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新阅微异谈 > 第80章 因果自有重轻分,瀛州烧海本船灾

新阅微异谈 第80章 因果自有重轻分,瀛州烧海本船灾

作者:硕云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39 来源:小说旗

【因果有度】——

蔡必昌做太守时,有段异闻——他曾在梦中断过阴间的官司,对幽冥间的恩怨纠葛、因果报应,比常人多了几分亲见般的体会。

一日,与他相熟的中丞朱石君闲谈,偶然提及佛法,便问他:“世人都说佛法无边,若真心忏悔,过往罪孽真能一笔勾销吗?”

蔡必昌听了,沉吟片刻,缓缓道:“这话得分两头说。寻常的冤仇,比如邻里间的口角、朋友间的嫌隙,或是无意中犯下的小错,若能真心悔过,借佛法的指引,让受冤的一方得偿所愿,或是心结解开,那怨恨自然就散了,好比人间打官司,双方愿意和解,也就没了后续的纠缠。”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可若是犯下重业、结下深仇——比如害人性命、灭人满门,或是以恶意践踏天理人伦,那等罪孽,就像铁钉钉进木头里,岂是一句‘忏悔’能拔出来的?人世间的官司尚且有不能和解的死结,阴间的因果更是分毫不让。这时候,别说寻常的忏悔,便是释迦牟尼亲临,怕也难改既定的报应。”

这番话听着平平实实,却把道理说透了。

世间总有些儒生,认定佛法全是虚妄,说什么忏悔赎罪都是空谈,未免太过绝对;也有些信佛的人,以为只要焚香诵经、叩首忏悔,再大的罪恶都能烟消云散,这又何尝不是自欺?蔡必昌的话,恰恰点出了这两头的偏颇——凡事皆有边界,因果自有分量,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夸大。

【瀛州烧海】——

我家住在河间,离大海不过百里路程。这地方古时候唤作瀛州,地势很是特别——一路向东走去,地面竟缓缓升高,到了海边更是陡得像刀削一般。正因此,潮水涨起时漫不上岸,内陆的河水也没法径直汇入大海。当年大禹治水,没让九条河道直接奔流入海,反倒引着它们向北绕了几百里,直到碣石才让其归入沧海,想来正是顾忌这陡峭海岸的缘故。

海边的人,常会说起一种叫“烧海”的奇景。每隔几年,或是几十年,某个夜里,远远望向海天相接处,会瞧见水与云搅成一片混沌,翻涌的云团里裹着通红的光,像有无数火把在水底燃烧,把半边天都映得透亮。这光景过后没几日,海滩上总会冲上来些断了的椽子、折了的栋梁,村民们捡回去,劈巴劈巴正好当柴烧。

于是流言便跟着这些木柴传开了:“定是龙宫要翻新,海神爷召了工匠去帮忙啦!”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说某村的木匠、某镇的瓦匠,前几日还见过,如今忽然没了踪影,准是被请去海底造宫殿了。可若追问一句,谁亲眼见过那些工匠?谁能说清鲛人住的屋子是啥模样?贝母镶的宫阙又有多华丽?却没人答得上来——说到底,不过是海边人一代代传下来的念想罢了。

我倒觉得,这“烧海”未必是什么神异之事。多半是远渡重洋的大商船,在海上不慎失了火。茫茫大海之上,没有遮天蔽日的楼宇,也没有连绵的山峦挡着,火光映在水面上,再借着云层一反射,那红光自然能照得远,百里千里外都瞧得见。至于冲上岸的那些梁柱椽子,本就是大船上的物件,烧断了随浪漂来,哪里是什么龙宫的建材?

想来是海边日子清寂,人们见了这般奇景,便忍不住编些故事添些趣味。只是那火光究竟是船火还是“龙火”,椽子是舶来之物还是龙宫废料,怕是谁也说不清了——大海的奥秘,本就藏在这真真假假的传说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