角又是一个暴击。

弑君的行为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就像华尔街金融机构制裁散户只需要区区一个拔网线,传说中的公司内部激烈夺权是带领壮汉怒夺公章,所谓烧脑商战不是抡锤就是投毒。

你以为每个大人物都会有一个轰轰烈烈的退场,像是君王该被孤胆刺客杀死,将军应该难过美人关,文臣在大殿上慷慨激昂怒斥昏君然后一头撞死,为传奇故事描绘落幕。

但。

有时候结局就是这么简单,它发生在猝不及防间。

就像是……某个国君掉厕所里淹死了。

就像是赵佶与赵桓没有惊慌失措死在搜山检海之中,而是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人手里,因为让仆从去偷鱼,导致身边没有人保护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