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之谋算 > 第八章

重生之谋算 第八章

作者:烟波江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2:06: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八章

紫苏不知道苏玉莞从哪里得了个这样的结论出来,只是笑道,“夫人给姑娘选的头面都是精致细巧的,哪里会沉了。”要知道苏玉莞毕竟还小,戴太过华丽的反而会显得俗气。

“升米恩斗米仇,升米恩斗米仇……”苏玉莞一手撑着下巴,一手随意翻着那小册子,她想到了上辈子,当初林府有个侍女,她瞧见那侍女躲在角落里哭,就询问了一番,才得知那侍女家中幼弟生病,可惜没银子买药。

她就让人拿了几十两银子给那侍女,那侍女倒是感恩戴德的,可是后来……自己得了休书,那侍女仇恨的目光和鄙夷的话,那时候自己才知道,侍女的父亲拿了那些银子,根本没有再管自己生病的儿子,反而买了地,盖了房,休了妻,娶了村子里年轻的寡妇。

侍女的弟弟病死了,侍女的母亲也跳河了。

如果当时自己直接去让人给那侍女的弟弟买了药,或者只给了够买药的银子,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样。

而且她看人不准,侍女把她所受的苦难都推到了她身边,才会那样恨她,要知道她只是一片好心,她又不知道侍女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人,如果这个侍女上点心,能一点点拿银子……

苏玉莞忽然觉得自己变得自私了,如果是上辈子的自己,一定会自责的要命,可是如今,却会开始思考自己错在哪里,对方错在哪里了。

微微垂眸,苏玉莞倒是没有后悔,就算是后悔也只是后悔醒悟的太晚罢了。

“紫苏,把厨房管采买的叫来一下,我有些事情想问问。”苏玉莞又看了一眼那册子,母亲不会无缘无故让自己看这个,必定有自己的用意,能和这册子上扯上关系的,自然就是厨房了。

紫苏行礼道,“是。”她倒是没有推拒,毕竟夫人早就吩咐了,不管姑娘下什么命令,只要遵从就好。

管厨房采买的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她穿这一身枣红色的襜褕,头上仅有一根银簪,一对金珠耳坠,笑起来眼角有些皱纹,倒显得多了几分和蔼,她一进屋就给苏玉莞行礼,并不多话。

苏玉莞看着她,笑着问道,“起来吧,怎么称呼好呢?”

“夫家姓李。”李婆子闻言,恭声回道,“姑娘叫一声李婆子就行。”

苏玉莞点了下头,“其实我也没什么事,就是有些好奇平日里的吃食都需要花多少银子。”

李婆子心中有些不喜,府中谁不知道姑娘被娇宠的,怕是连铜板都没见过,如今还来过问采买上的事情,虽这么想,面上倒是没带出来分毫,“姑娘身子金贵,用的都是极好的。”

苏玉莞有些好奇地眨了下眼睛,看着李婆子。

李婆子脸上带着认真,“姑娘想知道哪些呢?”

“随意说几种,我常用的吧。”苏玉莞微微垂眸,开口道。

李婆子满心疑虑,莫不是哪个小蹄子在姑娘面前说了什么,要不一向不问世事的姑娘怎么忽然好奇起这些了,虽这么想,李婆子也不敢不说,她不仅仔细把东西说了一遍,还问道,“姑娘,所有采买的东西都是要走账的,要不老奴拿了账本来给姑娘看看?”

“不用了。”苏玉莞打了个哈欠,“你先下去吧。”

“是。”李婆子行礼后,就退了下去。

等李婆子走后,苏玉莞脸色沉了下来,“准备朱砂。”

“是。”紫苏行礼后,没多久就把东西准备好,放到了苏玉莞的手边。

苏玉莞翻开小册子,用朱砂把李婆子说的钱数标在那几样东西的后面,每样都比小册子上写的贵了五到十文。

这些母亲是真不知道吗?还是知道了故意不去管呢?

难道这也是母亲所说的那个度吗?苏玉莞放下笔,忽然问道,“紫苏,府里每个月给你的月钱是多少?”

紫苏愣了一下,才回答道,“奴婢是大丫环,所以每个月有一两银子,厨娘每个月有八百文,普通丫环每个月有六百文,粗使婆子每个月三到四百文不等。”

“少吗?”苏玉莞看着紫苏问道。

紫苏笑道,“回姑娘的话,已经不少了,而且府里管吃管住,像是大丫环每季有一套新衣,其他人也每年也有两套新衣,再加上做得好了,夫人和姑娘也有东西赏下来,没瞧见府里的丫环都比别人府里的胖些吗?”最后一句带着些许笑意。

苏玉莞上下打量了一下,“还真没看出来,我瞧着紫苏都能去跳那掌上舞了。”

紫苏脸一红,“姑娘真坏。”

张嬷嬷从外走来,正好听到最后一句,先是给苏玉莞行礼后,才说道,“紫苏这是怎么了?脸都要烧起来了。”

苏玉莞本就心中有疑问,见了张嬷嬷就笑道,“正好有事要问嬷嬷呢。”

“夫人知道姑娘叫了厨房的管事,就让我过来了。”张嬷嬷笑着说道,只是看到那已经没了热气的茶水,眉头皱了一下,看向紫苏,“夫人是让你来照顾姑娘的,莫不是看姑娘心软好说话,就疏忽了?”

