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96章 梅苑诗会竞风流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296章 梅苑诗会竞风流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岁暮天寒,宫苑深处的梅林却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盛的风华。虬枝老干上覆着未消的薄雪,点点红梅、白梅、黄梅却已迫不及待地破雪而出,或含苞待放,或恣意盛开,幽冷的暗香浮动在凛冽的空气里,沁人心脾。一场由宗正寺主办的小型梅苑诗会,便在这玉洁冰清、暗香浮动的天地间拉开了帷幕。

受邀前来的,多是宗室近支子弟与少数几位素有才名的年轻近臣。亭台水榭间,错落地点缀着暖炉与宫灯,炭火驱散着寒意,灯火映照着雪光梅影,倒也别有一番清雅意趣。东方澈作为储君,身份使然,并未直接参与诗作比试,只端坐于主亭之中,与几位宗室长辈一同担任品评。他今日一身月白色锦袍,外罩银狐裘领的素色披风,清俊的面容在雪光梅影映衬下,更显温润如玉,眉宇间那份储君的沉静气度,已悄然沉淀,与这清寒雅致的氛围浑然一体。

诗会伊始,气氛尚有些拘谨。命题咏梅,或赞其风骨,或叹其孤高,或借喻自身志向。锦袍玉带的子弟们,个个搜肠刮肚,力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诗作如流水般呈上,吟诵之声抑扬顿挫,引来阵阵合乎礼数的赞叹。珠玉琳琅,却少了几分令人心头一颤的真意。

东方澈静静听着,目光温和地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略带紧张或自得的脸庞。他偶尔与身旁的老亲王低语几句,点评也多在格律意境上点到为止,既不失储君风范,也予人鼓励。然而,那深邃的眼眸深处,却始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审度,仿佛在透过这些华丽的诗句,审视着背后的心性与才具。

轮到沈骁了。

这位靖国公的嫡孙,今日并未如其他宗室子弟般着意华丽,只一身利落的玄青色箭袖劲装,外罩同色无纹斗篷,挺拔的身姿在满座锦缎华服中显得格外清爽利落,如同雪地里一杆笔直的青竹。他大步走到亭前空地,向主位上的东方澈和几位长辈抱拳行了个简练的军礼,动作干脆有力,带着武将世家特有的飒爽。他手中并无纸笔,只略一沉吟,目光扫过风雪中傲然绽放的梅枝,再望向亭中端坐的储君,随即朗声吟道:

“《边关望梅》”

“朔风卷地百草折,孤城遥望雪满山。”

“戍卒呵手抚弓鞘,疑是故园梅破寒。”

“烽燧连天传急报,家书未至雁先还。”

“愿借冰魂铸剑锷,守得关河春色看!”

他的声音清朗而浑厚,没有刻意雕琢的抑扬顿挫,却自有一股金铁般的穿透力,字字句句砸在雪地上,也敲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孤芳自赏的隐喻。他用最朴素的意象勾勒出边关的苦寒肃杀——朔风、孤城、积雪、冻僵的戍卒。那“戍卒呵手抚弓鞘,疑是故园梅破寒”一句,以戍卒冻僵的手无意识抚摸冰冷的弓鞘,产生的瞬间错觉,将边关将士对家乡温暖的深切思念与眼前的酷寒现实,刻画得入木三分,带着粗粝的真实感与锥心的悲悯。后两联笔锋陡转,由思乡的柔情瞬间切入战争的紧迫与家国责任,“烽燧连天”、“愿借冰魂铸剑锷”,一股金戈铁马、舍身报国的刚烈之气沛然而出。最后“守得关河春色看”,更是将守护的信念与对太平春光的向往,升华得无比坚定而开阔。

诗罢,亭中一片寂静。

方才那些吟咏孤高隐逸、雪魄冰魂的华丽诗句,在这首带着边关风沙气息、浸染着将士热血与乡愁的质朴诗篇面前,骤然显得苍白而轻飘。寒风卷过梅林,带起细碎的雪沫,也仿佛带来了遥远的金戈之声与戍卒的叹息。

