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潮汐将尽时,我要杀了你 > 第54章 舍身相护

潮汐将尽时,我要杀了你 第54章 舍身相护

作者:羡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1 来源:小说旗

城南集市人声鼎沸,萧景琰一身靛蓝锦袍,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这是他登基后第一次微服出巡,只带了两个扮作家仆的侍卫。

\"公子,前面就是新开的茶楼,听说说书人讲得极好。\"侍卫赵风压低声音道。

萧景琰漫不经心地点点头。他此行名义上是体察民情,实则想查证沈晏清昨日密报——李崇远在城南秘密购置了一处宅院,专门用来会见北境来客。

茶楼二层,萧景琰选了靠窗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恰好能看到那处被高墙围起的宅院。他眯起眼,隐约看见几个身着异域服饰的人进进出出。

\"...说起咱们新登基的圣上啊,那可真是少年英才!\"楼下说书人醒木一拍,声音洪亮,\"只可惜身边有个妖言惑众的国师,专以星象之说干预朝政...\"

萧景琰手中的茶盏一顿。民间竟也流传着这种言论?他瞥向赵风,后者会意,立刻下楼去打探。

半盏茶功夫,赵风匆匆回来:\"公子,这话是从两个月前开始流传的,据说...据说最初是从几个北境商旅口中传出来的。\"

萧景琰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有人刻意散布谣言。他正要起身,突然瞥见对面宅院侧门溜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李崇远的贴身管家!

\"你们在这等着。\"萧景琰低声吩咐,自己则快步下楼,跟了上去。

管家七拐八绕,最后钻进了一条窄巷。萧景琰悄然尾随,手已按在腰间的软剑上。巷子尽头是一间不起眼的药铺,管家进去不到片刻又出来,怀里多了个小包袱。

萧景琰正犹豫是否要进去查探,后颈汗毛突然竖起——有杀气!

他猛地侧身,一支弩箭擦着脸颊飞过,深深钉入墙壁。紧接着,七八个黑衣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刀光剑影瞬间笼罩了整个窄巷。

\"有刺客!保护公...!\"远处传来赵风的喊声,随即戛然而止。

萧景琰软剑出鞘,剑光如水,瞬间划开两个刺客的喉咙。但这些刺客显然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很快将他逼入死角。一把长刀劈来,萧景琰堪堪格挡,却被震得虎口发麻。

就在此时,一道白影如惊鸿般掠过屋檐,落在萧景琰身前。熟悉的檀香气息随风飘来。

\"陛下退后!\"

沈晏清!萧景琰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见国师袖中飞出数道符箓,在空中燃起幽蓝火焰,将三名刺客逼退。但刺客人数太多,一个使双钩的狠角色突然从侧面偷袭,直取萧景琰咽喉。

电光火石间,沈晏清旋身挡在萧景琰面前。

\"噗——\"

钩刃入肉的声音让萧景琰浑身血液凝固。沈晏清闷哼一声,右肩顿时鲜血淋漓,却仍反手一道灵力击退刺客。

\"沈晏清!\"萧景琰一把扶住踉跄的国师。

\"无妨...\"沈晏清脸色煞白,左手迅速掐诀,\"闭眼!\"

刺目的白光爆发,整条巷子如同白昼。待光芒散去,刺客已全部倒地不起,而沈晏清也终于支撑不住,软倒在萧景琰怀中。

\"你...\"萧景琰的手摸到一片湿热,低头一看,满手都是血——不仅是肩膀,沈晏清的后背还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

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巡防营的人赶到了。萧景琰打横抱起昏迷的沈晏清,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传太医!立刻!\"

---

太和殿侧殿,太医们进进出出,一盆盆血水端出来,又一盆盆清水端进去。

萧景琰站在殿外长廊下,手上、衣襟上还沾着沈晏清的血。那刺目的红色让他胸口发闷,仿佛又回到了看见沈晏清挡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刻。

\"陛下。\"首席太医战战兢兢地跪禀,\"国师大人肩上的钩伤淬了毒,虽不致命,但会引发高热。背后的刀伤虽未伤及内脏,但失血过多...今晚恐怕...\"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萧景琰一字一顿道,\"必须救活他。\"

太医们诺诺而退。萧景琰步入内室,看到沈晏清静静地躺在龙榻上——他的龙榻,从未让任何人使用过。此刻的国师面色苍白如纸,唇上没有一点血色,唯有微微起伏的胸口证明他还活着。

萧景琰在榻边坐下,鬼使神差地伸手拨开沈晏清额前散落的发丝。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国师——沈晏清的睫毛很长,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鼻梁高挺,线条优美;嘴唇...萧景琰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猛地收回了手。

\"陛下...\"福安在门外轻唤,\"宰相大人在外求见,说是听闻陛下遇刺...\"

萧景琰眼中寒光一闪:\"让他等着。\"

