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56章 立成法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56章 立成法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骥在苏泽府前来回踱步了几圈,始终下不定决心进府。

与此同时,在苏泽的书房中。

赵令娴婚后沉浸在幸福感之中。

这场婚事引起京师关注,赵令娴回门时候也被家族姊妹狠狠羡慕了一番。

丈夫对自己疼爱有加,而且自己一嫁过来,就是当家做主的女主人。

原本以为在小院成婚,赵家精挑细选了几个陪嫁丫鬟和使唤婆子。

后来听说苏泽被御赐了豪宅,赵贞吉又连忙挑选了一大批得力仆役塞进了陪嫁队伍。

这些都是赵家的家生子,自然对赵令娴言听计从。

苏泽成婚前就只有一个幕僚徐渭,所以赵令娴婚后迅速接管了家政。

只不过这个宅子太大,需要的丫鬟仆役人数不少,每个月的固定支出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当赵令娴将家庭账本拿给苏泽看的时候,苏泽也感慨,古往今来豪宅豪车也不是谁都能住的,维护费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也亏着赵令娴带来的嫁妆,她用陪嫁的田庄和地产收入来贴补,总算是能勉强平衡。

苏泽则想着要不要入股好弟子小胖钧的生意,又或者给自家店铺弄些生财的法门,但目前也没有好的头绪。

当然,在这样的婚后生活中,赵令娴也有烦恼。

作为一位名门淑女,她对于白天做那个事情实在是比较抵触。

可新婚燕尔,总架不住苏泽软磨硬泡,总是半推半就下就从了丈夫。

昨天赵令娴下定决心,白天都带着自己的贴身丫鬟,一整个白天都没给苏泽找到机会。

可不想今天一大早,苏泽又央着她,说是要体验一下“红袖添香临晋帖”,将赵令娴骗到了书房。

赵令娴出身书香世家,当然知道书房是男主人最重要的地方,所以除了丈夫的幕僚徐渭之外,严令家中丫鬟仆役不得靠近书房。

赵令娴本来以为就和话本那样,自己素手研墨,红袖添香,伴着丈夫读书。

却不曾想到,自己到了书房后,就被丈夫贴了上来。

赵令娴没两下就被弄到金钗散乱,衣带半解,轻咬着下嘴唇,暗悔又着了丈夫的道。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丫鬟的通传声。

听说丈夫来了外客,赵令娴总算是找到机会推开丈夫,她连忙将钗发衣裙整理好。

看向一脸吃瘪表情的苏泽,赵令娴忍住笑意,又上前帮助他整理完衣衫。

又看到丈夫如此幽怨的样子,赵令娴又于心不忍的说道:

“相公先去见客,妾身还在书房等你。”

说完这些,赵令娴羞红着脸低下头,恨不得钻进这青砖地缝里。

苏泽闻言大喜,抱着妻子亲了一口,这才走出书房。

偏厅中的黄骥一脸的便秘模样,等到苏泽进入偏厅,他连忙起身见礼。

大明官员是有婚假的,如果是回老家结婚,婚假还包含来回往返时间,假期可以长达半年。

苏泽这样在京师结婚的,假期长短一般看上司的意思,但一般上官都会体谅新婚燕尔,歇上半个月一个月都是正常的。

苏泽这个月两封奏疏的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报馆的事务都交给了罗万化,原本苏泽也准备歇到三月份再说的。

苏泽也没想到黄骥会登门拜访,自己和黄骥的交集不多,难道是为了营造学社的事情?

