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新阅微异谈 > 第38章 淮镇郭六孝节彰,旧怨梦诉醒官心

新阅微异谈 第38章 淮镇郭六孝节彰,旧怨梦诉醒官心

作者:硕云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0:39 来源:小说旗

【贞妇郭六】——

在淮镇这片质朴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位平凡却又不凡的农家妇女——郭六。没人确切知晓她究竟是随丈夫姓郭,还是本就父家姓郭,乡邻们口口相传,都唤她郭六,这简单的称呼,承载着她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印记。

雍正甲辰、乙巳年间,一场可怕的饥荒如乌云般笼罩了这片大地。田野里,庄稼颗粒无收,土地干裂出一道道狰狞的口子,仿佛是大地无声的悲号。饥饿的阴影沉重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郭六一家也未能幸免。家中的存粮早已见底,看着年迈体弱、疾病缠身的公婆,再瞧瞧一贫如洗的家,郭六的丈夫满心无奈与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一家人都将饿死。

在一个寒风瑟瑟的清晨,丈夫望着郭六,眼中满是愧疚与不舍,缓缓地在她面前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个头,声音带着哽咽说道:“父母都已年老,又身患重病,往后我实在无法照料,只能拖累你了。”郭六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轻轻点头,她明白丈夫的无奈,也知晓自己肩上即将扛起的重担。

郭六生得颇为秀丽,即便身着粗布麻衣,也难掩那动人的姿容。村里的一些年轻浪荡子弟,见她家陷入绝境,便起了歪心思,纷纷拿着金钱在她面前晃悠,言语轻佻,试图用钱财引诱她。面对这些诱惑,郭六每次都冷冷地拒绝,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不屑。

起初,郭六没日没夜地做着针线活,手指常常被针扎得千疮百孔,鲜血染红了针线,可换来的微薄收入,在这饥荒年月,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养活公婆。一天夜里,郭六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看着熟睡中面容憔悴的公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知道,必须得做出改变,否则一家人都得饿死。

第二天,郭六把邻里乡亲都请到家中,“扑通”一声跪地,对着众人连连磕头,声泪俱下地说道:“我丈夫将他的父母托付给我,我拼尽了全力,可如今实在是没办法了。要是再想不出别的法子,我们都得死。邻里们要是能帮我一把,就请拉我一把;要是帮不了,那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只能去做那倚门卖笑的营生,还望大家别笑话我。” 众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小声嘟囔,犹豫迟疑了好一会儿,最终都默默转身,一个接一个地缓缓散去。

郭六望着离去的众人,心彻底凉了。她哭着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公婆,随后,她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开始与那些平日里让她厌恶的浪荡子弟交往。每当夜深人静,她独自躺在床上,泪水总是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但她知道,为了公婆,她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郭六收养了一个女子,她对这女子关怀备至,却又严格限制她与外人接触。每天,郭六都会仔细叮嘱女子待在屋内,不要随意外出,更不能让外人瞧见她的面容。村里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郭六这是打算把女子养大后卖个好价钱,郭六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只是默默忍受,从不辩解。

时光匆匆,三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天,外出乞讨的丈夫终于回到了家中。郭六看到丈夫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喜,有苦涩,更多的却是如释重负。简单地问候之后,郭六拉着丈夫,先去见了公婆,语气平静地说:“你的父母,我都好好照顾着,现在,他们平安地交给你了。” 接着,她又把收养的女子带到丈夫面前,神色坦然却又带着一丝哀伤,说道:“我的身子已经被玷污,没脸再和你一起生活。我给你另外找了个媳妇,以后,她会陪着你。” 丈夫听到这话,惊得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郭六没等丈夫反应过来,转身往厨房走去,轻声说道:“你一路奔波,想必饿了,我去给你做顿饭。” 厨房里,郭六熟练地生火、淘米,动作机械而麻木。当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时,她却缓缓拿起了菜刀,眼中满是决绝。

县令接到报案后赶来验尸,看着郭六那睁得大大的、仿佛有无限委屈与不甘的双眼,心中也不禁一颤。他思索片刻,做出判决:将郭六葬在祖坟里,但不能附葬在她丈夫的墓旁。县令解释道:“不附葬在丈夫墓旁,是因为她的行为已与丈夫断绝了夫妻之义;葬在祖坟里,是表明她对公婆尽了孝道,并未断绝关系。” 然而,郭六的双眼依旧直直地睁着,仿佛对这个判决并不认可。

