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17章 竖纛鸣冤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17章 竖纛鸣冤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内阁。

通政司官员将新一批奏疏送到内阁,就赶忙从内阁离开,近日京师的政治氛围紧张,通政司官员也不愿意在内阁多留。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此时的内阁气氛却很轻松。

首辅李春芳结束了告病,返回到内阁,但是依然和泥塑的佛像一样,对内阁的事情不闻不问,只是高高坐在首辅的位置上写写画画什么。

这一次阁部之争的主角是张居正,但是张居正的表情却很轻松,他正在处理户部有关登莱开港事务的奏疏。

另外一个被波及的阁老,也是作风一贯霸道的高拱。

但是这一次外朝的攻击主要是针对张居正的,而且高拱自己就是吏部尚书,对于吏部的掌控很深,所以吏部官员没有随大流加入这场朝争中,高拱反而要比前几次受到的冲击都要小。

高拱的神情也很轻松,他身边的中书舍人郭准却一脸紧张得登记今天的奏疏。

赵贞吉的态度就更轻松了,他和张居正的关系本来就一般,他只是专心处理礼部的奏疏,其他时间都在准备自家侄孙女的婚礼。

“阁老,这是苏子霖的奏疏。”

高拱从郭准手里接过了奏疏,果然苏泽的态度是支持除辽藩,但这一次苏泽的奏疏中没什么新意。

高拱简单的看完了之后,却没有票拟意见,而是让郭准交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接过苏泽的奏疏,取下揭纸,询问郭准说道:

“近些日子来,旗帜鲜明支持除辽藩的奏疏,就只有苏子霖一本吧?”

郭准连忙点头,张居正说道:

“敢他人不敢为,苏子霖有大臣本色也。”

张居正也只是简单的写下了支持的意见,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接着又将奏疏递给郭准。

郭准拿过了苏泽的奏疏,然后拿出一个册子,将包括苏泽在内署名的三人,誊抄在这本册子上。

这本册子的封面是红的,登记的人名并不多,还有一些人名被划去。

高拱又带来一份奏疏说道:

“又是一份支持刑部的奏疏。”

郭准连忙接过了这本奏疏,然后又掏出一本蓝色的册子。

这本册子上的人名可要比红册上的多多了,郭准将这本奏疏的上疏者登记在蓝册上,又写下这人的职位,这才合上了蓝册。

对于高拱的动作,内阁其他辅臣都看在眼里。

高拱正好处理完了早上的奏疏,对着郭准问道:

“蓝册上多少人,红册上多少人?”

郭准这个中书舍人还是很专业的,他立刻说道:

“回高阁老,红册合计二十二人,蓝册七十人,再有另册十五人。”

高拱满意的点头,他对着首辅位置上的李春芳说道:

“李首辅,明年的京察,就先处理另册和蓝册上的名字。”

李春芳放下手里的笔,点头说道:

“知道了,朝局才稳定下来,还是不要株连太广为上。”

高拱说道:

“首辅放心,这次京察吏部肯定公平公正,不会给那些言官抓到错处。”

高拱这明显矛盾的两句话,在场的阁臣却都纷纷点头。

合上册子的郭准,手指微微颤抖,外朝这些大臣闹得凶,却不知道一切都在内阁的掌控中。

京察!

这些外臣似乎忘记了,明年就是京察年。

京察,是六年一次对京官的考核。

京察以吏部为主,六科十三道监督,按照四格八法,也就是四个大方向,八条纪律红线,对在京所有的官员进行考核评定。

然后朝廷会根据京察的结果,对其中不合格的官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考核评定结果差的官员,甚至会被勒令提前退休,或者干脆革职罢官。

