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剧本的正确使用方式 > 掉落番外:这凡间(含剧透)

剧本的正确使用方式 掉落番外:这凡间(含剧透)

作者:馅入姜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5:35 来源:小说旗

当从女人们手中接过那两个孩子时,农户夫妇俩是惊喜伴着慌张的。

惊喜是因为,他们看过郎中,男方生育能力有问题,俩人这辈子基本上是没了要孩子的可能。如今有了这两个孩子,也算是有后了。

慌张则是因为,这两个女人在说完“照顾好这两个孩子,你们会有福报的……”之后就咽气了,连尸首都没留下,化作飞烟消散在天地之间。

夫妇俩觉得有点邪乎,但一想到这两个孩子之后也没了依靠,总比从其他亲戚家里过继的强,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留下。

一下有了后,夫妇俩还是很高兴的,干完活后就过来逗弄两个孩子,看着尚在襁褓就长的精雕玉琢的宝宝,俩人欢喜之余,还是有些心酸。

“唉……好看是好看,但跟咱们俩是真不像啊!”

“是啊,这明眼人一看就看的出来。”

“还是有自己的孩子好啊……”

夫妇俩叹气时,并没有想到悄然之中,命运的齿轮直接被一把扭转。

当玉清婉和姜渡两岁时,农户夫妇俩惊喜的发现,他们竟然怀上自己的骨肉了!

但当俩人欢天喜地的拿着从郎中那里拿回来的药,一推开门,看到两个正在干着家务活的孩子时,脸上的笑僵住了。

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那这两个孩子,怎么办……

但玉清婉和姜渡并不知道他们心里的那些小九九,还甜甜的跑来叫他们娘亲爹爹,脸上尽是孺慕之情。

想起这几年的陪伴,农妇有些复杂,手不自觉的抚上肚子,有些迟疑的看向身旁的汉子。

但他的身上却只看到了决绝和冰冷。

他刚刚在路上就已经想好了。

既然有了自己的种……这两个孩子就不能留!他可不想之后被人调侃!

况且,若自家婆娘怀的是个带把的,那个姜渡还得和自己的孩子争这一亩三分地!

一向疼爱孩子的农夫第一次拒绝接过孩子们递来的热水,在两个孩子懵懂茫然的眼神下,径直回到了房内。

农妇倒是不忍心,安抚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向他们解释今日是爹爹心情不好才会这样。等孩子们不再难过,才有些担忧的回到房内。

“当家的,你这是想好了?”

“那当然,不是老子的种,老子养他们作甚!”

“可咱们都养了这么些年了,当年也答应过人家……总不好再送出去吧!”

“再说咱们这些年收获颇丰,养这几个孩子也不是问题的……”

“哎呀呀呀,你这个妇人见识!老子今天就把话说清楚!趁着孩子现在小不懂事,赶紧送走还能少些纷争!老子的钱只给老子的种花,给野种花个什么劲!”

农妇沉默了,只是那双粗糙的手还是不自觉的攥紧衣摆。

“老子现在就去找人!”

眼见屋里没有人捧场,男人有些气急败坏,甩门而出。

但最后,男人找了好几个村,都没人要。

农家生活本就吃紧,谁还愿意养不是自己的孩子?

打听了一圈没送出去,农夫颇有些气急败坏,对待玉清婉和姜渡也没有之前那样和善,天天看他们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找他们毛病。

玉清婉和姜渡在这样的不明所以的指责下越来越瑟缩,他们也问过农妇为什么爹爹突然对他们这么不好,农妇刚开始还愿意安慰几句,后来月份逐渐大后,也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再也没管过两人。

生产那日,农妇生了个龙凤胎,产后的那些个亲戚都过来祝贺,看着给他们端茶倒水、卑躬屈膝的玉清婉和姜渡,人性中的卑劣上来,开始和农夫阴阳怪气的嘲讽起了两小只。

也是因为这次,玉清婉和姜渡才明白,原来他们并不是农户夫妇俩的亲生儿女,只是抱养的。

有了亲生儿女,夫妇俩对于玉清婉和姜渡的态度就很微妙了,俩人默许了自己孩儿对玉清婉他们俩的欺凌,只是象征性的嘴上说说,对于养子女求救的眼神视之不理。

而且这几年不知道为何,自家收获的粮食相比于前几年少了不少,一家子的生活也吃紧了起来……一时间,夫妇俩对于两张额外的嘴更是一点好态度都没有。

火灾发生的那日,夫妇俩听见亲生孩子的狡辩时相互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见了终于可以摆脱累赘的兴奋。

他们已经忘了,几年前他们是如何在灯下为襁褓中的两人缝衣服,如何将小宝宝举过头顶温声逗弄,如何喜悦于他们不断的成长。

他们都忘了。

但他们还记得。

看着两个踉跄的小身影在夜幕下越走越远,直至消失在田野,夫妇俩才带着孩子们回到屋中。

不知是今晚的晚风格外冰凉渗人,还是多年前那女人的话又萦绕在它耳边,农妇有些颤抖的搓了搓手。

“当家的,咱们这么做没事吧……”

“害,有啥事,两个小孩能翻出多大风浪!”

看着丈夫一脸的无所谓,女人悄悄叹了口气,把那份不安放进心底,合着月色入眠。

但她没想到,三年后,一道惊雷无比精准的劈到了他们家,把他们本就不多的积蓄全部烧成了飞灰。

而更加“恰好”的是,他们的一双儿女睡的跟头死猪一样,就这样被火光吞噬,化作了一把飞灰。

.