果然,黄骥一开口,说的就是营造学社的事情。

“苏翰林,黄某这次来,是为了营造学社的事情。”

苏泽让人奉上茶水,黄骥看着精致的茶具,都说内江赵氏的陪嫁极隆,果然如此。

再想到这座御赐的宅邸,黄骥心中微酸,但是他现在心态倒是和刚开始不一样了。

黄骥这样的读书人,心态也是比较简单的。

刚开始的时候,太子对苏泽态度特殊,黄骥心中自然是嫉妒的。

但是随着苏泽的威望提升,黄骥则逐渐放正了两人之间的差距。

黄骥也发现,苏泽确实对讲学没什么兴趣,这种嫉妒感反而少了很多。

而且两人其实都是翰林院出身,又同在詹事府为官,这些其实都是黄骥心中的“自己人”,这种争胜之心也逐渐淡了。

黄骥想了想,还是说道:

“陛下设立营造学社,命黄某为讲师,这些日子苏翰林新婚,所以就由我和钦天监周相一起编纂教材。”

苏泽点点头,营造学社是他提议的。

既然是要培养精通算学的官员,自然要有教材。

自己新婚没有去上班,这编写教材的事情就落在了几个讲师头上。

看黄骥这个样子,大概是和钦天监官员起了冲突,苏泽问道:

“黄翰林可是和那周司天有分歧?”

黄骥连连点头,也难怪朝中大臣都爱和苏泽说话,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

黄骥心一横,反正自己已经是苏泽的下属了,干脆将话都倒了出来。

“那周相是被陛下钦点来的营造学社,但是他内心不情愿,对营造学社的事情也不上心。”

“我去找他商议编写教案,周相极不上心,他觉得没必要讲授算学基础,只要弄出一份《营造立成》出来,再教授一些珠算筹算之术就行了。”

苏泽思考了一下,这才想起“立成”是个什么东西。

所谓“立成”,有点类似于计算机出现之前的计算尺,也就是一种提前编好的算表。

简单的说,就是省略掉所有的计算过程和原始公式计算,制作一种算表,只要带入数值就可以通过算表来计算出近似结果。

其实这种东西,在历史上的应用还是挺多的。

不少工匠也不会算学,但是能背“立成”,在干活的时候也能迅速制作出严丝合缝的加工件。

还有炮兵也不懂算学,但是可以背诵“炮射诸元”,也就是一种计算炮弹落点的“立成表”,准确的命中目标。

不得不说,这个钦天监的周相还是挺有想法的。

黄骥抱怨说道:

“只学立成,那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按式套表,我们营造学社岂不是培养算匠了?”

“我和那周相理论,那周相又提出和我比试,我们各自教导一个小太监三天,就教授尺规之术,最后看谁算的快。”

苏泽问道:

“所以黄翰林输了?”

黄骥脸颊通红的低下了头,苏泽心中暗笑他迂腐。

这立成法本来就是培养速成人才的,你和那周相打赌三天,不是等着输吗?

黄骥又说道:

“那周相赢了以后,还嘲笑我们翰林院不懂算学,黄某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来到苏翰林府上。”

黄骥看向苏泽。

黄骥就是这样,他以自己翰林身份为荣,别人侮辱翰林的时候,那黄骥也放下和苏泽的芥蒂,求到同样身为翰林的苏泽头上。

见过龙门帐法后,黄骥也承认,苏泽的算学水平肯定是比自己高的,所以求到苏泽头上不丢人。

苏泽思考了一下,他决定还是站在黄骥这边。

奏请成立营造学社,苏泽就是要培养算学人才,而不是真的为了工部培养什么“料材审定官”。

如果最后就变成了背诵立成的算匠,那确实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但是正如黄骥求到自己头上,周相这个办法确实没什么可以反驳的地方。

立成法省时省力,培养周期也短,营造这个领域本来就有很多立成法在使用,如果真的按照营造法式上的内容,编写一本《营造立成》,确实是最效率的方法。

苏泽也头疼起来。

将钦天监拉进营造学社,本来就是要打破皇室对算学和天文学的限制,却没想到这周相上来就来了一个大的。

而且他这么做,恐怕很多人都会支持。

就说这“立成法”,自己的师相高拱应该就会支持,这不就是暗合实学的宗旨,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法门吗?

黄骥说道:

“要不然请苏翰林再上书,将钦天监踢出学社?”

