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之谋算 > 第二十四章

重生之谋算 第二十四章

作者:烟波江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2:06: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四章

赵霖他们在陇安统共待了六日,苏玉莞的东西已经陆陆续续运到船上了,这船正是赵霖他们来时坐的那艘,赵家本就有水上生意,自家就有船,不算大,外面也说不上多华丽,却极结实舒服。

苏母亲自送了苏玉莞上船,又去看了赵霖专门为苏玉莞准备的房间,床上的被褥,榻上的软垫都是苏玉莞用惯的,甚至还有书桌、古琴。

苏玉莞一直挽着苏母的胳膊,轻声劝道,“母亲放心,七表哥会照顾我的。”

苏母拍了怕苏玉莞的手,看向赵霖,“我这个女儿自幼没离开过我身边,被我宠的任性了些,七侄子多担待些。”

赵霖正色道,“姑姑放心。”

苏母也不是那种犹豫不决的性子,再说去赵家的事情,是早就定好的,虽担心女儿还是点了点头,“要听话。”

苏玉莞也舍不得母亲,“母亲,我看完外祖父和外祖母就回来。”

苏母点点头没再说话,而是看向张嬷嬷和徐嬷嬷,“用心伺候姑娘。”

“是。”

苏母这才主动送开女儿,“时辰已经不早了,你们吧。”说完就带着丫环往外走去。

苏玉莞、赵霖和赵晔本想送苏母下船,却被苏母阻止了,赵霖这时候掏出一小叠信,说道,“这是外祖父、外祖母、父亲写给姑姑的信,他们吩咐了要等我们离开再给姑姑,说是怕姑姑见了信,会更想念他们,不顾自己的身体也要跟来。”

苏母一下笑了起来,“他们还把我当孩子呢。”虽这么说,可是接过信的时候,眼底带着感动。

苏玉莞站在船上,看着苏府的马车离开,心中竟多了几分恍然,毕竟重生以来,都是苏母陪在她身边,教导着她。

赵晔把自己的小手放到苏玉莞的手心里,说道,“姑姑,我们进去吧。”

苏玉莞低下头,透过帷帽看着赵晔,许久才点了点头,“七表哥,让开船吧,我与晔哥先进去了。”

“好。”赵霖应了一声,送了苏玉莞他们进去,才打了个手势,船缓缓开了起来。

赵霖先在船上转了一圈,看一切都正常才进了船舱,苏玉莞和赵晔正在聊天,其实更多的是赵晔在说,苏玉莞在听,因为刚刚离开苏母,苏玉莞有些没有精神。

“姑姑,我刚离开母亲也是这样的。”赵晔像个小大人一样,“当初接到姑奶奶的信,知道姑姑四五月份就要来,曾祖母就天天念叨,刚过了年,就开始让人收拾给姑姑住的院子了,三月中的时候,就催着我们来接姑姑了。”

苏玉莞这才知道,苏母送的那封信,怕是赵霖他们根本没有收到,直接在路上错过了,要不怎么赵霖会来的这么快。

怕是苏母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只不过没有说而已,苏玉莞倒是把信的事情与赵霖说了,赵霖也是愣了一下,笑道,“还真是不凑巧。”

苏玉莞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又说了一会话,赵霖就带着赵晔离开了,苏玉莞自己在房中,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了,张嬷嬷端了红枣茶来,说道,“姑娘,夫人会照顾好自己的。”

苏玉莞接过茶水,“张嬷嬷、徐嬷嬷没外人的时候,你们就直接坐吧。”

张嬷嬷应了一下,与徐嬷嬷一同坐下,红墨给两个嬷嬷倒了茶,就站到了一边,紫苏带着丫环去归整东西了,毕竟在要船上过半个月,有些常用的是要拿出来的。

“没有我们在,母亲也不知道会不会每日喝那鸡汤。”苏玉莞嘟囔道,“父亲、哥哥本就不在,我也不在了,那么大的苏府就母亲一人,多寂寞。”

徐嬷嬷端着茶,并没有喝,“姑娘不如每日给夫人写一封信,等船到码头了,就托人送回去。”

“徐嬷嬷说的对。”苏玉莞眼睛亮了一下,“七表哥还说,等船停靠了,会带我上岸看看,到时候给母亲买些东西一并寄过去。”

张嬷嬷看了徐嬷嬷一眼,本以为徐嬷嬷听到苏玉莞要上街的事情会阻止,却发现徐嬷嬷还点了点头,像是知道张嬷嬷的疑惑说道,“学的再多,还不如多看看。”

“还有先生留的功课,正好也送去吧。”苏玉莞笑嘻嘻地说道,“母亲回信的时候,先生定会留新的功课,总好过让我写一路的见闻感想好。”

其实在船上,一日两日还有新鲜感,可是日子久了,苏玉莞连船舱都不想出了,其实苏玉莞也挺佩服赵晔的,每日都能兴致满满在船上玩。

只是她也发现,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赵晔的自制力很强,每日都会念一个时辰的书,然后练一个时辰的字,甚至还会自己去扎马步,虽然是嘟着嘴巴的。