公婆在一旁哭得肝肠寸断,公公老泪纵横,大声哭诉道:“她本是个贞洁无比的好媳妇啊,是因为我们老两口,才被逼到这一步的。儿子没能养活父母,反倒把责任都推给一个弱女子,路人都能看穿他的心思。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却要这样断绝她的名分?这是我们家的私事,官府就别再插手了!” 话音刚落,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郭六那一直不肯闭上的双眼,缓缓合上了。

此事在乡里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有人为郭六的遭遇感到同情,称赞她的孝道;也有人对她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她不该自甘堕落。我的先祖宠予公听闻此事后,感慨万分地说:“节操和孝道都至关重要,可有时候,二者实在难以两全。这件事,若不是圣贤,实在难以评判对错,我也不敢随意发表看法啊。” 郭六的故事,就像一段传奇,在淮镇的土地上代代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也引发着人们对道德、伦理与人性的深深思考。

【梦魂诉憾】——

在京城那威严庄重却也暗流涌动的官场之中,有一位御史,曾几何时,也是意气风发,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然而,他却没能坚守住为官的底线,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接受贿赂,公然鬻卖奏章。纸终究包不住火,他的罪行被揭露,很快,便被押上了审判台,最终依法被处决。

这天,参与审问这位御史的其中一位官员,在繁忙的公务之后,坐在书房的椅子上不知不觉地打起了瞌睡。恍惚间,他感觉有一道熟悉的身影缓缓浮现,睁眼一看,竟然是那已被处决的御史。他猛地一惊,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惊恐地问道:“你……你是有冤屈吗?”

御史神色平静,缓缓开口:“身为言官,本应秉持公正,为朝廷建言献策,可我却利欲熏心,接受贿赂出卖奏章,依照律法,罪当处死,我并无冤屈。”

官员稍稍松了口气,但心中疑惑更甚,追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要来见我?”

御史的目光直直地看向他,眼中似有怒火燃烧,冷冷地说道:“我对你有憾事!”

官员满脸不解,摊开双手说道:“参与审问你的官员有七八人之多,和我一样与你曾有旧交的,也有两三人,为何单单对我心怀不满?”

御史向前走了一步,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我与你,往日虽有些许矛盾,不过是在追求仕途晋升的过程中互相竞争罢了,远非不共戴天的仇敌。但我受审对质之时,你虽因避嫌未直接审问我,可那脸上得意洋洋的神色,好似在宣告自己的公正无私,实则满是对我的轻视;我被定罪之后,你那几句虚伪的安慰之词,字里行间都透着轻薄之意。其他人是依法判我死刑,而你,分明是借这个机会来报复我,看着我落难你心里痛快!人在患难之时,最能感受到世态炎凉,你这般行径,怎不让我痛心疾首,怨恨难平!”

官员听着这番指责,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又惊又怕,双腿微微颤抖,连忙拱手,满脸愧疚地向御史道歉:“实在对不住,是我做得不对。那……那你此番前来,是要报复我吗?”

御史冷哼一声,说道:“我因触犯国法而死,哪还有能力报复你?只是你这狭隘的心胸、这般凉薄的举动,实非有福之人所为。我今日来,不过是心中这口气难平,让你明白,你的所作所为,有多伤人!”

话音刚落,官员只觉一阵恍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之间,再睁开眼睛,御史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连忙看向四周,只见桌子上喝了一半的残茶,还冒着丝丝热气,好似刚刚发生的一切并非梦境。

自那之后,这位官员像是丢了魂一般,整日惘然若失,做事也常常心不在焉。他的亲友见他这般异常,心中担忧,便私下里找了个机会,关切地询问他缘由。官员长叹一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详细道来,末了,感慨万千地说:“幸好啊,我当时没有落井下石,即便如此,他还如此记恨。曾子说‘哀矜勿喜’,真是至理名言啊!”

亲友听后,也是唏嘘不已,同样感慨道:“人一旦被私心蒙蔽,就算是罪有应得,心里都还是会不服气,更何况是判罚不公正的时候呢!这为官之道、为人之理,还真是得时刻警醒啊!” 这件事在官场和坊间悄然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给众人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告诫着每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困境时,切不可心怀恶意,要始终保持一颗公正善良的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