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新阅微异谈 > 第31章 善恶昭彰警世言,魂诉婶过诫后生

新阅微异谈 第31章 善恶昭彰警世言,魂诉婶过诫后生

作者:硕云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39 来源:小说旗

【巧报善恶事】——

我的先父姚安公府上,有个仆人,平日里瞧着那模样,真是恭谨憨厚到了极点。每次见着人,都是满脸堆笑,说话也是客客气气,做事时那股子勤快劲儿,谁看了都得夸一声老实可靠。可谁能想到,这表象之下,藏着的是一颗极为狡黠、满是算计的心。

那是个骄阳似火的夏日,府里碰上了一件十万火急的事儿,急需人手去办。这仆人眼珠子滴溜一转,心里头就打起了小算盘。他故意磨蹭了一会儿,才不紧不慢地走到姚安公面前,脸上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唉声叹气地说道:“老爷啊,您也知道,这事儿可不好办呐,我跑前跑后,还得担不少风险,万一出了岔子,小的可担待不起啊。”说着,话锋一转,“不过老爷您放心,小的肯定尽力,就是……就是这辛苦费,您看能不能多给点,也好让小的有个奔头。”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姚安公的脸色,那眼神里的贪婪根本藏不住。姚安公当时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他的无理要求。就这么着,这仆人轻轻松松就多得了几十两银子,揣进兜里的时候,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心里还暗自得意自己的“聪明才智”。

再说这仆人的妻子,平日里也是装模作样,整天把自己打扮得规规矩矩,见着人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活脱脱像个贞洁烈妇。可背地里,她早就和镇上的一个无赖勾搭上了。两人眉来眼去了好些日子,那妇人的心早就野了,一门心思就想着和这无赖远走高飞,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只是一直发愁没有足够的盘缠,这计划才一直没能得逞。

巧的是,丈夫这次意外得了一笔横财。妇人得知后,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心里暗自盘算着怎么把这笔钱弄到手。当天晚上,趁丈夫喝得酩酊大醉、呼呼大睡的时候,她轻手轻脚地摸进房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那藏着银子的匣子。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心跳都加快了几分,顾不上许多,迅速把银子塞进自己的包袱里,然后蹑手蹑脚地出了门,和早已在外面等候的无赖会合,两人连夜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十多天后,他们在一个偏远的小镇被官府抓住了。当两人被押回镇上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对男女的丑事,一下子就传遍了大街小巷。我和兄弟们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那叫一个畅快,觉得这就是他们咎由自取,活该受到这样的惩罚。

可姚安公知道后,却一脸严肃地把我们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件事怎么会如此巧合,一环紧扣一环,到了这般田地!恐怕是有鬼神在背后操纵着一切啊。但你们要明白,鬼神这么做,可不是单纯为了让我们看个热闹、图一时之快。他们是想借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一个警示。所以啊,以后遇到这种事情,可千万别只想着幸灾乐祸,一定要心生警惕,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

接着,姚安公又给我们讲了另一个故事:甲和乙是多年的好友,甲住在下口,乙住在泊镇,两个地方相隔三十里地。有一天,乙的妻子因为有事要路过甲家。甲见了,心里顿时起了邪念。他热情地把乙妻迎进屋里,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嘘寒问暖,还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几杯酒下肚,乙妻就被灌得迷迷糊糊,神志不清。甲趁机把她留了下来,做下了不道德的事情。乙知道了这件事后,心里又气又恼,可碍于面子,又不敢声张,只能把这口气咽进肚子里,甚至还得强装笑脸,向甲表示感谢。

谁能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没过多久,甲的妻子乘船渡河的时候,突然遭遇风浪,船被打翻了。她在湍急的水流中拼命挣扎,顺着河水一路漂到了乙家门前。正巧被乙发现,乙认出是甲妻,本想撒手不管,但又觉得这样做不太地道,犹豫再三,还是把她救上了岸。乙把甲妻扶回家里后,心里的怨恨瞬间涌上心头,他想到自己妻子所受的屈辱,也起了报复之心。于是,他也像甲对待自己妻子那样,用酒把甲妻灌醉,留她在家里过夜。甲得知此事后,和乙当初一样,心里虽然愤怒,却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得反过来向乙致谢。

这件事被他们的邻居老妇人知道了。老妇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平日里就一心向善。她得知此事后,吓得脸色苍白,双手不停地合十,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竟然有这样的事情!真是太可怕了,我可算是知道敬畏了。”当时,她的儿子正在帮别人作伪证打官司,想要从中谋取私利。老妇人知道后,心急如焚,生怕儿子也会遭到报应。她顾不上许多,立刻匆匆赶到儿子那里,把儿子叫了回来。

姚安公讲完这个故事后,看着我们,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要好好学学这个老妇人,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千万别做那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叔魂诫侄事】——

四川的毛振翧公在担任河间同知之时,闲暇间谈及一桩家乡旧事,那故事里的经历,透着十足的离奇与警醒。

在毛公的家乡,有一个宁静的小村落,村后是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日,村里的一位年轻后生因外出办事耽搁了时辰,直到傍晚才踏上归程。刚走到半山腰,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黑沉沉地压下来,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后生赶忙加快脚步,在雨幕中四处张望,盼着能寻到一处避雨之所。

没多会儿,他瞧见不远处有一座废弃的祠堂,虽显得破败不堪,可好歹能遮风挡雨。后生满心欢喜,快步跑了过去。一进祠堂,他先是抖了抖身上的雨水,而后才抬眼打量四周。这一看,可把他吓得不轻,只见昏暗的祠堂檐下,竟坐着一个人。再定睛一瞧,那熟悉的面容,竟是他早已过世的叔叔!

后生惊恐万分,心脏砰砰狂跳,双腿发软,转身就想逃离这诡异之地。就在这时,他叔叔那熟悉的声音传来:“孩子,莫怕,先别走!我是特意在这儿等你,有要事相告,不会害你的。” 后生听了,脚步顿住,心中虽怕,但又忍不住好奇,缓缓转过身来。

借着微弱的光线,他瞧见叔叔的面容依旧和蔼,只是周身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气息。叔叔神色凝重,缓缓开口:“我走之后,你叔母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一直不得你祖母的喜爱,常常被无端打骂,受尽委屈。你叔母表面上总是默默忍受,从不反抗,可她心里头的怨恨却越积越深。一到四下无人的时候,她就忍不住偷偷咒骂、发泄不满。”

叔叔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我如今在阴曹地府担任衙役,已经多次看到土地神向上申报你叔母这些言行。你回去之后,一定要把我的话带给她,让她赶紧悔改。倘若她执迷不悟,恐怕日后免不了要魂堕地狱,遭受无尽痛苦。”

后生听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连忙点头答应。正想再问些什么,眨眼间,叔叔的身影竟渐渐消散,化作一团虚无,消失在了昏暗的祠堂之中。

后生愣在原地许久,才缓过神,匆匆忙忙冒雨赶回了家。一进家门,他顾不上换身干爽衣服,便迫不及待地把在祠堂的奇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叔母。

叔母听到这话,先是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强装镇定,矢口否认道:“别听你那死去的叔叔瞎说,我怎么会做这种事!”可她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有不自觉回避的眼神,都暴露了她的心虚。

尽管叔母极力否认,可她的脸色愈发难看,坐立不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她,让她如芒在背,无地自容。从她的反应来看,后生心里明白,叔叔的鬼魂所言绝非虚假。这件事也在村里慢慢传开,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刻警醒着众人,举头三尺有神明,为人处世切不可心怀恶念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