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56章 哑鼓藏封喉 针尖淬怨毒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256章 哑鼓藏封喉 针尖淬怨毒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登闻鼓已经三个月没响了。

那面悬在京兆府衙门前的巨鼓,红漆剥落得像块陈年旧布,露出底下暗沉的木色,像凝固的血。鼓皮上积了层灰,厚得能盖住指印,风过时,只有挂在鼓边的铜环晃了晃,发出“叮”的轻响,像声压抑的叹息。百姓们路过时,都绕着走,眼神里的怯意比鼓上的灰还重。

“不是没冤屈,是不敢敲啊。”李老汉蹲在对面的茶馆屋檐下,烟袋锅早就空了,还在反复摩挲。他的孙子去年被诬偷了地主的牛,关在牢里瘦得脱了形,“上个月张大娘去敲鼓,槌子抡得胳膊都酸了,衙门里连个探头的都没有。回来就咳血,现在还躺炕上起不来呢。”

这话顺着风,飘进了东宫的暖阁。澈儿正翻着《刑狱志》,泛黄的纸页上,“登闻鼓者,民之喉舌也”九个字被前人圈了朱红,墨迹却像结了冰,看着发冷。他放下书卷,指尖在“喉舌”二字上顿了顿,那触感糙得像鼓皮:“去看看那鼓,是不是轴子锈了,还是蒙尘太厚,敲不响了。”

侍卫领命去了,回来时脸色白得像纸,额角的汗把鬓角都打湿了:“殿下……鼓里头不对劲,藏着东西!”

澈儿赶到京兆府衙门前时,日头刚过晌午,却像被乌云罩着,没什么暖意。衙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踮着脚往鼓架上看,议论声嗡嗡的,像被闷在罐子里。鼓手是个矮胖的中年人,正踩着梯子往上爬,腿抖得像筛糠,爬到一半,又往下看了看,喉结滚了滚。

“掀开吧。”澈儿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人群的嘈杂。

鼓手咬咬牙,伸手抓住鼓皮的边缘,猛地一掀——

“嘶——!”

倒抽冷气的声音汇成一股寒流,顺着脊梁骨往上爬。所有人都看见了:鼓腔内侧,密密麻麻插着无数根银针,针尖朝上,闪着幽蓝的光,像一窝刚睡醒的毒蜂,正咧着嘴等着蛰人。针脚细得像发丝,却排列得极密,把鼓皮内侧织成了一张致命的网。

“怪不得敲不响……”有个穿短打的汉子失声叫道,“一敲鼓,鼓皮往下陷,这些针不就全扎进手心里了?”

鼓手从梯子上爬下来,手还在抖,指着那些针:“前阵子赵五来找过我,给了我二两银子,说鼓皮松了,让我帮忙‘紧一紧’,我……我哪知道他是要藏这要命的东西!”

太医院的院判提着药箱赶来,戴着银丝眼镜,用银镊子夹起一根针,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滴了点清水在瓷碟里,把针尖浸进去。水立刻变成了淡蓝,他再用银簪搅了搅,簪头瞬间黑了一块。

“是‘失魂散’。”院判摘下眼镜,眉头拧成个疙瘩,“见血封喉的毒,这里的剂量虽不足以致命,却能让人手心发麻、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这是有人故意要让登闻鼓变成‘封喉鼓’,断了百姓伸冤的路!”

澈儿站在鼓下,仰头看着那些幽蓝的针尖,阳光从针缝里漏下来,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却暖不了那双结了冰的眼睛。“查。”他对大理寺卿说,声音平得像刀,“查近三个月所有接触过鼓的人,鼓手、衙役、打扫的杂役,一个都别漏。”

调查像剥洋葱,一层层揭开辛辣的真相。线索最终缠在了前刑部胥吏赵五身上。赵五三年前办过一桩“柳河沉尸案”,把无辜的船工定成了凶手,收了地主的银子。去年澈儿清查旧案,把这案子翻了过来,赵五被罢了官,流放到岭南,却不知怎么跑了回来,藏在城郊的破庙里。

“他恨啊。”捕头押着赵五回来时,裤脚还沾着泥,“说殿下断了他的活路,就要让殿下看看,这天下的冤屈,多到堵也堵不完!”

公审那天,衙门前的空地上挤满了人。那面鼓被架在高台上,鼓皮掀开着,里面的毒针在日头下闪着蓝幽幽的光,像无数只盯着人的眼睛。赵五被铁链锁着,拖到台下时,抬头看见那些针,腿一软就跪了下去,铁链“哗啦”一声,在地上拖出条印子。

“你以为把针藏在鼓里,就能封住百姓的嘴?”澈儿站在台上,玄色的衣袍被风吹得猎猎响,“你错了。百姓的冤屈,是扎在心里的刺,不是你这些毒针能压下去的。”

他指着鼓里的针,声音传遍了每个角落:“这鼓哑了三个月,不是它坏了,是你在里面藏了封喉的刃!可刃亮出来了,那些被压住的冤屈,也该见天日了!”

话音刚落,大理寺的官员捧着案卷走出来,高声宣读:“‘柳河沉尸案’真凶乃地主钱某,无辜船工张某平反,即日释放!”“张大娘之子被诬盗牛,实为地主管家栽赃,现已抓获,其子无罪释放!”“……”

每念一个名字,人群里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张大娘被人扶着,听见儿子的名字,老泪淌得满脸都是,对着高台磕头,额头撞在地上,“咚咚”的响,像在敲一面新鼓。

澈儿看着这一切,忽然对鼓手说:“换面新鼓,敲三声。”

新鼓早就准备好了,红漆鲜亮,鼓皮紧绷,是用最好的黄牛皮做的。鼓手深吸一口气,抡起鼓槌,“咚——!”

第一声,震得檐角的冰棱都掉了下来;第二声,远处的鸽群惊得飞起来,在天上绕了个圈;第三声,像春雷滚过,把积压了三个月的沉闷都炸碎了。百姓们跟着鼓点拍手,有人还跟着喊:“好!好!鼓又活了!”

赵五瘫在地上,看着那些欢呼的百姓,看着那面亮堂的新鼓,忽然用头撞地,哭着说:“我错了……我不该让这鼓哑了……”

新鼓挂上去后,每天都有人来敲。有冤的伸冤,没冤的也来敲两下,说听着踏实。老鼓手说,夜里敲鼓的时候,能听见鼓腔里有“嗡嗡”的声,像很多人在叹气,叹完了,又像在笑。

澈儿后来再路过京兆府,听见那鼓声,忽然停住了脚。殷照临不知什么时候跟在他身后,看着那面红得发亮的鼓,轻声道:“民心就像这鼓,你对它真,它就给你响当当的回应;你要是糊弄它,它就给你冷清清的沉默。”

澈儿点点头,望着人群里那个敲鼓的老汉,手里的槌子举得高高的,落下时,鼓声响彻云霄。风里带着鼓皮的腥气,混着百姓的笑,竟比任何香料都好闻。

那面旧鼓被拆了,毒针烧了,鼓框劈成了柴,填进了衙门前的火炉。冬天的时候,百姓路过,都能看见那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热气里,仿佛还能听见一声迟来的鼓响,像在说:再深的黑夜,也有天亮的时候;再沉的冤屈,也有昭雪的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