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棋王林默 > 第40章 棋声永伴人间路

棋王林默 第40章 棋声永伴人间路

作者:夏高奕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6:08 来源:小说旗

又是一年槐花香漫老街的时节,林默棋艺馆前的广场上,正举办着第一届“世界象棋文化节”。来自五湖四海的棋手们围坐在一起,石桌上、展台上、甚至临时搭起的木板上,都摆着红黑棋子,不同语言的“将军”声此起彼伏,像首跨越国界的歌谣。

周明轩已是两鬓染霜,却依旧每天清晨来馆里擦拭老梨木棋盘。棋盘上的纹路被岁月磨得愈发温润,那些深浅不一的细痕里,藏着林默的指尖温度,藏着小石头的少年意气,藏着他自己的晨昏苦练,也藏着孩子们稚嫩的触碰——像条被时光打磨得锃亮的河,流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热爱。

“爷爷,您看!‘林默杯’青少年赛的报名突破百万了!”周明轩的孙子举着平板跑来,少年的眉眼像极了年轻时的林默,说话时总爱下意识地捏捏指尖,仿佛那里还握着颗棋子。

平板上,世界各地的孩子正对着镜头行礼,有人举着林默的棋谱,有人捧着自己画的棋盘,稚嫩的声音说着同一句话:“感谢林太爷爷,教会我们下棋,更教会我们做人。”

林念昔的女儿已是棋艺馆的馆长,她正带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参观新落成的“棋魂馆”。全息投影里,林默、小石头、周明轩的身影依次出现,共同演绎着一局跨越时空的“传承局”——红“兵”从林默手中出发,经小石头的手传递,到周明轩手中时,已稳稳站在对方九宫,而少年们的手,正等着接过下一颗棋子。

“这就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官员们感叹着,在纪念册上写下:“棋声不止,文明不息。”

午后的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广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凯的曾孙已成为国际象棋大师,他正与非洲的棋手交流“卒过河”的心得,两人的手同时落在棋盘上,红“兵”与黑“卒”在阳光下紧紧相触。

“林太爷爷说,过河的卒要抱团,就像我们人类,要互相扶持着往前走。”大师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像风吹过槐树叶的轻响。

广场的角落,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在摆林默当年最爱的“仙人指路”。有人记性不好,忘了棋路,就有人笑着提醒:“老林当年是这么走的,先让一步,再架炮——他懂,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暮色降临时,文化节的闭幕式在烟火中开始。当“林默”两个字在夜空中亮起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周明轩望着漫天烟火,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童声——是孩子们在唱念昔写的歌谣:“马走日,象飞田,兵卒过河勇向前;帅稳坐,将守边,楚河汉界心相连……”

歌声里,他仿佛看见林默正站在老槐树下,对着人间微笑。老人的指尖轻轻落下,不是落在棋盘上,而是落在每个热爱象棋的人心里,像颗种子,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成一片森林。

夜深了,棋艺馆的灯依旧亮着。最后离开的人会发现,老梨木棋盘上,永远留着一颗红“兵”,正稳稳地站在楚河岸边,像在等待新的脚步,像在诉说一个永恒的约定——

无论时光走多远,无论人间换几般,

只要还有人拿起棋子,只要还有人期待落子,

这局关于热爱、关于传承、关于人心相通的大棋,就永远不会落幕。

棋声作伴,人间路长。

那些藏在棋子里的温暖与智慧,终将像老槐树的根,在岁月深处,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春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