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棋王林默 > 第46章 棋韵悠长绕人间

棋王林默 第46章 棋韵悠长绕人间

作者:夏高奕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6:08 来源:小说旗

小暑的热风卷着槐花香,漫过林默棋艺馆的青瓦。周承宇正带着“世界象棋少年营”的孩子们在“棋林”里摆棋,新栽的槐树苗已蹿到一人高,枝叶间挂着的棋子风铃在风中轻响,绿檀木的“帅”、塑料的“兵”、象牙的“马”,碰撞出的声音像首流动的童谣。

“你们看这树干上的纹路,”少年指着最粗的那棵槐树,树皮上用红漆画着简易棋盘,“太爷爷说,树的年轮就是天然的棋谱,每圈都藏着一步好棋。”来自埃及的男孩阿米尔突然指着树疤:“这个像‘将’!”众人凑近一看,果然见个圆形树疤嵌在纹路中央,像颗被岁月安放的棋子。

赵淑兰坐在棋馆的老藤椅上,给孩子们缝棋囊。蓝布上绣着不同国家的文字:中文的“帅”、英文的“general”、阿拉伯文的“?????”,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当年林老师教我们缝棋囊,说‘好棋子要配好家’,”老人举起刚缝好的囊袋,阳光透过布面,把文字的影子投在地上,像片小小的联合国,“现在啊,这‘家’要装下全世界的棋子了。”

午后,老街的“棋艺大集”格外热闹。周明轩的小孙子周念安支起了“林默棋路体验馆”,用全息投影还原林默的经典对局。当虚拟的林默在屏幕上落子时,围观的人总会惊呼——老人的指尖悬在棋盘上方迟迟不落,嘴角带着笑意,像在说“别急,让棋子想想路”。

“这是1973年全国赛的决胜局,”周明轩站在屏幕旁解说,指尖划过虚拟棋盘,“林太爷爷当时落后三个子,却用‘兵’步步紧逼,最后反败为胜。他说‘棋不怕慢,就怕站’,就像老街的日子,慢慢过才有余味。”

人群里,穿汉服的苏晚正带着大学生们拓印石桌棋痕。宣纸铺在石桌上,墨汁沿着凹痕晕开,那些深浅不一的棋痕在纸上显露出轮廓,像幅神秘的地图。“你们看这道‘车’痕,”姑娘指着拓片上的长痕,“从1958年到现在,它磨掉了半寸石板,却把‘直来直去’的道理刻进了岁月里。”

林思棋的“故事角”前,新添了个玻璃展柜,里面摆着本厚厚的《棋乡年鉴》。第一页贴着林默1949年的黑白照片,最后一页是昨天拍的“少年营”合影,中间夹着无数张泛黄的纸:有1960年孤儿院孩子用铅笔写的感谢信,有1985年省队队员的签名棋谱,还有2023年外国棋手用母语写的留言,翻译过来都是同一句话:“感谢林默,让我们读懂了棋,也读懂了人。”

傍晚,少年营的孩子们要离开了。阿米尔把自己画的“狮身人面像”棋盘留给棋馆,棋盘中央的“法老”被换成了“帅”;巴西女孩卢西亚娜带来了用咖啡豆拼的“卒”,说要让老街的棋香混着咖啡味;中国男孩王小树最腼腆,把自己攒的“林默杯”积分卡塞进树洞,说“留给明年的新棋子”。

送别的时候,赵淑兰给每个孩子发了颗槐树种籽,用红布包着,里面裹着片槐花瓣。“这是老街的请柬,”老人的手在孩子们头顶轻轻拍过,“想家了就把它种下去,长出来的树会替你听棋声。”

深夜的棋馆静悄悄的,只有老梨木棋盘上的“和平帅”在月光下泛着光。周明轩翻开林默的日记,最新发现的几页记着1990年的夏夜:“凯子说我这辈子就做了件事——把棋子变成了桥。其实我只是想让每个握棋的人知道,手心的温度,比输赢更重要。”

窗外的蝉鸣渐渐歇了,槐树叶在风里沙沙响,像有人在轻轻翻棋谱。周承宇和林思棋趴在石桌上,用粉笔在青石板上画巨大的“楚河汉界”,从棋馆一直画到巷口,红“兵”和黑“卒”在界河边手拉手,像群不回家的孩子。

“太爷爷说,河不是用来隔的,是用来过的。”思棋的声音在空巷里荡开,惊起檐下的夜鹭。

天快亮时,第一缕阳光照进棋馆,落在《棋乡年鉴》的最后一页。周明轩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今日,又有新的棋子出发了。”他知道,这是林默在说:路还长,棋还新,人间的故事,总要在红黑交错里,慢慢铺展。

市集的炊烟升起时,周念安发现石桌上的露水凝成了副小小的棋盘,红“兵”正踩着晨光,往对岸挪了一步。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又像就在耳边——那是棋韵绕人间的声音,清越,悠长,永远不会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