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 第779章 齐地归秦

姜元良猛地拍打扶手,酒液溅洒在龙袍上:“你只知道躺在病榻上,知道大秦的铁骑每年推进多少里吗?”

“知道我每年要给秦廷送多少‘岁贡’,才能换来边境那点可怜的喘息时间吗?”

“知道多少世家大族暗中勾结,随时想在背后捅我一刀,好去秦人那里换个爵位富贵吗?!”

“我殚精竭虑,我如履薄冰!我连觉都不敢睡沉!我把女儿都送过去当棋子!”姜元良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带着癫狂,“你呢!你只留下一个被女人迷了心智的蠢儿子!”

“现在好了,他引狼入室!他把祖宗基业拱手送给了秦人!”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指着“虚空”中不存在的大哥,涕泪横流,声嘶力竭:“现在满意了?嬴正成!那不是皇子!那是秦人栓在我大齐脖子上的狗链!”

“我们姜家的江山!大齐八百年国祚啊!就要葬送在这个蠢货手里了!你叫我,叫我有何面目去见父皇?!去见太祖皇帝?!”

“轰隆!”

一声巨响,沉重的镶铜殿门被暴力撞开!

火把的光芒瞬间涌入,驱散了殿内的阴森。

混身浴血的姜正成亲军精锐如狼似虎地冲入大殿,分列两侧。

最后,一身戎装、神情冰冷的姜正成,在将领和倒戈大臣的簇拥下,踏入了这象征着权力巅峰的殿堂。

然而,映入众人眼帘的,只有龙椅上那个颓然歪倒的身影。

姜元良的头颅无力地垂在胸前,嘴角残留着一缕乌黑的血迹,手中的玉杯滚落在金砖地上,发出清脆又空洞的碎裂声。

那浓烈的酒气中,混杂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悸的甜腥。

殿内死一般寂静。

姜正成看着那个篡夺了父亲江山,也最终被他自己和时代碾碎的男人,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尘埃落定的漠然。

他挥了挥手,冰冷地下令:“逆贼姜元良,畏罪自尽。拖下去,曝尸三日,以儆效尤!”

……

三日后。

大齐皇城。

盛大的登基典礼在皇城中心举行,规模空前,却笼罩在一层异样的气氛中。

姜正成,现在应该称之为新帝姜正,身着繁复的帝袍,接受着群臣的朝拜。

礼毕,新帝并未如惯例宣布改元诏书,反而在万众瞩目下,取出了一方紫檀木盒。

他环视鸦雀无声的广场,声音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朕,姜正,深感天命所归,民心所向!然时移世易,雍天大陆气运汇聚,不可逆阻。”

“为免齐地苍生再罹兵燹,为全列祖列宗保全宗庙之遗愿,朕今日泣告天地先祖——”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石破天惊:“自即日起,我姜氏一脉,去帝号,去国号!东齐全境,六郡四十三城,山河社稷,一应军民……尽归大秦!”

“哗——!”

短暂的极致寂静后,是压抑不住的巨大哗然!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去国号”、“尽归大秦”八个字真真切切地从新帝口中吐出时,那种巨大的冲击力,依旧让无数齐人,无论朝臣还是百姓,感到一阵眩晕般的窒息。

“陛下圣明!”

以周金忠为首的一批深知内情的臣子率先跪倒,他们清楚,这是唯一能保全家族乃至性命的道路。

“陛下圣明!”

