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136章 雪垦卤煮盐 苦卤结雪莹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第136章 雪垦卤煮盐 苦卤结雪莹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休渔令》的墨迹与鱼鳞红印尚未干透,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民潮,如同浑浊的洪水,涌向了云州东境。邻州大旱,赤地千里,官府赈济不力,无数失去家园的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沿着干涸的河床、龟裂的官道,一路乞讨而来。他们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眼中只剩下求生的本能和深深的麻木。

官道旁,荒野中,临时搭建的窝棚连成一片,如同巨大的、流脓的疮疤。瘦骨嶙峋的孩子在泥地里翻找着一切可食之物,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目光空洞。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馊、排泄物和绝望的气息。

压抑的哭泣、痛苦的呻吟、孩童虚弱的啼哭,汇成一片低沉而令人窒息的悲鸣。

云州城内,关于如何处置流民的争论甚嚣尘上。有言就地驱散,免生事端;有言设粥棚赈济,耗资巨大且非长久之计;更有人危言耸听,言流民中多藏奸宄,恐生暴乱。

澈儿亲临流民聚集地。所见所闻,触目惊心。他蹲在一个蜷缩在破草席上的老妇人身边,老妇人怀中抱着一个气息微弱的孩子。澈儿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滚烫。

孩子皮肤滚烫,却干涩无汗,如同烧红的炭。

那灼热的触感,如同烙铁烫在他的心上。驱散?赈粥?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是将这些绝望的人推向更深的深渊!

“大人…给口吃的吧…孩子…孩子快不行了…” 老妇人声音嘶哑,如同破旧的风箱。

澈儿脱下自己的外袍,盖在孩子身上。他站起身,目光越过茫茫的流民群,投向云州东部那片广袤却荒芜的海滨盐碱滩涂。那里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被视为无用之地。

盐碱地反射着刺目的白光,地面覆盖着厚厚的、松脆的盐霜,龟裂的地缝如同大地的伤痕。海风带着咸腥和苦涩的气息。

空气中浓烈的咸腥味,带着碱土的苦涩。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混沌:盐!盐碱地有取之不尽的卤水!而盐,是生存必需品,更是重要的财税来源!若能将流民安置于此,引卤煮盐,变废为宝,化流民为盐户,岂非一举两得?

“石岩!立刻召集工房、户房主事,还有通晓盐务的老吏!本官要去盐碱滩!” 澈儿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断。

勘察、规划、组织。巨大的困难摆在面前:盐碱地荒芜,如何安身?煮盐需柴薪、铁锅,钱从何来?流民孱弱,如何组织?

澈儿力排众议,动用府库储备金(部分来自查抄款项),购买大批毛竹、芦席、以及最粗糙的大铁锅。他亲自选址,在盐碱滩边缘相对高燥处,规划出一片片方正的“灶户区”。

流民们在官兵和工头的组织下,砍竹为柱,编席为墙,搭建起一排排简陋却规整的窝棚。灶户区中央,挖掘巨大的蓄卤池,引入附近沟渠的咸水沉淀。远处,一座座用土坯垒砌的、巨大的煮盐土灶如同堡垒般矗立起来。

砍竹声、编席声、挖掘泥土的号子声、土坯垒砌的夯打声…荒芜的盐碱地上,响起了久违的、充满希望的建设之声。

泥土的腥气、毛竹的清香、海风的咸腥混合。

分发铁锅、柴刀(用于砍伐滩涂上的耐盐灌木作燃料)。流民们以家庭或邻里为单位,被编入“灶户”,划片负责。

衣衫褴褛的流民,颤抖着接过崭新的铁锅和柴刀,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那冰冷的铁器,此刻却成了生存的希望。

煮盐开始了。引卤入锅,烈火熊熊。

巨大的铁锅内,浑浊的卤水在烈火舔舐下翻腾,蒸汽滚滚。流民们赤着上身(尽管寒冷),汗水混着盐碱的粉尘,在皮肤上凝成白色的盐霜。他们手持长柄木耙,不断搅动着沸腾的卤水,防止结底烧糊。火光映照着他们黝黑而专注的脸庞。

锅底柴火噼啪作响,卤水沸腾的咕嘟声,木耙搅动的哗啦声,交织成一首艰辛的生存交响。

浓烈的咸腥蒸汽,带着海水的味道,弥漫在灶户区上空。

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卤水腐蚀皮肤,浓烟熏呛眼睛,高温炙烤身体。初时,效率低下,产出粗糙,甚至有人因体力不支或操作不当而烫伤。

灼热的蒸汽烫红了皮肤,汗水流进眼睛带来刺痛。

但无人放弃。生存的希望,如同灶膛里的火焰,支撑着他们。澈儿每日必至,巡视灶区,慰问伤者,与老盐工探讨改进之法(如卤水提纯、火候控制)。

少年御史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冒着浓烟的灶台旁,蹲下身查看盐粒的结晶情况,与满脸烟灰的灶户交谈。那素色的官袍,也沾染了盐霜和烟尘。

终于,第一锅盐熬成了!锅底冷却后,凝结出一层厚厚的、洁白如雪的盐晶!

当灶户用木铲小心地撬起那层雪白的盐块时,整个灶区都沸腾了!那纯净的白色,在黝黑的铁锅衬托下,如同最珍贵的宝石!灶户们捧着洁白的盐块,如同捧着初生的婴儿,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

盐粒入手,粗粝却洁白,带着阳光和火焰的味道。

纯净的、带着阳光气息的盐味,取代了苦涩的咸腥。

“盐!是盐!白花花的盐啊!” 欢呼声在盐碱滩上回荡,直冲云霄。

那欢呼声,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和自力更生的自豪。

一锅又一锅的“霜盐”被熬制出来,堆积成小小的盐山。官府的收购车马络绎不绝。流民们用换来的铜钱,买粮、买布、修葺房屋。荒芜的盐碱滩上,升起了温暖的炊烟,响起了孩童的笑声。

白色的盐山,黑色的灶台,袅袅的炊烟,奔跑的孩童,构成了一幅在苦难中重生的壮美画卷。

炊烟中米饭的香气,取代了绝望的气息。

苦卤熬成霜盐,盐碱化为家园。澈儿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将吞噬生命的流民潮,导入了创造财富的盐田。那洁白的盐粒,是汗水与希望的结晶,是少年御史在绝境中为生民开辟的活路。苦尽甘来,晶莹的盐雪,终在荒芜之地,铺就了一条通往温饱与尊严的生途。这不仅是赈济,更是授人以渔,将绝望的流民,锻造成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