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14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14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到闯进来的年轻人,沈鲤无奈的说道:

“苏兄,这是代藩宗室朱俊棠,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求见苏兄,今日听到苏兄来了国子监,定是门外的生员拦不住他。”

代藩宗室?难道是来寻仇的?

等等,朱俊棠,不就是那个敲响登闻鼓,越关状告代王的吗?

某种程度上,苏泽能够顺利扳倒代王,就是因为朱俊棠父子越关告状,代王派人杀人灭口却漏了朱俊棠,导致整个计划败露。

朱俊棠激动的看向苏泽,接着一个跪地说道:

“恩公在上,受俊棠一拜!”

苏泽连忙上前将朱俊棠扶起来,沈鲤又解释说道:

“陛下又听说朱俊棠考中了秀才,特旨赐他在国子监读书,参加明年的顺天府乡试。”

沈鲤又说道:

“俊棠已经分了田地,能安心在京师读书,也是亏了苏兄的奏疏。”

沈鲤说完,朱俊棠又要再跪拜,苏泽连忙将他扶起来。

“仲化(沈鲤字)兄,可不要再折煞苏某了。”

直接称呼表字是关系更加亲近的做法,苏泽一句话拉近了和沈鲤的关系,沈鲤只好出手,一起将朱俊棠搀扶起来说道:

“子霖兄,某种程度上,是你帮着俊棠报了父仇,他拜你要是应该的。”

苏泽看着又要跪拜的朱俊棠,只好苦笑着受了他再一次的跪拜,接着朱俊棠就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见到这里,苏泽和沈鲤都有些不忍。

相依为命的父亲被代王所害,如今仇人已经伏诛,朱俊棠已经是孑然一身了。

苏泽将朱俊棠搀扶起来说道:

“刚刚听沈司业说,是陛下特旨让你在国子监读书,你父亲冒死越关,也是为了你的前途,既然如此,大好男儿为何不搏一搏功名呢?”

苏泽知道,在这种人生低谷期,朱俊棠更需要一个目标,而科举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而且朱俊棠父子都只是低级宗室,其实分到的土地也不算多,隆庆皇帝虽然赏赐了他一些金银,但如果不考上举人也是坐吃山空。

朱俊棠擦干眼泪,对着苏泽说道:

“恩公的教诲,俊棠铭记在心,日后恩公有什么要使唤俊棠的尽管开口,万死不辞!”

苏泽苦笑着看向朱俊棠,看着他坚定的表情,也只能应下。

——

草原上。

“大哥!官军又追来了!”

赵大柱身边站着他同村的几个兄弟,但是他们身上人人带伤。

说话的是赵大柱的铁杆弟兄赵二娃,他脸上有一道可怖的伤口,但是他顾不得伤口正在滴血,正在苦苦哀求赵大柱赶紧离开。

赵大柱茫然的看向四周。

这一个多月,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先是被百户赵成诓骗,将他囚禁在百户所中,又煽动赵大柱的弟兄劫狱,将赵大柱诬陷为投靠俺答的汉奸。

刚开始的时候,赵大柱不敢对抗官军,只是领着弟兄们四处逃窜。

赵成就是要诬陷赵大柱谋反,如果赵大柱只是逃窜,这个谋反的罪名就不牢靠。

狠辣的赵成抓不到赵大柱,就带兵围了赵大柱的村子,以赵大柱谋反的罪名,屠杀了赵大柱所在的村子。

村中老小,包括赵大柱的母亲,都死在了赵成的屠刀下。

这下子彻底激怒了赵大柱,他领着弟兄们杀了回来,竟然以少敌多击败了百户赵成带领的卫所军队。

紧接着是山西总兵郑年派兵镇压,这次军队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远胜赵大柱的弟兄们,赵大柱知道不能力敌,只能领着弟兄们逃遁草原。

赵大柱已经经常往来草原贩马,对草原十分的熟悉,所以他领着队伍逃入草原,官军竟然还真的就没能追上来。

本来赵大柱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大同的局势瞬息万变。

逼迫他造反的百户赵成,被突然杀入大同的戚继光击败。

幕后主使总兵郑年,牵涉进了代王的叛乱,也被判处斩刑。

而后赵大柱又通过消息得知,原来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代王,自己不过是卷入到了代王和朝堂的博弈中,成了被利用的一枚棋子。

