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 第115章 山雨已至 公主亮剑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第115章 山雨已至 公主亮剑

作者:白云兴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44 来源:小说旗

封锁公主府并未让明凰成为困兽,

她的影响力,如同无形的蛛网,早已渗透到朝堂的某些角落,

刑部尚书李严的书房内,一盏孤灯下,

李严反复看着那份“偶然”得来的誊抄稿,眉头深锁,

纸上关于“乡贤正”的职能设定极其新颖务实,将教化与基层治理、经济引导完美结合,远非空谈;而引用《盐铁论·授时篇》中关于官府在农时指导、技术推广方面的责任来佐证“富民乃教化之基”,更是冷僻却精准无比!

这绝非死记硬背或提前演练能写出的东西,里面蕴含的是真正的思考、洞察和创造力!

“公主……这是在提醒老夫,莫要被表象蒙蔽,要看文章本身的神?”李严喃喃自语。

他素来以刚直着称,但也爱才惜才。

这份誊抄稿,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他开始重新审视“舞弊”的可能性,对文若那场悲情戏也产生了更深的疑虑。

与此同时,大理寺卿赵正清也收到了类似的“提示”。

他更谨慎,但同样被文章本身的深度所震撼,他秘密召见了心腹,下令在调阅陈九原卷时,必须重点核对这两处细节的书写状态——是流畅自然,还是刻意模仿?墨迹渗透的层次是否一致?这将是判断是否“默写”的关键!

明凰并未直接联络柳方正,但她通过一位与柳方正交好、且对“经世致用”理念深表认同的翰林院老学士,传递了景帝旨意中“若有构陷,夷其三族”的森然警告,以及“朝廷正值江南水患、漕运梗阻多事之秋,栋梁之才若因构陷而折损,乃国之大殇”的沉痛提醒。

这位老学士在清流小聚中,语重心长地叹息:“诸位,文若先生痛悔,固然令人唏嘘,然三司会审在即,陛下旨意森严,意在彻查真相,而非仅平息物议。

吾辈清流,持身以正,更需以国事为重,若因一时激愤或门户之见,蒙蔽双眼,未能明察秋毫,致使真才蒙冤,奸佞得逞,岂非同样有负清流风骨,愧对天下苍生?

柳公,令嫒乃关键人证,当此之时,唯有据实二字,方能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清流之名啊!”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部分被文若悲情裹挟的清流头上,也重重地敲在了柳方正的心上。

当孔希声串联御史台磨刀霍霍,弹章如雪片般飞向皇宫时,明凰并未坐以待毙。

她以“避嫌”为由闭门,却并非龟缩。

一封措辞恭谨却锋芒内蕴的奏章,由公主府长史亲自送入通政司,直呈御前。

奏章中,明凰首先表明对父皇旨意的绝对服从和对科场公正的坚定维护。

接着,她话锋一转,以沉痛的笔调写道:

“……然儿臣惊闻,物议汹汹,竟有污言直指儿臣胁迫文宗,徇私舞弊!此等构陷,直欲将儿臣钉于国法耻辱柱上,其心可诛!儿臣身为天家血脉,镇国公主,蒙父皇信重,协理朝政,夙夜忧勤,唯恐有负圣恩,岂敢行此动摇国本、自毁长城之事?

文若先生,文坛泰斗,儿臣素来敬重有加,以师礼待之,何来胁迫二字?此等无稽之谈,实乃对父皇慧眼识人之质疑,对朝廷抡才大典之亵渎!”

她并未直接为陈九辩护,而是将矛头直指构陷者的用心险恶,并将自己的清誉与朝廷法度、帝王权威捆绑在一起:

“……儿臣深知,树大招风,位高遭嫉。

或因儿臣力推江南水患新策,触动某些积弊;或因儿臣简拔寒微,碍了某些人的青云路,然此等宵小,不敢明刀明枪,竟行此下作构陷之举,欲借科场舞弊之名,行打击异己、扰乱朝纲之实!

其心之毒,甚于蛇蝎!儿臣恳请父皇明鉴,彻查流言源头,揪出幕后推手!若儿臣果有不法,甘受国法严惩!若查实系构陷……儿臣泣血以请,求父皇为儿臣做主,严惩构陷皇亲、祸乱朝纲之元凶,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儿臣一身荣辱不足惜,然天家威严、朝廷法度,不容亵渎!”

这封奏章,既是自辩,更是反击!

将“舞弊案”的层面,直接拉升到了“构陷皇亲”、“打击革新”、“祸乱朝纲”的政治高度!其言辞之激烈,立场之强硬,前所未有!

充分展现了一位强势公主在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铁血与刚烈!

奏章送入宫中,如同在暗流中投入一块巨石,

景帝看着女儿这字字泣血、却又刚硬无比的控诉,眉头锁得更紧。

他虽未表态,但明凰这份不惜玉石俱焚的姿态,无疑给那些疯狂弹劾的人敲响了警钟,也让三法司的主审官们感受到了更沉重的压力——此案若处理不当,引发的将是皇室内部的血雨腥风!

除了对朝堂施压,她深知柳方正父女此刻正陷入两难之际,

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深夜叩响了柳府角门——竟是明凰公主身边最得力的女官,持公主令牌而来。

她没有多言,只将一方素帕包裹的物件交给柳明薇。

素帕展开,里面是一枚温润的玉牌——正是当日在公主府清漪轩,明凰赠予柳明薇、方便日后探讨国事的凭证。

女官低声道:“柳小姐,殿下让奴婢转告您一句话,清流风骨,贵在真与正。

当日在清漪轩,您曾言过往云烟,自当揭过,殿下信您心中自有丘壑。

三司堂上,万望珍重。

此玉牌,非为挟恩,乃是信物,殿下信您,一如当日。”

说罢,深深一礼,悄然离去。

柳明薇握着那枚带着体温的玉牌,看着上面镌刻的“明心见性”四个小字,心中翻江倒海。

明凰没有施压,没有哀求,只是送来了信任的凭证,提醒她勿忘清漪轩冰释前嫌时共同许下的“为生民立命”的初心。

这份信任和点到即止的提醒,比任何威逼利诱都更有力量。

柳方正看着女儿手中那枚玉牌,长叹一声,背过身去,久久无言,玉牌无声,却重逾千斤。

公主府内,明凰再次来到暖阁,陈九依旧在闭目调息,剑气流转,比之前更加凝练沉稳。

明凰注意到,此刻的陈九早就褪去了往日的污泥,犹如一柄藏锋的剑,只待出鞘,锋芒毕露,

“都准备好了?”明凰问。

陈九睁开眼,眸光清澈锐利,如同淬火后的寒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殿下放心。”

明凰深深地看着他,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进心里。

她伸出手,不是擦拭汗水,而是轻轻按在他因运功而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的手背上。

她的手冰冷,他的手灼热。

“陈九,”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

“三司会审,本宫会亲自去听审,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站着本宫,站着那些因你之策而可能活命的江南百姓!给本宫赢!赢个堂堂正正!赢个天翻地覆!”

陈九反手握住她冰冷的手,一股暖流仿佛透过掌心传递:“定不负殿下所托!”

暖阁烛火跳跃,将两人并肩的身影投在墙上,如同两柄即将出鞘、交相辉映的利剑。

镇国公主景明凰,已将自己的命运与荣辱,彻底与陈九捆绑在一起,准备迎接那最终的审判风暴!

山雨已至,公主亮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