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新阅微异谈 > 第29章 神祠庇佑有情人,于家巧避权阉祸

新阅微异谈 第29章 神祠庇佑有情人,于家巧避权阉祸

作者:硕云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39 来源:小说旗

【土神庇情侣】——

杜生村,离我家有十八里地远,平日里往来,脚下的土路随着季节更迭,或是尘土飞扬,或是泥泞不堪。就在这个村子里,发生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

村里有一户人家,家中的公婆被富贵人家的钱财迷了心窍,贪图那丰厚的贿赂,竟狠心要把自家的养媳卖给富贵人家做妾。这养媳虽说还没和未婚夫举办正式的婚礼,可两人早已像寻常夫妻一般,在生活的琐碎里相互陪伴了好几年,情义深重,她心里认定了自己的未婚夫,从情义上讲,打死也不愿再嫁给别人。

养媳察觉到事情已经到了危急关头,无法阻止公婆的贪婪行径,便与未婚夫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悄悄凑到一起,压低声音,你一言我一语地秘密约定一同逃走。他们深知,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否则,往后便是天各一方,再难相见。

第二天天还没亮,两人便怀揣着对未来的忐忑和期许,轻手轻脚地出了门,一路小跑着离开了村子。可公婆发现两人逃跑后,顿时火冒三丈,扯着嗓子叫骂着,抄起家伙就追了出去。

这小两口慌不择路,在夜色中拼命奔跑,等跑到我家所在村子的土神祠时,早已气喘吁吁,双腿发软。他们望着这座略显破旧的土神祠,四周黑沉沉的,寂静得有些可怕,本以为找到了暂时的安身之所,可进去一看,空荡荡的,竟没有一处可以藏身的地方。两人满心绝望,只能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在这寂静的夜里,低声抽泣着。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之时,突然,祠内传来一个低沉而神秘的声音:“追赶你们的人马上就到了,你们可以藏在神案下面。”两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顾不上多想,迅速猫着腰,躲到了神案下面,大气都不敢出。

没过多久,就听到一阵歪歪斜斜的脚步声传来,原来是庙祝喝醉了酒,跌跌撞撞地回来了。他满脸通红,嘴里还嘟囔着含糊不清的话语,走到门口,便一头栽倒,横躺在了地上。

公婆追了过来,看到躺在地上的庙祝,急忙上前,伸手把他摇醒,大声问道:“你有没有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跑过去?”庙祝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眼睛半睁半闭,打着酒嗝,含含糊糊地回答说:“是一对年轻的小男女吗?年纪嘛,大概二十上下,男的穿着青色布衫,女的穿着碎花小袄,鞋子是黑色的布鞋,往东边那条路去了。”公婆一听,急忙顺着庙祝所指的路追去。

躲在神案下的小两口,听到庙祝的话,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等公婆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们才小心翼翼地从神案下钻出来,不敢多做停留,连夜离开了土神祠。

他们一路乞讨,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到了养媳的父母家。养媳的父母看到女儿如此狼狈,心疼不已,听闻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气愤填膺,当下便决定去官府告状。有了娘家人的撑腰,再加上官府的介入,这才使得养媳没有被卖给别人做妾,那对贪婪的公婆也没能得逞。

事后,大家都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惊奇。当时土神祠中确实没有其他人,庙祝酒醒后,对自己那晚说过的话毫无印象,他一脸茫然地说:“我起初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不记得自己说过这些话,大概都是土神显灵,不忍心看这对小情侣被拆散,所以才暗中相助啊。” 从此,这个故事便在村子里传开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不时被人提起,感叹着世间的情义与神灵的护佑。

【于家脱险途】——

在肃宁这片土地上,于氏家族可是声名远扬的古老世家。其宅邸在岁月的洗礼下,散发着厚重的历史韵味,庭院深深,飞檐斗拱间诉说着家族的往昔辉煌。族中子弟谨遵祖训,耕读传家,在当地备受尊崇。

