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360章 病榻犹理奏章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360章 病榻犹理奏章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春祭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尽,那声“愿苍生常安”犹在四野回响,澈儿却在当夜便觉有些不适。

白日登坛时,晨风料峭,祭袍虽厚重,却难抵高台穿堂风的寒意。他立于圜丘之巅逾一个时辰,精神高度集中,全未将那浸骨的凉意放在心上。待礼成回宫,卸下沉重的祭服,才觉后颈泛起一阵细密的寒意,喉头也隐隐有些发紧。

殷照临听闻,第一时间便遣人送来了驱寒的汤药,又命内侍在澈儿的书房与寝殿都多置了两个炭盆,融融暖意驱散了殿内最后一丝春寒。东方宸也特意过来瞧了瞧,见他只是面色略白,眉宇间带着几分倦意,便沉声道:“既是微恙,便好生歇着,案牍之事,缓几日无妨。”

澈儿笑着应下,心里却放不下。春祭之后,正是各州府呈报春耕准备的关键时候,几份关于“嘉禾稻”推广的奏报已在案头堆了两日,还有江南漕运改道的预算明细,都等着他过目定夺。

次日晨起,澈儿果然发起热来。太医匆匆赶来,诊脉后眉头微蹙,又仔细查看了舌苔,按压了颈项,才松了口气,对守在一旁的内侍总管道:“无妨,只是春寒侵体,加之连日劳累,有些风寒入里。太子殿下年轻,底子打得扎实,一剂发汗的方子下去,再静养两日,保管痊愈。”

说着,他提笔开方,一边写一边忍不住赞叹:“殿下这脉象,沉稳有力,虽有浮数之象,却根基稳固,比寻常世家子弟强出太多。可见平日里演武强身,并未懈怠。这般底子,恢复起来快得很,老臣倒不担心。”

方子很快抓好,药汁熬得浓黑滚烫,散发着苦涩的药香。内侍小心翼翼地端到榻前,劝道:“殿下,趁热喝了吧,喝了发发汗,睡一觉便好了。陛下和摄政王府都遣人来问了,说让您务必静养,莫要劳神。”

澈儿靠在软枕上,接过药碗,仰头便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瞬间在舌尖炸开,顺着喉咙滑下,留下一路难言的滋味。他咂咂嘴,接过内侍递来的蜜饯含在口中,才缓过那股冲劲,笑道:“不过小风寒,哪就那么金贵了。”

话虽如此,他还是听话地裹紧了锦被,闭目养神。药力很快发作,浑身渐渐泛起暖意,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昏昏沉沉的倦意也涌了上来。迷迷糊糊间,他仿佛又回到了春祭那日的圜丘坛,晨风猎猎,四野回响着“苍生常安”的呼声,心头那股沉甸甸的责任感,比身上的锦被还要厚重。

不知睡了多久,澈儿悠悠转醒。窗外日光已斜,殿内静悄悄的,只有炭盆里的银丝炭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浑身的酸痛消散了大半,头脑也清明了许多,只是还有些乏力。他掀开被子坐起身,刚要唤人,却见榻前的矮几上,堆着高高的一摞奏章。

那是内侍趁着他熟睡时,悄悄搬过来的。最上面一本,还压着张字条,是东宫侍读的字迹:“殿下安心静养,此皆今日需览之要折,已按轻重排序,待殿下精神好些再看不迟。”

澈儿望着那堆得齐整的奏章,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又被责任感取代。他伸手拿起最上面一本,正是江南各州关于“嘉禾稻”试种准备的奏报。翻开几页,见地方官们已按他先前的嘱咐,选好了地块,培训了农官,连种子分发的明细都列得清清楚楚,字里行间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待。

他指尖划过那些墨迹,想起京郊皇庄里王老伯捧着稻穗时通红的眼眶,想起春祭时四野百姓对“仓廪实”的呼应,倦意便消了大半。

“取笔墨来。”他扬声道。

守在外间的内侍闻声进来,见他要批阅奏章,急得直跺脚:“殿下!太医说了要静养啊!您这刚退了烧……”

“无妨,”澈儿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些许奏章,看看便有精神了。总躺着,反倒憋得慌。”

内侍拗不过他,只得取来矮几和笔墨,小心翼翼地在榻前支好。澈儿挪了挪身子,靠在软枕上,将奏章摊在膝头,拿起朱笔,凝神细看。

他看得极快,却也极细。看到某处提及岭南稻种在北方育秧的难点,便在旁批注:“可仿温泉育苗之法,京郊皇庄有经验,可遣人指导。”看到某州府请求增拨农具,便勾出相关条目,批下“准,着工部优先调拨”。遇到含糊其辞、避重就轻的地方,他便停下笔,眉头微蹙,在空白处画个小小的问号,待后续细查。

窗外的日光渐渐西斜,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铺着锦缎的榻上。炭盆里的火明明灭灭,映得他专注的侧脸忽明忽暗。榻前的奏章,渐渐从矮几上移到了榻边,又从榻边挪到了脚边,堆得越来越高,仿佛一座小小的山。而他手中的朱笔,却从未停歇,时而疾书,时而沉吟,偶尔端起一旁的药茶喝一口,目光很快又落回奏章上。

太医傍晚再来复诊时,见此情景,忍不住咋舌。他为澈儿搭脉,感受着脉象虽仍有虚浮,却已平稳有力,比晨间好了太多,不由得再次赞叹:“殿下果然底子壮实!这恢复势头,比老臣预想的还要快。只是……”他看了眼榻前堆积如山的奏章,无奈道,“殿下也需悠着些,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总要给身子留些恢复的余地。”

澈儿放下朱笔,笑道:“太医放心,心中有数。这些都是紧要事,耽搁不得。再者,看着这些,反倒觉得精神好些。”

太医摇了摇头,也不好再多劝,只叮嘱了几句饮食宜忌,又开了一副固本培元的方子,便躬身退下了。他走出寝殿时,回头望了一眼榻上那个埋首奏章的年轻身影,心中暗暗感慨:储君如此勤政,大靖的将来,怕是真要如春祭时所言,有“苍生常安”的光景了。

夜色渐深,殿内烛火摇曳。澈儿终于批完了最后一本奏章,长舒一口气,只觉浑身都松快了许多。他将朱笔搁在笔山上,看着榻前那堆已经批阅完毕的奏章,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窗外,月色正好,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那些带着朱批的奏章上,仿佛为这勤勉的少年储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偶染的微恙,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小小插曲,他的肩膀,早已能扛起这些沉甸甸的责任,如同春祭时那般,稳稳地,走向那“苍生常安”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