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31章 "药秤铭方剂,砣定生死衡"

药市的喧嚣传到宫里时,澈儿正在翻看太医院的药方。药方是用麻纸写的,墨迹里还混着药渣,透着股淡淡的苦香,那是黄芪与当归混合的味道,本该是温厚的,此刻却带着几分滞涩。太监跪在阶下,声音发颤:“慕容氏药行把普通药材当奇珍卖,当归里掺了独活,独活里又拌了陈年的芦根,还缺斤短两。前日有个产妇要催生,买的红花竟是染色的菊瓣,耽误了时辰……”

澈儿指尖捏着药方的边角,麻纸的纤维勾着皮肤,像药渣卡在指缝。他忽然想起去年冬猎时,随行的侍卫风寒发烧,太医用桂枝汤一剂便愈,方子里不过桂枝三钱、麻黄二钱、杏仁七枚,寻常药材,却能救命。“药材无贵贱,贵在真与准。”他取来一根紫檀木,木质坚硬,纹理像流水的纹路,在灯下泛着暗紫的光,“命巧匠刻秤:秤杆刻常用方剂,桂枝三钱、麻黄二钱……用朱砂填色,要刻得深,磨不掉。”

顿了顿,他看向案上的青铜镇纸,镇纸上的饕餮纹张着嘴,像在吞噬奸佞。“秤砣铸‘公’字,再铸个‘奸’字铁砣——谁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就让他背着‘奸’砣示众,从街头走到街尾,一步不许停!”

七日后,新秤铸成。紫檀秤杆油亮光滑,上面用阴刻手法雕着三十余副常用方剂,“桂枝汤: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炙甘草二钱……”每味药的剂量都用朱砂填色,红得像血,刻痕深得能嵌进指甲。“公”字秤砣是黄铜铸的,沉甸甸的,“公”字的捺笔特意拉得很长,像把尺子,压在秤杆的星上。而“奸”字铁砣足有三十斤,铁字的笔画都带着棱角,硌得人骨头疼,还特意在“女”字旁铸了个小缺口,暗讽慕容氏的阴私。

新秤发到药市那天,正是月初的集日。慕容芷的伙计正往当归里撒香料,想盖住药材受潮的霉味,那霉味混着香料的甜,像块馊了的蜜饯。官差拿着紫檀秤走过来时,伙计的手一抖,香料撒了满地,混着药渣,像铺了层怪味的地毯。

“称一两当归。”官差把秤放在柜台上,紫檀木的秤杆发出“咚”的一声,震得药罐都在晃。伙计战战兢兢地称药,标称“一两”的当归,放在紫檀秤上,秤杆竟高高翘起,秤星停在“八钱”的位置,那道朱砂刻度像道血痕,刺得人眼疼。“缺了二钱!”官差把秤砣砸在柜台上,声音比药碾子还响,“按规矩,罚银五十两,掌柜背‘奸’砣示众!”

慕容芷的掌柜是她远房表哥,平日里仗着慕容家的势,在药市横行霸道,此刻却被两个官差架着,硬把“奸”字铁砣绑在背上。铁砣压得他腰弯成了弓,每走一步,铁字的棱角就硌进肉里,疼得他龇牙咧嘴,汗珠顺着脸颊流进衣领,把“奸”字映得发亮。百姓围着骂,有人扔烂菜叶,菜汁溅在他绸缎马褂上,像幅难看的画;有人举着自家吃坏的药渣,“这就是你们卖的人参!根本是萝卜干泡了糖水!”

慕容芷躲在茶楼上看着,指甲掐进窗棂,木刺扎进肉里也没察觉。她看着表哥从街头挪到街尾,像只被拴住的猪,药市的人都在笑,那笑声像药杵,一下下砸在她心上。她把账本撕了,纸屑飘下楼,混着烂菜叶落在表哥脚边——她知道,这秤砣压的不只是掌柜的背,还有她想垄断药市的野心,那野心被压得粉碎,像被碾烂的药渣。

新规矩推行第三日,有个老妪来抓药。她孙子得了风寒,咳嗽得直不起腰,家里的钱只够抓一副药。掌柜用紫檀秤称药,桂枝的刻度正好对齐“三钱”,麻黄的星子落在“二钱”,朱砂的字在阳光下闪着,像颗小太阳。“一分不少。”掌柜把药包好,油纸包上还盖着药铺的红印,印上刻着“诚信”二字,只收五个铜板。老妪笑了,皱纹里都盛着光:“这下,孙子的病能好了。”她捧着药包,像捧着个宝贝,脚步都轻快了,药香从纸包里渗出来,苦中带着回甘。

澈儿微服去药市时,正赶上官差抽查。一个药贩卖的黄连颜色发黄,官差用紫檀秤称了称,又取来太医院的标准黄连比对,“你这黄连掺了土,还少了五钱,按规矩,罚你帮贫病百姓煎药三日!”药贩脸涨得通红,却不敢争辩,看着官差把“奸”字铁砣摆在他摊位前,像块警示牌。

药市的药香渐渐纯了,没了香料的杂味,只有药材本身的苦香、辛香、清香:当归的甜润,黄芪的醇厚,黄连的苦寒,像无数种人生,坦诚地摆在那里。没有了染色的药材,没有了缺秤的猫腻,只有紫檀秤上的朱砂,在阳光下闪着,像无数双监督的眼睛。有个老药工说,这秤比神佛还灵——能称出药的真假,也能称出人心的好坏,心术不正的人,握着秤杆都觉得烫,像握着烧红的药碾子。

太医院的御医后来也常去药市,用紫檀秤复核药材,说这秤上的方剂比书本还管用,“哪怕是新手掌柜,照着秤杆抓药,也出不了大错”。他们还发现,自从有了紫檀秤,药市的病人竟少了三成——不是病好了,是假药少了,真药对症,自然好得快。

慕容芷后来关了药行,改做布庄。据说她常去药市买药材,每次都看着紫檀秤发呆,有回还特意摸了摸“奸”字铁砣,铁凉得像冰,冻得她指尖发麻。澈儿听说了,没说什么,只是命人在药市立了块石碑,刻着“药者,医也;秤者,心也”,字是他亲笔写的,笔锋比紫檀秤的刻痕还深,像是要刻进每个药商的心里。

秋风起时,药市飘着菊花的清香,那是用来泡茶的杭白菊,用紫檀秤称过,一两就是一两,不多不少。老妪带着孙子来谢掌柜,孩子的咳嗽好了,脸蛋红扑扑的,手里攥着颗用药材换来的糖球,甜丝丝的味道混着药香,竟也不觉得苦了。这或许就是紫檀秤的妙处——它称的是药材,定的却是生死乾坤,毫厘之间,藏着最实在的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