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新阅微异谈 > 第42章 狂风卷物影难寻,狐修圣道心向真

新阅微异谈 第42章 狂风卷物影难寻,狐修圣道心向真

作者:硕云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39 来源:小说旗

【狂风纪事】——

唐太宗于《三藏圣教序》里所提及的那片满是风灾与鬼难的神秘地域,经后人多方考证与推断,极有可能便是现今的辟展(大致位于今新疆鄯善一带)以及土鲁番(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此地幅员辽阔,黄沙漫漫,无垠的沙碛仿若一片金色的海洋,寂静又凶险。在这片沙海之中,独自跋涉的旅人常常会遭遇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事件。他们时常会在恍惚间,听到有个声音在悠悠呼喊自己的姓名,那声音仿佛带着某种蛊惑的力量,直直钻进人的耳中。一旦行人鬼使神差地回应了这莫名的呼唤,便会身不由己地随着那声音的指引走去,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同人间蒸发,再无半点消息,徒留家人无尽的牵挂与悲戚。

在这片神秘区域的南山,隐匿着一个奇特的风穴。此风穴规模不大,井口般大小,看似毫不起眼,却蕴含着足以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风不定时地从这看似普通的洞穴中呼啸而出。每当风将起时,数十里之外的人们便能提前感知到它的到来。起初,先是隐隐约约传来一阵仿若汹涌波涛拍岸的轰鸣声,那声音由远及近,由弱变强,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恐怖序曲。大约过个一两刻钟,狂风便会裹挟着漫天黄沙,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风所途经的道路,宽度不过三四里,行人倘若提前察觉,尚有一线生机,可以拼尽全力,快步奔逃以躲避这场灾难。但若是躲避不及,众人便会赶忙将众多车辆用粗壮结实的巨绳紧紧连缀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即便如此,在狂风的肆虐下,这些车辆也如同漂浮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剧烈地晃动颠簸,随时都有被掀翻的危险。若是有一辆车不幸独自遭遇狂风,那车上的人、矫健的马匹以及堆积如山的物资行李,都会在瞬间变得轻如鸿毛,被狂风轻而易举地裹挟而起,像飘零的落叶一般,在空中无助地飘荡,最后被吹向未知的远方,不知所踪,只留下一片狼藉与无尽的恐惧。

这片地区的风向也十分奇特,风平日里总是自南向北呼啸而过,而在持续几天后,又会调转方向,从北往南吹,如此循环往复,就好似人的呼吸一般,有着奇妙而又规律的节奏,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秘莫测。我任职于乌鲁木齐期间,曾收到辟展传来的移文,上面赫然记载着:军校雷庭在某一天,连同他的马匹,竟一同被狂风吹到了岭北。此后,便音信全无,生死未卜,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再也没有任何踪迹可循,仿佛被这狂风带去了另一个世界。无独有偶,昌吉通判也曾向我上报过一件奇事:某天的午刻,天空中突然有一人坠落而下。经查明,此人乃是特纳格尔的遣犯徐吉,他竟然是被狂风吹至此地的。而没过多久,特纳格尔的县丞也发来消息,称徐吉于当日逃跑。细细推算时间,从巳时正到午时,短短一段时间内,徐吉竟被风吹着飞腾了二百多里地。这样离奇的事情,在当地或许因为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但若是放在其他地方,绝对算得上是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让人难以置信。

后来有幸见到徐吉,听他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徐吉回忆道,被风吹起的那一刻,他瞬间陷入了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仿佛喝醉了酒,又好似深陷梦境之中,整个人不受控制,身体像飞速旋转的车轮一般,在空中不停地翻滚打转。强烈的气流让他根本无法睁开眼睛,耳朵里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有千万面战鼓在同时疯狂敲击,嘈杂得让人头晕目眩。口鼻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堵塞住,几乎窒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能够艰难地呼吸一口。那种生死一线、命悬一线的感觉,让他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回顾古籍,《庄子》中曾记载:“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按照常理,风乃天地间流动的气,它本应无所不在,自由飘荡,不应被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洞穴之中。然而,自然界的奥秘无穷无尽,或许是在某种特殊的机缘巧合之下,天地间的气偶然在南山的这个洞穴处大量汇聚,从而形成了如此奇特罕见的自然现象。这就好比火气在机缘巧合之下,大量聚集于巴蜀地区,于是便诞生了神奇的火井,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为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别样的便利与景观;又如同水脉偶然汇聚于阗,最终孕育出了伟大的黄河源头,滋养了华夏大地无数的生灵。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总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而这些神秘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大自然魅力的独特体现,激发着人们不断探索未知,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双途修仙】——

何励庵先生曾言,在那悠悠岁月的长河中,相传明朝末年的一段奇事。彼时,一位年轻书生,怀揣着对世间万物的求知欲与探索心,独自踏上了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他走进了一片草木丛生、荒无人烟的莽莽荒野之中,四周皆是繁茂的野草、参天的古树,静谧的氛围中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就在书生沉浸于这原始自然的静谧时,一阵清脆悦耳、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悠悠地传进了他的耳中。书生瞬间停下了脚步,满脸的疑惑与惊讶。这荒郊野外,四下不见人烟,怎会突兀地传来读书之声?好奇心驱使之下,他决定顺着声音的方向一探究竟。

