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棋王林默 > 第99章 棋史煌煌载千秋

棋王林默 第99章 棋史煌煌载千秋

作者:夏高奕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6:08 来源:小说旗

大雪的雪片堆满了林默棋艺馆的瓦檐,老槐树的枝桠被雪压成弯弓,却仍倔强地托着“全球棋史馆”的铜牌,在风雪里泛着光。周明轩站在馆内的“世纪棋谱墙”前,看着周承宇将林默七十年的棋路与全球棋史拼接,从1950年老街的泥地局到2150年的星际联弈,脉络像条金色的河,在时光里蜿蜒。

“爷爷,专家组说这是‘人类文明的棋之镜’,”少年指着墙中央的绿檀木“帅”,它被历代棋手的手温磨成了琥珀色,“太爷爷的‘守和’棋风,像块礁石,让所有支流都绕不开——就像他说的‘棋史要写得正,才立得住’。”周明轩的指尖划过1953年林默教孤儿下棋的照片,雪光透过窗棂落在照片上,突然想起2042年的大雪,林默的骨灰撒在老槐树下,周承宇用雪堆了副棋盘,说“太爷爷您看,这局棋写进历史了”,那时的寂静与现在的落雪声重叠,都是青史留名的沉。

赵淑兰的藤篮里装着“史鉴棋”,是用历代棋谱的残页压制的,汉代竹简的“兵”、唐代绢帛的“马”、宋代纸卷的“炮”、现代芯片的“帅”,每颗都印着关键棋局的片段。老人把棋子放进檀木盒,递给来访的历史学家:“林老师当年总说,‘棋史要是没人记,赢再多也像没下过’,”她指着盒底的“诚”字,“你看这不同的纸,早粘成一本了。”

穿汉服的苏晚带着团队在编纂《世界棋史大典》,林默的章节占了整整三卷——不仅记棋艺,更写他用棋化解的冲突、培养的棋手、留下的精神,附录里收录着各国普通人的“林默记忆”,从老街棋迷到叙利亚难童,字里行间都是“人”的温度。“这就是林默先生说的‘史见人心’,”苏晚抚摸着烫金的书名,“七十年的风雨,早把他的故事酿成了棋史的酒。”

林思棋的“时光棋廊”里,新添了“煌煌青史展”。展柜里摆着最珍贵的“史之见证”:林默1950年的第一本棋谱,纸页上还沾着泥点;1997年全球棋友签名的“和平棋盘”,叙利亚的战火没烧去上面的字迹;2050年联合国颁发的“棋史勋章”,底座刻着“以棋载道,以史明心”。小姑娘给展柜系上红绸带,轻声说:“太爷爷说‘史是无数人的念想堆的山’,您看这满柜的物件,堆得比老槐树还高呢。”

午后,“全球棋史公祭”在雪中举行。各国棋手对着老槐树鞠躬,挪威老人用中文念祭文,叙利亚的“林光”后代捧着弹壳棋盘跪下,说“这是用您的精神铸的”,当周承宇揭幕“林默星”的命名证书——国际天文联合会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此,雪突然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世纪棋谱墙”上投下道金光,像历史在点头。

赵小远举着平板电脑跑来,屏幕上是“棋史影响榜”:林默的故事被编进各国教材,“守和”棋风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性符号,连外星探测器携带的“地球名片”上,都印着他1950年摆的“和局”棋谱。“您看这条!”男孩点开段视频,位火星移民在新家园的奠基仪式上,用激光刻下林默的话:“棋史写在天上,也写在心里。”

周明轩把证书嵌进“世纪棋谱墙”的中央,抬头时,看见夕阳给雪后的老街镀上金边,老槐树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与棋史的脉络重叠,像幅没有尽头的画。“他这辈子没想着留名,”老人望着雪光里的铜牌,“就想好好下盘棋——你看现在,这棋成了历史的笔,写得又正又长。”

天快亮时,第一缕阳光照在“史鉴棋”上,残页里的字迹在光里浮动,像活了过来。周明轩推开棋馆的门,看见石桌上的积雪被人扫出个“史”字,最末笔拖着长长的雪痕,像条通往远方的路,片带雪的槐叶落在字尾,像给历史盖了个沉静的章。

他知道,这是林默在说:看,棋史真的煌煌载千秋了,从老街的泥地到宇宙的星图,从我的手到后人的笔,只要还有人记着“好好下棋,好好做人”,这史就永远写着,传着,陪着人类把日子过成经得起回望的局,让每个时代的人都明白——最好的历史,不是记输赢,是记人心,像这老槐树,雪压枝头也弯腰,春到人间就发芽,岁岁年年都给青史留着最直的骨。

市集的炊烟混着雪香升起,孩子们举着“史鉴棋”跑过雪地,笑声惊起檐下的冰棱,像敲打着历史的钟。周承宇在给“世纪棋谱墙”掸雪,赵淑兰把刚煮的红豆粥分给早起的人,林思棋对着“林默星”的证书敬了个礼,说“我们会把故事讲下去”。大雪的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满街的厚重,那是棋史酿出的味道,是永恒的味道,是无论岁月多远,都永远让人心里有根的人间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