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浪迹异星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

浪迹异星 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

作者:李小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1:09: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吉太师率领的使者团在第三天晚上终于抵达了秦尚军团的驻地。经过三天的急行军,他们都被颠簸得疲惫不堪。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文官们对秦尚为他们安排的帐篷住处极为不满,纷纷选择回到自己的马车中休息。这一幕引起了大夏将士们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秦帅一直以来都是与他们同甘共苦,而不像这些朝廷大官如此娇气。

谈判的地点被安排在金阳州大营内,这似乎是漠北方面有意为之,以彰显其优势地位。毕竟,这个营地曾是大夏重兵驻守的要塞。漠北方面负责主持谈判的是圣母司徒乐和格林狼部首领格雷。尽管双方都有意停战,但高吉仍让副使率先发表讲话。副使慷慨激昂地宣称:“我大夏国立国数百余年,威震四方。你们漠北本属偏远之地,如今却无故侵犯我国界,犯下滔天罪行。我皇陛下仁慈宽厚,不忍多造杀孽,命令你们速速退出我大夏国界。否则,我大夏雄军三百万必将与你们决一死战!”这位文官的演讲抑扬顿挫,气势非凡。

高吉面无表情地观察着书记官记录双方的话语,他知道这样的谈判是为了展示国家的威严,不能轻易妥协。漠北方面除了司徒乐和格雷外,其他部落代表大多是武人出身,他们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一位漠北使者大声反驳道:“你们夏国人软弱无能,别说三百万,就算是八百万又如何?我们漠北骑兵百万,个个英勇无敌,以一当十。我们曾攻破北州,斩断虎口,夺取云州,占领金阳。如果不是我们可汗顾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这次就不只是到达京都地界,而是直接攻入京都城!”双方再次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南夏副使反驳道:“你们不是不想攻入京都城,而是因为我们秦帅的防线坚不可摧。而在我大夏昌东反击一战中,你们漠北百万大军不是全都夺路而逃了吗?”漠北使者回应道:“昌东之败不过是我们的诱敌之计,所以你们的宁王一众人等此刻正在我们那里做客!”

大夏使者一时语塞,太师高吉深知时机已到,他果断地站了出来,沉声说道:“我国陛下已任命秦安为将,统领京都防务,元帅秦尚手握五十万大军,更有各路勤王义军源源不断赶来。若贵方仍坚持再战,那我们便战至终了,再坐下来谈吧。”高吉的言下之意明显,他不想背负任何责任,只要能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不在乎战争的胜负。

高吉此言一出,漠北方面立刻感受到了压力。他们清楚,昔日的无敌统帅秦安父子再次被老皇帝启用,这绝非偶然。想当年,秦安父子在北关曾让漠北人吃尽苦头,若非老皇帝压制秦家,让秦安安享晚年,秦尚调至京都,漠北这些年岂能如此嚣张。虽然侯霸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但与秦安、秦尚相比,仍显得稍逊一筹。

格雷和司徒乐自然没有忘记秦家的厉害,尤其是秦尚在昌东之战中的表现,给漠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格雷决定出面打圆场,他说道:“既然大夏的皇上和我们大可汗都是仁厚之人,那我们就应该好好谈谈,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最终,双方开始坐下来认真谈判。首先讨论的是停战线的划分,双方唇枪舌剑,但最终仍是以目前双方实战线为基础进行微调。漠北人表示愿意吐出部分土地,这让高吉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能够从漠北人手中谈出地盘,也算是交差了。然而,他并不知道大夏和漠北对于土地的看法截然不同,大夏看重的是城市密集的地方,而漠北人则更看重草场和地皮。因此,双方在谈判中各取所需,似乎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接下来讨论的是俘虏的交换问题。虽然双方都有上万的俘虏,但漠北人手中的俘虏质量明显更高。司徒乐和格雷并非愚蠢之人,他们明白这一点。因此,格雷提出要求:“我们俘虏了你们夏国的宁王和小王子,以及其他诸多将领,这不能仅仅按照人数来简单交换。

在之前的交涉中,我们以六千百姓换取了贵方的可汗二王子。如今,对于小王子的交换,我们提议以五千人为条件,宁王则要求以一万俘虏作为交换。以此类推,若交换人数不足,我们将以一人兑换五头牛,或十只羊兑换等价布匹和铁盐。”