紫苏也发现了自己的失职,脸一白就跪了下来,说道,“是奴婢的错,请姑娘处罚。”

苏玉莞张嘴本想替紫苏说几句好坏,却被张嬷嬷用眼神阻止了,只听张嬷嬷说道,“姑娘,我再给姑娘换一个人来伺候吧。”

“张嬷嬷,紫苏平日里伺候的不错,不如罚她一个月的月钱?”苏玉莞又不是个愚笨的,此时也明白了张嬷嬷的意思,这是专门让自己施恩呢,而张嬷嬷当了回恶人。

“姑娘还是太过心软了。”张嬷嬷叹了口气,“还不谢谢姑娘。”

“谢姑娘。”紫苏恭恭敬敬磕头说道,“奴婢以后一定用心伺候姑娘。”要知道她已经被苏母给了苏玉莞,这要是被换下去,那么先不说月钱的事情,在府中的地位也是千差万别。

“起来吧。”苏玉莞开口道,“张嬷嬷请坐。”

“谢姑娘。”张嬷嬷这才坐在了一边的圆墩上。

紫苏这才起身,把已经凉透的茶水糕点撤了下去,又换上新的,站到了一边。

等张嬷嬷喝了口热茶后,苏玉莞问道,“母亲可有什么吩咐?”

“夫人来我来解除姑娘的疑惑。”张嬷嬷笑道,“夫人很高兴也很意外,姑娘会今天就叫了管采买的厨娘来询问。”

苏玉莞脸一红,然后正色道,“嬷嬷,我发现厨娘给我报的所需要的钱数,比这本小册子上……多了很多,她说一斤东西的价钱,都能买两斤甚至三斤了。”

“姑娘是想问,为何夫人不管吗?”拒苏玉莞说的有些模糊,张嬷嬷却听出了她的意思,“夫人明明知道,却在放纵他们是吗?”

苏玉莞抿了下唇,点了点头,“他们这样不是在欺骗母亲的信任吗?”

张嬷嬷看着苏玉莞的眼神中带着欣慰,只凭着姑娘能在看完册子就叫了管事来问话,问了话还能忍着疑问这点,就能表明姑娘已经长大了,“每个府中都是如此的。”

苏玉莞看着张嬷嬷并没有开口。

张嬷嬷接着解释道,“要知道,这个册子上写的价钱,只是这个时候的,就像是在夏季只需要几文钱就能买很多的青菜,在冬季,甚至需要几两银子或者根本买不到。”

这点苏玉莞是知道的,只是当时没有考虑到,闻言点了点头。

“所以管家只是说的一般的价格,并不是一定的价格。”张嬷嬷继续说道,“不过,管事们趁着价钱不一的时候,捞银子也是常见的。”

“不需要管吗?”苏玉莞开口道。

张嬷嬷摇了摇头,“其实这都是默许的,不管是夫人还是姑娘不可能每天派人去打听了外面卖的东西是多少钱,然后回来查当天的采买价钱,这样做反而会让那些人离了心。”

看着苏玉莞还没有明白,张嬷嬷说的更浅显一些,“要知道府中吃的不管事肉还是菜,甚至水果,都会比外面所卖的要好,那些菜贩还需要送上门来,所以价钱也会比外面高,所以其实管事每样东西最多贪几文,虽然长此以往所贪的银钱会多,可是她们为了保住这个能捞油水的位置,自然会更努力,起码不会让姑娘吃到不新鲜的东西。”

苏玉莞点了下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只是有的贪心不足,比如一个枣一文钱,那么卖枣的人送过来,就是三文两个,如果那个管事报的价钱是十文一百文一个的话,这样的人是决不能姑息的。”张嬷嬷说到最后,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要知道就算是他们要贪,也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然就容易贪心不足,会坏了大事的。”

“那么哪种会随意指责主子的下人……”苏玉莞想到上辈子那些人背后说自己的话,心还是揪着难受。

张嬷嬷眼睛眯了一下,“姑娘要知道府中伺候的,都是有卖身契的,那种人直接打死就好了。”

