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1章 发明创造火柴火机肥皂?——有材料和工艺吗

现在的历史穿越剧,没有最离谱,只要更离谱。只要穿越是个穷人,立马就是做一些现代的东西畅销古代,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比如某某小说中的肥皂、香皂、火柴等等。

另外再说一句,很多作者傻逼到定价都很离谱。动不动就几两银子,几两银子,你先去查查古代普通老百姓的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商品的定价最起码也要遵循时代的经济水平。古代是有有钱人没错,但是你的产品不可能一上来就直达上层社会,在老百姓的普通市场都流转不开的商品,你为什么就一定觉得有钱人会喜欢。有钱人是有钱,不是傻,他们很珍惜自己生命。

任何的科技发展都是受限于时代的,有些工艺和材料不是你知道名字就可以造出来,时代会束缚住超前的理论和想法。

古代没有工业化化学品仓库,更没有“万能淘宝”随便下单。光说火柴这玩意儿,关键成分是硫磺、氧化剂(比如氯酸钾)、可燃物(木条、纸)、黏合剂和稳定剂,每一样都不是农村小作坊能整出来的。硫磺勉强还能从火山或含硫矿石中提取,但要纯净到可用,至少得有炼金术水平。氯酸钾呢?对不起,18世纪末才发现,靠盐和植物灰提不出来。你要造火柴,不先建立一个基础化学体系、掌握净化提纯和危险反应,你连“砰”都听不到,只能被“化学物理困难症”困在原始状态。

肥皂真那么简单?

“灰加油一煮,咕嘟就是肥皂”?别逗了。古代灰碱主要来自木灰水浸提,需要反复过滤、沉淀,碱性浓度极不稳定,还带杂质。普通人连“皂化反应”这四个字都没听说过,火候掌控全靠经验。再说油脂,猪油容易**,植物油得靠大量榨取,你得先有油坊。肥皂的气味和效果,都跟现代那种洁白清香的形象差十万八千里。穿越者就算搞出个“肥皂”,可能是黑糊糊一坨、洗完更脏,还不如古人直接用草灰和沙子搓手实在。

别幻想火机是火石 火轮就完了,真正点火的是燃料和引燃剂。现代打火机里用的是液化丁烷,高度压缩可燃气体。液化技术要靠现代物理和机械装置支撑,储气罐得抗压,泄压阀要精准。更早的“火石打火”工具在古代也不是谁都能搞,比如需要高纯度钢打击燧石,火星要点燃易燃引料如蘸油棉花,工艺繁琐,适用性极差,且多用于军事。你要量产民用火机?别说技术图纸,连设备都凑不齐。火机这东西,在没有煤气和金属加工工业的古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火柴、火机、肥皂说到底都是“半成品” “容器” “包装”的组合体。古代玻璃主要用于器皿和饰品,透明度差,生产效率低。真正能做密封包装的玻璃瓶,需要高温均质炉、机械吹制或模具成型,这在大部分古代王朝都无法实现。陶器不密封,竹木易燃,金属重又贵,你搞出肥皂没地方装,还得天天现用现做。至于塑料包装?连梦里都不会有,因为塑料是20世纪初才靠石化工业搞出来的。

别以为造出肥皂天下就干净了。古代人普遍没有“细菌”这个概念,洗澡也多为了礼仪和驱虫,不是讲卫生。你说肥皂杀菌,谁听得懂?拿在市集上宣传“能洗得更干净”,民众反倒怕是“妖术”。而且肥皂能去油污,不等于能杀菌消毒。要达到现代除菌标准,还需要额外添加酒精、苯酚、氯类等成分,这些统统需要工业合成。光靠灰和油洗手,顶多是心理安慰。你想普及肥皂,不但得宣传知识、还要改变观念、长期引导,绝非一蹴而就。

就算你奇迹般凑齐原材料,一切都靠手工,产能极低。打一盒火柴、炼一坨肥皂、造一个简易火机,单件成本可能比古代人一个月收入还高。你想规模生产,至少需要固定厂房、长工流水、原料稳定渠道。而这些在古代不是随便搞个作坊就能办的。你想跨区域运输?那更麻烦,运输成本高、道路不畅、税卡繁多,一个县衙都能让你破产。没有工业支持,所谓“引领时代”的发明只能是点缀,连“造福乡里”都够呛。

火柴、火机在古代不是生活用品,是军事战略物资。能随时点燃火种意味着你可以烧敌营、炸仓库、逃脱追捕,在战乱时期很可能被视为“可疑火器技术”。再说硫磺、硝石这些化学品,都是制火药的关键原料。你大规模收集、加工,不出几天衙门就来请你喝茶。即便是在和平年代,这种能“点火”的器物也往往被严格限制。古代对“民间私造火器”打击极重,你要是毫无遮掩地大搞,很可能没做成产业,先被扣上“图谋不轨”的帽子。

就算你熟读百科、有现代知识储备,能不能实际做出来是另一回事。化学反应配比、材料混合时序、火候控制、器皿规格,全靠经验。工匠师傅干一辈子都可能炸炉、翻车。穿越者没动手能力,手抖一下炸锅,比例错一点失败,容器选错直接全毁。而且古代没有现成实验室和安全装备,你一旦搞错,后果是爆炸、中毒、火灾,不是“实验失败”,而是人命关天。知识是基础,技术是核心,执行力才是成败关键。

没人买单,你拿什么当“科技生产力”?

古代社会需求模式和现代不同。没人想洗白洗香,大家关心的是吃饱穿暖。你搞火机,他们问“点火干啥?”;你搞肥皂,他们说“草灰不是挺好?”;你说能方便生活,他们更看重性价比和实用性。价格高、概念新、没需求,等于没有市场。在没有广泛教育体系、科学共识、宣传机制的社会里,新产品推广极其艰难。不是你发明出来大家就感激涕零,而是大概率没人理你,甚至因观念差异被视为“怪人”“妖言惑众”。

别把个人能力幻想成工业化奇迹。工业革命背后是几代人科学积累、技术工艺迭代、社会制度支持、基础设施完善。穿越者孤身一人,没有实验室、没有技术团队、没有机械工具、没有产业链。你不是瓦特,不是牛顿,不是门捷列夫,你就是一个人。哪怕你有全部教材,也得有物资,有时间,有安全环境,有技术劳力配合。一个人翻天改地,注定只是小说的幻想。历史上从来都是社会协同造就技术奇迹,而不是“主角光环”。

不是你知道化学公式,就能变出肥皂;不是你看过打火机结构图,就能搞出火种。技术是一步一个脚印推出来的,穿越者的知识固然宝贵,但脱离了现实的材料、工具、认知与制度支持,那些所谓“科技引领”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古代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爽文里的简单“点火洗澡”。如果真要从零做起,请先蹲几年实验室、熟练掌握手工技艺,再慢慢考虑“造福人类”这件事。穿越不是开挂,是进入另一个极端艰难的生存维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