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170章 竹管引水 万民饮清流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170章 竹管引水 万民饮清流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金陵城的秋燥,像张浸了桐油的网。朱雀坊里,木楼挨得密不透风,檐角的飞翘几乎要碰在一起,晾在竹竿上的绸缎被风一吹,猎猎作响,像面面招展的旗。午后的日头正毒,油坊掌柜的儿子蹲在门槛上吃饼,手里的火石“噌”地擦出点火星,刚要去点烟袋,一阵狂风卷过,火星突然窜向旁边堆着的桐油棉絮——只听“轰”的一声,火苗舔着棉絮腾起半人高,风助火势,瞬间就爬上了油坊的梁木。

“走水啦——!”掌柜的撕心裂肺的喊声刚起,火舌已经窜出了屋顶。桐油桶在火里炸开,滚烫的油星溅到隔壁的绸缎庄,晾着的丝绸“唰”地燃起来,像条火红色的长蛇,顺着晾衣绳往更远处爬。百姓们抱着孩子、拖着老人往坊外跑,哭喊声、器物碎裂声、房梁坍塌的“咔嚓”声混在一起,朱雀坊瞬间成了翻腾的火海。

“水!快找水!”有个穿短打的汉子提着木桶往井边冲,刚跑两步就被人拽住——井台上早已挤满了人,木桶碰着木桶,溅起的水花刚落地就被热浪烤干。“井里没水了!”有人嘶吼着,手里的木瓢掉在地上,滚出老远,“前几日就没下过雨,井早见底了!”

“坊内的明渠呢?”有个老丈拄着拐杖喊,“去渠里舀水啊!”

“别提了!”旁边的妇人抹着泪,“渠早被淤泥堵死了,去年还淹死过小孩,哪来的水?”

烈焰越来越凶,已经舔到了米仓的茅草顶。米仓掌柜抱着头蹲在地上哭,眼看半辈子的积蓄就要化为灰烬。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连坊外的秦淮河都看不清了,只能听见河水拍打岸堤的“哗哗”声,像在嘲笑这水火难容的绝望。

“让开!都让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玄甲卫分开人群,澈儿翻身下马,玄色披风被热浪掀得猎猎作响。他站在高处,目光扫过混乱的火场:东边的绸缎庄已经烧塌了半边,西边的米仓岌岌可危,南边的民居还在冒烟,唯有北边靠着秦淮河,火势稍缓。

“秦淮河有水。”他声音冷静,像块投入沸汤的冰,“砍竹!要碗口粗、丈余长的毛竹,越多越好!打通竹节,接龙引水!”

玄甲卫立刻拔刀出鞘,刀锋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殿下有令!砍竹!通节!接龙引水!”

命令像道惊雷,劈开了混乱。城防军扛着斧头冲向坊外的竹林,衙役敲着铜锣召集青壮,连过路的行商、挑担的小贩都扔下担子,跟着往竹林跑。“这边有粗竹!”“快拿钻子来!”“谁带了麻绳?”呼喊声此起彼伏,很快盖过了火场的噼啪声。

刀斧齐挥,粗壮的毛竹“咔嚓”倒地,枝杈被迅速削去,露出青绿色的竹身。铁钎和长钻派上了用场,壮汉们抡着锤子,“砰砰”地往竹节里砸,竹屑飞溅,很快就打通了一节节阻隔。数百根打通的长竹被扛起来,首尾相接,像一条条青色的长龙,在坊市的街巷里蜿蜒。

“第一队!带十根竹管,入河汲水!”澈儿指着秦淮河的方向,令旗在空中划出清晰的弧线。

十个精壮的汉子扛着竹管冲下河岸,水花溅湿了裤脚。他们合力将竹管一端深深插入水中,另一端架在岸边的石头上,管口微微向上倾斜,像条喝水的龙。

“第二队!在坊口接驳!”令旗再挥。二十个汉子扛起竹管,跑到坊口,将手中竹管的末端对准第一队留在岸上的竹口,用湿泥和麻绳紧紧缠绕接口,泥水里混着汗水,在竹管上结成了层坚固的密封层。

“第三队!上房架管!”令旗指向米仓旁边的酒楼。酒楼还没起火,是附近最高的建筑。三十个汉子扛着接好的长竹,踩着梯子爬上屋顶,将竹管架在预先搭好的木架上,竹管顺着屋顶的坡度延伸,像条青色的虹。

