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95章 期货,粮食和酒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95章 期货,粮食和酒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宗粮食交易市场?”

朱翊钧不理解这些字在一起的意思。

苏泽说道:

“殿下,这市场名为大宗,也就是不是卖给普通百姓的,每份至少要一艘纲船的粮食起卖。”

“一纲船?”

朱翊钧惊讶了一下,最近他也恶补了一些粮食的知识,一艘纲船的载运是四百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能买下一艘纲船粮食的,必然就是粮食商人了。

朱翊钧对商人没有好感,苏泽说道:

“殿下,这世上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粮商固然会囤积居奇,但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统卖粮食,也是有原因的。”

朱翊钧疑惑的看向苏泽,苏泽说道:“这事情交给官办更糟糕。”

朱翊钧似懂非懂,但苏泽似乎说的没错,历朝历代有对盐铁专门的,就是宋代榷卖那么多东西,也没有对粮食专卖过,这其中肯定是有道理的。

苏泽继续说道:

“这个大宗粮食市场,粮号在市场购粮,公开透明,付钱后粮食就会从直沽送到京师来。”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黄骥问道:

“这个价格怎么定?”

苏泽笑着说道:

“当然是商人商量着定了。”

黄骥追问道:

“既然这粮食的钱是提前付的,那这个价格就是几天乃是几十天后的价格,这要怎么定价?”

苏泽说道:“当然是商议定价了。”

黄骥思考了一下,却突然说道:“妙啊!”

朱翊钧看向黄骥。

苏泽诧异的看向黄骥,这家伙自从读了自己抄写给他的公式后,这算学功力怎么涨得这么快?

朱翊钧还是一脸不懂的样子,黄骥说道:

“殿下,这粮价是未来的粮价,那商人就会考虑未来粮食波动定价。”

朱翊钧已经听不懂了,但是苏泽明白黄骥已经懂了。

其实这就是粮食期货。

期货交易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能稳定获得大宗商品。

期货交易的初衷,就是为了稳定粮价。

而历史上的第一间期货交易所,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

19世纪,美国大规模进行中西部开发,芝加哥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所以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重要的粮食集散地。

由于粮食生产有季节性,所以每到粮食收获大量上市时,便大大超过芝加哥当地市场的需求。

但由于当时仓库不足和恶劣的交通运输,使得粮食不能及时运到东部,粮食购销商也因为仓库不足无法大量购买再择机出售。所以粮食价格一跌再跌。但是,到了来年春季,粮食短缺,价格飞涨。

于是粮食商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在交通要道旁设立仓库,收获季节从农场主手中收购粮食,来年再发往外地,这样就缓解了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

但是粮食商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收购价高于出售价,就会亏本。因此他们在购入粮食后就立即与芝加哥的粮食商签订第二年春季的供货合同,事先确定销售价格,进而确保利润。

从数学上说,期货的出现,就让商人在定价的时候趋向于平均值。

而市场也会根据市场价格调解期货供应,最后达到自动稳定粮食价格的作用。

京师这样级别的大城市,粮食依赖其他地区的粮食供应,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会影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只有在保证粮食的情况下,百姓才会进入工坊。

除此之外,苏泽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改漕为海。

漕运关系到大量的人力,轻易不能动。

但是商业运输完全可以改漕为海。

粮食期货必然会让粮食出售和承运方更加计算成本,肯定会有人选择价格更低的海运。

这一次太子从登莱运粮到直沽,再运回京师的动作,也会让敏感的商人发现海运的好处。

这样下去,直沽很快就能恢复从前的热闹,变成北方重要的港口。

朱翊钧看向两位师傅,他虽然不懂,但是既然两人都这么说,他立刻拍板说道:

“那就在京师成立大宗粮食交易市场,以后大宗粮食买卖都要在市场里交易,价格也要挂牌。”

——

京师这场粮价上涨,刚抬头就被太子一把扑灭,群臣对太子的赞颂更多了。

京师那些粮商的惨状,百姓们自然是拍手称快。

五门巡城御史陈景被贬,在朝堂上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七月十四日,京师百姓都聚集在城外,王世贞的使团返京了!