郭准所记录的红册,就是这次阁部之争的时候,站在内阁立场的大臣。

而蓝册上的名字,则是在阁部之争中进攻内阁的大臣。

此外还有一本另册,那是先上疏支持内阁,接着又调转立场站在六部这边的大臣。

这种首鼠两端的人,是高阁老最痛恨的政治投机客,另册上的人,甚至会被蓝册上的人得到更严重的处分。

京察是内阁主导,吏部执行的国家大计,内阁已经统一意见,而吏部又被高拱牢牢掌握在手里。

所以这些外朝大臣现在闹得越厉害,等到了京察的时候就越惨。

当然,大部分大臣在这次**中还是谨守中立的,不敢轻易陷入到内阁和六部的争斗中。

这也是外面疾风骤雨,但内阁内却温暖如春的原因。

郭准又看了一眼张居正,更是感慨这位张阁老也是能忍。

张居正在湖广不是没有影响力,但是他宁可忍气吞声,也要引诱这些六部科道官员跳出来,就是为了彻底将这些部权派大臣清扫出去。

而其中很多人,都是他的老师徐阶在朝堂上仅存的亲信。

比如这次硬抗内阁的刑部侍郎洪朝选,就和张居正同为徐阶的弟子。

当然,洪朝选和张居正是有私仇的。

这一次进攻内阁的大臣中,有不少都和张居正的关系不错,甚至在徐阶倒台后,都已经开始倒向张居正了。

但是张居正却毫不在意,而是配合高拱演了这场戏。

明年三月的京察,才是真正的腥风血雨!

郭准双股颤颤,本届内阁的阁臣个个精干强悍,就是首辅李春芳也是老狐狸,真不知道这些部院派的大臣,到底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跳出来和内阁打擂台。

但是郭准又仔细想想,这几个月来,好像都是苏泽在和外朝战斗,而内阁则在淡化影响力,难道这是引蛇出洞,早就计划好的?

如果是这样,那也太可怕了!

郭准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前任内阁辅臣郭朴,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做官的材料。

官场之上当真是步步惊心,就这一次辽藩案,不知道多少人的前途就此葬送。

而记录在红册上的人,必然在这次京察中考核优异,很快就能青云直上。

而另册上的人,首鼠两端,那就是永世不得翻生了。

政治斗争如此残酷,一次站队失误就前途尽毁,郭准确定了自己没有当官的才能。

看着红册上的名字,能在纷乱的朝局中看清楚风向,才有入阁的希望。

郭准想到这半年来,每一次都能在政治斗争中站对的苏泽,不由感慨当真有当官的天才!——

荆州。

申时行从巡案衙门中醒来,他推开房间的门,披上衣服出门洗漱。

勘辽使团是钦差,所以住在巡案衙门中。

明代经常会有上级官员巡查地方,巡案衙门就是专门用来让这些巡案御史居住办公的地方。

巡抚巡案这种职位,在明代还不是常设官,所以巡案衙门大部分时候都是空着的,也都建造在城内比较偏僻的地方。

荆州的巡案衙门,就在距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周围都能看到农田。

而就是这么偏僻的地方,周围的土地也基本上都是辽王府的,辽王半荆州的说法,也绝非是空穴来风。

洗漱完毕,申时行换上官袍走入公房,就见到了副使施笃臣又在和正使洪朝选针锋相对。

两人的不和,已经是使团上下皆知的事情了,而整个勘辽使团,也因此分成了两部分。

人数多的,是以洪朝选为首的刑部和礼部官员们。

申时行这些,被张居正塞进使团的是少数派。

施笃臣久在地方任职,根本不是洪朝选这刑部侍郎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

申时行摇摇头,就算是吵过能怎么样,洪朝选是勘辽使团的正使,只要他当着,施笃臣根本没办法审讯辽王,就更不要提定罪了。

申时行更是觉得这场荆州之行毫无意义,他早早结束了公务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一回到房间,申时行就看到了一只鸽子,正在啄他的书稿。

申时行连忙上前保护自己的书稿,却发现这只鸽子有些眼熟。

又看到鸽子腿上的信笼,申时行才想起来,这不就是前几天飞入自己书房,都带来苏泽来信的那只鸽子吗?

申时行连忙上前,走近书桌,这只鸽子也一点不怕人,直接跳进了他的手里。

申时行解开信笼,果然拿出了一团卷起来的信。

这是苏泽的回信!

申时行也不明白,这信鸽到到底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难道苏子霖真有驯鸽的异术?

这也太神奇了!

