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08章 开仓平贾,米瀑冲阶固金汤

西市粮店的门板被拍得震天响,裂缝里塞着张纸条,墨迹被唾沫泡得发涨:“米价再涨,便砸了你这黑店!”穿补丁棉袄的妇人抱着哭饿的孩子,额头抵着冰凉的门板,“就买半升,给娃熬口粥……”门内传来掌柜的冷笑:“想买?拿银子来!现在一升米,能换你身上这件棉袄!”

澈儿站在街角的茶摊,听着此起彼伏的砸门声。茶博士往他碗里续水,手抖得厉害:“李、王、张三家粮商把京城的粮都收了,说是‘西北粮道断了’,其实库房堆得像山!”他压低声音,“昨夜看见张府往宇文玄家送粮车,盖着黑布,车轮子陷在雪里,压出的辙比官仓的粮车还深。”

殷照临的玄靴碾过地上的米糠,碎末混着冰碴,像些没长成的米粒。“他们想逼你废商约碑林,”声音冷得像寒风,“用饿肚子的百姓当刀子,比叛军的攻城锤还狠。”他指向皇城根的常平仓,厚实的木门上贴着封条,是上个月刚验收的新仓,“里面的粮够京城吃半年,就看你敢不敢开。”

澈儿的指尖戳着茶案上的冰,冻得发麻。“开!”他猛地起身,玄衣扫过茶碗,水溅在地上,瞬间凝成薄冰,“传旨京兆尹,带衙役守住所有官仓,谁敢拦,先斩后奏!再让官窑的铁匠把仓门的锁都砸了,用最快的速度!”

开仓的鼓声震得宫墙发颤。常平仓的木门“嘎吱”作响,被二十个壮汉合力推开时,里面的米香像团白雾涌出来,扑在百姓脸上。阳光下,粮囤堆到梁上,金黄的米粒从囤顶溢出来,顺着麻袋的缝隙往下漏,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沙丘。

“真有粮!”人群炸开了锅。穿绿袍的仓吏举起斗斛,木柄上的红绸飘得欢:“朝廷定价,一升米十五文!管够!”他舀起一斗米,金黄的米粒从斗沿滚落,砸在青石板上,发出“簌簌”的响,像场细碎的雨。

最惊人的是太仓。巨大的粮囤被撬开时,米粒顺着特制的木槽倾泻而下!起初是细细的一股,很快汇成汹涌的米流,“哗啦啦”冲下石阶,在阶下积成半尺高的米滩!后面的人踩着前面的肩头往前挤,却没一人争抢——衙役们排着队,挨个儿发粮,斗斛相撞的声音比敲锣还响。

“是米瀑!”有个从乡下逃难来的老汉,跪在米流边,抓起把米往嘴里塞,嚼得满脸是泪,“当年在老家,看见瀑布就知道有活路,现在看见这米瀑,就知道朝廷没忘了咱们!”他身后的年轻人跟着喊,声音震得木槽发颤:“太子殿下万岁!”

张府的管家躲在街角,看着自家粮店前的人全跑光了,门板上的“天价米”招牌被人踩在脚下。他转身想报信,却被个卖炭翁拽住:“你们粮仓的烟囱昨夜还冒烟,敢说没粮?”炭翁举着炭叉,叉尖挑着块从张府后墙捡的米袋碎片,“这布是贡品,装的却是百姓的救命粮!”

