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 > 第78章 童言无忌(当我们批判《如懿》)

如懿端坐于临窗炕上,手中捏着一卷《千家诗》,面沉如水。永琪垂手侍立在下,小脸绷得紧紧的,一双大眼睛只敢盯着自己锦缎鞋尖上颤巍巍的绒球。

“永琪,方才教你的那首《悯农》,可都记熟了?一字一句,皆要刻在心上。待得明日皇上驾临,你便如此这般,恭恭敬敬地背与他听。圣心慰藉,龙颜展悦,方不枉你天家血脉,皇子身份。”

永琪舌根发紧,心头似揣了个活蹦乱跳的小兔儿,连气都喘不匀,细声细气应道:“回娴娘娘,儿臣…儿臣记下了。”

正自惶恐间,只听得珠帘“哗啦”一声轻响,一阵清雅如兰的香气随之飘入。他立时如蒙大赦,小脑袋猛地抬起,眼中迸出光亮,乳燕投林般扑向来人裙边,带着哭腔紧紧抱住:“额娘!额娘来了!”

海兰忙俯身将儿子揽入怀中,纤手轻抚他微微颤抖的脊背,柔声问道:“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倒像受了天大委屈?可是哪里不适意了?”

永琪将小脸深深埋在海兰衣襟里,只一味摇头,鼻音浓重,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半字。

如懿眼瞧着这一幕,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声音依旧平稳,却透着一股子凉意:“海兰来了。倒也无甚大事,不过是教导永琪诵读几句圣贤诗书,以备他日面圣之用。只是这孩子……”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永琪紧抓海兰衣襟的小手上,语气愈发显得语重心长,“心性未免跳脱了些,这‘玉不琢,不成器’。我方才苦口婆心,引经据典,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与他听,他却始终有些神思不属,难以定心。”

如懿端起手边温热的雨前龙井,呷了一口,袅袅茶烟模糊了眉宇间的一丝急切。

“嘉妃所出的永珹,当年在他这般稚龄时,已能熟诵《三字经》、《百家姓》全篇,进退应答,已有小成之态,常得皇上抚掌称善。永琪,”她的目光倏地转向那小小的身影,“你可知‘见贤思齐’的道理?四阿哥昔日之勤勉,便是你今日当效仿的楷模!你皇阿玛日理万机,难得能见你们兄弟一面,正是你崭露头角、为额娘与本宫增辉的绝好时机!背一首诗事小,显一份孝心与向学之志事大。若能因此得你皇阿玛一句嘉许,便是种下了一颗善因,他日福泽绵长,岂是寻常顽童嬉戏可比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刻不严加督促,难道要等到‘白了少年头’,才知‘空悲切’么?本宫今日严苛,正是为你的锦绣前程铺路,一片苦心,你可懂得?”

海兰听着,心尖儿如同被细针密密扎过,抱着永琪的手臂不由得紧了紧。她垂下眼帘,掩去眸中复杂的情绪,再抬首时,已是温婉如初,抱着永琪对着如懿微微屈膝:“姐姐教训得极是,字字句句皆是金玉良言,都是为了永琪的前程着想。是臣妾平日疏于管教,倒让姐姐劳心费神,受累了。”她轻轻拍了拍永琪的后背,“永琪,快谢过娴娘娘教诲,娴娘娘待你如此用心,你更要争气,好好用功才是。”

永琪小脸煞白,他猛地从海兰怀里抬起头,眼睛里蓄满了水光,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用力一挣,竟像只受惊的小鹿,转身便朝着殿外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永琪!”海兰惊呼一声,顾不得礼仪周全,匆匆向如懿福了一福,“姐姐恕罪,臣妾去瞧瞧他!”话音将落,人已提着裙裾急急追了出去。

暖阁内霎时静了下来。

如懿望着那仍在晃动的珠帘,脸上的‘殷切’与‘苦心’如同潮水般褪去,渐渐凝成一片冰封的平静。

“呵……到底是……别人肚子里爬出来的。”