彼时,魏忠贤在朝廷中权势滔天,权倾朝野。王侯将相在他眼中,不过是随意拿捏、毫无分量的草芥。可偏偏他生长于肃宁,从小对于氏家族的声名有所耳闻,在他心中,于氏家族就如同东晋时显赫无比的王、谢两大家族一般高不可攀。为了给自己的侄子谋一门好亲事,魏忠贤认定了非于家的女儿不可。

恰好,于家的小儿子正要奔赴乡试。魏忠贤听闻后,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刻派人精心筹备了一场奢华的酒宴,随后强行将于家小儿子邀请到自己那富丽堂皇的府邸。

于家小儿子踏入魏府,只见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奢靡与威严。魏忠贤满脸堆笑,却难掩眼中的强势,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谈起为侄子求娶于家女儿之事。于家小儿子心中一紧,暗自思忖:若是答应这门亲事,日后魏忠贤一旦失势,于家必定会被牵连,灾祸难以避免;可要是不答应,以魏忠贤的狠辣手段,眼前恐怕就会有灭顶之灾。一时间,他只觉脑袋里一团乱麻,冷汗不自觉地从额头冒出,双手也微微颤抖起来,仓促之间实在难以决断。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托词道:“父亲尚在,婚姻大事,我实在难以擅自做主。”

魏忠贤听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何难?你速速写封信,我有的是办法,能立刻把你父亲请来。”于家小儿子不敢违抗,只得拿起笔,手却仍在不住地哆嗦,好不容易写完了信。

当天夜里,于家老爷子正沉浸在梦乡之中。恍惚间,他竟见到了早已去世的父亲,就像往日里一样,正一脸严肃地督促自己做功课,还给出了两道题目:一道是“孔子曰诺”,另一道是“归洁其身而已矣”。于家老爷子满心疑惑,正绞尽脑汁构思如何作答,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他猛地从梦中惊醒。这时,家人递上儿子的书信,他展开一看,回想起刚才的梦境,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祖先在冥冥之中的启示啊。

于家老爷子深知此时形势危急,容不得半点犹豫,于是立刻写了回信,答应了这门亲事,同时在信中言辞恳切地附言说自己病情十分严重,催促儿子速速归家。

肃宁与京城相距四百多里地,送信之人快马加鞭。当回信送到京城魏府时,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魏忠贤家中为庆祝而安排的演剧还未散场。台上的戏子依旧咿咿呀呀地唱着,台下宾客们醉意朦胧、欢声笑语不断。于家小儿子收到回信后,一刻也不敢耽搁,匆匆收拾行装踏上归程。

在回家的路上,沿途的官吏们听闻他与魏忠贤家结亲的消息,纷纷前来迎候。道路两旁,供应食宿和举行仪式的帷帐一个连着一个,场面好不热闹。可于家小儿子却无心欣赏,满心都是忧虑。

终于,他回到了家中。于家父子深知其中利害,自此都对外称病,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这一年,正是天启甲子年。

时光匆匆,一晃三年过去。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忠贤,终于迎来了倒台的那一天。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而于家因为之前的谨慎应对,巧妙地避开了这场灾祸,得以安然无恙。

事情平定之后,于家老爷子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他坐着一辆简朴的小车,悠然地游遍了郊外。望着那漫山遍野的繁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他感慨万千,不禁叹道:“我闭门不出整整三年,担惊受怕,就盼着能有今日这般自在地看花饮酒的日子。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岌岌可危啊!”

还记得于家小儿子临行之时,魏忠贤满脸得意地拿出一幅自己的画像,递到他手中,说道:“先让新媳妇认识一下我的模样。”于氏家族与我家乃是表亲,我儿子小时候,还曾亲眼见过这幅画轴。画上的魏忠贤身材高大挺拔,容貌虽清秀却透着几分冷峻。他面色白皙,隐隐泛着红晕,两边颧骨微微隆起,脸颊稍显瘦削,目光中带着一丝迷离,像是醉酒未醒。眼睛下方的卧蚕处,淡淡地晕染着一层赭石色,好似微肿一般。他身着大红色的华服,尽显威严,座位旁边的几案上,整齐地排列着九枚金印,散发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曾经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