声音从稀落到汇聚,最终如同沉闷的潮水般在广场上响起。

新帝姜正,或者说齐王姜正,面色平静地将象征齐国传承的玉玺放入盒中,仿佛放下的不是无上权柄,而是一座沉重无比的山峦。

他微微抬头,目光似乎穿越了无数殿宇,望向西方。

史书之上,只余墨香一行。

雍天历大秦元康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齐帝姜正逊位去号,齐地归秦。

自此,五国三域,雍天洲余四国两域。

……

齐国原皇都城门外。

尘埃落定。

肃杀的大秦玄甲并未如很多人预想的那般撤离,反而以更加精悍的姿态,接管了皇都城防的核心要害。

陈武按剑立于崭新的“齐成国公府”门前,盔甲上的血渍早已洗净,唯余冰冷幽光。

三千亲卫无声地散开,构筑成一片生人勿近的领域。

他们的使命很清晰,护卫并监视这位新归顺的“齐成公”姜正,确保大秦意志在此地的绝对贯彻。

城门口,一辆式样古朴却透着不凡气息的玄黑色马车静静停驻。

车门紧闭,厚重的帘布垂落,隔绝了外界一切探究的视线。

没有任何仪仗,没有喧嚣的马蹄,只有拉车的四匹神骏黑马偶尔刨动蹄子,发出沉闷轻响。

一身便服的张远,在无人注目中踏上车辕。

随着他一步进入车厢,车门悄然合拢。

端坐车厢,张远手边放着一个小布包。

黑色锦缎包裹的,就是齐国玉玺。

“回大秦。”低沉平静的声音从车帘后传出。

穿着灰袍,手持缰绳的洛红袖轻抖缰绳。

四匹黑马迈开稳健的步伐,黑色马车缓缓启动,孤独地驶离这座刚刚经历了惊天剧变的皇都,朝着大秦的方向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东方的官道尽头。

齐地归秦,雍天格局剧变,大秦皇朝声势一时无两。

皇都虽定,玄甲镇守如同冰冷的枷锁。

而那位主宰了一切风暴核心,此刻却如退潮般安静离去的青阳侯,只余一辆看似平静的马车,行驶在空旷的原野上。

夕阳将巨大的车影拖得很长。

“侯爷,魏国密报,宇文拓勾结阳天洲天丹宗,以十万百姓试炼焚血丹,炼成焚血卫三万人,已埋伏于东海归途‘沉蛟海渊’。”

车架前,响起洛红袖的声音。

“另外东魏江湖与朝堂强者尽出,集结边境欲截杀侯爷你。”

“其中天丹宗长老玉焱,太虚剑阁碎星剑曹子逊,万劫符宗归玉道人等都是阳天洲成名强者。”

洛红袖的声音顿一下,低低道:“您可需调东境大军接应?”

张远端坐车中,玄黑衣袍纹丝未动,只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双刀刀柄。

“不必。”二字斩钉截铁。

车厢之中,张远背靠软垫,指尖在腰间的龙雀刀柄上轻轻摩挲。

车窗外,荒原的暮色渐沉。

他闭上双目,意念沉入识海深处。

春山图无声展开,云雾缭绕间,熟悉的精致小院出现。

院中桃花灼灼,落英缤纷,一身鹅黄宫装的赵瑜正坐在石凳上。

见他出现,明眸中瞬间盈满笑意,仿佛整个春山的色彩都汇聚在她身上。

“可算等到你了,”赵瑜起身迎上,自然地挽住他的臂弯,“这几日朝中可是风起云涌呢。”

张远握着她温软的手,走到石桌旁坐下:“说来听听,我们的玉若公主又得了什么消息?”

赵瑜坐下,先给他斟了一杯茶,动作优雅娴熟:“先说大的。姑姑和大哥哥随着镇西侯深入燕境,听说打了几个漂亮仗,连拔三城。”

“朝中都传遍了,都说若能一鼓作气灭了北燕,昭王一脉的功勋和地位,便是铁板钉钉了。”

昭王一脉的王爵之位,乃是当初昭王拿命拼的。

赵瑜也好,嬴梁也罢,对于此事都是绝不可能放下。

如今有灭国之功在眼前,嬴梁和凤鸣郡主当然不会放过。

提到欧阳家,张远轻叹一声:“欧阳舒才父子兵戎相见。当年在西北,那时,欧阳旭与凤鸣郡主……”

他没有说下去,只摇了摇头:“造化弄人。”

赵瑜也沉默片刻,她能感受到张远心中那份物是人非的感慨。

她岔开话题,说些商行琐事:“东境那边的军需已经备好了,就等东海大军的运船靠岸。还有那些东海炼气士凝练的‘混沌元珠’在皇城都快抢疯了!”

“瑜远商行和九川盟控制着分销,价码开得极高,那些勋贵世家也趋之若鹜,连宫里都来采买了几批。”

她顿了顿,秀眉微蹙:“只是,那些炼气士……他们心思各异,并非真心归附。许多人只是冲着大秦资源来的。”

“该如何安排安置他们,整合这股力量,吏部和兵部还在吵呢,陛下也头疼。”

作为瑜远商行的幕后掌控者,赵瑜对朝堂和江湖间的资源流动与势力牵扯,看得极为透彻。

张远点点头,眼神变得锐利:“此事宜早不宜迟。东海舰队即将归来,带回的不只是物资,恐怕还有更大的变数。”

“等我处理完东魏之事回到皇城,就该着手发动一统雍天洲的决战了。但……”

