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85章 秋狝初识少年郎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285章 秋狝初识少年郎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皇家秋狝,旌旗蔽日,猎场如沸。

连绵的营帐如同雨后拔地而起的蘑菇,星罗棋布于京郊苍莽的秋山脚下。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马匹、尘土以及篝火燃烧松枝的独特气息,混合成一种属于狩猎季节的、粗粝而蓬勃的生命力。号角长鸣,鼓点沉沉,宣告着又一轮围猎的开始。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大地,猎犬兴奋的吠叫此起彼伏,间或有弓弦惊响,羽箭破空,引发一阵阵或远或近的欢呼喝彩。

东方澈端坐于主帐前临时搭建的观礼高台之上。一身赤金色的骑射劲装勾勒出他病愈后更显挺拔的身姿,墨玉冠束发,衬得面容清俊,眉宇间虽仍带着一丝长途跋涉和病后初愈的淡淡倦色,但眼神清亮,精神焕发。父皇东方宸与殷师殷照临分坐左右,并未过多言语,只偶尔目光交汇,流露出无声的嘉许。澈儿能重新参与这等耗费体力的盛事,本身便是康复的最佳证明。

围猎持续至午后,收获颇丰。庞大的猎物被陆续抬回营地,堆叠如小山。营中气氛愈加热烈,勋贵子弟、宗室亲贵们卸下猎装,换上常服,三三两两聚于临时搭建的敞棚之下。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篝火熊熊,驱散了深秋山野的寒意。谈笑声、碰杯声、谈论猎物和骑射技艺的喧嚷,交织成一片属于胜利者的、生机勃勃的喧嚣。

东方澈也暂离了高台,在几位亲近侍卫的簇拥下,信步于营帐之间。他身份特殊,所到之处,众人自然恭敬行礼,让开道路,气氛虽恭敬却也稍显拘谨。行至一处较为开阔、围着几堆篝火的敞棚时,里面聚集的多是些年轻的勋贵子弟,气氛更为热烈随意些。众人见储君驾临,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不必拘礼,今日围猎,尽兴便好。” 东方澈含笑抬手示意,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瞬间让紧绷的气氛松弛了不少。

他随意在一处空位坐下,侍卫立刻奉上温热的茶汤。他端着茶碗,目光温和地扫过席间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年轻面孔。勋贵子弟们见储君平易,也渐渐放松,重新谈笑起来,话题自然围绕着今日的围猎,谁射中了头鹿,谁的猎鹰最为神骏,谁的马失前蹄闹了笑话,气氛融洽。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分开人群,径直朝他走来。

那是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身量颀长挺拔,比东方澈还要高出小半个头。他穿着一身利落的玄青色窄袖骑装,未着华饰,只在腰间束着一条嵌有暗银云纹的革带,勾勒出劲瘦有力的腰身。面容是健康的麦色,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一双眼睛尤其明亮,如同淬了火的星辰,坦荡、锐利,又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勃勃生气。他步伐沉稳有力,行走间带着一种久经训练、近乎本能的协调感,显然是习武之人。

少年行至东方澈座前约三步处站定,姿态恭敬却不卑微,双手捧起一只盛满清冽酒液的粗陶酒碗,朗声道:“臣,靖国公嫡孙沈骁,参见太子殿下!”

声音洪亮清越,瞬间压过了周围的喧嚣,引得众人目光纷纷聚焦于此。

东方澈放下茶碗,目光落在眼前这陌生的少年身上。靖国公沈氏,乃开国元勋之后,虽近几代在朝堂上不显山露水,但根基深厚,家风清正。这位嫡孙沈骁,他倒是有所耳闻,据说文武兼修,尤擅骑射韬略,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今日围猎,沈骁似乎表现极为亮眼?东方澈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沈卿免礼。”

沈骁并未立刻起身,他依旧保持着双手捧碗的姿态,抬起头,那双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东方澈,目光灼灼,带着毫不掩饰的敬佩与坦诚:“殿下!臣今日斗胆,特来敬殿下一碗酒!不为别的,只为殿下前番在江南道,治水患、安流民、惩贪吏、开育婴堂!桩桩件件,皆是利国利民的大功业!臣虽居于京中,亦闻殿下贤名,更亲眼见过殿下推行新法所造之新镰新尺!锋利好用,惠及万民!臣心中感佩,此酒,敬殿下心系苍生,仁德勇毅!”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世家子弟少有的直率与豪情,没有丝毫阿谀奉承的媚态,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推崇。

一番话,说得敞棚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沈骁和东方澈身上。勋贵子弟们脸上神色各异,有惊讶,有审视,也有几分被这直白赞誉所感染的动容。江南之行,太子殿下确实做下了许多实事,但在这遍地勋贵、讲究含蓄的场合,如此直抒胸臆地当面盛赞,还是头一遭。

东方澈也微微一怔。他见过太多或敬畏、或谄媚、或试探的目光,却鲜少遇到如此纯粹坦荡、带着滚烫热忱的敬佩。这目光,如同穿透阴霾的阳光,炽热而干净。他看着沈骁手中那碗清澈见底的酒液,又看向少年那双明亮得毫无杂质的眼睛,一股暖意自心底悄然升起。这赞誉,不是为了储君之位,而是为了他所做的那些实实在在的事。

他站起身,脸上露出了自归京以来最为明朗、也最为放松的笑意。他并未去接侍从重新斟满的玉杯,而是直接从旁边案几上取过一只同样质朴的粗陶酒碗,亲手从酒坛中舀满一碗,琥珀色的酒液在碗中荡漾。

“沈卿此言,过誉了。” 东方澈的声音带着笑意,清越悦耳,“为君分忧,为民谋福,本就是分内之事。倒是靖国公府世代忠良,为国守土安民,家风清正,堪为士林表率。沈卿你文武兼修,今日围猎更是英姿勃发,这才是国之栋梁!这碗酒,” 他双手捧碗,向前平举,目光坦然迎向沈骁,“孤敬靖国公府,敬所有为国尽忠的世家清流!也敬沈卿你这份赤诚之心!”

