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11章 涂色游戏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11章 涂色游戏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居正有些失望,只从苏泽这边得到了一个会上书支持革除辽藩的保证,但是苏泽确实不是荆州人,也没在荆州做过官,甚至对辽王的案子也不了解。

张居正只能怪自己太想要革除辽藩了,只好让儿子张敬修送苏泽离开。

一路上苏泽也不敢和张敬修多交谈,生怕他向自己开口帮着他乡试作弊。

等到苏泽离开了张府,张敬修回到父亲的书房,帮着张居正整理书信。

“明年的乡试,你还是不要参加了。”

张居正突然开口对儿子说道。

张敬修有些不解,但是他也不敢违逆父亲的意见,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张居正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只可惜你妹妹太小,族中也没有合适的女子。”

说完这没头没尾的话,张居正又开始处理桌子上的书信来。

——

转眼就到了月底。

十月二十九日,沈一贯一大早来到史馆,推开了苏泽的公房。

“代王招了!监察御史雒遵曾经和他有密信往来,鼓动他伙同前大同总兵郑年引发大同兵乱,好让他在都察院串联弹劾子霖兄!”

罗万化看向苏泽,见到对方没有太大的表情,急忙问道:“那雒遵呢?”

沈一贯得意洋洋的说道:“陛下大怒,已经降旨将代王圈禁凤阳高墙,郑年问斩,雒遵杖责一百,发配云南戍边!”

罗万化倒吸一口气。

代藩革除,这就是对代王最大的惩罚,代王失去了祖宗祭祀,这是无言去见祖先的大罪过。

毕竟代王没有起兵造反,圈禁高墙就是大明处理宗室的一贯量刑了。

大同总兵郑年是武官,被问斩也是正常的。

雒遵杖责一百,发配云南戍边,这就是很重的惩罚了。

毕竟大理寺审了这么久,只有雒遵鼓动代王煽动边关叛乱要挟朝廷的证据,却没有雒遵鼓动代王投奔草原的证据。

加上大明对待言官的优容态度,这个惩罚可以说是极重了。

而且杖责一百,再发配云南,雒遵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

“领头跟着雒遵上的五名御史,也被判了冠带闲住。”

冠带闲住,就是免去现任职,但可以保留官员身份,回家自省。

这个判决比贬谪要重,但是又不算革去功名,但也算是对这些言官的政治生涯宣判了死刑。

被判处冠带闲住的官员,除非皇帝特旨,一般都没有再次启用的机会。

就此,代王一案算是彻底落下帷幕。

沈一贯看向苏泽说道:

“子霖兄,这次都察院出缺很多。”

沈一贯的意思很明显了,都察院出缺,自然是要补缺的。

马上观政进士的观政结束,新科进士是有补缺都察院御史的资格的。

这些职位,就会成为阁老们争夺的目标。

而以苏泽在高拱面前的影响力,这些日子也有不少人找到沈一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些同年,苏泽倒是也没有鄙视的意思。

古今中外,官场中好的资源都是稀缺的,谁都是想要进步的。

对于名次不高的进士来说,能留在都察院做御史,这是最好的官场起点了。

反正这些职位都是要填补的,苏泽对着沈一贯说道:

“肩吾兄,麻烦你看看这些同年中,有没有品行端正能言直谏的,我会向高阁老和张选郎推荐的。”

沈一贯更加激动,苏泽将这件事交给自己操办,那这些同年真的做了御史,那也要感念自己的情。

不知不觉中,一个小型的政治集团,就围绕着苏泽建立起来。

——

“张宏,这九州万方真有真么大吗?”

