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1章 没得吃的古代

历史不是爽文 第1章 没得吃的古代

作者:减重60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7:35 来源:小说旗

现在的生活让大家觉得每顿饭有鱼有肉很正常,在古代你要是在一个平民家庭,有没有得吃都是未知数。二千年了,老百姓就为了一口吃的,也只是为了吃点粗粮,填饱肚子活下去。至于吃香喝辣,官僚权贵阶级才有可能。

说到古代吃饭的事儿,不少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大街上热气腾腾的小摊、热闹非凡的菜市场、琳琅满目的新鲜瓜果蔬菜、肥美的猪羊牛肉……可真要是穿越过去,你会发现,古代的“菜市场”真没这么神气。

在唐宋之前,真正意义上的“菜市场”都是小规模的,叫“市”或者“肆”。你想象的大市场基本只出现在都城或大城市,比如长安、洛阳这种地方,乡下、县城甚至县治以下,市场简陋得让人想哭。卖的东西呢?主打本地应季,别说牛羊肉,就连猪肉也不是你天天想吃就能吃到的。大多数普通百姓吃肉的机会少之又少,能在菜市场上买到一小块猪肉,已是喜事一桩。

更扎心的是,很多时候,市肆还受政府管控。比如唐朝规定市场营业时间,一般是白天,中午或下午收市,晚上不许摆摊。宋代稍宽松,但也不是到处灯火通明、夜市繁华,那是大城市的事,乡下照样天黑闭市。你穿越成个普通农户,去菜市场还得看天看时机,不是想逛就逛。

你以为穿越回去,随便搞点调料就是“御厨水平”?抱歉,现实远比小说残酷。古代调料种类极少,价格高得离谱。

盐——最珍贵的“调味品”。在现代,盐是最普通的东西,超市几块钱一大包,随便买。但在古代,盐的地位可不一般,属于官府专营,价高且管得死。很多朝代甚至专门靠盐税养国家财政。普通百姓吃盐都得精打细算,有的地方百姓吃不到官盐,只能去偷偷买私盐,还得担心被抓住问罪。盐不足导致很多人的饭菜淡到几乎没有滋味,甚至缺盐会带来健康问题,比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穿越回去要是随手撒盐,那可能被人怀疑你家有矿。

糖,那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别以为古代也有现代这种随便喝杯奶茶、吃块蛋糕的甜蜜时光。糖在古代绝对算奢侈品,尤其是精制的白糖。唐宋时,只有富贵人家和皇宫能常见糖。平民想吃甜味?最多弄点蜂蜜,但蜜也不便宜,还不可能随便用。别说做糖醋排骨了,光是弄到醋和糖就已经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穿越过去真想每天甜点相伴,先想想你钱包里的钱够不够买几两糖吧。

很多现代人喜欢吃辣,一想到穿越就幻想着古人也在火锅、辣子鸡前大快朵颐。可实际上,辣椒是明朝中后期才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唐宋元明初都没有辣椒这个东西。川菜的“麻辣”味道是在辣椒传入后才形成的。你穿越到汉朝、唐朝去问人要辣椒,那人家可能以为你在说胡话。没有辣椒的古人,饮食口味其实更清淡、单调。

有人说,那古人没辣椒,花椒总有吧。确实,花椒、胡椒这些东西古代是有的,但你得知道,那玩意儿可不便宜,尤其是胡椒,主要靠海路进口,价格极高,被称作“胡国之宝”,贵得离谱。花椒虽然本土有,但因为种植范围有限,也不是人人都能用。像现代那种炖菜撒一把、炒菜放一勺的操作,普通百姓不敢想。胡椒的贵,一度让它和金银一个地位,作为贡品上缴皇宫。

古代确实有类似酱油的调味品,比如“豉油”“豆豉汁”,但和现代酱油的工艺和口感根本没法比,味道粗糙、咸味单一。醋倒是有,不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时候味道冲得难以入口。至于味精?想都别想,那可是现代工业产物。古代的鲜味来源主要靠熬高汤,熬得稠稠的肉汤、鱼汤才能有鲜味,但这意味着你得有肉有鱼,哪是家家户户都能做到的?

