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 > 第284章 家族权力的归属

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 第284章 家族权力的归属

作者:纪言玄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17:59 来源:小说旗

良久之后。

逢化后退数步,避开了剑锋。

“锦衣卫无缘无故抓走我的侄儿,我想知道,他究竟犯了何罪?”

逢化语气严肃。

“他所犯何罪,并非由我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

“进了地牢的人,大多都难逃罪责。”

史阿摇头叹息。

逢化反驳:“我的侄儿也是冀州的一名官员。”

“你们不能直接把他关进地牢。”

“审判官员的事,不该由你们锦衣卫来插手!”

听见这话,史阿淡然一笑。

“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我家主公效力。”

“上至锦衣卫总指挥,下到普通锦衣卫,只要有人对主公不利,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吏,都得处理。”

史阿冷眼盯着逢化。

“逢主簿若有什么不满,尽可以向主公申诉。但这地牢,你是真的进不去。”

史阿把话说得斩钉截铁。

今天逢化无论如何也无法踏入地牢一步。

“好!好!好!”

逢化气得身体发抖。

万万没想到史阿如此不讲情面。

“刘备攻占邺城时,我们扶持他成为冀州牧,他竟用这种方式回报我们?”

“任由锦衣卫肆意妄为?”

逢化越说越生气。

哗的一声。

史阿一剑劈落逢化的官帽。

官帽碎裂,发簪断开,头发散乱。

蓬头垢面的逢化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你……”

逢化手指着史阿。

史阿说道:“别忘了,你现在戴的这顶官帽,也是主公赐予的。”

“自己小心行事!”

说完,史阿让人将逢化等人赶出了长街。

逢化怒气冲冲地返回府邸,召集逢家所有族人商议大事。

大殿内,人声嘈杂。

“简直荒唐,史阿不过是个走狗罢了。”

“仗着主子的权势,竟敢如此嚣张?”

“太过分了,这种态度肯定是刘备授意的。”

冀州局势悄然变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刘备难道真以为凭借个人威望就能掌控整个冀州?”

“该让他明白我们的态度了。”

逢氏家族内部议论四起,矛头直指刘备及他的支持者。

“家主,我有一计。”有人主动请缨,提出联合行动。

“我们可以联络辛家和其他几家本地豪强,一起到州牧府前抗议,明确反对新政策。”

“尤其要阻止官学与屯田计划在魏郡实施。”

一番商讨后,逢化点头应允。

夜幕降临,逢府内灯火辉煌,众多冀州世家齐聚一堂,气氛紧张而凝重。

“真的要去州牧府门前示威?”辛家代表辛循面露疑色,“谁能保证结果?”

“何必惧他?”另一人起身说道,“若真追究,大家齐心,谁奈我何?现在他刚上任,最需要人才,怎敢轻易开罪我们?”

众人纷纷响应,决心联手施压,迫使刘备放弃新政。

“既如此,明日各家派员同行,看刘备如何反应。”

次日清晨,刘备刚用完早膳,便有守卫急报:

“主公,州牧府外聚集了大批官员,他们强烈要求您停止推动官学建设与屯田事务。”

守卫的话让刘备略显不悦。

“莫要理会,随他们去喧哗。”

刘备挥手示意无须在意。

此时,刘备府邸正邻近州牧府。

当他走出府邸时,州牧府外的人群纷纷投来目光。

但刘备毫不在意,径直离去。

这一举动惹怒了众人。

“他仅仅瞥了一眼,便转身离开?”

“显然对我们不屑一顾。”

“刘备有何底气如此行事?”

议论声四起。

然而,刘备充耳不闻。

他已经到了城外漳河边的一处垂钓地。

开始专注钓鱼。

微风拂面,悠然自得。

片刻后,负责邺城安危的陈到找到刘备。

“主公。”

陈到恭敬有礼。

“城内情况如何?”

刘备询问。

陈到据实禀报:“州牧府外的人群,已散去一半,还剩一半。”

一半散了?

另一半留着?

刘备思索其中深意。

陈到建议:“主公,是否将他们拘押?”

这些人对刘备有所不满,同时轻视州牧府威望。

陈到认为全抓起来最简单。

“暂且不用,让他们继续闹腾一阵子。”

刘备沉思片刻说道。

“你回城盯紧他们,与史阿配合。”

刘备嘱咐道。

“属下遵命!”