申时行摇头,现在不是深究这件事的时候,他连忙打开字条,阅读起苏泽的回信。

苏泽在回信上,自己在京师已经上疏请求罢除辽藩,请申时行密切关注辽王府的动态。

而这只鸽子就留在申时行身边,只要辽王府有什么新的动向,申时行就可以将消息放进信笼,鸽子就会自己飞回京师。

申时行看向鸽子,鸽子的眼睛也盯着申时行,一人一鸽就这样互相看着。

申时行实在是绷不住了,这才放弃了和鸽子对视,自己这段日子还真是过傻了,竟然和鸽子斗气。

就这样,一只鸽子大爷,就在申时行的房间里住了下来。

——

十一月十日,辽王府。

辽王朱宪炜又在王府内夜宴。

为什么用‘又’,是因为自从勘辽使团抵达荆州后,辽王朱宪炜日日都在王府和宾客护卫夜宴。

辽王朱宪炜是坏,但是不算傻。

他也感受到了洪朝选的态度,虽然朱宪炜想不通,为什么洪朝选要帮自己,但是他也明白自己这次算是过关了,只要几个大的指控不能定罪,那以大明朝对待宗藩的传统,大概也就是罚俸思过之内的惩罚。

这对于辽王来说,完全是不痛不痒,他身为宗王,也不靠那点禄米过日子。

所以辽王在惊慌了一段日子后,又故态复萌,重新开始在王府醉生梦死。

辽王府宾客唐佐低着头,偷偷看向辽王,眼睛中闪过了仇恨的光芒。

唐佐是辽王府宾客,但是他和那些阿谀奉承,陪着辽王走马斗犬的宾客不同,他是真的有几分才学,在荆楚名望颇高。

因为屡次科举失利,唐佐这才接受了辽王的聘请,担任辽王府的宾客。

唐佐这类的宾客还有一些,基本上都是辽王为了装点门面聘请的。

唐佐和王府宾客李世荣关系亲密,但是前几日李世荣向勘辽使团举报辽王罪行,正使却不受理案件,当日李世荣就横死在家中。

唐佐当然明白这是辽王派出去的杀手所为,他对辽王恨得咬牙切齿,他摸了摸袖子里的匕首,又看到辽王身边的护卫,又不由苦笑了一下。

自己不过是文弱书生,又如何能行刺辽王。

唐佐也知道行刺无望,更是觉得这场夜宴恶心,就在他准备离去的时候,就听到辽王朱宪炜说道:

“朝廷的使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去,本王困守府内,当真是无趣!”

辽王朱宪炜自从承袭王爵后,一直都无法无天,荆州城内无人敢制。

如果不是代藩被革除,加上张居正的威胁,辽王根本不可能自囚在府内这么长时间。

这才不到一个月,辽王又想着离府出去享乐了。

唐佐灵机一动,找了个机会,向辽王说道:

“王爷,唐某有一策,可以助您脱困!”

朱宪炜眯着眼睛看向唐佐,他和嘉靖一样酷爱炼丹,今日又喝了不少酒,脑子昏昏沉沉的。

朱宪炜依稀记得唐佐是荆州有名的秀才,进府以后一向低调少言。

但是辽王名声太臭,他身边除了马屁精就是阿谀奉承之辈,真的事到临头,却没有出谋划策的人。

唐佐摸了摸自己袖子里的匕首,还是放弃了刺杀辽王的计划,虽然他已经接近了辽王,但是自己并非死士,万一不能击中要害,反而白白送命。

唐佐收起了匕首,他决定用文人的办法复仇。

唐佐继续说到:“王爷蒙受冤屈,正使洪侍郎是清楚的,但那副使施笃臣相迫,才迟迟无法结案。”

辽王连连点头,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使团正使副使不和的事情。

唐佐说道:

“王爷,夜长梦多,若是这么查下去,万一真查出点什么来?”

辽王满脸的愁容,他担心的也是这个,自己犯过的罪状太多,在荆州全是破绽。

唐佐继续说道:

“王爷若想让朝廷撤回勘辽使团,还需要给朝廷加点压力。”

“代藩革除,天下藩王都惶惶不安,如今王爷又受不白之冤,其实宗室勋贵,包括洪侍郎这些正直官员,都是心中向着您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您可以在王府内竖纛鸣冤,则天下人都会响应王爷,朝廷自然会撤去勘辽使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