这次王世贞出使,逼着俺达汗承诺今年不再南下,大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换来了一年的和平。

对于京师百姓来说,他们没有战略上的想法,只是知道今年俺答不会入寇了,那今天又是和平的一年。

那促成和平的王世贞,自然成了京师的大英雄。

王世贞本来就是文坛宗师,这次出使的事迹提前传回京师,特别是王世贞以死逼迫俺达汗谈判的故事疯狂传播,让王世贞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所以今日皇帝命令内阁在城外迎接王世贞,百姓都在城内围观。

苏泽也站在翰林院的队伍中,很快就见到了一支队伍。

王世贞骑在马上,他比离开京师之前要瘦了很多,李春芳领着阁老们上前迎接。

王世贞和使团众人连忙下马,由李春芳亲自宣读了皇帝的旨意。

王世贞为鸿胪寺卿,正四品,皇帝还特旨给王世贞的父亲平反,赠谥文贞,又封诰王世贞的妻子。

听到这个封赏,在场众人都惊了。

鸿胪寺卿虽然只是正四品,但是小九卿之一,王世贞这一步算是从中级官员跨入到高级官员的行列。

王世贞还不是庶吉士出身,这一步本来如同天堑一样,可一次出使就轻轻跨过去了。

但是在场众人也没人觉得不合理。

王世贞这趟出使草原收获颇丰,过程更是九死一生,就是让在场的官员去,估计都没人愿意去。

当真是富贵险中求。

王世贞涕泪纵横接了旨意,自己升迁倒是其次,父亲能平反得良谥,这才是最光宗耀祖的事情!

使团众人也纷纷得到封赏,沈一贯作为副使,升主客司员外郎,一步踏到了和苏泽平齐的位置上,成为隆庆二年科场第二个跨进中级官员行列的。

主客司郎中原来是王世贞,如今王世贞升任鸿胪寺卿,估计这主客司就要交给沈一贯了。

在场四位阁老,脸上也笑开花。

王世贞是高拱推荐的,这举荐之功皇帝自然记得,日后高拱举荐人才时候,话语权就更重了。

王世贞和张居正关系很好,张居正也为好友高兴,王世贞复起也是他举荐的,功劳也跑不了。

赵贞吉主管礼部,这次礼部挣了一份大功劳,他这个阁老也脸上有光,在北方军事事务上的发言权更重了。

至于李春芳,王世贞带来了一年的和平,他这个阁老不用准备打仗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情?

苏泽看着使团队伍中的沈一贯,微微露出笑容,这次草原之行,沈一贯收获的可不仅仅是升职。

——

七月十六日。

苏泽来到报官,就见到罗万化喜滋滋的向他走来。

“子霖兄,你那篇《聂小倩》可火了,咱们《乐府新报》加印了一期,还是供不应求!”

罗万化的脸上罕见露出笑容,这位状元郎只对办报的事情感兴趣。

苏泽用【记忆宫殿香囊】回想起少年时读过的《聊斋志异》,将这篇名篇给写了出来。

罗万化说道:“子霖兄,如今城内的年轻读书人都往城外的破庙赶,都想着能遭遇聂小倩这样的倩魂呢!”

苏泽听完只能苦笑,大明读书人也是挺抽象的。

不过也正如苏泽所预料的那样,中短篇的志怪,特别是《聂小倩》这种带着志怪神魔,又有书生美女元素的,果然受到大量底层读书人的欢迎,这篇文章带动了《乐府新报》的销量,让那些读书人也掏钱买一份回去珍藏。

重新和追赶者拉开差距,罗万化心情很好,就在这个时候,沈一贯如期而至。

“肩吾兄!”

罗万化热情的向沈一贯打招呼。

去过一次草原后,沈一贯明显稳重了很多。

他换上了新官袍,消瘦的肩膀撑起官袍,倒是比以前精神多了。

但是沈一贯一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子霖兄,你听说了吗?都察院内为了争夺陈景空出来的位置,都要打出狗脑子来了!”

