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326章 春泥溅衣试新犁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326章 春泥溅衣试新犁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窗外天光已露鱼肚白,书案上那盏爆过璀璨烛花的油灯终于燃尽最后一滴油脂,灯芯蜷缩成一点焦黑,悄然熄灭。最后一缕青烟袅袅升起,融入微凉的晨光里。那份朱批如血的江南密奏,已被澈儿郑重封存,交由心腹以最高密级火速发出。一夜殚精竭虑的沉重,仿佛也随着那份奏章一同封缄,暂时卸下。然而,储君案头,从无真正的清闲。

工部尚书周正清,一个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匠人般专注的老臣,已早早候在殿外廊下。此刻,他正躬身立在书房中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与忐忑:“启禀殿下,工部奉旨改良的曲辕犁,历经数月反复试造、调整,终得三具成品,已送至西苑试验田。老臣斗胆,恳请殿下拨冗一观。”

澈儿眼中倦色未消,听到“曲辕犁”三字,却骤然一亮。江南豪强的阴霾尚在心头盘桓,北境治沙的蓝图亟待勾画,但这关乎万千农人省力增收的农器革新,同样是社稷根基!他放下手中刚拿起的一份关于春耕备种的奏报,起身道:“周卿辛苦。走,去看看!”

西苑试验田,泥土在晨光下泛着湿润的深褐色光泽,饱含水分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青草萌发的清新。一架形制明显有别于传统直辕犁的新式曲辕犁,静静摆放在田头。其辕木弯曲如弓,犁盘小巧紧凑,犁铧崭新,闪烁着冷硬锐利的幽光。旁边几架旧式直辕犁,相形之下显得笨拙而沉重。

周尚书和几位须发花白、手上布满厚茧与烫伤疤痕的老匠人侍立一旁,神情紧张又充满期待。为首的赵五爷,看着储君殿下身着那身月白色细棉布常服,袍袖飘飘,便要往还带着晨露寒气的泥地里走,忍不住上前一步,搓着手,声音发紧:“殿下,这新犁虽经多次试造,然毕竟是粗笨铁木之器,翻土溅泥,恐污了殿下袍服……还是让小人先为殿下演示一番?”

澈儿却已走到新犁前,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那弯曲辕木的弧度、犁盘与犁梢连接的榫卯结构,以及犁铧的倾角。他闻言,唇角微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兴致与认真:“周尚书,赵师傅,纸上谈兵终是浅。这新犁省不省力,翻土效果如何,土质适应性怎样,非得亲手一试,脚下踩着这地,手上扶着这梢,方知真切!”

说着,他竟毫不犹豫地挽起那月白色袍服的宽大袖口,露出结实的小臂,用布带利落地束紧。这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务实的力道,看得周尚书和赵五爷心头一跳。

“殿下,万万使不得啊!”赵五爷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布满老茧的手下意识往前伸,想拦又不敢真碰触储君的衣袖。

澈儿却已稳稳握住了那光滑微凉的犁梢,对旁边牵着一头健硕黄牛的农人道:“莫慌,按平日赶牛的法子来。”

黄牛迈开稳健的步子,绳索绷紧。澈儿沉腰坐马,双足在湿软的泥地里稳稳踩下,瞬间陷进寸许。他双臂肌肉贲起,稳稳控住犁梢,身体微微前倾,重心下沉。新犁的犁铧“嗤”地一声轻响,顺畅无比地切入了松软肥沃的土地,入土深度明显比旁边的旧犁更深。随着黄牛前行,弯曲的辕木巧妙地引导、分担着拉力,翻起的土垡宽厚、均匀,如同被掀开的深褐色波浪,整齐地向一侧倒下,露出下面湿润肥沃的生土。澈儿明显感觉到,操控这新犁转向时,只需手腕微调,腰身配合,远比旧式直辕犁那种需要全身较劲、生拉硬拽的笨拙感要灵活轻便得多!手臂承受的拉力也减轻不少。

“好!”澈儿忍不住赞了一声,脚下步伐加快,紧跟着黄牛前行,竟有几分农人扶犁的熟练架势。月白的袍袖随着动作翻飞,不可避免地,泥点飞溅起来!深褐色的湿泥沾在他月白色的袍袖上,洇开星星点点的污痕,如同雪地点墨。更有几滴冰凉的泥点,溅到了他线条利落的下颌和颈侧。

随行的内侍总管看得眼皮直跳,拿着雪白布巾就要上前:“殿下!您的袍袖…还有脸上…”

澈儿却头也不回,目光依旧专注地锁定在犁铧入土的深度和翻起土垡的形态上,感受着脚下泥土的松软与粘稠,随口应道:“无妨!些许泥点罢了!这才叫‘接地气’!不亲自扶一扶这犁,踩一踩这地,怎知春耕翻土之辛劳?怎知这新器是否真利万民?”