“发卖了不行吗?”苏玉莞问道。

张嬷嬷开口道,“要知道就算是粗实的婆子,谁能保证她不会出去乱说呢?毕竟在府中都敢说主子坏话的人。”

苏玉莞点了下头,并没有多说。

“而且,一般有点家底的府中,就算是下人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当的,那些丫环小厮也不是傻的,去哪里说主子坏话不好,还偏偏能让主子听到,足以见得这是故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人指使的。”张嬷嬷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很严肃。

苏玉莞的手抖了一下,“那么那种敢当面指责的呢?”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撑腰,那些话也是有人故意让他们说的。”张嬷嬷很肯定的说道,“而且不管府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下人都是不敢传出去的,除非那种管家不严的,或者说是故意放出去的消息。”

苏玉莞挥了挥手,让屋中伺候的都退下后,问道,“那外面时不时有些苏府的消息,是母亲故意放出去的吗?”

“是的。”张嬷嬷并没有隐瞒,“时不时放些无关紧要的消息出去,等到了需要的时候,说不定有大用,最容易让人相信的谎言,就是九句真的中间有一句假的,第一次外面人打听到苏府消息的时候,可能会去查一下是真是假,第二次的时候还是会去查,长年累月下来,你觉得那人还会去查吗?”

苏玉莞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苏母的手段和远见,“可是怎么能知道要信任谁,去帮助谁呢?”

张嬷嬷的声音柔和了不少,“这就需要你自己去观察,去想,甚至用手段去收服了。”

苏玉莞看向张嬷嬷,“嬷嬷,你为什么愿意一直陪着母亲呢?我记得你家里的人一直想接你出去享福。”

张嬷嬷闻言笑道,“是啊,可是在我心中,夫人是最重要的,当初夫人才那么大点,我就陪着夫人了,看着夫人一点点长大,生下姑娘,姑娘又长大,外面我的儿子有自己的媳妇和儿女照顾,说句冒犯的话,夫人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

“我没有奶嬷嬷吗?”苏玉莞皱眉问道。

张嬷嬷没有想到苏玉莞会忽然问这件事,不过她只是皱了下眉,就开口道,“有的,只是在姑娘不到一岁的时候,死了。”

“为什么。”苏玉莞看向张嬷嬷,“她是犯了什么事情吗?”

“因为她收了人家的银子,要谋害姑娘。”张嬷嬷没有丝毫隐瞒,“只是她不知道,不管是她还是她家甚至周围的邻居,当时都有夫人安排的人。”

“夫人待她不薄,她平日里并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照顾姑娘就好,甚至夫人还专门请了人帮她调养身子,因为姑娘那时候还需要吃她的奶。”张嬷嬷带着几许恨意,“而且她当初是夫人的陪嫁,很得夫人的信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觉得夫人没有让她做老爷的侍妾,还把她嫁了出去很委屈,为了三百两银子,就想要害死姑娘。”

“当初她嫁出去的时候,做的可是正头娘子,夫人还送了嫁妆,那时候多少丫环羡慕她的好运。”张嬷嬷端着水喝了一口,已经平复了心中的恨意。

“那想要害我的人是谁?”苏玉莞第一次知道,若不是自己母亲用心,怕是早在自己还是奶娃娃的时候,就被人害死了。

“夫人因为生姑娘,身子骨一直不好,若是姑娘出事了,怕是夫人也会挺不下去。”张嬷嬷提到苏母的身体,总是带着几分担忧,“老爷与夫人鹣鲽情深,夫人要是死了,老爷虽不需要守孝,却绝对没有心情出去打仗的,那时候有人正与老爷争那次出征的机会。”

朝堂上的事情,对苏玉莞来说还太过复杂,张嬷嬷就简单点了几下,“对了,夫人已经准备好了束脩,明日姑娘正式拜陆先生为师。”

“好的。”苏玉莞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以前的苏玉莞会让人心疼,成长起来的苏玉莞会让人尊重,张嬷嬷更希望看到的是成长起来的,毕竟那样就算她与夫人不在了,也没有人能欺负的了姑娘。

可能天真柔弱会更容易让男人心动,但是张嬷嬷看来,尊严要比心动来的更重要。

张嬷嬷提醒道,“刘夫人邀请夫人和姑娘去赏花,夫人已经答应了,姑娘早做准备的好。”

“可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苏玉莞看向张嬷嬷,有些疑惑。

“只是夫人想瞧瞧有没有能配得上少爷的,怕是到时候需要姑娘多加注意了。”张嬷嬷笑着说道,“听说刘夫人请了不少与姑娘同岁的,姑娘也多认识些人。”

“有去的人的名单吗?”苏玉莞倒是觉得有些饿了,捏了一块糕点慢慢吃了下去,“我想先认识认识。”