“谢殿下!” 沈骁眼中光芒更盛,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捧碗,与东方澈手中的酒碗在空中轻轻一碰。

“铛!”

一声清脆的陶器撞击声,在短暂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两人同时仰头,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滚过喉咙,带来一股灼热的暖流,瞬间驱散了深秋的寒意。沈骁喝得豪迈,酒水沿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滑落几滴,更添几分少年意气。东方澈虽不常饮烈酒,却也面不改色,饮得干脆利落,放下碗时,白皙的面颊泛起一层健康的红晕,眼神清亮如洗。

“好!” “殿下好酒量!” 周围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沈骁的直率与储君的平易豪爽,瞬间点燃了年轻勋贵子弟们的热情。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融洽。

东方澈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明亮、笑容爽朗的沈骁,心中亦是欢喜。他放下酒碗,顺势问道:“孤观沈卿今日围猎,身手矫健,箭无虚发,想必弓马娴熟。不知平日除了骑射,还喜好些什么?”

沈骁闻言,眼睛更亮了,仿佛找到了知音,话匣子一下子打开:“回殿下!臣自幼习武,弓马刀枪都略通一二,最爱的还是与三五好友策马驰骋,纵情山林!蹴鞠场上也常去凑个热闹,虽技艺不精,但奔跑拼抢,出一身汗,甚是痛快!闲暇时也读些书,尤喜史策兵书,常与家中西席或同窗论辩古今得失,偶有所得,便觉酣畅淋漓!至于书画,”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容坦率,“臣那点涂鸦功夫,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胡乱涂抹,聊以自娱罢了。”

东方澈听得饶有兴致。这沈骁的爱好,竟与他不谋而合!策马、蹴鞠、读书论策……这些充满活力与思考的乐趣,正是他身处高位、难得放松时所向往的。尤其是听到对方也爱与人辩论经史策论,关心民生国事,更觉投契。

“哦?沈卿也爱与人论策?” 东方澈眼中兴趣更浓,“不知对江南新推行的‘联保药柜’之制,沈卿有何见解?”

沈骁没想到太子会突然问起具体政事,略一思索,便认真地回答起来:“殿下明鉴。臣以为此制甚妙!其一,平价售药,使寻常百姓病有所医,此乃仁政根本;其二,数家药商联保,共担风险,亦可避免一家独大,坐地起价;其三,官府居中监督,竹筹记数,既可防囤积居奇,又能察民生疾苦多寡。只是……”他顿了顿,斟酌道,“此制推行,关键在于地方官吏能否秉持公心,严格执行。若监督不力,或被奸商钻了空子,或成胥吏盘剥之机,则良法美意,恐流于形式。”

一席话,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既看到新政之利,也点出推行之难,显是经过认真思考,绝非泛泛而谈。东方澈心中暗暗点头,此子果然不俗!不仅武艺出众,更有务实之思。

“沈卿所言极是。” 东方澈赞许道,“为政之道,法度是筋骨,吏治是血肉,缺一不可。孤在江南,对此亦是深有感触。” 他想起推行新法时遇到的种种阻力与变通,心中感慨,与沈骁交谈起来更觉投机。

两人站在篝火旁,就着江南新政、北境边防、民生百态,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沈骁思维敏捷,言辞恳切,既有少年人的锐气,又不失世家子弟的稳重底蕴。东方澈也难得放下储君的架子,话语间流露出少年人的真性情。从治国方略说到蹴鞠技巧,从兵书战策聊到书画鉴赏,竟越谈越投机。周围喧闹的人声仿佛都成了背景,只剩下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张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庞。

直到暮色渐浓,篝火燃尽,营地中响起归营的号角,两人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话头。

“与殿下畅谈,如饮甘霖,茅塞顿开!” 沈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抱拳道,“今日得遇殿下,实乃沈骁之幸!”

东方澈亦是心情舒畅,多日来的沉郁仿佛被这畅快的交谈一扫而空。他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志趣相投的少年郎,朗声笑道:“沈卿少年英杰,见识不凡。今日围猎尽兴,谈兴更浓!改日若有暇,不妨来东宫,孤那里有几幅前朝佚名的塞外山水图,意境苍茫,或合沈卿口味。你我亦可再论经策,或去校场切磋一番!”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沈骁大喜过望,深深一揖,“谢殿下厚爱!改日必当登门叨扰!”

夜色中,篝火的余烬散发着最后的暖意。东方澈与沈骁相视一笑,一种惺惺相惜的少年情谊,在这金戈铁马的秋狝场上,悄然生根。远处的观礼台上,东方宸与殷照临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东方宸端起酒杯,唇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殷照临的目光在沈骁挺拔的背影上停留片刻,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带着审视的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