陈到领命而去。

陈到走后不久,沮授急匆匆赶来。

“主公,逢家、辛家为首的家族子弟。”

“正在递交辞官申请。”

说话之间,沮授将一批辞官奏折呈至刘备面前。

刘备扫了一眼,便道:“全数准奏。”

此言一出,沮授顿时愣住。

“主公,若是一概准奏,魏郡政务恐怕会停摆。”

“我们人手本就不足。”

沮授劝谏刘备。

若准了这些辞官请求,魏郡乃至冀州会有大批职位空缺,无人接任,政务必然无法正常运作。

“够了。”刘备郑重点头。

“主公,人从何处来?”

沮授追问道。

刘备笑道:“今夜即至。”

见刘备如此笃定,沮授稍感安心。

“主公,辞官者虽仅四十八人,但若一应准奏,必将惹怒更多官员。”

“后续辞官书会源源不断。”

“保守估计,魏郡及邻近郡县空缺的职位,至少五百。”

沮授伸出五指。

“无须担忧,人手充足。”刘备语气坚定。

“今日你专司此事,谁递辞呈,立即批复。”

嘱咐完毕后,刘备继续钓鱼。

沮授只得返回城内。

果然如沮授所料,他与毛玠二人着手处理魏郡官吏的辞官请求。

起初四十八封,至午后增至两百九十六封。

直至傍晚,两人已盖下四百六十六枚冀州牧印鉴。

魏郡、赵国、安平、甘陵等地的官职空缺达四百六十六个。

“将近五百个位置空出来了。”

“这些人要从哪里补上?”

沮授和毛玠对视一眼。

“这恐怕不容易。”

沮授长叹。

“早知道今天应该多劝主公几句。”

毛玠也有些后怕。

与此同时。

邺城逢家府邸聚集了众多冀州本土家主。

“现在刘备批准了所有人辞职的请求。”

“我们多年来在冀州的努力都要白费了!”

有人忧心忡忡。

逢化却说:“别急。”

“用不了多久,刘备会意识到政务停滞的问题。”

“到时候就会来找我们求助。”

“我们只需耐心等待。”

虽然逢化这样安慰他人也说服自己,

但内心深处,他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似乎刘备还有别的计划?

逢化摇摇头,不愿再深思。

此时,夕阳染红天际。

落日余晖洒在邺城的轮廓上。

三人沐浴着斜阳,踏入北门。

进城后,他们快步前往刘备府邸。

大殿内设宴迎接。

三人为荀谌、审配、徐庶。

刘备先问徐庶:“你在中山郡研习许久。”

徐庶回答道:“是的。”

“此次调你从中山到魏郡任职,有何想法?”

徐庶起身拱手答道:“在下本为逃犯,幸得主公不弃,经元皓先生指点,稍懂政务。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备点头道:“魏郡及周边急需人才,你即刻着手准备。”

初见徐庶于靖王陵时,刘备便觉此人非同寻常。果真,随田丰历练后,他愈发成熟。虽自称略通政务,实则已有相当造诣。

“正南,关于上次信中嘱托之事?”

审配拱手道:“河北审氏二百零四位子弟均已准备就绪,只待主公号令。”

数日前,审配收到刘备书信,依言遴选族中子弟,火速赶至邺城复命。

“甚好!”刘备欣慰,“友若,颍川荀氏子弟情况如何?”

荀谌答道:“回主公,颍川荀氏子弟共一百九十六人,随时听候调遣。”

大殿之中,气氛庄重。

顿时人群沸腾。

“原来主公早有部署,难怪这般从容自若!”

“如今看来,逢家、辛家确实吃了暗亏。”

“不对,荀氏与审氏加起来不过四百人。”

“听说辞官者已有四百六七十人之多?”

“这中间还差几十人呢?”

很快有人察觉到了这个疑点。

所有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刘备。

刘备从怀中取出一份公告——求贤令。

“毛玠,明日清晨,你便立刻安排人将此求贤令,广布至冀州各处。”

“冀州牧刘备,面向全冀州。”

“公开招募六十六名官员!”

这是刘备的备用策略之一。

“是!”毛玠接过求贤令。

大殿瞬间恢复喧嚣。

推杯换盏间,笑声连连。

夜幕降临。

宴会结束。

审配返回邺城中的审府。

他立即召集家族中的年轻英才。

府邸大殿灯光璀璨,明亮如昼。

“丑话我先说在前头!”