“夫人给姑娘准备了。”说着张嬷嬷就从怀里掏出几张纸,“夫人说,如果姑娘听了消息后,就管我要,我就给,若是等到明日才去管夫人要,夫人就要罚姑娘了。”

苏玉莞接了过来,“多亏我问了一句。”

“姑娘最是聪慧不过了。”张嬷嬷笑道。

苏玉莞脸一红,“不管我做什么,母亲和嬷嬷都觉得我做得好。”

张嬷嬷没再说话,其实不光是她心疼姑娘,才多夸姑娘几句的原因,她是真的觉得姑娘做的不错,虽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而有些生涩,但是起码她能去思考,够沉稳,不像普通十岁的忻娘那样跳脱。

张嬷嬷又对着纸上的名单细细说了一下那些人家里的情况,比如谁是庶女,谁是嫡女,谁比较受宠,谁家宠妻灭妾,谁的同胞哥哥受重视……看着苏玉莞仔细在后面标注后,问道,“姑娘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了。”苏玉莞只觉得所有人都很复杂,比如这个王家的庶女,虽是庶女可是因为母亲得宠,使得她在王大人面前比嫡女体面,可是这个嫡女的哥哥又是个有本事的……既不能下了王大人的面子,又不能让嫡女受了委屈。

“其实姑娘不用怕什么。”张嬷嬷如何看不出苏玉莞的心思,“要知道姑娘背后是整个苏家,姑娘虽不嚣张跋扈,却也不用怕得罪什么人,只要不是眼皮子浅的,就不会欺负姑娘,反而会与姑娘交好,要是真遇上那些眼皮子浅的,拒下她们面子就好。”

“嗯。”苏玉莞松了口气,“我是怕丢了母亲的脸。”

“姑娘莫担心,到时候会有紫苏、紫柳跟着姑娘的。”张嬷嬷安慰道、

苏玉莞点了点头,“母亲的身子好些了吗?”

“夫人今日心情很好,还多用了半碗燕窝粥呢。”提到这个,张嬷嬷也满心的欢喜。

“那就好。”苏玉莞松了口气,“如果母亲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

“是。”张嬷嬷应了下来,“姑娘若没事了,我就先告退了。”

“我送送嬷嬷。”苏玉莞起身,就要下地,却被张嬷嬷阻止了。

“我知道姑娘心疼老婆子。”张嬷嬷开口道,“夫人也给了我体面,可是说到底,我也是个下人,姑娘如今正是需要树威信的时候。”

苏玉莞只觉得心中一暖,她是遇到那种忘恩负义的额,也有这样全心为自己找想的,“嬷嬷,我送你。”这是苏玉莞的坚持,“玉儿虽不够懂事,可是也知道嬷嬷为了母亲和玉儿付出了很多,玉儿不愿踩着嬷嬷的脸面去树什么威信。”

穿上鞋子,苏玉莞就牵着张嬷嬷的手,“玉儿能做好的,嬷嬷不要为玉儿担心。”

张嬷嬷眼睛一红,就应了一声与苏玉莞一同出门,直到送出了院子门,苏玉莞才停下脚步,小丫环从后面走过来,扶着张嬷嬷往苏母的院子走去。

拜陆先生为师,只是苏家的事情,所以进行的很快,喝了一口拜师茶,陆先生看着跪在软垫上的苏玉莞问道,“可有字?”

“回师傅的话,并无,请师傅赐字。”苏玉莞回答道,要知道在延国,这种正式拜师的师徒关系,和父子关系一样,是很严肃的,师傅死后留下的东西,徒弟也是能分到一份的,同理,徒弟也必须给师傅养老送终,如果师傅犯罪,诛连的时候,徒弟也会算上,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拜师还是收徒都是很慎重的。

陆先生思索了一下说道,“籽禄,籽有种子之意,禄为福运,希望你能一生幸福安康。”

“谢师傅。”苏玉莞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在一旁的苏母松了口气,这也是她的愿望。

“起来吧。”陆先生说道,“以后你每日未时来此就可。”

“是。”

陆先生掏出一块玉佩,“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把这块玉送给你。”

苏玉莞双手接过,入手就觉得滑润,粗粗一看是个双鱼配的,两条鱼头尾相接,正好是一个圆形,甚至连鱼身上的鳞片都清晰可见。

陆先生说的没什么好东西,纯粹是假话了,苏玉莞发现了,自己这个师傅,不仅想得多,还谦虚的很,莫非文人都是如此?

今日陆先生并没有多教苏玉莞什么,只是拿了一本《千字文》让她回去背。

苏玉莞拿到书的时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这本书是给幼童启蒙用的,不过苏玉莞什么也没说,想来陆先生让她看着书,自然有陆先生的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