墨家。

在玉清婉和姜渡走后,墨少爷还像之前一样,苦读经书,日课三问,十几年都不曾懈怠。

终于,他在十二岁中秀才,被人称颂为“金陵第一少年”。十九岁乡试解元、二十岁会试会元、二十一岁殿试状元,连中三元震烁朝野,金殿对策时以“节用爱人,通商惠工”八字打动圣上,授翰林院修撰。

他从地方知县做起,疏浚河道、平反冤狱,任户部侍郎时改革粮税制度,使国库岁入增三成。后拜相,力主“偃武修文”,与北方诸部签订《隆和盟约》,换得十年边境安宁。

在边境,他看到了一个热烈似火的少女,笑时声如银铃穿林,动则如狡兔逐风,初见者绝难信其为江南士族之女。

“书生,这大漠多风沙,仔细着你的皮!”

少女骑在枣红马上,红氅扫过他半张脸,带着股混着硝烟的香。

许是满天的黄沙,让他迷了眼睛,也从此迷了心神。

两国使臣交涉成功后,他再也按耐不住心神,约她出去看那大漠的烽燧。

少女牵来两匹马,而他看着那匹雪白的马匹挑眉:“为何给我这匹?”

“它叫‘墨雪’,脾气跟你似的。”她翻身上了红马,“慢吞吞,却能走千里。”

“没想到你这书生倒真有些本事,竟然真的让边境停火了……”

“也好,这边境的父老乡亲们,也都可以歇歇了!”

少女的眼眸即使在黄沙中也灿若星辰。

烽燧台矗立如孤塔,墙体裂缝里钻出几株沙枣,枝桠上开着细碎的黄花,在风里颤巍巍的,像撒了把星星。

“你不歇歇吗?”

“我?我倒是想歇会……唉,可是天地之间,哪里还有我的去处呢?”

她的父母早就死在了沙场,是她的叔叔将她抚养长大,成为本朝唯一一个女将军。

但现在,边境已经不需要她了,她也把她的兵权,自觉的交给了皇帝。

但她没想到,那皇帝竟打了把她收入后宫的心思!

去他爹的,老娘在这里征战沙场,替你稳固江山,你竟然恩将仇报!

她戎马半生,才不要进那四四方方的后宫,等着一个千人骑万人跨的男人“宠幸”。

但圣上之命,如何回绝呢……

她看了眼一旁脸颊绯红的书生。

五年后,京城丞相府的后园。

墨少爷,哦不,墨丞相批完最后一份奏疏,抬头时,见女人正蹲在竹影里鼓捣什么。她如今虽穿华服,却仍习惯光脚踩在青砖上,脚趾甲涂着丹蔻,沾着些泥土。

“又在种什么?”他放下狼毫,温声凑近。

“胡麻。”她头也不抬,手里的匕首正刨土,“你说过,江南种不得沙枣,那胡麻总能活吧?”

他忽然想起那年烽燧下的沙枣花,想起她护着花枝的模样。走近时,见她鬓角已添了几根白发,却仍像当年那样,把最嫩的芽苞护在掌心。

“夫人可知,今日朝堂上——”

“少跟我提朝堂。”她打断他,把胡麻苗放进坑里,“你看,这芽儿多俊。”

他蹲下来帮她填土,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茧。夜风掠过竹林,带来隐约的甜香——不是沙枣,是她新制的香粉。

她忽然抬头看他,眼角朱砂痣在月光下晃了晃:“书生,你说以后老了,咱们去边塞住如何?”

月光落进她眼里,像极了边塞的星。他忽然伸手替她拂去眉间土屑,触到她微微跳动的眉骨:“好。等天下太平了,我陪你去看沙枣花。”

她忽然笑了,抓起把土撒在他衣襟上:“什么天下太平,你啊——”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更鼓声。她忽然凑近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先陪我喝完这壶沙枣茶,再去批你的破奏折。”

风卷过竹林,将案上的《河防疏》吹开页角,露出里面夹着的干沙枣花。

墨丞相望着眼前人,忽然觉得这世间最烈的酒,不是边塞的马奶酒,而是她眼中倒映的星光——比沙枣花更甜,比刀锋更烫。

他甘之如饴,醉了半生。

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因着亲眼见着爱人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墨丞相说什么都不肯再要一个孩子。

为此,头发已经花白墨母还把他叫到了房中,张口就是什么“留后”。

“你既然不愿意她再生,你可以再找几个妾室……没儿子总归是不行的!”

看着母亲浑浊的眼珠,墨丞相并没有回话,只是从椅子上站起,跪下。

“母亲,我不愿、也不会纳妾!”

“母亲,我记得当年您也跟我说过,世间情谊最重莫过于一生一世一双人……如今,儿子愿意、并且已经达成了母亲的愿望,希望母亲能够理解儿子的心意。”

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墨母也沉默了。

良久,她沧桑的挥了挥手,叹气道:“去吧,也是母亲糊涂了,你们满意就好。”

儿子走后,墨母坐在廊下,看着那檐下的铜铃,不知何时,一滴泪珠划过干枯的皮肤,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

这四方的牢笼,不知何时,竟让她的灵魂也变成了它的形状。

深闺的悲剧,是时候要做一个了结了……

墨丞相的女儿长大后,并没有像寻常儿女那样嫁出府去,而是选择招婿。

她在爹娘、祖母的爱下,幸福的度过了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