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 > 第275章 目标,问鼎北方

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 第275章 目标,问鼎北方

作者:纪言玄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4 00:17:59 来源:小说旗

经审配提醒,刘备这才意识到博陵还有个公孙瓒。

正在刘备思考时,审配上前一步。

“属下无能,愿代主公北上,对抗公孙瓒。”

“等主公平定冀州各郡后。”

“再合力攻打公孙瓒!”

听闻审配愿北上与公孙瓒对峙,为他争取时间,刘备十分高兴。

“正南,你想带谁同行?”

他让审配在众将中挑选。

审配答道:“颜良足够。”

当时,审配和颜良刚归顺刘备,尚未建功。

“我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颜良好生感激刘备的信任。

刘备立即答应。

“很好。”

片刻后,审配和颜良率领部下启程前往巨鹿郡。

他们一路奔赴博陵境内。

沮授说道:“除去中山、博陵,还有甘陵、渤海外。”

中山郡原本属于刘备。

博陵郡太守是袁绍的人,公孙瓒的军队也在此驻扎。

这个郡如今由田丰、麹义,以及审配、颜良对峙着。

甘陵郡现在成了袁绍和韩馥逃亡之处。

赵云、潘凤、赵浮、程奂已经追击而去。

而渤海郡则是袁绍经营许久的根基所在。

“冀州还剩下魏郡、常山、赵国、巨鹿、安平、河间。”

众人当前所在的邺城正是魏郡的治所。

“主公应尽快派人带着文书通告各郡太守。”

“若愿意归顺主公的,可加以拉拢;不愿者,直接清除。”

沮授进言道。

一州之主决定一州之臣。

归顺者即为同僚;抗拒者一律解决。

“此言有理。”

刘备点头,环视四周。

“谁愿持文书昭告各地?”

话音未落,关羽跨步而出:“兄长,我愿前往。”

身为结义兄弟,关羽主动请缨。

“那就由云长负责此事。”

刘备答应了。

毕竟关羽是他义弟,这角色再合适不过。

于是,关羽领军出发,没有耽搁。

而刘备、沮授、张飞、典韦、张合,

还有朱灵、吕虔、张燕等人,则留守邺城。

等待各路人马的消息传来。

这一情形传入棺中小世界。

刘胜此刻满意地看着刘备的部署。

刘备此番境遇,与往昔大相径庭。

麾下可谓英才汇聚。

至少不必四处奔波,寄人篱下。

确实如此,如今势力已成雏形。

刘胜点头,复归垂钓。

……

冀州,甘陵,贝丘县。

城中传来消息,刘备受封冀州牧,袁绍听闻后怒不可遏。

“刘备小儿!”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种种筹谋之后,冀州竟落入刘备之手!

“莫非刘备与那董卓狼狈为奸?”

许攸眉头紧锁。

自邺城脱身以来,许攸多方打探袁绍的下落,终在甘陵重逢。

“前番诸侯讨伐董卓后,董卓曾任命刘备为中山郡守。”

“如今又封他为冀州牧?”

难免让人怀疑刘备与董卓之间的关系。

“刘备必然与董卓有所勾结!”

文丑愤然道。

邺城战败后,文丑率残部逃亡,途中遇到许攸,遂结伴同行,寻觅袁绍。

“事到如今,多言无益,不如先返回渤海?”

韩馥提议。

“这般回去,于我心中难以释怀!”

袁绍满是怨气。

他对冀州觊觎已久。

“董卓初入洛阳之时,”

“我家便已开始布局冀州。”

袁绍所言属实。

那时袁隗召集族中要员商议对策,为避嫌疑,先推韩馥出任冀州牧,自己则担任渤海太守,随后展开了诸多谋划。

韩馥终获冀州牧之位。

谁知事态发展超出预料。

“刘备据守邺城,实力雄厚。”

“本初欲夺回,现有兵力恐难成事。”

韩馥犹豫道:“这……”

文丑厉声质问:“韩馥,你意欲何为?”

“莫非小觑我们?”

见状,韩馥忙辩解:“绝无此意!实因我军士气低落,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不如暂退渤海,整顿军备,鼓舞士气。”

“届时借袁氏威名,号召各郡响应,共击刘备。”

袁绍沉思良久。

文丑拱手道:“主公,末将愿拼死一战!”

话音未落,殿外闯入一名军士。

“报!主公,大事不好!博陵西南边境发现潘凤部众!”