他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拨开层层茂密的枝叶,小心翼翼地前行。终于,在一片荒废已久的墓地间,发现了一幕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一位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的老翁,正悠然自得地坐在一处墟墓旁。而更为奇特的是,老翁的身旁,整齐地蹲着十几只狐狸,每一只狐狸的前爪都捧着一本书,那专注的模样,仿佛正在进行一场庄重的学术研讨。

老翁敏锐地察觉到了书生的到来,他微笑着站起身,热情地迎接这位不速之客。与此同时,那些原本蹲坐的狐狸们,竟也纷纷像训练有素的童子一般,捧着书,后腿站立,如同人类一般恭敬地迎接书生。这一幕,让书生原本紧张的心,稍稍放松了些许。他心想,这些狐狸既然懂得读书学习,想来定不会是心怀恶意的妖邪之辈,便鼓起勇气,与老翁相互行礼致意,随后与众人一同席地而坐。

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率先开口问道:“老人家,在这荒郊之地,您和这些狐狸为何在此读书呢?”老翁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我们这些可都是一心修仙的狐辈。但凡狐狸想要修成仙身,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通过采集天地间的精气,虔诚地朝拜星斗,日积月累,逐渐获得通灵变化的能力,之后再不断积累功德,以求修成正果。这便是从妖修炼进而求仙的路子。然而,这条道路虽然看似快捷,能迅速提升能力,但其中充满了诱惑与危险。一旦误入邪道,违背了天地间的戒律,必将遭受严惩。

其二,便是先潜心修炼自身的形体,努力化为人形。待成功化为人后,再深入研习内丹之术,通过不断地修炼,达到成仙的目的。这条路虽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每天进行吐纳气息、引导身体的修炼,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自然能够圆满成功。这条路虽然漫长曲折,却胜在安稳可靠。

不过,你要知道,形体的变化并非凭空而来,它是随着内心的变化而改变的。所以,我们才先诵读圣贤留下来的经典书籍,努力领悟三纲五常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当我们的内心得到了圣贤思想的教化与熏陶,自然而然地,外在的形体也就会随之发生改变了。”

书生听得入神,忍不住借来狐狸们手中的书籍查看。只见这些书皆是《五经》《论语》《孝经》《孟子》之类的经典着作,然而奇怪的是,书中只有原汁原味的经文,却没有任何注释讲解。书生不禁心生疑惑,问道:“这些经书没有详细的解释,你们又如何能够深入地讲解和理解其中的要义呢?”

老翁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我们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圣贤们留下的言语,其实本就没有那么晦涩难懂。通过我们口口相传,相互交流探讨,再结合字词的基本含义,自然就能够领悟其中的义理宗旨。那些繁杂的注释,有时候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无法真正贴近圣贤的本意,所以我们觉得并不需要。”

书生对老翁的这番言论感到十分新奇,同时又觉得有些乖僻,一时之间,思绪纷乱,不知该如何回应。为了打破这短暂的沉默,他便换了个话题,问道:“冒昧问一下,老人家您高寿几何?”老翁摇了摇头,说道:“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开始学习这些经书的时候,这世间还没有印板书呢。”

书生接着又好奇地问:“历经了这么多个朝代的更迭,您觉得这世间的事情,可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老翁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缓缓说道:“大体上,世间的规律和人性的本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在唐朝以前,人们谈论的大多是纯粹的儒家学者。而到了北宋之后,时常能听到有人宣称某甲是圣贤,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吧。”

书生对于老翁的回答,心中满是疑惑,却又不知从何问起,只得恭敬地作揖告别。后来,书生在赶路的途中,竟又偶然遇到了这位老翁。他满心欢喜,想要再次与老翁深入交谈,探寻更多的奥秘。然而,老翁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便一言不发,掉头径直离去,只留下书生在原地,望着老翁远去的背影,久久伫立,若有所思。

仔细想来,这件事大概率是何励庵先生精心编撰的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先生曾经感慨道:“当下,有许多人把讲经当作获取科举功名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牵强附会,对经文肆意敷衍。结果便是,他们的言辞越是华丽精巧,对经书真正内涵的理解就越发荒疏浅薄;还有一些人,妄图通过讲经来树立自己的学术门派,于是在学术讨论中,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辩驳不止。这样一来,他们的说法看似越来越详尽,可实际上,对经书的理解却越来越偏离正道。”这与故事中狐狸读书追求明理,不被繁杂注释和功利目的左右的寓意,简直如出一辙,契合得严丝合缝。

先生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世人:“大凡那些看似巧妙无比、能迅速达成目的的方法,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患与不稳定因素。就好比人走路,如果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踩在地上,即便偶尔会有小的失误,也不至于摔得重伤,危及自身。”这与故事里所讲述的狐狸修仙的两条途径,传达的是同一个道理,都在劝诫人们,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贪图捷径,只有稳扎稳打,才能走得长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