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 第283章 金身小成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第283章 金身小成

作者:披星戴月只为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5:23 来源:小说旗

熊光明站在台前,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开始讲课 :“库管不是简单看仓库守大门,只管收发。要统计库存及时和生产部门进行沟通,核对订单与送货单信息,检查货物包装是否完好,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记录异常情况并反馈处理,这就需要库管员对产品特性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这里我把货物归纳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数量占比小(10%-20%),但价值占比高(70%-80%),需重点管控。。。。。并且甲类需要高频盘点、严格安全库存、精准需求预测,乙类定期检查,适度补货,丙类批量采购、简化记录、按需补货。再说仓储布局。。。。。最后是优势。。。。局限性。。。。通过聚焦关键少数,实现降本增效。但在实践中需结合生产灵活应用,并持续优化分类标准。”

杨厂长率先起立鼓掌,没想到啊,一个仓库管理竟然这么多道道。

接下来让这些新员工先自己学规章,杨厂长赶紧组织几个生产科长和周主任开了一个会。

“刚才熊光明同志讲的非常好,周主任接下来你要和熊光明精诚合作,共同把这个库管员培训做好。”

“哈哈,熊科长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之前讨论我就大受启发呀!今天这堂课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望熊科长不吝赐教。”

“周主任言重了,我就是纸上谈兵的两下子,一到实际应用就得立马抓瞎,这事还得您主导,我在一边协助配合就行了,算是~帮您锦上添花吧。”

“老周,光明可是上面都看重的人才,要不是他心系咱们轧钢厂,早就调到鞍钢去了,接下来就看你能不能从他身上掏出干货了!

好了,接下来咱们讨论各个车间怎么和仓库对接,各个车间主任或者副主任负责这项任务,各调度配合。小吴,这事你得重视起来啊。。。。厂里下一步建设。。。。最后周主任一定要把这波人带出来,以后就是咱们厂库管的基石。”

这个周主任心眼也不少,开始还怕熊光明分权,岂不知熊光明巴不得把这块赶紧出手呢,熊光明讲的这些要是吃透了运用好了,那对厂里的帮助可就太大了,可以运用到每一个仓库管理中去,这份教案他要好好的写,这套理论要全国铺开了。。。。他可就出名了。

这一下周主任就上心了,得空就抓着熊光明帮着修改讲义,主要是为自己解答,熊光明也是绞尽脑汁才回忆起上辈子看的书里的一点东西,厚厚的一大本,他能记住这些就挺不容易了,掰开了讲这就有点难为他了,只能讲一些大而广的东西,剩下的就让周主任自己摸索吧,怎么理解他也没招,就这已经让周主任惊为天人,不愧是鞍钢都想得到的人才呀!

熊光明算是把肚子里干货那是有多少就掏多少,给周主任感动的不行,多好的小伙子呀,自己之前小人了,不自觉的带出来以前的臭毛病,以后要是出书的话必须得给熊光明挂个名。

还好周主任是个兢兢业业务实的人,作风严谨,一丝不苟,该有的心眼一点也不少。熊光明非常欣赏老周的工作风格,真是个好同志,不死板不教条,自己分内的一点不差事,估计自己的好处也少不了。

课讲的也好,条理清晰,由浅入深丝丝入扣,能让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听明白了可不容易,嗯~~这样他就能踏实的躺平了,还一堆事等着他呢。

就这样库管培训二人组就成立了,贾东旭上午给一个班人讲规章,老周带着一个班讲完理论再实践,第二天再换过,贾东旭上午带着去各车间了解情况,并深入的讲解每条安全条例的意义,老周就讲理论。

偶尔一天老周和秦淮茹闲聊之中得知贾东旭是她男人,别误会,不是老周好色,和漂亮女人多聊两句哪个男人都一样。

这事不算什么秘密,但她们一家还和熊光明住在一个大院,还是和贾东旭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培训部刘科长是他们院管事二大爷,工程部易中海组长是院里管事一大爷还是她干爹。。。。对于刚来厂里的老周来说,这还真不知道,这个大院里出人才啊!

然后在老周的提议下,这两个班各自选出一个班长,秦淮茹就是其中的一个班长,还有一个班长是桑熊战友的妹妹,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上面对于轧钢厂最后的扩建也批下来了,第一波预计招收5000人,后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轧钢厂可自行再扩招1000--1500人。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准备前期建设,倒是之前熊光明提议先建立培训部,这样后续人员也有地方可以进行培训,并且熊光明提出一个让全厂工人都念他好的建议,为他以后的路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个年代什么最重要?群众基础最重要!得人心者得天下,错了,是当厂长。

“对于为什么第一个建立培训部,建议如下。第一,便于加强管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第二,避免资不配岗,浪费厂里付出的精力和耽误人才发展的方向。第三,统一化培训后能更好的适应生产,可以快速的投入到生产中去,减少车间师傅的精力消耗。第四,对于一些要接班的家属不必等待退休,只要年龄到了,即刻进行培训,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安排岗位进行培训。”

下面各个领导‘哄’一声就乱了,这话题有点硬,前面三条还好,最后一条太炸裂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厂里能答应吗?

“都安静一下,熊光明同志请继续,说出你的理由和具体实施方案。”

现在杨书记还兼着厂长,平时都让别人喊他厂长,在熊光明的建议下,生产会要喊厂长,厂务会要喊书记,小同志把路走宽了。

“厂里接班制度还是保留,但对于到年龄没有合适工作的家庭来说,等着接班并不现实。比如锻工张师傅今年42,儿子20也没个儿正经工作,等着接班还得十多年,不如提前入岗培训,但是等老同志退休之后这个接班名额就没了,等于是提前占用了。。。。。”

下面又乱了,这可太好了,提前进岗,家里一下多了一个挣钱的工人,这提议谁敢不答应?这要传出去了得被下面工人打死。

“大家静一下,为此,我提议厂里成立一个技校,主要针对后续亲属接班还有新员工的培训,以及定期对已经工作的同志技能提升进行培训。只会干活那是笨把式,我们新社会,工人也要有新气象,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起来,这样才能和自己的工作相互印证。”

下面掌声一片,场面那是相当的热烈,几十个人鼓掌达到了上千人的气势。

“熊光明同志,着重讲一下技校的培训方向。”

“对,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个技校应该怎么去运作。”

“好,大家安静我接着说。这个技校前期负责这次新员工的培训,之后将面向厂里所有工人等待接班的适龄家属。第一,初中毕业,年龄够15岁,前三届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之后必须初中毕业,这点希望大家理解。进技校系统的学习三年,第三年主要是车间实习,半工半读。

大家也知道,这些半大孩子有的没考上高中或者中专,年龄又小,在外面闲逛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在技校期间厂里会发一些补助,这个钱多少咱们之后讨论。

第二,当厂里技校人数招收不够的时候,才会额外招收一些适龄青年进行补充,以满足厂里对于人员的需求。第三,针对性的培养,技校课程与厂里需求紧密结合,针对厂里的生产要求和技术要求着重进行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厂里的岗位需求,达到进车间就能工作的标准,主要针对车间岗位,其它岗位暂时还没有有安排,一些细节咱们之后讨论,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