“第四队!持支管灭火!”最后一队汉子拿起从主竹管上分叉出来的细竹管,这些支管末端缠着麻布,能控制水流大小,像极了简陋的水枪。他们两人一组,一人扶管,一人压口,紧张地盯着主竹管里的动静。

“通水——!”澈儿一声令下。

站在河岸边的汉子们合力下压竹管的末端,利用虹吸的原理,将秦淮河的水吸入竹管。只听“咕噜”一声,清水顺着竹管内壁往上涌,冲过一节节套接的长竹,沿着架在高处的“竹龙”,欢快地向前奔涌,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水来了!水来了!”屋顶上的汉子们拍着竹管欢呼,水流冲击竹壁的“哗哗”声,像极了龙的咆哮。

“放水——!”

第四队的汉子们猛地压下支管末端!数道强劲的水柱“唰”地从管口喷出,如同银龙出洞,从高处激射而下,狠狠撞入米仓屋顶的火头!“嗤啦——!”白雾蒸腾而起,被水柱正面冲击的火焰瞬间矮了下去,焦黑的茅草上冒出阵阵白烟。

“好——!”围观的百姓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有人甚至激动得跳了起来。

一根竹管不够,就再加一根。竹管不断接驳延伸,在坊市上空架起了纵横交错的青色水桥。秦淮河的水被这简陋却高效的“水龙”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主竹管里的水流越来越急,甚至能听见水流冲击竹壁的“咚咚”声,像战鼓在助威。

米仓的火被扑灭了!绸缎庄旁边的火头被压制了!民居的余火被浇灭了!无数道水柱从屋顶、从高架的竹管上喷射而下,交织成一片水网,将狂暴的火魔困在其中。有个孩童指着空中的竹管,兴奋地喊:“娘!你看!是龙在喷水!”

火势终于被遏制住了。当最后一道水柱浇灭最后一个火星时,夕阳正落在秦淮河上,给水面镀上了层金箔。劫后余生的百姓看着那些仍在汩汩流水的竹管,水珠顺着竹壁滴落,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天边的晚霞,像一串串散落的珍珠。

米仓掌柜提着一篮刚抢救出来的米,跑到澈儿面前,“扑通”跪下:“殿下!救命之恩!小人永世不忘!”

澈儿扶起他,目光落在那些还架在屋顶的竹管上。水流已经变小,但仍在缓缓流淌,滴落在焦黑的木头上,发出“嗒嗒”的轻响。“这些竹管别拆。”他对旁边的知府说,“按这个路径,疏通坊内的旧渠,引秦淮活水入渠。以后不仅能防火,还能灌溉坊内的菜田。”

知府连连应是,看着那些青色的竹管,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不仅是救了一场火,更是给朱雀坊造了条生生不息的水脉。

百姓们围过来,看着疲惫不堪却满脸兴奋的救火汉子们,看着那些还在滴水的竹管,突然有人唱起了江南的小调,歌声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有个老丈颤巍巍地捧起一捧从竹管里接的水,凑到嘴边尝了尝,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是活水……是甜的……”

澈儿站在夕阳里,看着这片渐渐安静下来的坊市。焦黑的断壁残垣间,青色的竹管依然横亘,像条跳动的血管,输送着来自秦淮河的生机。他知道,一场火带来了灾难,却也烧出了一条生路,一条连接着河水与民心的路。

风从秦淮河吹来,带着水汽的清凉,吹散了空气中的焦糊味。那些竹管还在滴水,水珠落在地上,渗入干裂的泥土,像在孕育着新的希望。澈儿翻身上马,青骢马踏着湿润的石板路,一步步离开朱雀坊。身后,百姓们还在围着竹管欢呼,他们知道,从今往后,这条由竹管铺就的水脉,将像条永远醒着的水龙,守护着他们的家园,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夜色渐浓,朱雀坊亮起了灯火。有人提着水桶,沿着竹管的路径打水;有人在清理火场的废墟,为重建做准备;还有孩童在竹管下奔跑,追逐着滴落的水珠,笑声清脆,像极了秦淮河欢快的流水声。一条用智慧和同心协力筑起的水龙,不仅扑灭了大火,更在万民心中,流淌出了永不干涸的清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