待所有人都到齐后,

审配才慢慢说道:

“此次主公启用我们审家子弟,是有条件的。”

“即将上任的所有人,只需谨记一点。”

“你们这份官职,有效期仅三年。”

“三年期限一到,需重新参与竞争上岗!”

此言一出,

众子弟皆惊。

“三年后竞岗是什么意思?”

有子弟疑惑发问。

审配解释道:“三年后,官学第一批学生毕业。”

“届时,你们将同这批毕业生一起,参加主公主持的考核。”

“优胜劣汰!”

审配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人低声嘀咕:“这么说来,我们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审配目光扫向人群,很快将那名子弟揪出。

他冷冷地道:“若你不想干,现在便可离开。”

许久过去,那人仍伫立原地,毫无退意。

审配环视众人,再度开口:“三年任期内,每年考核一次。成绩不达标者,立刻罢免官职。”

他加重语气,声音冰冷:“主公用人不同于以往朝廷。无功便是过,不再是过往的守成之世。”

他环顾四周,沉声道:“任职期间,无业绩者自行递上辞呈。冀州物产丰饶,人才辈出,从不乏接替之人。你不干,有的是人顶上!”

此言一出,殿中寂静无声,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与此相似的情景,也出现在另一处。

荀谌正告诫族中子弟:“之前说过,三年任期结束后,你们需与第一批官学毕业生同场竞技。能者居上,庸者退位,一切凭实力和政绩定夺。每年考核,不合格者一律淘汰,绝无例外。”

他环视众人,问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良久无人应答。

就在荀谌打算宣布散会之际……

夜幕降临,刘备府邸内一片寂静。

终于有人开口了:“请问三年后考核的具体流程和内容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也萦绕在许多荀家子弟心头。

荀谌答道:“到时主公会有安排,你们只需专注于本职工作即可。”

就连荀谌也不清楚三年后的具体考核细则。

“散会!”随着命令下达,众人各自离去。

深夜,刘备府中。

洗漱完的刘备刚躺下便陷入梦乡。

梦中,他置身于棺中小世界内的冀州治所邺城,而非昔日的定州。

此时,他悬浮于高空中,脚踏白云,身旁是先祖靖王刘胜。

“玄德。”

刘胜负手而立,眺望脚下的冀州大地。

这里沃土千里,资源丰饶,在大汉十三州中堪称翘楚。

“老祖,这是怎么回事?”

刘备并非首次从高处俯视大地,但彼时仅见中山郡的景象,远不及今日冀州的广阔壮丽。

“无需惊讶。”

刘胜颔首表示理解。

自从刘备掌控冀州后,棺中小世界便拥有了一个完全复制的冀州。

身为这片世界的主宰,刘胜能随心所欲地出现在任何角落。

“老祖,弟子有个疑问。”

刘备忽然向刘胜发问。

“说吧。”

刘胜鼓励刘备继续表达。

待整理好思绪后,刘备向刘胜请教。

“老祖,您说世家对王朝而言,弊大于利。”

“可您既教我对付逢家、辛家这些冀州世家,又让我扶持颍川荀氏和河北审氏,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刘备满心疑惑。

刘胜笑答:“玄德,你看此剑如何?”

话音未落,一把由云雾凝聚而成的剑出现在他面前,形态虽异于常剑,但锋锐如旧。

刘备一时语塞。

刘胜解释道:“世家犹如此剑,看似危险,实则必要。”

“玄德,若乱世之中手中有剑和无剑,差别何在?”

刘备恍然大悟。

“老祖,欲平定天下,宝剑不可或缺!”

没有剑,便无从立足。

刘胜满意点头,“正是如此。当今之世,正需用人之时,剑虽伤人,却不得不持。”

“整治逢家、辛家,不过是要让冀州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刘胜感慨。

冀州境内,只能由一人

逢家大殿内气氛压抑,众人议论纷纷。

“审氏、颍川荀氏,真是无耻至极!”有人愤慨地说道。

“眼下说这些又有何益?”另一人叹道。

“刘备是铁了心要把我们逐出冀州。”

逢化铁青着脸,嘴角微微颤抖:“谁能想到他竟如此决绝,直接将我们和辛家的势力清除,换上新人不说,还要公开招揽吏员,不论出身,不问过往,真是厚颜无耻!”

“家主,现在该如何应对?”有人急切地询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