潘凤二字出口,韩馥脸色骤变。

袁绍与文丑目光如炬,直指韩馥。

文丑怒极拔剑:“你反复如此,居心叵测!”

韩馥连连摆手:“潘凤等人早与我断绝往来!”

即便他百般解释,袁绍依旧不信。

“难道你暗通潘凤?”

韩馥连连摇头:“若我有此心,怎会劝主公开赴渤海?该留驻甘陵才是!”

为自证清白,韩馥极力申辩。

袁绍冷笑一声:“哼!”

“既潘凤已追来,不妨当面对质。”

“文丑,率一队人马前往城外驻守,与城池互为掎角之势。”

“待潘凤至,必问清缘由。”

袁绍决意如此。

未久,袁绍登临西门,极目远望。忽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兵马疾驰而来。

黄沙漫天,待其逼近,尘埃渐散,众人认出确是潘凤部属。

下方兵马分列两侧,中间走出三人——潘凤、赵浮、程奂。

城头之上,韩馥高声质问:“尔等为何反叛于我?”

本有周密部署,却不料三人突反,使韩馥始终处于劣势,满心愤懑。

程奂直言:“良禽择木,贤臣择主。冀州将士经营多年,岂能拱手让人?吾等断不能从!”

程奂全然不顾韩馥颜面,直陈立场。

“袁绍算何物?他四世三公之名,在你处或许有用,但在我这里,毫无意义!”

赵浮亦冷言相讥,身为武将,他无需顾忌袁绍身份。

“狂妄之徒!”

城头之上,袁绍震怒。

天下尊崇袁氏者众多,即便当年入洛的董卓,初来乍到也需低头。

岂容此二人如此放肆!

“袁绍,若即刻投降,尚可保全性命。”

潘凤双手高举战俘,试图劝降袁绍。

袁绍怒意更盛。

\"潘凤,就凭你也配让我投降?\"

\"传令文丑,立刻率军出击!\"

随即,袁绍让人在城楼上擂起战鼓。

城池右侧营地中的文丑听到鼓声后迅速出兵。

双方与潘凤带来的冀州军交战。

半个时辰后,两方停战。

袁绍站在城楼上观察良久。

直到一名士兵走近,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来人,拿下韩馥!\"

一声令下。

韩馥毫无准备,被两名士兵按倒在地。

\"本初,你……\"

此刻的韩馥满心惊恐。

\"韩馥,你果然暗中勾结刘备,算计于我!\"

袁绍怒不可遏。

愤怒之下,他挥剑斩断韩馥的发簪。

瞬间,韩馥披头散发。

\"我何时暗通刘备,陷害于你?\"

韩馥颤抖着反问。

\"我军斥候传来消息,说赵云的部队已逼近甘陵北境。\"

\"现在我想回渤海,恐怕都难了!\"

\"你还敢否认与刘备有往来?\"

袁绍手中的长剑直指韩馥。

韩馥辩解道:\"赵云不过奉命追击而已!\"

袁绍冷哼:\"那为何派潘凤等人前来牵制拖延?\"

韩馥脑中一片混乱。

\"潘凤投奔刘备,也是奉命而来……\"

话未说完便被打断。

\"闭嘴,还想狡辩?\"

袁绍粗暴地打断韩馥的话。

\"来人,把他拖下去斩首!\"

\"本初,你疯了吗?\"

被押走的韩馥不断试图澄清。

却无人相信他的言辞。

冀州军营中。

潘凤正在思索如何击退文丑,攻入城池捉拿袁绍。

这时,一名士兵前来报告:

“大人,袁绍派人送来一个血淋淋的木盒。”

血淋淋的盒子?

潘凤等人面面相觑。

“带进来!”

片刻后,一名袁军士兵提着木盒进入营帐,将其放置在地上。

“我只是送信之人,请勿为难。”士兵颤抖着说道。

“滚回去!”程奂呵斥道。

“是!”士兵迅速离开。

赵浮上前打开木盒,一阵腥臭扑鼻而来。

三人定睛一看,盒中是一颗头颅!

韩馥的头颅!

“怎会如此?”

三人震惊不已。

韩馥已死!

他的头颅被袁绍斩下,装于盒中送来。

“唉!”

潘凤叹息一声。

“我早说袁绍非良主,外宽内忌,可惜你不听。”

当初韩馥打算将冀州让给袁绍时,不仅潘凤,就连赵浮和程奂这些老将也多次劝阻,但韩馥执意如此,最终自食其果。

“你曾救他于危难之中,他却恩将仇报。”

“何必如此?”