夜深了,沈晏清开始发高热。太医说这是伤口引起的,属于正常现象,但萧景琰看着国师痛苦蹙眉的样子,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都退下。\"他命令道,\"朕亲自守着。\"

宫人们悄声退出,只留下萧景琰和昏迷不醒的沈晏清。烛火摇曳,将沈晏清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竟显出几分脆弱来。萧景琰拧了湿帕子,轻轻擦拭国师滚烫的额头。

\"何苦...\"他喃喃自语,\"朕明明...那样对你...\"

沈晏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肩上的绷带又渗出血色。萧景琰连忙帮他换药,当解开里衣时,一块奇特的伤痕赫然映入眼帘——在沈晏清左胸靠近心脏的位置,有一个巴掌大的印记,形状像是...

萧景琰呼吸一滞。他急忙从腰间解下自己的玉佩——这是皇室代代相传的护身符,形状独特,像一团火焰缠绕着龙纹。他将玉佩轻轻放在沈晏清的伤痕上。

严丝合缝。

这怎么可能?萧景琰的手微微发抖。这块玉佩自他五岁起就从未离身,为何沈晏清身上会有与玉佩完全吻合的伤痕?而且这伤痕看起来已经有很多年了...

\"唔...\"沈晏清在高热中无意识地呻吟,打断了萧景琰的思绪。

\"水...\"沈晏清干裂的唇间挤出一个字。

萧景琰连忙托起他的后颈,将温水一点点喂进去。沈晏清的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几滴水顺着唇角滑落,萧景琰不自觉地用拇指擦去。

\"琰儿...\"沈晏清突然轻唤。

萧景琰浑身一震。琰儿——这是他五岁前的乳名,自从母后去世后,再没人这样叫过他。沈晏清怎么会知道?

\"沈晏清?\"他试探地唤道,\"你...认得小时候的朕?\"

沈晏清在高热中蹙眉,似乎陷入了某种梦魇:\"快跑...琰儿...别回头...\"

萧景琰的心跳越来越快。一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闪现——大火、尖叫、一个白衣人抱着他冲出火海...但这一切太过朦胧,他分不清是真实记忆还是梦境。

\"沈晏清,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低声问道,明知对方无法回答。

拂晓时分,沈晏清的高热终于退了。萧景琰熬得双眼通红,却仍不肯离开。直到福安匆匆来报,说太后听闻皇帝遇刺,急召他过去问安。

\"照顾好国师。\"萧景琰起身时一阵眩晕,这才意识到自己也一夜未眠,\"他若醒了,立刻通知朕。\"

---

慈宁宫内,檀香袅袅。

太后林氏——萧景琰的继母,正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她缓缓睁眼:\"皇帝没事就好,哀家听闻你遇刺,一夜未眠。\"

萧景琰行礼:\"让母后担心了。\"

\"听说...是国师救了皇帝?\"太后示意宫女上茶,语气随意得像在谈论天气。

萧景琰不动声色:\"是。若非国师及时赶到,儿臣凶多吉少。\"

太后轻叹一声:\"沈国师确实忠心可嘉。只是...\"她欲言又止。

\"母后但说无妨。\"

\"只是国师权力过大,既能预知皇帝行踪,又能以一己之力击退众多刺客,这般能耐...\"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萧景琰,\"哀家是担心,若有朝一日他不再忠心...\"

萧景琰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颤。这正是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恐惧——沈晏清太强大了,强大到让他这个帝王都感到不安。

\"国师对先帝也是这般忠心。\"太后继续道,声音轻柔却字字诛心,\"先帝驾崩那晚,只有国师一人在侧...\"

萧景琰猛地抬头:\"母后这是何意?\"

太后微微一笑:\"没什么,只是提醒皇帝,防人之心不可无。\"她转移话题,\"对了,祭天大典准备得如何了?\"

离开慈宁宫时,萧景琰脑中回荡着太后的话。他知道继母与沈晏清素来不睦,这些话多半别有用心。但那个疑问已经种下——先帝驾崩那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回到太和殿,宫人禀报国师还未醒转。萧景琰站在榻前,凝视沈晏清平静的睡颜,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这块玉佩,那道伤痕,还有那个乳名...一切都在指向某个被刻意掩埋的真相。而唯一知道答案的人,此刻正生死未卜地躺在他的龙榻上。

\"沈晏清,\"萧景琰低声自语,\"你究竟...为朕挡过多少灾?\"

窗外,一只乌鸦落在枝头,发出刺耳的鸣叫。远处宰相府中,李崇远正对着跪地的黑衣人怒吼:\"废物!连个文弱书生都杀不死!\"

黑衣人瑟瑟发抖:\"那沈晏清根本不是文弱书生,他的术法...\"

\"闭嘴!\"李崇远将一个瓷瓶砸在地上,\"这次不成还有下次。祭天大典上,我要他们君臣...同归于尽!\"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