最终的结果,是仇人代王被皇帝下旨圈禁凤阳高墙至死,祸害了大同几百年的代藩一夕革除,大同百姓的天一下子亮了。

可接下来,就是赵大柱的噩梦了。

戚继光成为新的大同总兵,他领着部队开始主动出击,进攻大同附近的草原部落。

戚继光的战法十分的厉害,他每次都是派出百人规模的小队,小队配有坚固的大车运输辎重物资,这些大车在临阵的时候,还可以变成坚固的堡垒,给鸟铳手和弓箭手隐蔽的空间。

除此之外,戚继光的小队中还有少数精锐斥候,他们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术,总能远远的发现草原上敌军的行踪,让身后的辎重车队及时响应变阵。

戚继光到任大同不久,却让大同附近的草原部落闻风丧胆,一些部落甚至舍弃上好的草场向北逃亡。

可紧接着,戚继光就开始追杀赵大柱。

赵大柱其实不想要和戚继光打,所以他都是领着弟兄逃走。

而戚继光的部将似乎每次也都手下留情,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给赵大柱找到一线生机。

可即使这样,赵大柱身边的弟兄们也陆续被俘,越来越少,等到了今天,赵大柱身边就剩下最铁杆的十二个弟兄了。

赵大柱回过神来,他拦住赵二娃,接着对周围的弟兄们说道:

“事情都是因大柱而起,俺已经连累了大伙儿了,实在不忍心大伙儿再因为俺白白丧了性命!”

赵大柱对着赵二娃说道:

“俺这就去向官军请降,你带着弟兄们往北走,越远越好!”

赵二娃还想要挣扎,却被赵大柱和身边的弟兄推上了赵大柱的坐骑,赵大柱一扬马鞭,赵二娃胯下的马就向北方飞驰。

剩余的兄弟也都向赵大柱道别,等众弟兄们都消失在地平线后,赵大柱大声喊道:

“叛首赵大柱在此!速速来擒!”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南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小队骑兵,这支骑兵队伍十分的精锐,为首的骑兵首领领着手下慢慢向赵大柱围过来,却始终还留着几个弟兄在丘陵上警戒,随时准备策应。

官军打扮的骑兵首领来到了赵大柱面前,看着伤痕累累的赵大柱,嘴角带着笑容喊道:

“好汉子!跟着军爷走吧!”

说完这名官军身后的骑兵下马,只是解除了赵大柱的武器和铠甲,却没有将他捆起来,又扔给他一匹马,就让赵大柱自己骑着马跟在队伍中。

当然,在这支精锐骑兵的押送中,赵大柱也不敢逃跑,但是官军没有一上来就砍下他脑袋,实在是让赵大柱十分的费解。

要知道大同城内已经贴出了告示,他的脑袋可是价值不少赏钱的。

就这样走了两天,这群官军也不和赵大柱说话,但是也没有虐待他,还将军粮分给他一起吃。

两天后,赵大柱随着这群官军,来到了河谷边上的一座帐篷里。

搜身完毕,确认没有任何武器后,赵大柱被推入帐篷,他抬眼就见到了一名样貌威严的武将。

武将身穿甲胄,坐在一张临时桌案后,桌案上除了书籍文书外,还有一块黑布盖着一个圆形的东西。

赵大柱祖上几代都是军户,自然认出这个武将身上穿着总兵的甲胄,他顿时对着这名武将说道:

“见过戚总兵!”

戚继光目光如炬,看向跪在地上的赵大柱,他放下手里的兵书说道:

“赵大柱,你可知罪?”

赵大柱跪在地上说道:

“草民知罪。”

赵大柱满肚子的疑惑,他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对方是总管大同军务的总兵官。

自己这种身份的叛贼,根本不需要戚继光这个总兵官亲自出马,戚继光的手下斩杀了自己,戚继光的功劳也不会少。

戚继光就没有见自己的必要!

