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新阅微异谈 > 第46章 机关算尽皆成空,幽语评章惊客梦

新阅微异谈 第46章 机关算尽皆成空,幽语评章惊客梦

作者:硕云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39 来源:小说旗

【贪谋祸终】——

深巷茶楼里,甲对着酒碗长吁短叹,目光时不时瞟向街对面晾晒衣物的妇人。那妇人身姿窈窕,鬓边簪着一朵素白小花,举手投足间尽是温婉风情。邻座的丙眯起眼睛,顺着甲的目光望去,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兄弟,看上那娘子了?”

甲慌忙收回视线,灌了口闷酒:“她丈夫凶得很,哪敢动这心思。”丙往椅背上一靠,折扇“啪”地打开:“这有何难?只要你舍得花钱,我保准让你抱得美人归。”两人凑到一处,丙压低声音,将谋划细细道来,甲听得眼睛发亮,当即掏出一锭银子拍在桌上。

三日后,烈日当空。乙家院子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正在劈柴的乙抄起斧头冲过去,只见墙根下缩着个獐头鼠目的年轻人。“干什么的!”乙暴喝一声。年轻人哆哆嗦嗦道:“我...我来偷东西。”可大白天的,这人衣着整齐,身上连个麻袋都没有,倒像是走亲戚的。乙一把揪住他衣领:“偷东西?怕是来偷人吧!”

这年轻人正是丙找来的同伙,他牢记嘱咐,任乙如何打骂,只咬定自己是小偷。案子闹到官府,县令瞧着蹊跷,几番审问下来,年轻人终于“招认”与乙妻有染。乙怒不可遏,一纸休书将妻子送回娘家。

丙却没打算就此罢手。他一边教唆妇人娘家状告乙无故休妻,一边用银子买通证人,把官司搅得一团乱麻。最后,妇人无奈改嫁,甲如愿以偿,用重金将她纳为小妾。

丙靠着这连环妙计,轻轻松松赚了上千两银子。转眼庙会将至,他命人打造了金猪银羊,雇了戏班子,打算风风光光祭祀神灵。庙祝却在头一晚做了个怪梦:庙中神像怒目圆睁,喝道:“不义之财,也配供奉?”

第二天,丙的队伍敲锣打鼓来到庙前。庙祝拦住去路,将梦境如实相告。丙冷笑一声:“神鬼之说,也能信?”话音未落,抬供品的壮汉突然脚下一滑,金猪银羊摔得粉碎,香烛也尽数熄灭。丙脸色骤变,望着阴沉的天空,心里莫名发毛。

报应来得比预想更快。甲暴毙后,那个同伙竟勾搭上丙的女儿,卷着钱财逃之夭夭。丙急火攻心,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丙家女儿流落德州,因通奸被官府遣返,杖刑之后被卖入青楼。而乙得知真相后,变卖田产将她买下,折磨三日后再度转卖。

曾经的阴谋主使死的死、散的散,唯有那年轻人沦为乞丐,终日在街头游荡,逢人便说:“莫学我,莫学我...”

【月下诗交】——

在益都,有个名叫李词畹的人,他向人讲述了一段秋谷先生与神秘访客之间的奇妙故事。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秋谷先生怀着对未知的向往,踏上了南下的游历之路。一路的风景如诗如画,不知不觉间,他来到了一处风景秀丽的人家。这户人家的园亭精致典雅,宛如隐匿于尘世之外的一方净土,秋谷先生便决定借住在此,感受这别样的宁静与美好。

一个闷热的夏夜,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秋谷先生结束了一天的游历,疲惫却又兴奋地躺在园亭的枕头上。他的脑海中思绪万千,正构思着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佳作。就在他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思维如脱缰的野马般驰骋时,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柔的声音:

“先生还没有睡吗?”那声音如夜莺般婉转,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秋谷先生心中一惊,但还是强作镇定,沉声问道:“你是谁?”

窗外的人似乎早有预料,笑着回答道:“这别院幽深,一道道门在夜里都已关闭,自然断定这里不是人能来到的地方。先生您精神豁达,料想不会感到害怕,也不必非得追问我是谁。”

秋谷先生皱了皱眉头,略带疑惑地又问:“为什么不进到屋子里来见面交谈呢?”

对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洒脱:“先生您胸怀潇洒闲散,我也厌倦那些繁琐的礼仪形式,只要能够精神相交,又何必定要在有形的躯体之内相见呢?”

