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棋王林默 > 第85章 棋道泱泱贯中西

棋王林默 第85章 棋道泱泱贯中西

作者:夏高奕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6:08 来源:小说旗

立夏的蝉鸣刚在老街响起,林默棋艺馆的紫藤架下,已摆开了十张棋盘,中外棋手围坐对弈,红黑棋子的碰撞声里,混着不同语言的“请”“承让”。周明轩站在“国际象棋文化交流中心”的铜牌前,看着周承宇将中西棋理对照图谱挂在墙上,中国象棋的“帅”与国际象棋的“王”在图中央相遇,像两位老友握手。

“爷爷,这些对照里的‘道’竟如此相似,”少年指着图谱上的对应关系,“中国的‘士’护‘帅’,国际象棋的‘象’保‘王’;咱们的‘兵’过河猛,他们的‘兵’冲阵勇——都和太爷爷说的‘棋道无国界’对得上。”周明轩的指尖划过“王”字,突然想起2000年的立夏,林默在涉外宾馆教外国友人摆棋,用筷子比“车”,用勺子喻“炮”,说“你看这吃饭的家伙,和下棋的理是一样的”,那时的笑声与现在的交谈声重叠,都是打破隔阂的爽朗。

赵淑兰的藤篮里装着“合璧棋”,是中西棋具的融合之作:红“帅”戴着国际象棋“王”的冠冕,黑“将”披着中国风的铠甲,“兵”的底座刻着中英文“勇”字。老人把棋子分给中外孩子:“林老师当年总说,‘棋道像河水,汇在一起才更宽’,”她看着孩子们混摆棋子,“你看这红黑配得多妙,就像中西的理,谁也别想分清楚。”

穿汉服的苏晚带着团队在编纂《中西棋道通论》,从哲学层面论证了“守中”与“平衡”、“礼让”与“尊重”的共通性,发现林默提出的“和为贵”,与西方“博弈论”的最优解高度契合。“这就是林默先生说的‘道贯中西’,”苏晚指着对比章节,“七十年的融通,早把隔阂的墙拆了。”

林思棋的“时光棋廊”里,新添了“泱泱合璧展”。展台上,中国的竹棋盘与西方的木棋盘拼成圆,旁边摆着各国棋手的跨界对局记录:聂卫平与卡斯帕罗夫的“围棋象棋混战”,阿尔法狗与老街棋迷的“人机友谊赛”,最动人的是张合影——叙利亚的“林光”用阿拉伯语写棋谱,挪威老人用中文批注,字迹交叠处画着颗心。“太爷爷说,‘棋道里没有外人’,”小姑娘指着那颗心,“您看这字,歪歪扭扭的都是懂啊。”

午后,“全球跨棋种联弈”活动开始了。中国象棋的“炮”隔着楚河打国际象棋的“后”,西洋跳棋的“兵”借中国“马”的步子跃过河,最终所有棋子在棋盘中央围成圈,像个没有棱角的地球。当结果弹出时,周承宇举起“合璧棋”的“帅”:“太爷爷说‘最好的局,是忘了谁是哪国的’,现在咱们做到了。”

赵小远举着平板电脑跑来,屏幕上是“棋道融合榜”:中法合拍的《棋道少年》电影获国际奖,中美联合研发的“跨文化棋AI”能说双语棋谚,连联合国的会议厅里,都摆着副“合璧棋”,说“这是谈判的最佳参照”。“您看这条!”男孩指着条新闻,非洲的部落把中国“和棋”与本地“议事传统”结合,冲突调解率提高了六成,“他们说‘林先生的道,比翻译官管用’。”

周明轩把新闻贴在《棋乡年鉴》的最后一页,抬头时,看见夕阳给紫藤架镀上金边,中外棋手的影子在地上交叠,像幅流动的合璧图。“他这辈子没想着分中外,”老人合上本子,“就想做座桥,让人能踩着棋过河——你看现在,这桥成了通途,能载着中西往宽里走。”

天快亮时,第一缕阳光照在“合璧展”的圆棋盘上,中西棋子的反光在墙上投出道彩虹,红黑相间,像条没有尽头的路。周明轩推开棋馆的门,看见石桌上的露水在中西棋谱间汇成小溪,片紫藤花瓣漂在水面,像艘载着道的船,正往巷口漂去。

他知道,这是林默在说:看,棋道真的泱泱贯中西了,从老街的蝉鸣到全球的潮声,从2000年的筷子喻到往后的千万年,只要还有人想着“棋是一家”,这道就永远通着,连着,陪着人间把隔阂走成通途,让每个落子的人都明白——最好的道,不是分你我,是懂彼此,像这紫藤架,枝枝蔓蔓缠在一起,风里雨里都开着一样的花。

市集的炊烟混着花香升起,中外孩子举着“合璧棋”跑过青石板,笑声里裹着化不开的融,周承宇在整理新的中西对局谱,赵淑兰把刚烤的饼干分给早起的人,林思棋对着“合璧展”的圆棋盘说“我们还要走更远”。立夏的风带着暖意,却吹不散满街的开阔,那是棋道酿出的味道,是世界的味道,是无论肤色语言,都永远能坐在一起下棋的人间大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