短暂的沉寂后,几声清脆的击节声打破了宁静。东方澈率先抚掌,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赏!那光芒亮得惊人,仿佛瞬间点燃了这清冷的梅苑。紧接着,几位出身将门、性情豪爽的宗室子弟也忍不住大声喝彩起来:“好!沈兄此诗,筋骨胜于皮相!”“道尽我辈戍边儿郎心声!”“好一个‘愿借冰魂铸剑锷’!痛快!” 亭中的气氛陡然热烈起来,先前那层矜持的薄冰被沈骁这首充满铁血与柔情的诗彻底击碎。

东方澈看着场地中央那身姿挺拔如松的青年,看着他被喝彩声包围却依旧沉静坦荡的神情,唇角扬起真心的笑意。他离席起身,走到沈骁面前,亲手从侍从捧着的托盘里取过一杯温好的酒,递了过去。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沈骁和周围所有人的耳中:“此诗筋骨胜于皮相,大善!当浮一大白!” 话语中的肯定与亲近,不言而喻。

沈骁接过酒杯,眼中也闪过一丝动容,抱拳道:“殿下谬赞。骁不过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诉诸口舌罢了。” 两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那杯酒,一饮而尽,喉间滚烫,暖意直抵胸臆。

诗会继续进行,气氛却因沈骁的诗而变得更为松弛真挚。后续的即兴联句、自由抒怀,少了些刻意雕琢,多了些真性情流露。或咏雪,或感怀,或唱和,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与才思敏捷在梅香雪影间尽情挥洒。

待到诗会尾声,按例由储君择其优者,赐下彩头。东方澈的目光掠过那些精心誊写的诗笺,最终停留在沈骁那首《边关望梅》上。他没有选择那些华贵的玉佩或金器,而是命人取来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一方雕着松鹤延年的端砚,一支紫檀木杆的狼毫笔,一锭暗香浮动的古墨,还有一叠洁白的玉版宣。他亲自将这套文房递到沈骁手中,温言道:“沈卿此诗,气韵沉雄,心怀家国。笔砚虽轻,望卿以此,书胸中丘壑,记边关烽烟,亦不忘心中故园梅香。”

这份赏赐,既是对其诗才的肯定,更是对其志向与情怀的期许。沈骁郑重接过,深深一揖:“谢殿下厚赐!骁定不负所望!”

暮色渐浓,宫灯次第亮起,在雪地与梅枝上投下温暖的光晕。诗会散去,众人三三两两踏雪而归,意犹未尽地谈论着方才的佳句。东方澈与沈骁落在最后,并肩缓行于覆雪的梅径之上。脚下积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殿下方才说‘筋骨胜于皮相’,” 沈骁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格外清晰,“骁深以为然。只是…这满苑梅花,娇艳者众,凌寒傲骨者亦有之。殿下心中所赏,究竟是哪一枝?”

东方澈脚步未停,目光投向梅林深处一株并不起眼的老梅。那梅树枝干虬结如铁,伤痕累累,却在最嶙峋的枝头,倔强地绽开几朵单瓣白梅,小小的花朵在寒风中轻轻颤动,却无一丝凋零之意。

“孤所赏者,” 他微微一笑,声音清朗,如同碎玉落冰盘,“非其形,非其色,乃其魂。风雪愈烈,其志弥坚。纵无倾国之姿,自有傲雪之骨。此谓‘筋骨’。” 他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的沈骁,眼神明亮而真诚,“正如卿之诗,亦如卿之心。”

沈骁闻言,心头一震,望向储君清朗温润的侧颜,在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他看到了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期许,也看到了对那份“筋骨”的深切共鸣。风雪无声,梅香暗渡,少年君臣(挚友)相视一笑,所有的言语,尽在这雪夜梅魂的见证之中。前方的宫灯,将两人并肩的身影拉长,投在洁白的雪径上,坚实而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