潘凤合上木盒。

“杀了韩馥,他大概很快就要逃了。”

赵浮说道。

“不过是返回渤海而已。”

“子龙已在甘陵北面布下天罗地网。”

“只要他踏入,便难逃此局。”

程奂沉声说道。

“我们的职责,就是盯住袁绍,确保他无法脱身。”

潘凤明白这一点。

此次追击袁绍,实则是在新主刘备面前立誓效忠。

“派个士兵进城,向袁绍索要韩馥遗体!”

韩馥虽死,但君臣一场,潘凤决定将他的尸身与头颅缝合后安葬。

“报!”

“袁绍已将韩馥的无头尸首抛于城外!”

士兵急匆匆赶来禀报。

“若你肯听从劝告,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赵浮叹息摇头。

“他终究是袁家的一条忠犬。”

“我们已为其准备丧礼,也算是仁义之举了。”

程奂唤来士兵,命他们将韩馥的遗体抬回。

...

贝丘县。

城内。

杀害韩馥后的袁绍依然怒火未消。

本欲继续侮辱其遗体,却被众部下劝阻。

袁绍深知顾全名声,强忍怒意。

“主公!”

许攸拱手奏道:

“甘陵至渤海的道路必定布满埋伏。”

“再回渤海,无疑是自寻死路。”

许攸反对袁绍返回渤海。

“那依你看,该往何处?”

袁绍询问。

许攸剖析形势:“如今青州之内,孔融任北海郡守。”

“不如向东进军,前往北海郡,与孔融联合。”

“之后再设法北上,绕道返回渤海如何?”

听完许攸之言,

袁绍皱眉道:“若我不归渤海,”

“刘备岂不会趁机攻打?”

...

当前,渤海郡内有袁绍的三个儿子坐镇。

许攸却安慰他说:“主公无需忧虑。”

“首先,渤海有三位公子守护。”

“而且逢纪、郭图也在出谋划策,渤海固若金汤。”

这是第一个要点。

“其次,刘备若想进攻渤海,必须穿越博陵地界。”

“主公切记,博陵太守之子就是被刘备的军队所杀。”

“另外,公孙瓒的势力也仍在博陵驻扎。”

许攸对袁绍说道。

“公孙瓒南下,原本就觊觎冀州大半。”

“现在冀州即将归于刘备,公孙瓒怎会善罢甘休?”

“主公只需在北海借助袁氏威名,招兵买马。”

“待刘备与公孙瓒互斗至两败俱伤时。”

许攸注视着袁绍。

“主公即可兵分两路。”

“一路由三位公子领军,自渤海出击。”

“另一路由主公亲自率军,自北海进发。”

“迅速攻占冀州,一举擒获刘备和公孙瓒!”

许攸的话语让袁绍十分振奋。

仿佛梦想即将成真一般。

“主公此刻隐忍,正是为将来腾飞积蓄力量。”

许攸再次劝谏。

于是,袁绍终于被打动。

“好,就按你说的做!”

“立刻传令。”

袁绍起身离座。

“全军将士立即收集城内所有粮草。”

“全部带上,今晚四更天,从东门撤离。”

袁绍主意已定。

“命文丑领兵断后,在青州北海郡会合。”

一番部署之后。

城中各部有序行动,人影纷乱。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大地逐渐被黑暗笼罩。

月光洒下,大地笼罩在一片迷离之中。

很快到了四更时分。

袁绍率先冲出东门,许攸紧随而出。

大军快速撤离贝丘县。

潘凤察觉后,准备率兵追击。

却遭文丑拦住。

两军展开激战。

直至天亮前才各自退开。

“追吗?”

赵浮询问潘凤。

潘凤答道:“若他向北撤退,我们就追。”

届时可与赵云南北夹击。

“如今袁绍奔向青州地界,还追什么?”

“他弃守冀州,仓促逃窜,无需再顾。”

潘凤下令立即占据贝丘县及文丑的营地。

“将此战详情上报主公。”

“再派一人北行,寻找子龙。”

“告知袁绍已往青州北海方向逃窜。”

潘凤布置完毕。

......

甘陵。

东武城县。

一支渤海溃军正在急切撤离。

领军大将是当初从邺城逃出的淳于琼。

此刻的淳于琼蓬头垢面,神情狼狈。

“仍未探得主公军队动向?”

淳于琼质问手下哨骑。

哨骑摇头。

淳于琼怒喝:“再去探查!”

“是!”

哨骑策马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