他语气凝重起来。

“雍天洲之外,那些觊觎已久的豺狼,怕是坐不住了。阳天洲的符修、丹门,剑阁……绝不会坐视大秦鲸吞整个雍天。”

赵瑜靠在他肩头,声音带着担忧:“我明白……这最后一步,总是最难。你要小心。”

她的手环住张远的腰。

张远低头看着怀中人,她眼中的依恋和聪慧让他心头温热。

他搂紧赵瑜,低头吻上她的额头,然后是秀眉,鼻尖,最后温柔又霸道地覆上她柔软的唇瓣。

满院桃花似也娇羞,无风自落,空气中弥漫着旖旎的甜香。

不知缠绵了多久,张远轻抚着赵瑜微微泛红的脸颊:“等我回来。”

赵瑜眼中水光盈盈,用力点头:“嗯。”

神魂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出春山图,周遭的柔软旖旎迅速被车厢木料的硬质触感所取代。

张远睁开眼,车厢内光线昏暗,窗外已是夜幕低垂。

车辙声未停,但速度明显放缓。

马车在一座山神庙前停下。

庙宇确实破败不堪,半边屋檐塌陷,墙壁布满裂纹,残破的木门半挂,在夜风中吱呀作响。

洛红袖动作麻利地拴好马匹,很快在庙门前一处背风的地方生起一堆篝火,取出干粮和一些风干的肉脯架在火上烤着。

张远踏过布满灰尘和杂草的门槛,走进庙内。

月光从塌陷的屋顶和破窗缝隙中洒落,勾勒出殿中主位的景象。

一尊已残破大半的山神石像矗立在那里,只剩躯干和模糊的头部轮廓,其余部分或被侵蚀毁坏,或散落在地。

他本欲随意找个地方坐下调息,目光扫过石像残存的基座和部分躯干时,脚步却微微一顿。

一种奇异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石像的材质粗粝,工艺古拙,其上刻画着一些扭曲繁复的纹路,经历了无尽岁月的风化早已模糊不清。

但这些纹路的“韵味”,却与那镇压东海无数海眼的“镇海柱”柱身刻画的远古神纹,竟有几分惊人的相似!

他走近几步,指尖凝聚一丝微不可查的罡气,轻轻抚过石像上的一道残存刻痕。

冰冷的触感下,一股极其微弱、仿佛沉睡万古的沉重与荒凉气息一闪而逝,几乎难以捕捉。

“上古神道传说……”张远心中低语。

他曾在镇天司秘藏古籍中,翻阅过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记载。

上古大夏天庭鼎盛之时,敕令天下,以天道册封山精水怪、英烈鬼雄为守护一方安宁的山水神灵,镇守疆土,统御精怪,泽被苍生。

传说那神灵之众,号称“山神八千万”,是何等盛况。

然大夏崩塌,天道倾颓,依附其上的神道也随之衰落崩塌。

或消散于无形,或融入新兴的大秦天道成为山河意志的一部分,或彻底堕落重归妖魔之属。

更有甚者直接陷入永恒的沉寂,其沉睡之躯或化为山岳大泽的一部分,或就此沦为供凡人祭祀的泥塑木偶……

这庙里的山神,便是后者。

恐怕在它陷入沉睡前,也只是这山野小神,如今更是连这最后一点祭祀和供奉都要断绝了,只剩下这蕴含一丝远古气息的石躯。

篝火的光亮和烤肉的香气从外面透进来,张远走出破庙,在火堆旁坐定,接过洛红袖递来的干粮。

正要开口说话,不远处的山道传来脚步声和人语。

“咦?兄长,那边有火光,似乎是座山神庙,有人在此歇息。”一个清朗斯文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另一道同样彬彬有礼的声音应道:“既如此,我等不妨上前叨扰,山野寒夜,借个光暖暖身子也是好的。”

两人走近,借着火光可以看出是两个年轻的书生,都背着简单的行囊,风尘仆仆但仪态尚佳。

当先一人年长些,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容俊朗;另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眉目间尚存几分稚气,但眼神明亮。

两人对着张远和洛红袖拱手施礼,姿态客气。

“这位兄台、这位姑娘,小生李仲文、王启,冒昧打扰了。”年长的书生自我介绍道,“天色已晚,山道难行,不知可否借庙前一角,容我等也烤烤火,歇息片刻?”

张远身着玄色常服,气质内敛沉稳;洛红袖一身利落的灰袍,面容清秀但眼神沉静带着隐而不露的锋芒。

在书生看来,似乎是带着侍女的出游士子或商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