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方鸿渐 > 第十八章 孤岛

重生方鸿渐 第十八章 孤岛

作者:永不磨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鸿渐说得越是煞有其事,曹元朗越觉得他是心虚,而且曹元朗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这个方鸿渐一直都在《快活林》上写小说,看来应该是不擅长诗歌,于是不怀好意的催促道:“没事儿,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吧。”

方鸿渐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用一种平淡中带着悲痛的声音吟诵道:

“那一刻,我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时的真言;

那一日,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月,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年,我翻遍了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能与你相逢!”

这首《那一刻》虽然托名为仓央嘉措,但实际上是著名音乐家何训田在1997年朱哲琴的《央金玛》专辑中写的一首歌词,歌的名字叫做《信徒》,只是后来由于误传,所以被认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因此方鸿渐非常确定这首诗绝对不会像《断章》那样撞车。

这首明显迥异于当时所有诗歌风格但又意境感人的《那一刻》自然将唐晓芙、苏文纨、曹元朗、赵辛楣齐齐震住,足足过来半晌,苏小姐示意了一下唐晓芙,才由她小心翼翼的问道:“方先生,请问您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啊?”

方鸿渐哀叹一声,然后低声答道:“这首诗是送给我已经过世的未婚妻的,当初得知她的噩耗之后,我曾经颓靡了很久,整日在佛前烧香祈祷,就是希望能够再见到她一面,这首诗就是那个时候在寺庙里写成的。”

经方鸿渐这么一提醒,苏小姐顿时想了起来,没错,据说方鸿渐之前与点金银行的周家有婚约,甚至连他留洋的费用其实都是周家原本准备的嫁妆,由此看来他们的感情的确很深,这就难怪为什么在船上我与鸿渐很说得来,而到了上海之后他却对我若即若离的,原来他是还没有完全忘记前妻啊。

想到这里,苏小姐很是愧疚的对方鸿渐说道:“对不起啊、鸿渐,勾起你的伤心事了。”

方鸿渐摇摇头道:“没事儿的,都已经过去了。”其实他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一是因为刚才说的不会撞车,二是因为符合他的经历,三是因为他想借这首诗来表达他并没有忘记前妻,从而婉转的拒绝苏小姐的好意。

已经明白方鸿渐的心思,知道他绝不会是自己情敌的赵辛楣和曹元朗此时对方鸿渐的态度大好,曹元朗更是毫无底线的夸赞道:“方兄为未婚妻所做的这首诗简直堪比苏东坡的《江城子》啊。”

因为做了文抄公而大感惭愧的方鸿渐连连摆手道:“曹兄您这就是捧杀我了。”然后又对着几个带着歉意的说道:“对不起啊、大家,想起往事、我这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就不妨碍大家的雅兴了,以后有机会我再回请几位。”

对于方鸿渐这个理由,大家都非常认可,于是都温言劝慰他要放宽心态,回去好好休息。

方鸿渐本以为有了这一出,苏小姐应该就对他死心了,可他没想到的是,就因为他此刻展现出的对已逝未婚妻的深情,反而更加深了他在苏小姐心中的完美形象,甚至连唐晓芙都因此对他印象大好,因为在女人的思想里,既然你能对你之前的女人那么好,那么如果我们在一起,你也一定会对我好。而且这个人已经死了,所以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对手,只需要用时间来慢慢冲淡他的回忆就好了。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此事对他改变看法甚至开始变得欣赏他的赵辛楣,居然将他对已逝未婚妻的思念与这首《那一刻》放在一起写成了一篇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故事发表在了他所供职的华美报社。

这篇报道一出,顿时方鸿渐博士用情至深的名头就响了起来,就连方鸿渐的前岳父岳母都逢人就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姑爷,可惜自己女儿福薄,甚至还专程给他新建的诊所捐了一笔钱,这些都是让方鸿渐所始料未及的。

不过这个时候方鸿渐也没时间再去管这些琐事,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有半个月日本人就要打到上海了,自己必须趁着这段安稳时光将自己的诊所事宜都安排好。

果不其然,就在半个月后的八月十三号,日军借口“虹桥机场事件”大举进攻上海,虽然早在书本上看到过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但只有当真的身处此地的时候,方鸿渐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甚至他都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应该退到重庆去好了。

因为松沪会战,原本位于苏州河以北的地区,包括公共租界在内的北区和东区以及华界管辖的闸北地区,曾经是20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中日两**队对峙的前线,两区工业与居民住宅尽为灰烬,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其他诸如杨树浦、南市、吴淞一带也是损失严重,无数建筑物葬身火海,上百万市民被迫避难到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区。因为租界尚处英、美、法等列强的控制下,惊惶的上海市民认为日本人不敢与欧美列强抗衡,租界无疑成为暂时的“避难天堂”。

看到这一幕,方鸿渐不由得暗自感慨,自己要是抗日兵王文的主角,否则就可以到前线去大杀四方了。不过自己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于是方鸿渐放下了自己刚刚开设的诊所,跑到了中山医院、与中山医院的医生们一起救治伤员,为抗战出一份力。

可惜到了11月12日,由于寡不敌众,上海最终还是落入敌手。就连这三个月方鸿渐一直战斗的基地--中山医院都被日军无情的占领。

PS:有一些东西不敢也不能细写,所以只好一笔带过。

有书友在评论区质疑青霉素在没有菌种的情况下不可以制成,这一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青霉素的实验室制法。另外其实用土法都能提取青霉素,详见日剧《仁医》和我被封的拙作《1885英国大亨》里面都有详细描写,所以既然土法都能做,就更不用说设备仪器充足的实验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