苏泽摇头,这不就回到老路上了吗?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苏泽说道:

“黄翰林和周司天不过是路线之争,这种事情还是要辨明才好。”

黄骥泄气的说道:

“要怎么辩?我上次比试已经输给周相了。”

苏泽想了想说道:

“如果论营造之事,用立成法肯定是要更便捷的,黄翰林输给周司天也是正常的。”

黄骥彻底泄气,苏泽又说道:

“要驳倒他,还是要在立成法上。”

黄骥疑惑的问道:

“立成法有什么问题?”

苏泽想了想说道:

“立成法当然有问题。”

“那周司天想要用立成法,大概是因为钦天监用的最多的就是立成法。”

这就涉及到黄骥的知识盲区了,他虽然进入翰林院的时间比苏泽长,但是他关注的藏书主要还是经史子集方面,不像是苏泽看的那么杂。

苏泽解释说道:

“我朝历法,乃是太祖年勘定的大统历,实际上是沿用的元代郭守敬所制定的授时历。”

这个知识点黄骥知道,他研究算学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这些资料。

苏泽说道:

“但是历法用久了,就会渐差天度,所以都要修历,于是太祖命令钦天监修订,并做了一套立成,也就是《大统历法通轨》,也是想要交给后世子孙,日后修历只需要按照这套立成计算就可以保证历法准确。”

黄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周相开口闭口就是立成法,原来他们钦天监就是用的立成法啊!

历法要修,这是因为古代观测技术和数学计算的问题,如果不校对就会错误越来越大。

苏泽说道:

“但我朝历法,坏就坏在这套《大统历法通轨》上。”

“因为这套《大统历法通轨》,钦天监传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立成法背后的演算天元诸法。”

“而《大统历法通轨》也是有误差的,这些叠加起来,从成化年开始,大统历逐渐出现偏差。”

“好几次交食预测失准,甚至在武宗朝还出现过一次失岁,世宗朝的十三年,因为大统历失准,清明错算了二十天,导致春耕延误,粮食减产,世宗皇帝大怒,斩了一名少监,但是历法问题依然积弊难返。”

这下子黄骥逐渐激动起来,好啊!你钦天监自己都有这么多的问题,竟然还要把立成法的问题带进营造学社!

黄骥立刻说道:

“苏翰林,所以你要上书说立成失准,问责钦天监吗?”

苏泽摇了摇头,黄骥连忙说道:

“对了,历法天文乃是禁术,不能妄议的。”

苏泽知道黄骥会错意,他说道:

“这点不用担心,士大夫是可以谈论历法天象的。”

“?”

苏泽说道:

“仁宗朝的时候,仁宗皇帝就问杨士奇杨公天象事,杨公对曰:‘国朝私习天文律有禁,故臣等不敢习’。仁宗皇帝对曰:‘此自为民间设耳,卿等国家大臣与国同休戚,安得有禁?’”

“说完后,仁宗皇帝还以《天官玉历》赐群臣,鼓励群臣修习历算之术。”

“到了孝宗时期,因为大统历失准,孝宗还命征山林隐逸能通历者修历,但无应者。”

明代对于天文的禁令,其实只是开国的那段时期。

但是这段时期的禁令,已经让民间天文书籍和人才断档,所以到了武宗朝想要修历,已经没有足够的人才和资料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一直到了明末,徐光启主持修历,又用了西洋人汤若望的第谷法,这才编写出一部《崇祯历书》。

但是那时候明代已经快要亡了,新历还被反对,反而便宜了清代,改名为《时宪历》颁发。

明代的历法问题很大,正如苏泽所说的那样,历法的准确会影响到四时耕种。

当然,天象测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测量经度。

经度,这是近代最为重要的数据,可以说是关系到航海时代的未来。

苏泽本来是想要慢慢影响,改变钦天监,现在看来,是时候要对钦天监出重拳了!

苏泽看向黄骥说道:

“黄翰林,我有一法,你可以拿去和周司天赌约,若是能成,就能驳倒整个钦天监,你愿意试试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