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53章 流民叩阙罢黜声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53章 流民叩阙罢黜声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恐慌与饥饿,如同两条无形的、淬了毒液的鞭子,日夜不停地抽打着绝望的人群。失去了家园和田地,失去了最后一点糊口的指望,这些被苦难压垮的流民,如同浑浊的泥流,被本能和一丝渺茫的希冀驱使着,沿着冰冷的官道,拖家带口,步履蹒跚地涌向帝国的核心——京城。他们相信,只有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城,才能给予他们最后的活路。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户,如同风中飘散的落叶。很快,这落叶便汇聚成了汹涌的、望不到尽头的灰色浊流。褴褛的衣衫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沾满泥泞,破洞处露出冻得青紫的皮肤。面黄肌瘦的脸庞上,眼窝深陷,眼神空洞麻木,偶尔闪过一丝被饥饿和绝望逼出来的、野兽般的疯狂。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捡来的树枝,每一步都摇摇欲坠;妇人紧紧抱着怀中气息微弱、连啼哭都无力的婴孩,眼神呆滞;男人们佝偻着背,沉默地走着,但那紧握的拳头和偶尔扫向四周的、带着戾气的目光,透露出他们心中压抑的火山。

沿途的村镇,如同遭遇了瘟疫,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死寂一片。偶尔有胆大的从门缝里窥探,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嫌恶。官道两旁刚冒出嫩绿青苗的田地,成了流民眼中最后的“生机”。无数双枯瘦的手伸向那些脆弱的幼苗,不顾一切地连根拔起,塞进嘴里咀嚼,或是胡乱塞进空瘪的行囊。青苗被践踏,田地瞬间狼藉,留下更深重的绝望和沿途乡民刻骨的仇恨。

“京城!皇帝老爷在京城!去京城才有活路!” 一个嘶哑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带着蛊惑般的狂热。

“对!去京城!皇帝不会看着我们饿死!”

“皇帝?皇帝管用吗?粮食归谁管?是那个摄政王!殷照临!” 另一个尖利的声音立刻接上,充满了怨毒,“是他管着天下的粮仓!运河毁了,粮船没了,他干什么吃的?!我们的粮食呢?!定是被他贪了!挪用了!”

“没错!我表舅在码头上扛活,听他工头喝醉了说的,朝廷拨下来修河堤、买漕粮的银子,一大半都进了上头那些官老爷的腰包!管漕运的就是摄政王的人!” 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汉子挥舞着拳头,大声嚷嚷,他的话立刻引起一片愤怒的附和。

“狗官!贪官!蛀虫!” “还我粮食!还我活路!” 怨毒的咒骂在人群中迅速蔓延。这些流言,如同毒藤的种子,早就在他们离开家乡前,就被某些“有心人”悄然撒下。或是驿站里“无意”听到的差役牢骚,或是沿途县城茶馆里说书先生“愤世嫉俗”的段子,或是混在流民队伍中、穿着同样破烂却眼神闪烁、不断“揭露内幕”的陌生人……一点一滴,将所有的苦难根源,精准地导向了那个高高在上、此刻正昏迷在深宫之中的摄政王——殷照临。他成了这场灾难最显眼的靶子,成了所有愤怒和绝望的宣泄口。

怨气在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长途跋涉中不断累积、发酵、变质。当这支疲惫不堪、满身泥污、眼中燃烧着绝望火焰的流民大军,终于抵达京畿外围,远远望见那巍峨高耸、在冬日灰蒙蒙的天幕下依旧金光闪烁、象征着无上权力与最后希望的皇城城墙时,积压了太久的绝望、愤怒和被精心引导的仇恨,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轰然爆发!

“狗官!还我粮食!”

“殷照临!无能!滚出来!”

“贪官污吏!吸人血的蛀虫!我们要活命!开仓放粮!”

“杀了殷照临!开仓放粮!”

震耳欲聋的怒吼汇聚成滔天的声浪,无数枯瘦如柴、沾满泥污的手臂,如同指向地狱的标枪,齐刷刷地指向那金碧辉煌的宫阙!长久压抑的求生本能和被挑拨的仇恨彻底冲垮了理智的堤坝。饥饿的人群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开始疯狂地冲击京营设置在城郊的最后一道关卡!

石块、泥块、冻硬的土坷垃如同雨点般砸向戍守的士兵!简陋的木栅栏在无数双手的推搡拉扯下发出痛苦的呻吟。哭喊声、咒骂声、士兵维持秩序的呵斥声、兵器碰撞的铿锵声、以及**冲撞的闷响,交织成一曲混乱暴戾的死亡交响乐,彻底撕裂了京畿之地最后的平静。混乱如同瘟疫,在绝望的人群中疯狂蔓延,秩序荡然无存。

这股汹涌澎湃、直指摄政王的滔天民怨,如同精准投递的利箭,瞬间被朝堂之上蓄势待发的暗流捕捉、放大、并赋予了最锋利的政治锋芒!