宇文玄的府邸外,送粮的黑车还没卸完,就被玄甲卫围了。车夫瘫在雪地里,指着车厢里的米袋:“是张老板让送的,说‘等太子服软,这米就能翻倍卖’……”玄甲卫扯开麻袋,里面的米撒出来,混着雪化成浆,像摊没良心的糊糊。

澈儿站在太仓的石阶上,看着米流冲过脚踝。有个穿锦袍的公子挤进来,掏出锭银子:“给我买十石!”被衙役按住手腕:“朝廷有令,每人限购两斗,够吃就行,不准囤积!”公子挣扎着:“我是张府的人!你们敢……”话没说完,就被后面的百姓推搡着挤出人群,锦袍被踩得全是米印。

暮色降临时,米价已经跌回原价。西市的粮店不得不开门,掌柜站在门口,看着官仓方向的米瀑残影,叹着气往外卖米,秤杆翘得老高,再不敢缺斤短两。抱孩子的妇人提着半斗米出来,孩子在怀里啃着块米糕——是仓吏塞的,说“给娃垫垫”。

谢惊鸿的马车停在太仓对面的酒楼。他看着阶下的米滩渐渐被清扫干净,青石板上还留着米粒划过的白痕,像些没写完的字。“用米瀑冲散恐慌,”他对随从说,“比派兵弹压管用。百姓要的不是道理,是能填饱肚子的实在。”他想起年轻时见过的饥荒,饿疯的人能把树皮啃光,而今天的米瀑,恰是止住疯癫的药。

澈儿让衙役在空地上支起大锅,煮起了稠粥。米香飘遍半座城,领粥的百姓排着队,没人插队,没人争抢。有个曾砸过粮店的汉子,端着粥碗对仓吏鞠躬:“早上对不住,是饿昏了头。”仓吏给他添了勺米:“不怪你,怪那些黑心的粮商。”

张、王、李三家粮商被押到太仓时,米瀑已经停了,木槽里还挂着些米粒,像串没摘的珍珠。“老臣知罪……”张老板的头磕在米滩上,“是老臣贪心,想借闭市逼朝廷……”

“逼朝廷什么?”澈儿的靴子碾过他面前的米,“逼我看着百姓饿死?逼我把商约碑砸了,让你们继续盘剥?”他指向排队领粥的人群,“你看他们捧着碗的样子,比任何金汤城池都结实。这才是大靖的根基,不是你们仓库里的米,是民心!”

查抄粮商仓库时,从地窖里翻出的陈米堆得比人高,有些已经发霉,却还被标着“新米”。澈儿让人把这些霉米拉到城外,当着百姓的面烧了,黑烟冲天而起,像在给那些黑心粮商送葬。

雪落下来时,太仓的米已经发完了。扫街的老汉用扫帚把地上的米糠归拢起来,装了半袋:“够熬锅糊糊,不能糟蹋了。”他抬头看见澈儿站在仓门口,正帮仓吏修补被挤坏的木槽,动作生涩却认真,玄衣上沾着不少米粒,像落了些碎金。

谢惊鸿踏着雪离开时,听见路边的孩童在唱新歌谣:“粮商黑,官仓白,太子开仓,米瀑下来……”调子不成章法,却唱得响亮。他拢了拢袍袖,雪落在袖上,很快化了,像些被暖意融化的冰。

澈儿知道,一次开仓平不了所有的粮价,却像在冻土里播了颗种子——种子不大,却能让百姓相信,朝廷不会看着他们饿死,那些想靠闭市发国难财的人,终究斗不过民心。米瀑冲过的石阶上,还留着浅浅的沟痕,像大地的伤疤,也像记在心里的道理:金汤之城不在砖石,在每粒米里的公道,在每个百姓眼里的希望。

后来,京城的粮店前总有人盯着,只要米价敢涨,就有人喊:“去官仓!太子殿下说了,管够!”张府的旧址改成了新粮仓,门上刻着“民为邦本”,是澈儿亲笔写的,笔画里还沾着点米糠,像在提醒所有人:别忘那道冲阶的米瀑,更别忘瀑下那些捧着空碗的手。

有次澈儿路过新粮仓,见谢惊鸿在给粮囤盖防雨布。老夫子的动作不快,却盖得严实,“这粮要存好,”他对仓吏说,“别等百姓饿了才开,要像守城门一样守着,心里踏实。”风卷起他的袍角,露出里面打着补丁的衬里,像个寻常百姓家的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