其实赵霖没有一直赶路,在遇到码头的时候,也会靠岸,然后租个小院子,带着苏玉莞和赵晔住上几日。

赵霖到真的信守诺言,带着苏玉莞上过街,不过这一次出门让苏玉莞记恨了赵霖许久。

因为她发现街上也有不少女子带着丫环随意走动,甚至有的铺子里还有女掌柜的,使得带着帷帽的苏玉莞觉得自己像是个傻瓜。

而赵霖明明知道这些,却没有吭声,甚至兴致盎然的带着她出来,那些女子看着苏玉莞的眼神,让苏玉莞脸都红透了,她心知要是自己马上摘了帷帽或者扭头回去,才会让人笑话,所以强自镇定不说,还去银楼买了根簪子,等回到暂住的小院,苏玉莞才狠狠瞪了赵霖几眼,决定等去了赵府一定要找自己的大舅告状。

只是苏玉莞不知道的是,她在街上的样子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那人眼中多了几分笑意,想到那时候明明好奇,却还是努力不去偷看的样子。

“公子,这是苏家秀吧。”

“嗯。”

“苏腾手上握着不少兵权还是王爷的亲信。”

那人看了身边的人一眼,如何不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并没有吭声。

“苏姑娘做事虽还有些欠缺,但能沉得住气。”

“年岁太小了。”那人微微垂眸,他是需要兵权,需要武将的支持,可是并不是只有苏家,“再看看。”

“是。”说话的人顿了顿,“公子也要去江南,不如跟着赵家的船去,与苏家交好,对公子以后有利。”

那人闻言冷笑,“你以为父亲会愿意看我拉拢人吗?”

“公子,并不是拉拢,只是坐赵家的船更加隐秘些,而且不用公子开口,自然会有人求着公子去坐赵家的船。”

“表妹,你就原谅表哥吧。”赵霖苦着一张脸,掏出专门去淘的小玩意,“我给表妹赔罪了。”

“表哥怎么没告诉我,这边的女子都可以上街呢。”苏玉莞鼓了鼓腮,手指拨弄了一下竹编才巴掌大的小篮子,“好丢人的。”

赵晔倒是没有觉得,反而劝道,“姑姑,说不定是她们羡慕你的帷帽好看,若是多留几日,她们肯定也会学姑姑一样,戴着帷帽出门的。”

“对对,晔哥说的极是。”赵霖赶紧说道。

苏玉莞忽然露出笑容,“七表哥骗妹妹一次,妹妹也骗七表哥一次。”

赵霖愣了一下,才笑了起来,他没有想到一直文雅的表妹竟还有这么一面,心中倒是亲近了不少。

等赵霖和赵晔出去了,徐嬷嬷才说道,“姑娘真的不生气了?”

“嗯。”苏玉莞拿了一个木雕的小兔子说道,“说到底是我自己的错,我有什么可生气的,到一个新的地方,本就该我自己打听其风俗啊习惯啊,没有人有义务一直提点我的。”

徐嬷嬷脸上露出几许安慰,其实除了陇安,很多地方的姑娘出门都不用戴帷帽,和男子说话也不会有那么多规矩,特别是比较穷的地方,有的女子也是要下地干活的,家里不会白养一口人。

“其实都在延国还好些,别的国家风俗更不一样。”徐嬷嬷的声音很平静,“要是一不小心冒犯了,会很不好的,严重了甚至会被人认为是故意侮辱。”

苏玉莞听得很仔细,想了想说道,“嬷嬷说的是,还是我看的书太少。”

徐嬷嬷脸上多了几分笑容,“姑娘已经很好了,只是以后做事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早做准备,就像是这次上街,你若提前问了一句,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姑娘一直住在陇安,可是整个延朝就一个陇安。”

“我懂了。”苏玉莞沉思了一下,面露出几分惋惜,“若是有可能,我真想到处看看。”

徐嬷嬷没有吭声,毕竟这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其实除了陇安和长平对女子的要求严了些,其它地方那些效人家的女子倒是自在些。”

苏玉莞带着几分好奇看向徐嬷嬷。

徐嬷嬷笑了笑,却没有解释,长平是延国的都城,规矩自然多,而陇安是谦王爷的大本营,像是延国第二个都城一般,自然也会严。

紫苏见两个人话停了下来,才说道,“姑娘,快要开船了,七少爷让奴婢来问问,姑娘还缺什么吗?”

“不缺了。”苏玉莞想了下说道,“张嬷嬷还没有回来吗?”

苏玉莞知道今日要走,在外面也无事就先上船了,而张嬷嬷年岁毕竟有些大了,一直待在船上也不舒服,苏玉莞就让染梅、绵盈陪着张嬷嬷在街上走走,等快开船了再回来。

“奴婢这就去问问。”紫苏给苏玉莞和徐嬷嬷的茶水续上后,就行礼退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