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棋王林默 > 第63章 棋道恒长贯古今

棋王林默 第63章 棋道恒长贯古今

作者:夏高奕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6:08 来源:小说旗

芒种的热风裹着麦香,漫过林默棋艺馆的飞檐。周明轩站在老梨木棋盘前,看着周承宇将全球棋道典籍录入“云端棋库”,屏幕上滚动的棋谱里,林默的“守中带和”理念与明代古谱的“仁棋论”重叠,像两条跨越时空的河在此交汇。

“爷爷,系统检测到所有棋道的根都连着‘和’字,”少年指着屏幕上的关键词图谱,中国的“中庸”、印度的“平衡”、欧洲的“公平”,最终都指向林默日记里的话,“太爷爷说‘棋道是条河,从古流到今’,原来真能在时光里找到源头。”周明轩的指尖划过虚拟的古谱,突然想起1963年的芒种,林默在公社的晒谷场上教老农下棋,说“麦子要匀着种,棋要匀着下,都是天道”,那时的阳光和现在一样,把棋盘晒得发烫。

赵淑兰坐在竹席上,给孩子们讲“棋道故事”。老人手里捏着串棋形菩提,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个字:“礼、义、智、信、和”。“林老师当年总说,‘棋道不在谱里,在举手投足间’,”她转动着菩提串,珠子碰撞的轻响像在打节拍,“你看这颗‘和’字,磨得最亮——因为人间的道,说到底就是个和气。”孩子们学着她的样子转动珠子,小手攥得紧紧的,像握着串沉甸甸的道理。

穿汉服的苏晚带着团队在整理“棋道谱系树”,根系扎在先秦的“博弈论”,主干是林默的“民生棋道”,枝叶则是全球衍生的新棋理。最粗壮的枝桠上,挂着块木牌:“1958年,林默用‘让棋’教孤儿‘输得起才赢得到’”。“这就是棋道的生命力,”苏晚给木牌刷上清漆,“不是僵死的规矩,是能跟着人间事长新枝的活理。”

林思棋的“时光棋廊”里,新添了“古今棋道对话墙”。左边是甲骨文刻的“棋”字,右边是火星基地传来的数字棋谱,中间贴着林默的手稿:“棋道如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道。”小姑娘举着讲解棒,给游客对比最动人的细节:“您看商代的‘棋’字像两只手在握棋子,和现在孩子们握手言和的样子一模一样——原来道从来没变过。”

午后,“全球棋道论坛”在线上开讲。各国棋手围绕“何为棋道”辩论,最终在林默的“三不原则”上达成共识:不欺弱、不炫技、不忘本。当叙利亚的“林光”用稚嫩的声音说“棋道是给对方留颗‘兵’”,屏幕上突然亮起成片的绿灯,像全球棋友在同步点头。

赵小远举着平板电脑跑来,屏幕上是“棋道实践榜”:非洲的棋社用棋道调解部落纠纷,欧洲的学校把棋道编进德育课,中国的社区用“和棋”理念化解邻里矛盾。“您看这条,”男孩指着条新闻,印度的农民用棋道分配灌溉水,“他们说‘林先生的道,比水管还能解渴’。”

周明轩把新闻剪报贴在《棋乡年鉴》的最后一页,抬头时,看见夕阳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通往远古的道。“他这辈子没想着立规矩,”老人轻轻合上书,“就想让棋道变成拐杖,帮人走好脚下的路——你看现在,这拐杖成了所有人的桥。”

天快亮时,第一缕阳光照在“棋道谱系树”的投影上,根系的影子在地上蔓延,缠着石桌的棋痕,绕着孩子们的脚印,像在人间织了张温柔的网。周明轩知道,这是林默在说:看,棋道真的贯了古今,从甲骨上的刻痕到火星的数字,从1950年的谷场到往后的岁岁年年,只要还有人想着“让一步”,这道就永远走不完,用不坏。

市集的麦香混着晨光升起,孩子们举着菩提串跑过青石板,珠子的碰撞声里,藏着最古老也最年轻的棋道。新的一天,新的脚步,正沿着这条恒长的道往前走,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最好的棋道从不是赢,是让每个走在路上的人,都能遇见愿意等你一步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