他来回犁了两趟,从田头到田尾,又从田尾返回田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初升的阳光下晶莹闪烁。月白袍子的下摆和袖口早已沾满泥浆,颜色变得深一块浅一块,精致的鹿皮官靴更是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壳,沉甸甸的。他却浑不在意,脸上只有专注与不断加深的满意之色。

终于,他示意停下,松开犁梢。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和由衷的笑容,走到田边。

赵五爷连忙小跑上前,递上干净的粗布汗巾,布满皱纹的手因为紧张和期待而微微颤抖,声音发干:“殿下…您…您觉得这犁…可还使得?”

澈儿没有立刻去接汗巾,目光依旧停留在那新犁上,尤其仔细看了看犁梢末端与犁盘连接处,又蹲下身,用手指捻了捻翻起土垡的边缘。他微微沉吟,在赵五爷心又提到嗓子眼时,才开口,语气平和却精准:

“赵师傅,这新犁确有大进益!”他先予肯定,让老匠人紧绷的心弦稍松,“省力明显,转向灵活轻便,翻土深且均匀,土垡破碎度也好于旧犁,更利保墒,比旧犁强上许多!”

赵五爷脸上刚露出喜色,澈儿话锋却是一转,指着犁梢末端:“不过…” 赵五爷的心又猛地一悬。

“这犁梢末端,”澈儿的手指虚点着那光滑的木料,“握持时,掌心受力点略显单薄,尤其长时耕作,手掌易滑脱,也易磨出水泡。若此处木料再加厚半分,内侧弧度再加深些许,做出一个更贴合掌心的凹槽,握持必然更稳当、更省力。”

他又走到犁铧旁,手指轻轻拂过那锋利的刃口:“还有这犁铧侧翼的倾角,”他比划了一个微小的角度,“似乎可以再略略调大一丝。如此,翻起的土垡边缘会更整齐地向一侧倾倒,不易回溜,也更利于后续的耙碎平整。赵师傅,您看可是这个理儿?”

赵五爷听得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储君指出的这两处细微之处,正是他们这几个老匠人连日来反复调试、日夜琢磨时,隐约觉得有些别扭、手感不够完美,却又如同隔着一层窗户纸,始终未能完全抓住症结的关键点!

他布满风霜沟壑的脸瞬间因极度的激动而涨得通红,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死死盯着澈儿,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位年轻的储君!粗糙如树皮的大手猛地一拍自己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颤抖:

“神了!殿下…殿下您真是…真是行家啊!”赵五爷的声音带着哽咽,几乎语无伦次,“您这一试一说,简直…简直说到小老儿心窝子里去了!是!就是这里!就是这感觉!握久了手心空落落的不着实!土垡边角有时就是不够利索!您…您金口玉言,句句点中要害!这犁经您金手这么一试,再按您说的调调,保管…保管更顺手,更好使!省下农人多少力气啊!”

旁边几位一直屏息凝神的老匠人,此刻也激动地围拢过来,看向澈儿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震撼与发自肺腑的敬佩。谁能想到,这位在锦绣堆、奏章海里长大的储君,对农具竟有如此细微入至的体察?那精准到毫厘的改进建议,没有数十年田间地头的经验,绝难提出!

澈儿这才接过赵五爷递上的粗布汗巾,随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几处泥星子。月白袍子上斑驳的泥污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如同勋贵的绶章。他却笑得坦荡而明朗,如同这春日清晨毫无阴霾的阳光:

“农为国本,器为农先。能让耕者省一分力,肩上轻一分担,脚下快一步,田中多收一斗粮,便是这新犁最大的功德。”他看着眼前激动不已的老匠人们,郑重道,“辛苦诸位师傅了!就按方才所言,尽快修改完善。首批成品,先在京畿皇庄及邻近州县试推,听听农人最真切的声音,再行推广!”

轻袍染泥浑不吝,只为新器利苍生。匠人们激动得连连作揖,那发自内心的赞誉与敬服,远比任何华丽的颂词都更显分量。少年储君站在晨光熹微的田垄上,沾着春泥的笑脸明亮而温暖,成了这西苑试验田里,最动人、最坚实的一道风景。那沾满泥土的靴履,正稳稳地踏在江山社稷最深厚的根基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