秋谷先生听了,心中不禁对这神秘访客多了几分敬佩。他觉得此人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思想颇为独特。于是,从那一夜起,秋谷先生每天都与这位神秘访客隔着窗户相互对答,探讨诗词之道。

这访客对于诗歌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理解极深,每一次的见解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秋谷先生心中尚未完全明朗的诗词天地。有时候,他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释“风”的灵动与自由,仿佛一阵清风,能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带来无尽的诗意;有时候,又会深入剖析“雅”的庄重与典雅,如同巍峨的高山,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就这样,几个夜晚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秋谷先生和神秘访客的交谈愈发深入,他们宛如两颗在诗词海洋中漂泊已久的星辰,终于找到了彼此的共鸣。

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平凡的夜晚,秋谷先生与神秘访客对答正欢,不知不觉间,酒意微醺。秋谷先生望着窗外如梦如幻的月色,心中的酒意化作了一丝好奇,他开玩笑地说道:“听您的议论,既不是神也不是仙,也不是鬼也不是狐,莫非是山中的木客,懂得吟诗吗?”

话音刚落,窗外瞬间陷入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秋谷先生心中一惊,酒意也清醒了几分。他缓缓起身,从墙上的缝隙向外窥视。只见残缺的月亮发出微弱的光,洒在斑驳的地面和亭角。在那月光下,有个蓬松的影子,如幽灵般掠过水亭的檐角,瞬间消失在夜色之中。

园子里有参天的老树,枝叶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秋谷先生望着那影子消失的方向,心中不禁猜测,那或许是树的精怪吧。

李词畹还向众人讲述了更多关于秋谷先生与这神秘访客的奇妙对话。有一次,神秘访客聊起了当时的诗歌流派。

那神秘访客微微叹息道:“渔洋山人(王士祯)的诗,就好像名山胜水,奇树幽花,给人带来无尽的美感享受。然而,却如那看似美好的画卷,却没有一寸土地可以种植五谷,无法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又似那雕饰华丽的栏杆,曲折的亭榭,池馆固然使人觉得舒适宜人,但却没有寝室可以遮蔽风雨,无法给予最真实的庇护;还像那彝、鼎、罍、洗等各种古器物,色彩绚烂地摆满了桌子,彰显着高雅的气质,但却没有锅碗来做饭,缺少了生活的烟火气;也仿佛那彩色的丝带和锦绣,精巧得如同出自神仙的织机,令人目不暇接,但却没有皮衣和葛衣来抵御寒暑,无法带来实时的温暖;好似那歌舞时的衣服和歌女手中的扇子,有众多美丽的歌女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但却没有主妇来掌管家中的饮食之事,总觉得少了些生活的气息;更像那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和金谷园(西晋石崇所建),高雅的客人坐满了厅堂,欢声笑语,但却没有良友来进献规劝谏言,难以有真正的思想碰撞和成长啊。”

秋谷先生听了,不禁对这番精妙的言论极为赞赏,他连连点头,心中对神秘访客的见识更是多了几分钦佩。

那神秘访客接着又说:“明朝末年的诗歌,平庸的音调混杂在一起,犹如一盘大杂烩,毫无特色可言。所以渔洋山人用清新的风格来挽救,就像是在那杂乱的花园里种上了芬芳的花朵,让诗歌世界重新有了清新的气息;近来人们的诗歌,浮夸不实的风气日益增加,恰似在清澈的湖水中混入了泥沙。所以先生您用深刻、直露的风格来挽救,犹如在浑浊的水中投入了明矾,让诗歌的本质又渐渐清晰。这种形势本来就是相互关联的,道理上也没有哪一方绝对占优。我私下里觉得,这两家的宗派,应当调和折中、相互补益。融合起来就能有双倍的美好,分离的话就会两败俱伤。”

秋谷先生听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他缓缓说道:“诗歌之流派,各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并非简单的调和就能成就完美。”

神秘访客微微颔首,仿佛对秋谷先生的观点早已预料:“先生之见,亦有其独到之处。然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诗歌之道,亦当与时俱进,或许未来,这两者真的能寻得那微妙的平衡呢。”

就这样,在这一场场奇妙的夜谈中,秋谷先生和神秘访客的思想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为那个宁静的夜晚增添了许多神秘而又有趣的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