朱翊钧手里拿着放大镜,看着最新一期《乐府新报》上的地图,对着张宏问道。

这一期的《乐府新报》第二版,苏泽没有继续连载科普故事,也没有继续写《海国记》,而是按照涂泽民送给他的葡萄牙海图,再根据自己前世记忆,让报馆的雕版师傅,刊印了一张简单的世界地图。

地图自然是以大明为中心,将大明周边的地区都标注了出来,苏泽还从礼部找到了大明藩属国的资料,将这些藩属国的位置,以及朝贡的特产,全部都在地图上标记了出来。

很多藩属国的位置,本身就在书籍上有记录,苏泽这幅地图的可信度自然大幅度提高。

除了和大明有过接触的国家,苏泽也将美洲、欧洲和非洲大致画了出来。

而放大镜,又是最近京师流行的事物。

苏泽在报纸上刊登了两小儿辩日后,就有人搞出了放大镜。

其实放大镜这个东西,宋元也就已经有记载了,在宝物汇聚的京师,高透度的宝石也不难找。

朱翊钧手里的这个放大镜,就是宫中尚宝司用高纯度水晶打磨的。

朱翊钧很喜欢这个放大镜,报纸上的海图是拓印的,自然比较模糊,他拿着放大镜仔细观看,又找到苏泽标记的南州位置。

“原来南州这么远啊,这些红夷为了金银,竟然能远渡重洋。”

小胖钧感慨了一下,又命令张宏将地图裁剪下来,帖在了屏风上。

“原来倭国这么小,皇爷爷为了抗倭,竟然耗费了那么多银子。”

朱翊钧说到这个话题,张宏连忙闭嘴。

朱翊钧又说道:“父皇要和倭国通商,赚倭国的银子,要我说还不如直接将倭国打下来,再和红夷之主那样,让倭国人去矿山挖银矿!”

张宏总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连忙说道:“太子慎言,可别让少詹事听到。”

提到了少詹事殷士儋,朱翊钧的小脸又皱起来。

“张宏,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苏师傅天天给孤讲学?”

张宏苦着脸说道:“殿下,安排讲官是殷少詹的职权,仆臣可没有能力过问。”

朱翊钧放下手里的放大镜说道:“你说,如果让殷师傅离开东宫不就行了?”

“啊?”

“司经局的申洗马,不就被父皇派往荆州勘辽去了吗?如果给殷师傅找个差事,也让他离开詹事府,不就行了?”

“要不然让殷师傅入阁不就好了?赵师傅不就是因为阁部事务繁多,很少来詹事府?”

张宏的脑子都快要宕机了,不是,太子您为了苏泽给你讲学,也够拼的啊。

但是朱翊钧的小脸很快垮下来道:

“入阁这等大事,父皇也不会听我的啊。”

张宏已经快要跟不上太子的思路了,他只好说道:“殿下还是从长计议吧。”

朱翊钧点点头,又让张宏读了《乐府新报》上的笑话,看着屏风上的“寰宇全图”又有些意犹未尽。

“取彩墨来!”

朱翊钧突然灵机一动,命令张宏从画苑取来了彩墨。

他拿起笔,首先将大明涂成了红色,然后又将大明的藩属国一一染红。

接着朱翊钧又将倭国和中南美洲涂黑,又看着亚洲和美洲之间的澳洲大陆,提笔也一并涂成了黑色。

接着朱翊钧又口中念念有词的问道:

“成祖爷征讨的安南在哪里?”

张宏还算是个有文化的太监,很快指出了安南的位置,朱翊钧又用笔涂黑。

“这样顺眼多了!”

朱翊钧放下笔,满意的看向地图。

接着朱翊钧又对张宏说道:

“每次的经筵题目,只能由殷师傅拟定吗?”

张宏想了想说道:

“一般来说都是少詹事定,但若是太子殿下学业上有什么疑惑的,可以请少詹事在经筵上命题。”

朱翊钧立刻兴奋起来说道:“那就好,你去和少詹事说,孤在读书的时候,读到‘华夷’有惑,请殷师傅下次经筵就以此为题,请诸位师傅给孤解惑!”

张宏连忙点头前去找殷士儋,不一会儿,张宏就面带喜色的回来,对着朱翊钧说道:

“殿下,少詹事准了!”

朱翊钧也激动的晃动小手,他又低声说道:

“你去偷偷告诉苏师傅,让他以华夷为题,准备下一次经筵。”

张宏立刻说道:“仆臣明白!”