陈景是五门巡城御史,是都察院御史中最关键的几个岗位之一,如今这个职位空缺,那些自己觉得有资历的御史们,自然要争夺这个岗位。

而且自从执行考成法后,御史要按照所管辖范围行使监督权,而五门巡城御史就是管辖京师治安的,工作素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是最容易刷成绩的职位了。

苏泽摇头说道:

“肩吾兄,咱们同年的资历太浅,这样的位置坐不稳的。”

沈一贯被苏泽识破了意图,他说道:

“哎,我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同年求上门来,总是不好拒绝。”

苏泽接着说道:

“不过都察院又空了位置,在京的同年中有没有合适的,我可以向师相推荐。”

沈一贯连连点头,都察院可是人人羡慕的清流。

罗万化却说道:

“肩吾兄,稿子写完了呢?”

沈一贯立马变了脸色,他结结巴巴的说道:

“一甫兄,能不能宽限两天?”

看到沈一贯这幅样子,苏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对着罗万化说道:

“一甫兄,肩吾兄刚回京师,和嫂子久别重逢,你就别催稿了。”

罗万化却板着脸说道:

“那可不行,肩吾兄可是答应我十篇草原风情的稿子的。”

沈一贯只能无奈的苦笑。

等到罗万化离开,沈一贯这才说道:

“子霖兄,戚将军已经在大同收购羊毛了,但是这羊毛真的能制衣吗?”

苏泽点头说道:

“当然能,这羊毛织衣,就和织布一样,只要是手巧妇人,都是能做的。”

“真的能卖得掉?”

“有太子殿下的店铺卖,肩吾兄不必担心。”

但是沈一贯又说道:

“可朝廷禁盐禁铁,又要用什么换这羊毛呢?”

沈一贯去了一次草原,对于草原有了更深的了解。

盐铁确实是卡住草原咽喉的战略物资,但是这东西走私猖獗,就在于草原真的需求大,而大明这边也是真的管控不住。

这也正常,大明自己官方铁厂都办不下去,而市面上私盐泛滥,别说是边关了。

戚继光杀了几个走私商队,震慑住了大同宣府的走私客,但是大明边境这么长,没了大同的走私客,依然有河套和蒙东走私路线。

苏泽取出了一个酒瓶出来。

沈一贯疑惑的看向苏泽,他知道苏泽非常自律,滴酒不沾,为什么会在公房内放酒。

苏泽打开酒瓶,一股甜腻的酒香冲出来。

苏泽倒了一杯酒给沈一贯,沈一贯拿起酒杯喝下去,这酒非常容易入口,带着丝丝的甜味就滑入了喉咙。

沈一贯也在草原上喝了不少马奶酒,酒量也算是得到了锻炼,但是喝了一杯这个酒,就觉得脑袋有些晕乎乎的。

沈一贯说道:“虽然甘甜,却没有五谷酒香,子霖兄,这到底是什么酒?”

苏泽说道:

“此酒乃是从佛郎机人手里贸易来的,这些佛郎机人称呼为朗姆酒。”

“这酒其实是用制糖的残渣酿成的,也可以叫做甜蔗酒。”

沈一贯惊道:

“用糖制酒?这些蛮夷这么浪费?”

苏泽摇头说道:

“不是用糖制酒,而是用蔗糖的残渣制酒。”

“制糖过程中,每产两份糖就会产生一份糖蜜,糖蜜外表漆黑,味道也不好闻,糖蜜原本都会被扔掉。”

“但是有人发现,这糖蜜可以制酒,而且酿造速度极快,三天就可以成酒。”

“这红夷在南州种植甘蔗,也会酿造此酒,此物价格低廉,多是卖给海员和奴工。”

“这种酒价格低廉,而且酿造容易,其实在南洋吕宋也有很多甘蔗园也会酿造此酒。”

“肩吾兄,你觉得这酒能卖到草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