“本宫费尽心思,引经据典,将古圣先贤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他,指望他开几分窍,能在他皇阿玛跟前露露脸。可这孩子……”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永琪方才站过的地方,那里仿佛还残留着孩童惶惑的气息,“……终究是随了他生母的根底,那丝缕根基,到底是浅薄了些。任凭如何点化,总像是隔着一层纱,透不进那灵光去。倒显得呆呆的,木木的,全无半分机敏劲儿,真真是块难凿的顽石。”

惢心心头一凛,头垂得更低,“主儿莫急,阿哥还小,便是真根基浅薄,不是还有个词叫勤能补拙么。”

如懿轻叹一声,那叹息里却并无多少惋惜,反倒有种尘埃落定的疏离:“本宫待他,并非不尽心。只是…移花接木,终究是权宜之计。本宫心里,终究是要盼着有自己的‘嘉木’成材,那才是真正的福泽延绵。”

她端起茶盏,不饮,只看着杯中澄澈的茶汤,仿佛在凝视自己的棋局:“永琪么……他的资质,能琢成一方镇纸,做个安分守己的辅弼良材,将来稳稳当当做个亲王,做皇上的忠臣、能臣,为君父分忧,为社稷效力,便是他最大的造化了。若真将他拔得过高,于他,于本宫,都未必是福。”

海兰紧追几步,终于在廊角一株垂丝海棠下捉住了永琪。正将脸埋在朱漆廊柱后,单薄的肩膀一耸一耸,断断续续啜泣。

“永琪!”海兰蹲下身,强行将他扳转过来,掏出帕子,心疼又焦急地擦拭他糊了满脸的泪痕,“我的儿,你这是要生生剜了额娘的心吗?告诉额娘,究竟是怎么了?娴妃娘娘教导你,纵然严厉些,也是为你好,何至于此?”

永琪抽噎着,抬起泪眼朦胧的小脸,他伸出小手,怯生生地指向翊坤宫暖阁的方向,童言无忌地戳破了那层无形的隔膜:“额娘……儿臣……儿臣怕……娴娘娘看儿臣的眼神……像……像御花园里那只总盯着雀儿的大狸猫!儿臣背不出,那眼神就更沉更冷了……”

海兰闻言,几乎是下意识地,一把捂住了永琪的小嘴。前所未有的严厉:“住口!童言无忌也要有个分寸!这话若叫人听去,还了得?”她紧张地环顾四周,见廊下无人,只有风吹花叶的沙沙声,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捂着永琪嘴的手并未松开,只将声音放柔了些,复问道:“好孩子,告诉额娘,娴妃娘娘今日教你的诗,你可都记下了?会背了么?”

永琪在她掌心下用力地点着头,海兰这才缓缓松开手,替他整理了下跑乱的衣襟,柔声道:“那好,背给额娘听听。”

永琪吸了吸鼻子,努力平复着气息。他站在海棠花影下,小小的身子站得笔直,清了清嗓子,竟真的朗声背诵起来。先是那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字正腔圆,一气呵成。接着,不等海兰再问,又背了首前几日学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依旧流利顺畅,毫无滞涩,甚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节奏。

待永琪背完,海兰沉默了片刻,轻轻问:“背得这样好,方才在娴妃娘娘跟前,为何显得那般艰难?”