这样算下来几乎宁王父子就要把大夏手里的俘虏抵消干净,剩下的各大臣将领算起来可就全要用东西换,漠北人可要狠狠的在大夏身上割一块肉出来!而漠北人哪里知道这宁王本就是大夏皇帝的心腹之患,高吉又几乎是皇帝陛下肚里的蛔虫,他哪能答应这个条件。于是高吉对对方道:“想必贵方不了解,这宁王只是我大夏皇室的一支藩王,我大夏就王爷有十多位,地位更不如我们陛下的王子,所以不可能拿你们可汗的二王子的交换条件来交换宁王!”这高吉让书记官记下这句话,这话虽然得罪了宁王,一个被俘的王爷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说不定他回去后还得给我好处,而且这是让老皇帝把宁王当儿子来比较了,老皇帝和众王子知道了必高兴。

经过三天激烈的谈判,高吉最终决定以赔偿四万匹布、五百车铁等物资作为交换条件达成和议。随后,他拟定了文书并快马护送回京都。看着骑兵远去的背影,高吉既盼望老皇帝能批准这个合约,又盼着老皇帝不批准。因为这个合约虽然是目前对大夏最有利的结果,但同时也是自己签订的割地合约,以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不良影响。

这几天的经历让高吉深刻认识到秦尚在帝国中的重要地位。每次谈判陷入危机时,只要提到秦帅的名字,漠北方面就会有所忌惮。因此,高吉开始考虑与秦尚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他想,如果自己和秦家联手,那么大夏朝廷将立于不败之地。听说秦尚有两个女儿后,高吉开始在心中盘算着如何与秦家结交。

与此同时,在大夏朝廷上,老皇帝收到了高吉的合约。他看了数遍后愤怒地站起来说道:“岂有此理!待我率百万大军亲征漠北,灭了呐曼老儿的王庭!”

紧接着,他将那份合约随意地扔向侯成,语气中充满了不满:“高吉这是办的什么事?”丞相接过合约,扫了一眼,发现这对大夏来说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了,至少能收回一些土地。高吉的工作成果其实相当不错,但老皇帝似乎并不满意。他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让自己出面支持这个合约,让其他人觉得这并不是皇帝的本意,以维护大夏皇族的声望。

侯成原本以为自己没有参与谈判可以置身事外,但现在看来,他恐怕也难以逃脱责任。他偷偷观察老皇帝的眼神,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想法。他心中叹了口气,稍作思索后,开始宣读合约的内容:“陛下,依臣之见,高太师所拟的这份合约虽有不足之处,但大体上还是可行的。自去年定远关之战以来,战事连连,朝廷已无力再战。臣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暂且休战。”

老皇帝故作恼怒之态,这时少壮派的鸠良志挺身而出,激昂陈词:“陛下不可!我大夏怎能割地求和于北贼?”一时间,朝堂上两派意见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而本应支持继续征战的武将首领秦安老爷子却保持沉默。他早已看穿了皇帝的用意,因此选择不开口。很快,支持合约的声音压倒了反对派,老皇帝最终表示不情愿地同意了这份和约。

朝堂上众多支持停战的声音让老皇帝不禁思考,这对大夏究竟是好是坏。而仇良志则借此机会赢得了足够的名声。两天后,高吉终于接到了大夏皇帝的圣旨,代表大夏与漠北方面签订和约,交换俘虏等事宜。至此,大夏与漠北的这场大战役暂时告一段落。

秦尚率兵前来接收大夏新的边城宣宁城。这座城市如今已成为一座被屠杀过的空城,漠北人认为这座城市已毫无价值,便将其作为添头归还给了大夏。秦尚对此并无太多感慨,他在北关时便已见惯了杀戮。如果他那么容易伤感的话,也不会成为如今的元帅。

李凌目前所欠缺的,正是这样的局面。尽管漠北大军已经撤回了云州,但秦尚并未放松警惕,反而对宣宁城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加固。或许,未来的宣宁城将成为抗击漠北入侵的重要堡垒。数日后,秦尚留下了一队精兵驻守宣宁城,自己则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返回了金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