戚继光走下座位,亲自将赵大柱扶起来,接着缓声说道:

“赵大柱,大同下河村人,因为上司百户赵成诬陷谋反,下河赵家村三十一口全部被屠。”

听到戚继光这么说,赵大柱眼睛里满是泪水。

戚继光叹息一声说道:

“你也是可怜人,但你已经是朝廷认定的叛贼。”

赵大柱跪在地上对着戚继光说道:

“戚将军!罪民能听到您这句话,死了也值了!请将军立刻斩了俺,向朝廷交差!”

戚继光却话锋一转说道:

“本官的意思,你现在是朝廷认定的叛贼,但是你还有机会。”

“机会?”

戚继光回到座位上,接着将一张手绘的塞外简易地图递给赵大柱。

“你常在边关往来,知道板升城吧?”

赵大柱连连点头说道:

“俺听草原上的客商说过,俺达汗筑城板升,是草原上最繁华的城市。”

戚继光点点头。

板升城,俺答在丰州滩所建造的城市。

大明北方边民因不堪压榨,多逃亡于蒙古地区,并逐渐定居于丰州滩一带,和蒙古人聚居在板升城附近。

戚继光抵达大同后,在搜集了草原的消息后,很快就确定,俺答部最大的威胁,就是这座板升城。

俺达汗筑城,吸收汉人农耕商贸,就等于有了基本盘,也是从俺答部定居板升城开始,俺答部才在草原上日益崛起,逐渐成为草原霸主的。

丰州滩,也叫做敕勒川,就是北朝《敕勒歌》所描绘的地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本来就是又适宜农耕又适宜放牧的富饶地区,俺达汗筑城后,又吸收了中原的工匠和技术,甚至还仿照汉人制度设置了官制。

戚继光研究发现,板升城是俺答部的核心,如果不能打击板升城,那再怎么对草原用兵,也伤不到俺答部的核心。

伤不到俺答部的核心,那戚继光清扫草原其他部落,反而是帮助俺答部建立威望,帮助俺答部吸收这些残余部落,壮大俺答部的实力。

在明白了这一点后,戚继光主动改变打法,不再清扫大同附近的蒙古部落,而是尝试拉拢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戚继光收到了苏泽的信。

这是苏泽对戚继光那封肉麻之极的拜码头信的回信。

信中苏泽表现了对戚继光的尊重,完全没有其他文官的那种颐指气使。

更让戚继光兴奋的,是苏泽也在信中指出了板升城的问题。

苏泽在信中写道:“俺答部在板升筑城称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板升城在,则俺答部元气不伤。”

戚继光看完这封回信,直接将苏泽视作知己。

苏泽来信,除了提到板升城之外,还给戚继光带来了一种名为“千里目”的新装备。

这种单筒望远镜,能够让斥候看到远处的敌人,戚继光在亲自试验后连连称奇,将苏泽寄来的望远镜交给工匠,命令他们打造。

戚继光也按照苏泽的提醒,严格控制这些打造千里目的工匠,并且对所有千里目编号,责任落实到每个斥候头上,丢失千里目将要受到军法严惩。

而苏泽在信中最后,提出了一个计划。

戚继光看向赵大柱,他混迹军务多年,又是卫所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自有一套识人用人的方法,所以他见到赵大柱,就确定此人能用。

戚继光不明白,苏泽远在京师,也没有见过赵大柱,为什么就能断定这人能用?

戚继光又想到,苏泽就是根据徐渭几句话,就向高拱举荐了自己,也许他真的有万里之外识人的才能。

戚继光对着赵大柱说道:

“过几天你就能和你的弟兄们会和,然后一同去板升城,从此以后你就是大明通缉的要犯,和大明势不两立。”

“以后俺达汗带你出征,让你攻击大明军队你也不要手软。”

“明白了吗?”

赵大柱瞬间就明白了戚继光的用意,戚继光继续说道:

“你母亲的遗体本总兵已经帮你收殓了,本总兵可以向你保证,等板升城破之日,你就可以风风光光的返回大明,你母亲也能得到朝廷封诰。”

紧接着,戚继光又揭开桌子上盖着的黑布,赵大柱目眦欲裂,原来这正是他生死仇人百户赵成的头颅。

到了此刻,赵大柱五体投地道:

“草民赵大柱,愿意为将军效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