翌日,肃穆压抑的金銮殿上,仿佛还回荡着宫墙外流民愤怒的呐喊。一位身着亲王蟒袍、须发皆白的老者——庆阳王,东方宸的一位叔祖辈宗亲,颤巍巍地拄着龙头拐杖出列。他面容沉痛,仿佛承载着万钧重担,声音却洪亮清晰,字字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陛下!”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悲怆,“宫阙之外,万民泣血!民心如火,烈焰已焚至丹陛之下!漕运倾覆,天下粮仓空虚,黎民陷于水火,此乃动摇国本之祸!究其根源,在于总揽钱粮漕运之人——严重失职!”

他猛地抬头,浑浊的老眼射出锐利的光,直指问题的核心,也直指那空悬的摄政王之位:“摄政王殷照临,身负陛下重托,总理天下钱粮漕运,却致此塌天大祸!此乃其一!其二,大祸临头,其身为宰辅,竟缠绵病榻,不能视事,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置嗷嗷待哺之黎民于倒悬!此等无能、失职、不堪其位之辈,岂能再居摄政王尊位,执掌国之命脉?!”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苍老的声音带着泣血的控诉,响彻大殿:“老臣,泣血顿首上奏——为安社稷、抚黎民、顺天应人!请陛下明断,即刻罢黜摄政王殷照临,收回其权柄,另择贤能,主持大局,以谢天下苍生,以定我大靖江山!”

“臣附议!罢黜摄政王,以谢天下!” 靖北王留在京中的心腹武将立刻高声呼应,声若洪钟。

“请陛下顺应民心,罢黜殷照临!” 张珩的余党紧随其后,声音阴柔却极具穿透力。

“罢黜殷照临!另择贤能!” 更多被煽动或本就心怀叵测的官员纷纷出列,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浪潮。

一道道请求罢黜的奏本被内侍高举着呈上御阶,如同冰冷的、淬毒的箭矢,密密麻麻地射向龙椅之上的年轻帝王,更穿越了重重宫墙,射向偏殿暖榻上那个依旧昏迷不醒、气息微弱的身影。罢黜之声,甚嚣尘上!它们与宫墙外流民愤怒的呐喊隐隐呼应、共振,形成一股庞大无比、挟裹着“民意”与“天理”的恐怖浪潮,誓要将摄政王殷照临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东方宸端坐于冰冷的龙椅之上,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一尊沉默的金刚。宽大袖袍下的手死死攥着龙椅冰凉的鎏金扶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骇人的青白色,骨节发出细微的咯咯声响。他俊朗的面容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深邃的眼窝里,是深不见底的幽潭。他看着阶下那些或“义愤填膺”、或“忧国忧民”、或毫不掩饰幸灾乐祸与贪婪的形形色色的面孔,耳边是宫墙外隐隐传来的、如同背景音般持续不断的愤怒喧嚣。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吸了一口气,那冰冷的空气仿佛带着铁锈的味道,刺痛了他的肺腑。

殿内的喧嚣在他冰冷的目光扫视下,不由自主地低了几分。

“民心如火?” 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却像一把无形的重锤,清晰地压过了殿内所有的嘈杂,每一个字都如同冰珠砸落在金砖地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回响,“好一个民心如火!朕,也看见了那火!那火,烧的是我大靖的根基!烤的是朕的子民的骨血!”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缓缓扫过庆阳王那张“沉痛”的脸,扫过那些附议的臣子,声音陡然转厉,带着洞穿一切的森然:

“朕更看见,有人在这熊熊烈火上,拼命地浇油!有人借着这‘民意’的东风,想烧死朕的股肱之臣!想烧毁朕的朝纲!”

他微微前倾身体,无形的帝王威压如同山岳般笼罩整个大殿:

“摄政王是病着!但大靖的天,还没塌!查清死士来源,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职责!赈济灾民、安置流民、疏通漕运,自有户部、工部、漕运衙门按国法朝纲去办!朕坐在这里,就是要看着这些衙门,给朕把事情办妥!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最终牢牢钉在脸色微变的庆阳王脸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刺骨的弧度,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至于罢黜?皇叔祖……” 那声称呼,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您口口声声为了社稷黎民,此刻朝野内外,人心惶惶,灾情如火,正是需要上下同心、共克时艰之际!您不思献策解困,不思安抚人心,却在这金殿之上,带头掀起罢黜重臣、动摇国本之议?”

东方宸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您,是嫌朕的朝堂,还不够乱吗?!是嫌这把火,烧得还不够旺吗?!”

“……” 整个金銮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方才还汹涌澎湃的罢黜声浪,被这凌厉如刀、直指用心的质问,硬生生地斩断、冻结!庆阳王老脸涨红,嘴唇哆嗦着,握着拐杖的手青筋暴起,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那些附议的官员,更是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龙椅上那道冰寒刺骨的目光。

罢黜的声浪被暂时压了下去。但殿内弥漫的那股暗流,却更加汹涌,更加冰冷,如同潜伏在冰层下的毒蛇,等待着下一次致命的机会。宫墙外的喧嚣,依旧隐隐传来,提醒着所有人,危机远未解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