——

转眼到了十一月,这些日子京师的聚会逐渐多了起来。

新科进士的聚会自然是一方面,这个月就是要结束观政,除了少数幸运儿庶吉士外,大部分新科进士都要外授官职,离开京师了。

趁着这个机会,各种宴请多了起来,已经确定外任的也要多请客吃饭,为日后自己在地方上做事铺好资源。

苏泽也在沈一贯的邀请下,参加了几场小范围聚会,总算是和同年熟悉了起来。

但这一次还真不是苏泽偷懒不愿意社交,而是订婚娶妻实在是太麻烦了!

内江赵氏是大家族,赵贞吉还是当朝阁老,娶亲的礼仪繁多,也亏着徐渭和一干同年帮着张罗,才算是没出岔子。

这位赵家娘子还在四川,各种文书还要在京师和四川之间来回传递。

好在有赵贞吉做主,前期最麻烦的“纳吉”已经完成了。

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询问吉凶。

当然,祖宗正常是不会反对的。

接下来就是下聘礼,确定婚期和迎亲了,这些步骤都要等赵家娘子来京师以后才能进行。

纳吉已定,也算是订婚完毕了,苏泽也收获了不少同年的贺礼。

新科进士的交往都很克制,送的都是一些礼轻情意重的礼物,苏泽也一一准备了回礼。

这期间,苏泽的好友申时行也托人送来一封急信。

刑部侍郎洪朝选领着队伍,火速赶往荆州,算算日子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但是申时行写信的时候,还在赶路的途中。

可这一路上也不消停,正使洪朝选,和副使施笃臣多次冲突,甚至洪朝选直接公开斥责施笃臣是张居正的党羽,这次弹劾辽王就是为了献媚张居正,是张居正要对辽王公报私仇。

这场冲突,也让这次勘辽的性质完全变了。

从辽王犯罪的刑事案件,变成了一场针对张居正的政治斗争。

而负责审理辽王案件的刑部侍郎洪朝选如此先入为主,这也让申时行忧心忡忡。

从进入湖广以后,申时行就听到了有关辽王的诸多罪行的传言,甚至在勘辽队伍进入湖广后不久,就遇到了荆州请愿废除辽藩的百姓队伍。

于公于私,申时行也主张废除辽藩。

申时行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苏泽目前也只能写信安慰他,当然话术依然是他对张居正说的那一套,“待辽王多行不义自毙”。

苏泽又让人继续带信给申时行,然后他又送别了涂泽民。

在皇帝的旨意下,吏部迅速结束了涂泽明的行勘,确定无罪后,吏部推举涂泽民担任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主持开港事务。

这道任命迅速在内阁通过,隆庆皇帝批红后,涂泽民就要前往登莱上任了。

登莱,就是登州莱州,也就是后世烟台。

这里从唐代开始,就是出海的港口,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征讨朝鲜,就是从这里渡海的。

登莱是渤海出口,也是北方天然良港,通航条件其实要比月港好多了。

苏泽送别了涂泽民上任,又叮嘱他有事送信来京师,登莱开港算是尘埃落定。

当然,这一次科道沉默,还是因为代王案件刚刚审结,苏泽风头正盛的缘故。

但是不少科道言官都盯着登莱,苏泽是首倡者,只要登莱日后出事,就可以用这个来攻击苏泽。

十一月三日,苏泽再次踏入东宫,今天又是太子经筵的日子。

东宫讲官黄骥,这一次见到苏泽后,直接迎了上去。

这一次太子经筵,少詹事殷士儋怕黄骥这些亲信讲不过苏泽,干脆直接将题目发给了东宫的所有讲官。

当然,苏泽不在其列。

而且因为苏泽的好友申时行被外派荆州,其他讲官都和苏泽关系不好,所有黄骥也确定,没人将题目提前透露给苏泽。

而这一次的翰林讲官们,也对苏泽两次经筵出风头的事情非常愤怒,讲官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出一份经筵大纲来,这次他们约定,无论谁被太子点头,都一定要将苏泽比下去!

黄骥走到苏泽面前,略带得意的说道:“苏翰林,这次经筵的题目,少詹事已经提前通知各位讲官了,怕是你还不知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