古代普通人餐桌上的主角,是各种粗粮:黍、稷、粟、荞麦、豆类,还有高粱、薯类(马铃薯更晚引进)之类的填肚子的东西。唐代中期以前,江南尚未成为全国粮仓,主食多靠黄米、高粱;北方呢,大多是粟米(小米),吃得多了伤胃,但没得选。白米、精面——那真是富贵人家的特权。即便到了明清,乡下人吃精米白面都得逢年过节。

更惨的是,收成不好时,树皮、草根都得上桌。明代《农政全书》记载,有年灾民“刮树皮,舂为粉,合野草为饼,以济饥”。

穿越小说里常写主人公大口吃肉、炖肉、烤肉,配美酒大快朵颐,读着爽,现实却是大部分古代人一年吃不上一回肉。

在古代,肉类普遍稀缺,尤其猪牛羊。牛还多是役用,宰杀需官府批准。唐律明文规定“盗杀官牛杖一百”。猪是主要肉源,但养猪成本高,百姓养一头猪得过年才舍得杀。羊肉更少,多是士大夫、军队或祭祀用肉。

渔猎?别看水网密布,打渔也是要交税的,鱼类多供官用或市场高价出售。百姓能吃到的,多是干鱼、腌鱼、咸肉、风干肉之类。

你可能以为古代田野间蔬菜四季丰收?事实是,古代蔬菜品种极少,种植技术落后,季节性强。

以唐代为例,当时种的蔬菜多是芥菜、葱、蒜、韭、白菜(还未改良成现代的大白菜),瓜类也有,但多靠天吃饭。宋人笔记里提到冬天最缺的就是青菜。宋代才渐有温室种植,但那是大城市权贵的奢侈。

你若在乡下,冬天一过,连碟青菜都难求。像番茄、土豆、玉米、辣椒、胡萝卜这些食材,全是明清后期才有的产物。

小说里,主角动不动来碗冰镇杨梅汤、蜜饯果脯,喝着自酿好酒,吃着点心?现实是,糖极贵,甜品罕见。

唐宋以前,糖是奢侈品,用于祭祀、药用、权贵享用。宋代南方产蔗糖逐渐增多,但价格依然高昂。普通百姓多用蜂蜜调味,但蜂蜜产量有限,哪里经得起日常消耗。

酒呢,粮食是紧缺资源,自酿酒不是你想酿就能酿。唐律规定私酿酒违法,需官府许可。即便到了宋代,也多是米酒、黄酒,烈酒是元代以后蒙古人带进来的。

你要在古代整出个满汉全席?首先得有现代厨具。可古代厨房条件简陋:炉灶多是土灶,锅具铁锅、陶锅为主,温度难控。没有压力锅、电磁炉、平底锅,连铸铁锅都没改良到好用的地步。

刀具、案板、漏勺等工具也远不精细。炒菜时火力不均,油温难控,味道上就差了一个台阶。别指望像现代那样轻松煎炒烹炸,人家一锅炖、简单水煮就不错了。

古人最怕的事,就是“荒”。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灾害频发,水旱蝗疫轮番上阵。哪怕在号称盛世的开元年间,也有百姓因灾荒啃树皮、挖野菜充饥的记录。

《旧唐书》载:“岁大旱,百姓多流移,或采草根、树叶以食。”宋代笔记中,北方大旱时“民煮草根食,或饿死道旁”。

哪怕你有现代农业知识,短期内也救不了四处缺粮的局面。别说吃香喝辣,先考虑怎么活下去吧。

没有冰箱、没有冷藏库,古代食物保存全靠盐腌、风干、晾晒。肉类、鱼类一旦宰杀,必须尽快处理,不然高温天很快腐坏。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爱吃咸肉、腌鱼、腊肉的原因,不是因为口味,而是被环境逼的。你若穿越去当个农家娃,能吃上一口新鲜猪肉炖白菜,那真是天大的好事。

最后必须说清楚:古代真正能吃香喝辣的,是有钱人、官员、地主、豪强。普通百姓哪怕在丰年,也只是勉强温饱。

唐代长安的贵族,或许能在家中开宴,牛羊成群,山珍海味;宋代东京的富户,可以从全国采购稀罕物件办席面。但普通人家?一年能喝几回肉汤就偷着乐了。

古代饮食结构极度单一,饮食条件远不如今天任何一个偏远山村。别再幻想穿越回去能凭一己之力天天吃出米其林水准了,真要穿回去,能保证不饿死就算你本事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