永琪的小脸顿时又垮了下来:“儿臣一看到娴娘娘,一想起她说的四哥当年……还有……还有她那眼神……儿臣手心就全是汗,脑子里明明会的东西,一下子……一下子就……”他垂下头,声音细若蚊蚋,“儿臣不是故意的……儿臣就是……就是……好怕好怕……”

海兰望伸手将永琪再次搂入怀中,这一次,没有责备,只有深深的怜惜与难言的沉重。她轻抚着永琪的后脑勺,目光投向暖阁紧闭的雕花门扇,沉默了许久,久到永琪在她怀里都渐渐安静下来。

终于,海兰低下头,在永琪耳边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缓缓说道:“永琪……听额娘说。背诗做学问,自然是好的。只是,在这深宫里头,有时太过显露锋芒,未必是福。今日之事,额娘明白了。你并非不会,只是在有些人面前,那灵巧的舌头,有时也需懂得暂时‘歇一歇’。”

她捧起永琪的小脸,直视着他尚且懵懂的眼睛,一字一句,郑重地叮嘱道:“记住额娘的话:在你娴娘娘跟前,学会把‘会’的东西,也藏起几分来,不显山,不露水,如同那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这,有时比背出一百首诗,更要紧。这叫……藏拙。你懂么?”

永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抓住了海兰的衣襟,“是…,儿臣,儿臣晓得了。”

海棠花瓣无声飘落,落在母子相拥的肩头,带着一丝春寒料峭的凉意。

【有很想要表达的东西想进行回复,但作者有话说太短了,很抱歉占用正文:当我们批判《如懿》时,批判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往往厌恶如懿的高傲与‘何不食肉糜’式的天真,带着一种出身和道德上的优越感,却忽视对方的挣扎求存。然万艳同悲,在于穿透个体行为的表象,直指塑造这一切的牢笼。

封建制度下,女性被彻底剥夺了公共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可能。无法像男性一样读书科考、建功立业、经商行贾,施展抱负、实现价值。唯一被认可的生存路径,就是依附于一个男人(皇帝),在婚姻(后宫)这个封闭的竞技场里,通过‘争宠’这一条独木桥来获取生存资源、地位、安全感和(有限的)权力。

而后宫本质是一个资源(皇帝的宠爱、生育机会、位份权力)极度有限且分配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的封闭系统。这必然导致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一个人的得宠往往意味着其他人的失宠,一个人的晋升可能建立在打压甚至消灭另一个人的基础上。

谁是这场游戏的设计者和最大受益者?正是以皇帝为核心的父权制度与皇权体系。

他是所有女性争夺的终极目标,是恩宠与权力的唯一来源。他享受着女性的崇拜、争夺和献媚,女性的痛苦和互相残杀,恰恰巩固了他的绝对权威和性资源垄断。他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者,却常常利用甚至挑拨女性间的矛盾来制衡后宫,坐收渔利。

整个制度设计确保了男性(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对女性身体、劳动、生育和人生的绝对控制。它将女性禁锢在私人领域(家庭\/后宫),剥夺其公共参与权,使其只能通过服务男性和家族来体现价值。这种制度性压迫是后宫倾轧的土壤。

整个社会文化默许、鼓励甚至期待女性将毕生精力投入婚恋和家庭,并合理化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它为后宫这种畸形生态提供了思想基础。

我们批判如懿的高傲,本质是批判她未能(或无法)跳脱出封建贵族女性的局限性,未能看清整个制度对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女性的压迫本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制度‘体面’的维护者。

我们批判所有宫斗中的‘雌竞’与互相伤害,但最根本的矛头必须指向设计并维持这个囚笼、并从中渔利的父权制度与皇权象征——皇帝及其代表的整个封建体系。他们才是真正的导演和最大既得利益者。

真正的解放不在于女性在既有的压迫框架内‘斗’得更高明或更‘体面’,而在于彻底打破禁锢女性的牢笼,争取女性在公共领域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机会和广阔天地。当女性可以自由地求学、立业、参政、创造价值,而非终生困囿于‘婚姻’与‘争宠’的方寸之地时,她们的才华与斗争精神才能真正在更宽广的舞台上绽放,指向更有意义的追求,而非在父权设计的囚笼中互相消耗。

ps:作为封建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是不够具备明白\/行动这些的能力的,但当代执笔人和读者具备,而这属于一个当代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